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1112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芈夫人心一紧:“战报?”

  不管吴贤为人如何,他都给予自己十几年安稳生活,安稳到让她习惯了这种日子,记忆中的颠沛流离和苦难仿佛离她很远。

  儿子道:“也不知是大王兄还是二王兄,伪造命令让边境将士注意信号,信号一起就攻打康国河尹。父王正因此事恼火。”

  芈夫人知道她不能多问,但忍不住:“信号?什么信号?两位公子平素斗得再狠也知轻重,断不会拿高国生死当筹码。他们身死,但仍是你的兄长,岂可污蔑他们身后名?”

  儿子无奈道:“儿子没撒谎。”

  他在朝会听到的消息就是这个。

  前线战报将所有人都打懵了。

  连父王也熄了渔翁得利的心思,现身朝会,给了朝臣们不小的震撼,又宣布了王后和二位王兄的死讯。不过,三人死因却没诚实交代,只跟朝臣说大王兄在逼宫后惊惧不定,忧心而亡,二王兄被软禁感染重疾病故,王后听闻二子噩耗引发心疾,撒手人寰。

  三人死法还算体面,比亲子误杀亲母、亲兄逼死亲弟,最后自尽亲父跟前好听点。

  芈夫人潜意识认定丈夫建立的高国不及康国强大,攒眉忧心:“两国交战,遭难的还是黎民百姓,康国那边可还能和解?”

  儿子凝重摇摇头:“可能不大,守将不仅偷袭了河尹城防,还斩杀了来问责的康国使者,现在边境打成一团,怎么和解?”

  芈夫人死死抓着儿子的手。

  忐忑低声:“你没掺合进去吧?”

  儿子撇开脸,嘟嘴:“阿娘连儿子都不信?儿子一直都听您的话,以两位兄长马首是瞻,不管他们哪个胜出,儿子乖乖辅佐都能保住下半辈子富贵。您将儿子想成什么样了?”

  芈夫人松了口气。

  “为娘也是担心啊。”

  毕竟前头两个嫡子死了,获利最大的就是她的儿子。她出身低微,但这么多年当吴贤的解语花,荣宠加身,连带着位份也水涨船高。吴贤跟王后夫妻不和多年,后者虽为中宫,宫廷内的大小事宜却是她在全权打理。儿子年纪渐长,展露天赋,他生出心思也正常。

  儿子宽慰道:“阿娘不要多想了。”

  芈夫人点了点头。

  自己还要打理王后三人的身后事,确实没多余精力想其他的。殊不知,儿子离开灵堂不多久,少年硬气明亮的眉眼舒展开来,更衬得英气俊秀。他走路带风,脚步加快。

  “先生!”

  谋士转身,赫然是一张熟面孔。

第1004章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跑这么急做什么?”

  那人笑容温和中带着几分慈爱。

  少年神情似乎想靠近,但又极力克制,小心翼翼隐藏心思:“先生,学生成了!”

  那人嗯了一声:“意料之中。”

  少年等了一会儿也没听到其他夸奖,表情垮下来,略失落地道:“在先生看来,这些都是既定的未来就失了新鲜感吗?”

  那人道:“在下没有先知的能力。”

  少年直接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见先生为我欢喜?大哥和二哥都去了,他们那位不受宠的娘,也跟着去了。如今父王最受宠的后妃是我阿娘,最受宠的儿子是我。”

  他目光灼灼,翻涌着不加掩饰的野心。

  “自然,我离王位也更近了。”

  因为芈夫人这朵温柔解语花多年盛宠不衰,最能揣摩吴贤心思,膝下的两个儿子撒娇卖痴也是一把好手,让吴贤感觉到久违的夫妻情浓和父子和乐,天长日久,对待这两个庶子也倾注了几分心思。尽管芈夫人的两个儿子比不上那对嫡出兄弟,但跟其他一年到头见不到吴贤三五面的庶出子女相比,兄弟二人感受到的父爱偏疼,多得让人羡慕啊。

  前者小时候享受过的父子情深?

  后者仗着没威胁的庶出身份,所得只多不少,最重要的是还不用背负吴贤的厚望。

  没有期待,他的任何进步都是惊喜。

  早年的时候,芈夫人车轱辘一样翻来覆去的谆谆教导还有点儿用,他也会听话,不敢生出不敬兄长的念头——小宗就该做好小宗本分!但是,吴贤的偏爱让他野心萌芽。

  王后空有头衔,中宫大权在自己生母芈夫人手中,生母位份仅次于王后,她跟王后只差了一个名份!大哥资质平庸,朝臣不喜,父王嫌恶,如何能坐稳储君之位?至于二哥,胆略智谋天赋都有,只可惜他眼睛只会盯着大哥一人,私下从来不待见庶出兄弟。

  若是大哥上去了,肯定会奉王后为王太后,以这位王后睚眦必报的恶毒心性,自己的生母芈夫人只怕是下一个戚夫人。要是让二哥上去,遭难的就不只是生母,还有一众庶出兄弟。一番分析,这俩兄长都被否决!

