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98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不敢欺瞒!实在是家中艰难时,将妹妹卖于大户人家为婢!幸而主家宽厚,赏赐极多。我妹妹有太太们赏赐的旧衣,便将这崭新的料子送回家里,叫我变卖好补贴家用。”

  银翘心说,这得是多大的人家,她妹妹得是多受宠的丫头,才能被赏赐此等面料。

  花了十两银子,买了许多好料子。

  桐桐一件一件的瞧了,然后放在马车上,叫大安看着:“家常穿用,很不必用这般上好的!留着慢慢积攒,大姑娘二姑娘出阁,添在嫁妆里。”

  “是!”银翘笑道,“幸好奴婢留了心眼,问了住址和姓名。”她帮着规整,“倒是有个好名字……花自芳,听着像是个读书人。”

  桐桐愣了一下,是他呀!难怪能拿出这么好的料子,也难怪后来就有了家业。

  一行人重新买了料子,回家自己裁剪自己做,消磨时间。

  而四爷也忙,为了给金铮和金钟买一个监生的资格,他去了道观,找张真人。这老道神通广大,有他的门路。

  况且,道观施舍草药,而金家种药制药,这又何尝不是生意?

  只一味‘养生丸’,道观就不缺香油钱。

  张真人没自己吃养生丸,倒是拿去给道观里的小童儿吃了。这小童儿是弃婴,放在山门门口,捡回来抚养,素来多病,常有喘症。谁知吃了一月之后,虽不曾全好,但再未曾犯过。

  四爷又来跟张真人下棋:“……常见草药,金家每月按量给配给,张真人救人施舍,亦是积德行善。这养生丸的方子可赠予真人……”其实只用草药换,也能换来张真人帮忙。

  给养生丸的方子不外乎是搭着这老道的顺风车,挣些银钱。自己和桐桐素来不喜钱财上依赖他人。

  “秀才公就不怕老道将其据为己有,不与你分润红利。”

  四爷落了一子:“那便会有人拿出更好的养生丸……彼时,怕是真有人来砸了真人的道观。”

  张真人哈哈大笑,捋着胡须:“监生自是能捐来,只是需得银两。便是老道开口,该是不低于一千五百两。宫中内监素来贪婪,如戴权一般的掌事太监,老道也未必能见到。倒是有一周姓太监,叫周平的,是戴权的义子,倒是可委托此人来办。”

  “那就多劳张真人了!”四爷说着,就起身,“小子这便去备银钱,最迟后天即可备好。”

  “好!三日后,老道打发道童请秀才公!”

  说定之后,当天四爷就叫金宝回去一趟,带了一封书信给金达,请他送三千两银票来。

  金达看了书信,有些愕然:两个名额才三千两?

  “三千两?”桐桐愕然:“这么贵?”

  四爷也觉得贵:“至少多搭进去一千两!”这就是没身份,没关系网的坏处了。

  桐桐啧啧啧的:“何止一千两?赠草药,养生丸……这不都是钱?”

  可草根之家,不付出点什么,人家谁搭理你?就算是将来你那身份要回来了,可在你有大价值之前,人家一样不搭理你。真要办事,他们索取的更多,因为知道你有钱给的起。

  桐桐突然觉得应该计较一点多寡:这么算起来,大房花销的多还是二房花销的多?监生之后还得捐官,那都不是小钱。

  真要跟大太太计较,二房吃了大亏了!

第1072章 红宇琼楼(14)加更

  金达亲自送了三千两银票来,四爷也没过手,“大伯随我去一趟。”

  “走!”也正想见见内监。

  宫中内监外出行走,何等倨傲?

  张真人陪着笑脸,周平二十许岁的人,端坐主位上,金达在槛外便先弯了腰。

  四爷:“……”四爷在槛外站住,朝里看了一眼:“这位内相额头缘何发青?”

  周平左右看看,然后指了指自己:这是说咱家?

  张真人愣了一下,忙道:“老道还以为眼花,原真是额头发青?”

  周平看张真人:“这有何说道?”

  张道人一脸犹豫:“说倒是无妨,只怕周内相着恼?”

  周平狐疑了看了张道人一眼:“你这老儿,人称老神仙,可咱家却知道,你这嘴里是从无有实话的。”说着,就看向进来的少年人:“来来来,你倒是给咱家说说,这额头发青,是何缘故?”

  四爷走了进去,问说:“周内相最近是否不顺?”

  周平没言语,是有些不顺。义父认养的儿子极多,总也少不了小人作祟,在义父面前进谗言。近三日被训斥了五次,如何能算是顺利?

  他看了这少年一眼,催促道:“说下去。”

  “内相鼻头发红,隐隐透着青紫,财运怕是不利。主财偏财皆受损!”

  周平一拍大腿:“对喽!对喽!”俸禄被罚,此为主财受损!调整了差事,油水大打折扣,此为偏财受损。

  当真是说对了。

  四爷又一脸疑惑的样子:“可有一处,小子实在看不透。”

  “哪处?”

  “内相眼角上有细微红点,可此处主夫妻宫。”他一脸疑惑,“此处有此相,主夫妻感情有变……岂不荒谬?”

  周平愣了一下,而后尴尬的咳嗽了一声:“……咱家虽已去势,然则并非不能娶妻,不能有对食。早前在宫外曾娶一寡妇,带一姑娘,结为夫妻,出宫来,也过一过人的日子。

  可最近呀,咱家又瞧中醉春阁中一姑娘,喜不自胜,欲赎身纳之,我那婆娘却不答应,为此吵闹数日,闹的人颇为心烦。”

  说着,就打量过去:“你小小年纪,从何处习得这本事?”

