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99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有名!有名!大大的有名!

  金锐激动的想喊,愣是不敢喊出来。他握着拳头从里面挤出来,然后回头去看,会试第一名金镇这几个字明晃晃,就在榜一的位置。

  金黄色的榜布悬挂了出来,这榜要公示三日,而后由礼部收回。

  傅试看着那榜单,他就是特来看榜而后恭贺这位好友的!傅试知道四爷冲喜转危为安,也知道娶的女子来是从河里捞起来的,但他并未见过桐桐本人。

  所谓的仙女下凡,这多是故事而已。

  真正见过桐桐的都是后宅的妇人,而知道桐桐身上被捞上来穿戴了什么的人,就真的屈指可数了。

  所以,很多人真的知道这一桩事,但如何敢将这两件事往一起联想?

  王川与四爷交好,是深度交好,只有如此,才真的见过家中女眷,是真的见过桐桐本人的。千佛寺的事情一闹出来,王家就意识到了,只怕事情不简单。

  金家闭门谢客,王家也不上门。

  今儿情况特殊,王川便陪着四爷来看榜单。如此名次,王川起身道喜:“如此,可保平安!”

  别人不懂其中意思,四爷懂了:“勿要忧心,无碍!”

  “三日后殿试,金兄用心应对!”

  “会元?”王妃连连击掌:“可见老天有眼,闺阁锦绣之女,配此等才子,亦不算是辱没。”

  若中会元,一定会在前三甲。

  状元、榜眼、探花,哪怕是传胪,也会让这件事的始末轰动天下。

  等等!再等等,就在这两三天了。

  金家有喜不敢喜,觉得像是偷了人家的金娃娃,又给自家引来个金娃娃。又想炫耀,又不敢叫人知道。

  于是,这会元竟是没多少人见过,只听说是顺天府的解元,今年才十六岁而已了。

  紧跟着,就有好些人都在传,说这个金会元有过什么样的奇遇,这必是得了神仙指点了云云。大家听过也就罢了!毕竟没去过宛平的人都不知道所谓的捞人的河是哪条河!

  这天下的河流多了去的,大大小小的,数也数不清,哪条河里不淹死人呀。

  总之,今年春闱分外热闹,各种奇事频出。

  就是在这种氛围里,甄家人来了京城。

  这消息像是长腿了似得到处飞,甄家老夫人不慌不忙,甄家的气势丝毫不倒,自码头回甄家在京城的府邸,沿途数十车的家当,不知道拉的是什么。

  桐桐给四爷将青袍拉平展,今日是殿试。

  好几次桐桐都欲言又止,四爷拍了拍,笑了笑没言语。

  天不亮便去了,四爷站在人群中,等着皇宫的大门打开。然后,他随着人群进去。

  这宫廷:“……”他一步一步往前走,知道再往东拐,就是殿试的正殿。

  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等着吉时到来。

  阳光洒满大殿,有一五十上下,发须半白的老者在鞭声中走了进来。

  四爷的眼睛从那熟悉又陌生的脸上挪开,然后缓缓的跪下,额头触在地面上。

  老者坐在龙椅,淡淡的说了一声:“平身!”

  四爷站起身来,再看了一眼便挪开,他收敛心神,那种毫不意外的感觉才是问题的重点。

  考卷上的题在眼前闪过,于他而言,太知道该怎么答了。闭着眼睛说话,都能说到龙椅上这位的心坎上。

  从日出到日头渐斜,他放下笔,从头看了一遍,而后第一个起身,手捧卷起来的试卷走了出去。

  马上便有考官走过来接了试卷,封存之后,交到御前。

  四爷行礼后,慢慢的退出去了。他看了上首的帝王一眼,帝王也看了他一眼。

  等四爷退出去,帝王问身边的戴权:“那贡生是哪个?”

  “会元金镇。”

  帝王点了点头,会试的文章他看过,行文老练,却不想是这样一个少年。

  这试卷要考官——看过而后画圈,朱笔画圈的多寡来初定名次,而后再复试,复试需得口述,再由帝王钦定名次。

  今日阅毕,便是复试,当殿定名次,而后发榜。

  “明日?”杨氏王妃问道:“甄老夫人进宫请了旨意,请宫内审案。”

  “是!言说此事有内情,需得宫内审结!”这是从宫里刚传出来的消息,“又说,牵扯宫中女眷,宫中事务!大理寺当审,但因着甄贵依旧是侧妃之身,事关东宫体面,需得后宫参与审理。甄贵妃哭求到皇后跟前,皇后拒绝不得,便答应了,去跟太后请旨。”

  王妃转着手里的佛珠:“那明日一早,咱们也进宫。”

  “是!”

  “甄家进宫了?”

  一大早,大安驾车送四爷去复试,才从宫门口回来就来禀报,说甄家进宫了。

  桐桐皱眉,昨日进宫,今日一早又进宫。她吩咐大安:“去看大理寺可曾押解犯人入宫。”

  “是!”

  等大安走了,桐桐去洗漱更衣,用心装扮,却在柜子里选一件家常穿的半旧衣物,头上也只一根桃木簪,还是四爷自己做的。

  银翘进来看了看:“是新衣哪里不合身么?”