  嫡出兄长不行,而庶出之中他独占鳌头。

  能当大宗,他凭什么委屈当小宗?

  阿娘那些兄友弟恭的训诫,不过是妇人短视,她久居内院,只知如何讨父王欢心,哪知前朝的残酷复杂?不过,他也不敢明着忤逆阿娘,一直跟阿娘扮演最听话的儿子。

  光有野心还不够。

  阿娘没有娘家撑腰,自己也没有舅舅可靠,母子三人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父王宠爱的基础上。一旦这些基础都被父王收回,三人只会摔个粉身碎骨。他必须建立自己人脉。

  此前还能借着所谓“远亲”身份跟徐氏走动,拉拢徐氏支持,但徐氏入了康国,他无依无靠。光明正大收买朝臣肯定不行。

  父王对这种行为很敏感。

  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帮自己。

  他一开始将目光瞄准了未来岳家,毕竟他也到了年纪,父王也早早考虑好人选,只是岳家身份不低,对自己不冷不热,对二哥更亲近。他不想贸然出手,以免惊动了二哥。

  一筹莫展之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母家亲戚上门寻亲。

  他原先还以为是什么破落户来打秋风,孰料来人霞姿月韵,一身风仪,光是站在那里便知是人中龙凤。腰间悬挂着一枚文心花押,气息内敛,目光不曾被宫廷富贵吸引。

  一番细谈才知前因后果。

  阿娘家中有姊妹数人,兄弟二人。

  那年遭遇大旱,田地颗粒无收,沉重赋税压垮这个家。年长的两个舅舅,一个被拉去运粮服徭役,一个被拉去当兵打仗。他的外祖父,唯一的男性劳动力跟着一病不起。

  生活难以为继。

  只能将几个女儿都卖了换粮。

  女儿们运气有好有坏。

  坏的不用多说,红颜白骨。

  运气好的,诸如芈夫人,不仅活下来了,还享受了十几年的荣华富贵。另一位姊妹没这么幸运,但也不差。辗转被卖入一家高门大户当粗使丫鬟,跟着那家的女君一同长大。

  主家仁慈大度,见她颇有天赋,又让她当女君的伴读。之后因故全族搬离去西南。

  少年听得呆怔。

  【所以——要唤您姨母吗?】

  【小郎贵为王室子嗣,草民不敢高攀。】

  芈夫人嗔怪地道:【什么草民不草民的?长辈就是长辈,关起门来一家人,泥腿子出身哪有那么多讲究的?快,喊姨母。】

  后面那句话是对儿子说的。

  【姨母为何不去康国谋高官?】

  女性官员在康国晋升比较容易。

  他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姨母有戒备,但一番交谈过后却发现对方有大才,谈吐教养无一不佳,比之朝臣高官也不差哪里。

  对方为何突然跑过来寻亲?

  莫非有什么阴谋诡计?

  姨母却道:【去不得。】

  他疑惑:【为何?】

  姨母笑道:【草民此番出来是为了精进圆满文士之道,小郎该知道圆满文士之道都要达成某些苛刻条件。只是机遇难寻,不知要在外头耗费多少年岁,便打算先回祖籍祭拜,告慰先祖。本以为会看到几座孤坟,未曾想坟茔崭新气派,这才一路打听过来。】

  姊妹相逢也属人间幸事了。

  他反应过来:【姨母要走?】

  她点头:【叙旧几日就启程。】

  他又想起姨母此前说的,心中微惊——光有文士之道都不容易,更别说精进圆满!

  这位姨母当真是个大惊喜啊。

  他又问圆满条件是什么,自己虽无多少实权,但毕竟是父王疼爱的儿子,说不定可以帮助姨母呢。其实内心是在试探真假。

  姨母却用诡异莫测的眼神看着他。

  【小郎怕是不合适。】

  他蹙眉:【什么不合适?】

  姨母却只是看了一眼芈夫人,不多言。

  芈夫人设宴招待亲人。

  宴席之上,他心不在焉。

  寻了个机会追问问题的答案,姨母道:【方才与阿姊交谈,她只盼着阿郎当个寻常王室子弟,并无野心,故而——不适合。】

  听到“野心”二字,他警惕又起。

  因为阿娘盛情挽留,姨母多留了几日,而他时常跑来阿娘膝下尽孝,跟姨母接触也频繁起来。他用朝堂局势试探姨母,姨母总能一针见血分析利弊得失,让他茅塞顿开。

  他需要的帮手,不就在眼前?

  母族姨母,跟他是血缘至亲!

  他也帮着阿娘极力挽留姨母改变心意。

  姨母说话不留情:【你虽为阿姊的孩子,但你若无野心,便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他道:【野心人人都有。】

  姨母语出惊人:【是啊,野心人人都有不假,但从兄弟手中窃国的野心呢?阿郎,你没有,也不可以有。阿姊这些年如履薄冰,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让你们兄弟平安富贵。你们母子三人根基太浅,求一个安稳即可。】

  窃国的……

  野心?

  短短几个字将他震住。

  姨母见状也没有透露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