  “见笑了。”四爷说着,就将填好的名帖递过去:“您过目,看看此事可成。”

  周平接了名帖看了,而后点头:“此等事不过是区区小事。咱家也不瞒你,此事一千两亦可,然则,咱家没那么大的体面。这里面过手之人都得分润,因而,多要了些。这还是看在老道的面上。莫要回头听说谁谁谁买的便宜,又觉得咱家坑了你。”

  “道理自是懂的!”四爷从金达手里拿了银票,看过了,整整三千两,他递了过去,“您看好。”

  三千两,不差!

  四爷就道:“不知府上在何处,回头订一桌席面,给夫人和小姐送去。”

  周平就很高兴,从来办事只请他吃饭,好似他那个家就不是家一般。可其实呢?自己也盼着在婆娘面前直起腰杆子。

  他点了点老道,然后把银票装好了,“你问这老道,他知晓!我今儿还有事,便不陪了。告辞!”

  “告辞!”

  周平真就走了,四爷也真的叫金宝给那一家送了席面去。

  周平这件事办的果然利索,第二天晚半晌就有小太监上门,将国子监的监正文书送了过来,正是金铮和金钟的。

  金达一看这个,就忙道:“办事靠谱,该给锐哥儿也捐一个。”

  “倒是不急。”

  四爷在书房跟金达说话,桐桐在院子里跟这小太监说话,“你是在宫里伺候,还是家里伺候?”

  小太监拿了二两银子的赏钱,话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还未曾进宫,认了干爹,在府上陪干娘和小姐。”

  桐桐就喊银翘:“将果子提一篮子来……”然后才跟小太监说:“我年轻,无长辈带着不好登门。家里得了些樱桃,还算新鲜。给太太和姑娘尝尝吧!”

  说着,又安排大安:“送这小兄弟回去,篮子挺沉的,这一路不近呢。”

  银翘偷偷塞给大安一个银角子:“半路上带他吃顿肉。”

  晓得。

  金达在里面听见了,便深觉难得。

  阉宦而已,有几人能做到折节下交的!这要是叫太太来处置,她连打发身边的婆子都不屑,叫个小丫头,抓一把钱就把人给打发了。

  可四哥儿这媳妇却好好的与之相交,这般之下,真有需办之事,何必求他人?周平家里那寡妇就能应承。

  桐桐就是这么想的:虽说人家是假夫妻,却未尝没有真感情。若无真感情,纳妾之事何以家里闹起来,他便不敢了呢?

  许是残缺之人,唯有如此才能证明家里的女人是在意他的。

  咱就是求人呢,何必端那么高的架子?

  她转身,亲自端了饭菜去前面,听见金达笑问:“何时学会看相了?”

  四爷只笑,含混了一句:“看了些闲书。”然后就打岔:“先用饭吧!”

  行!用饭。

  桐桐在后院用饭,听柳平说四爷看面相的事。她也只笑不言语!

  哪有什么看面相?宫里的太监就那么回事,相互之间打小报告,在主子面前伺候的时候格外的小心,上面的大太监见天的敲打,日子没有一日是顺的。

  在外面捞到钱,哪有不上交一部分给大太监的。

  周平承认最近不顺,那自然就得舍钱财,怎么说都能靠上。

  至于说的姻缘事……那是提前打听到他在外面养着女人,这才故意有此一问。

  看什么相啊还看相,许是会看相,但犯不上真给一个太监看相。都已经是太监了,他的一生注定了,还需要看吗?

  当天,金达就又折返,而后准备准备,便该叫俩儿子去国子监念书了。

  大太太喜不自胜,问说:“花了多少银子?”

  “三千两!”

  “交给四哥儿,他去办的?”

  金达:“……”他说:“四哥儿引荐,我去办的!”银子没从别人的手里过,都是我交付的。

  他说:“张友士张嘴就三千两,还是一个名额!再加上捐官,一个下来都得上万两。可四哥儿出面,一样的银钱,办了两个人的事。”

  大太太笑道:“四哥儿能干,我自是高兴。”很晚了,她将帖子放下,这才说道:“该在京城置办个宅子了。将来儿子们要做官,没有宅邸怎么好?

  而今那个宅院,过于小了一些。这一家子住过去,难免不方便。女眷们避都无处避去。这要是有个同僚交际,岂不惹人笑话!太不成体统了。”

  她都打算好了:“老爷您忙吧!这几日我回一趟京城,宅子的事我亲自去置办。需得从账上先预支两万两来。”

  两万两?“哪里的宅子价值两万两?”高门大户女儿的嫁妆准备两万两就足够体面了,这是全套的嫁妆,包括庄子和宅子在内。

  “这宅子用处极大,一则,四哥儿出门交际,看着也体面;二则,大姑娘和二姑娘正在说亲,这门第高了,择婿自是不同;三则,宅子大,儿媳妇们都能跟过去,如此才能早日抱上孙子;四则,母亲也是见过繁华的,在这小地方呆了大半生,不该叫母亲晚年享享福吗?”

  大太太看向大老爷:“只这好处,不值两万两?”

  大老爷:“……”罢了!罢了!置办就置办吧。

  也就隔了两天,下午了,大太太来了。

  特别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