  桐桐摇了摇头,说她:“少喝些水,若是渴了就含个青梅。”

  啊?

  桐桐往嘴里塞了一颗青梅,想来今日就会有人请她进宫吧。

  太和殿为国选才,天下瞩目。

  太后不敢审理此案,因着事关太子妃嫔,甄家这老夫人又口口声声事关东宫,大理寺便是审理,可陪审之人若只后宫,那是为难皇后。

  于是,皇帝下口谕,东宫陪审,三王爷、四王爷监审。

  又令刑部与大理寺会审。

  太和殿与元和殿相隔不远,王妃杨氏陪在太子妃肩舆边,一步一步的朝元和殿走去。

  今日会审,后宫参与,人犯乃东宫女眷,太子妃还活着呢,又怎么能绕过太子妃。

  大殿里众人才坐定,外面就禀告:“太子妃到——西安郡王妃到——”

  三王爷、四王爷急忙起身,见礼道:“请太子妃安。”

  太子妃瘦如骷髅,早不见当年影子。

  太子眉头微蹙:“你怎么来了?”

  “东宫出此等大事,臣妾岂可推责?”太子妃扶着姑姑的手,慢慢的走过去,给上手的太后和皇后以及甄贵妃请安:“未能全礼,恕儿臣之罪。”

  太子忙起身扶住了,替太子妃全了礼,半抱着太子妃去坐:“该好生休养,你这般不顾身体,劳长辈记挂,才是不孝。”

  太子妃挤出笑来:“甄家老夫人乃殿下乳母,她老人家口口声声事关东宫事务,东宫事务……除了臣妾,何人能说清?不是臣妾要来,是……东宫之事,臣妾不敢不来!有苦主,就得有人应诉。臣妾躲在东宫,不像话。”

  太子:“……”

  甄贵妃对太子妃侧目相视,而后闲闲的摆弄指甲。

  皇后对太子妃难免心生怜惜,马上着人:“……请了太医候着!”

  太后看太子:“哀家老了,哪里懂审案?陛下有旨,太子该如何办便如何办吧。”

  太子应了一声,便看大理寺少卿:“开审吧。”

  “是!”大理寺少卿不敢拍惊堂木:“传永昌驸马甄应良——传甄应良妾室袁氏——传甄家女甄贵——”

  甄老夫人在侧殿听的清清楚楚,她起身朝外看去,就看见儿子如同疯子,蓬头垢面,状似憨傻;看见侄女面目狰狞,如同鬼魅;看见孙女如受惊幼兽,着实可怜。

  此情此景,她怎能不痛?

  甄应嘉终究非自己亲生子,理事便是这般理的?

第1083章 红宇琼楼 (25) 三更

  甄老夫人不管以前是谁,但现在就是超品诰命,是甄家的老夫人,甄家的后面牵扯整个江南官场。

  而江南重地,牵扯到两个东西粮食和赋税!

  事关朝廷钱粮之地,一点小的波动,对整个天下而言,都是大事。

  昨晚太子接到口谕,几乎大怒:甄家放肆!

  忘本家奴而已,挟势而来,意欲何为?皇上不怒,准其所请,何意?孤的乳母都敢如此作为,皇上还恩准了!那孤成了何等样人?

  老夫人所为,使得父皇大不满,使得朝臣对孤不满,对东宫有何益处?!

  在天下看来,难道不是孤这个太子在逼迫父皇么?一个乳娘尚且能如此,那孤该是何等强势?

  这岂不是说,孤无君无父!对君不忠,对父不孝!

  太子此番坐在上面,看着被带进大殿的三人,面色温和,眼神却冰冷。

  甄贵抬起头楚楚可怜的看着太子:“殿下殿下妾有苦衷”

  太子未发一言,大理寺少卿便道:“传证人!”

  于是,甄家老夫人连同甄应嘉夫妻,包括甄家的公子小姐们一并带了进来。

  “眼前所跪女子,究竟为何人所生?”

  甄老夫人不慌不忙:“此女名唤甄贵,为妾室袁氏所生,在家中行二,无有错处。”

  大殿中一静,还道她要抵赖,却不想她认了。

  甄贵偷眼看祖母,就听祖母又道:“当日事后,驸马曾禀奏过此事。三姑娘确实是被二姑娘失手推入河中……施救不及时,又遇涨水水流湍急,这才致使三姑娘甄英丧命,此确系她之过错。”

  甄贵一急,才要说话,袁姨娘一把拉住了:叫老夫人说完。

  甄老夫人抬起头来:“姐妹争执,失手之过,曾有救援,可罪减一等。又有,姐妹为何争执,这才是根源。”

  说着,她便是一叹,“三姑娘为公主所生,家中千宠万爱,是否错待,请大人审甄家奴仆,一问便知。可娇宠太过,英儿便有些妄为,且口无遮拦。这也就是为何从不敢让英儿见外客的原因。

  她孩子心性,左一个主意,右一个主意,从无定性。当日遴选,家中本不欲她参选,是她听闻二丫头将去,便闹着要去。可谁知,到了半路上,又变卦了。”

  说到这里,她便看向甄贵:“你们二人如何争执,今儿在内宫之中,只管说便是,不用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