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1433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水位正常的河面上飘满了浮尸。

  少部分是自己人,绝大部分都是西南装扮。己方士兵正下水捞人,优先捞自己人,还有呼吸的立即止血转移去救治,已经凉透的摆在木筏上,回头查明身份再统一安葬;其次才是捞敌人,敌人识趣就当俘虏,不识趣还伤人,士兵也不介意补一刀多点军功。

  浮尸多还不是震惊他的主因。

  他震惊的是河道被堵了。

  如此多尸体,密密麻麻铺满了河面,饶是钱邕这种狠角色也忍不住头皮发麻。脑中第一个念头是昨夜居然杀了这么多人,第二个念头则是这事儿怎么跟沈幼梨交代……

  俘虏的价值远远大于一具尸体。

  军中规矩,能不杀掉就尽量不杀。

  俘虏能卖给西南盟军交换己方兵卒,不卖也能留下来当奴隶压榨,用个十几二十年再迁徙到偏僻地方开荒,让他们在那边繁衍生息。思及此,钱邕脑仁儿就开始疼了……

  脾气上来,一巴掌拍向上前献媚的士兵脑瓜上:“杀杀杀,谁让你们大开杀戒?”

  士兵缩了缩脖子。

  “我不杀人,人就杀我啊……”

  钱邕抓抓闷湿的头发,双手负背,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主上肯定问责。”

  死了这么多能创造价值的俘虏,经济损失是一回事,还有就是影响日后史书名声。江河断流,赤水不绝,这可不是什么好听名声。不管是主上还是他,免不了被骂残暴。

  钱邕越想越委屈了。

  他昨晚也是收着力道的。

  死这么多人,少这么多俘虏,不能全赖在他头上啊。千愁万绪之时,钱邕余光眼尖看到立在河畔沉思的栾信,大步流星上前找对方背锅。只是他噼里啪啦说了大半天,栾公义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不屑给他反应。

  就在他即将失去耐心的时候,栾信慢吞吞道:“如实上奏即可,主上不会怪罪。”

  钱邕噼里啪啦倒豆子。

  “你不懂主上。”路过一条狗都要给沈棠拉几圈石磨,更别说上万规模的俘虏。

  这笔损失肯定要记自己头上的。

  栾信继续慢吞吞。

  “那就记康季寿头上。”

  这跟钱邕的想法一拍即合。

  不过——

  “康季寿的腰杆背不起这么大的锅。”

  依他看,再加一个“宁燕”。

  栾信用更缓慢的速度、更长的时间甩给钱邕一枚白眼,问道:“将军看某如何?”

  像不像是能背锅的?

  钱邕笑容讪讪。

  谁背锅都不适合。

  最后,沈棠收到的消息就被模糊了重点,刻意引导秦礼误解,以为歼敌七成是因为内奸险些酿成大祸。钱邕一怒冲冠,下手格外狠。尽管此番杀戮过重,但也情有可原。

  沈棠更关心的是有无形成水患影响下游。

  康国边境附近也有庶民靠水谋生。

  若有影响,钱邕该趁早派人将他们转移安顿,待战事结束再进行弥补。秦礼一眼就看穿沈棠在担心什么,特地提了一句:“战场清扫当天,钱将军便派斥候沿岸查探。”

  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

  更远一些地方,那就顾不上了。

  沈棠道:“如此甚好。”

  她很快就没精力担心这些琐事了,西南盟军主力不日就要杀来,那也是场硬仗。

  天时、地利、人和,脚下这片陌生地方没有康国的底蕴,能让沈棠加以利用的地利可不多。她能做的就是在天时与人和下功夫了。

  而天时——

  沈棠抬头看着阴沉沉天穹。

  “几仗下来,西南诸国怕是已经摸清咱们的弱点,再想出其不意占便宜,没那么容易了。”康国不擅长水战,这点从双方交战,康国文士言灵化出的工具多为简单木筏而不是巍峨战船也能看出一二。言灵造物不是凭空产生的,施术者至少要对化物有了解。

  也就是说,了解战船才有概率化出战船。

  包括但不限于外表以及内部构造。

  相较于复杂战船,木筏就简单多了。

  简单是简单,但也不能千军万马乘坐木筏跟人家超级战船正面冲撞吧?那是找死。

  万幸,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沈棠率兵绕后灭国,不仅是要逼迫西南诸国主力掉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战船图纸。

  找不到图纸,还能找造船世家。

  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其他,总能撬开嘴!

第1248章 家养的用着放心

  碰见硬骨头,撬不开嘴怎么办?

  没事儿,沈棠也有planB。

  “寥少美这两年还挺忙碌……”秦礼翻看着几乎有半人高的画轴书简,随便打开一幅都是一张战船设计图。作为外行人只能看看热闹,但从复杂结构来看,就知不简单。

  这么多机密,也不知寥嘉凑了多久。

  沈棠莞尔:“少美没少跟我抱怨此事,在外出差工作量比在尚书省还多,每天不是在奔波就是在奔波的路上,想要我多涨涨俸禄。”

  一人肩负起挑拨离间整个西南大陆势力的重担,可不就是劳心劳力?挑拨离间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他还得弄清楚各个家族谱系,免得弄错了,导致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仅是身体累,脑子也累。

  偏偏他这位主上还习惯临时加派任务,逮着他一头羊薅。虽有诸多坏处,但考虑到出差不用跟同僚勾心斗角,差补也够,还是忍了。

  秦礼顺着话题说笑。

  “少美是大功臣,这个俸禄得涨。”

  专业的事情自然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干,秦礼不擅长天工造物,这些图纸书简都给了将作监墨家墨者。沈棠当即传召北啾过来议事。

  北啾一来,几人从沈棠口中得知事情始末,这堆东西在他们眼中莫名生出勾魂摄魄的魅力,将他们眼球牢牢抓住,撕都撕不开。

  “多谢主上赏赐!”

  北啾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开口谢恩,生怕晚一步让工部那边抢了项目。三省六部之中,唯有工部是由两名侍郎主事,掌管康国境内工程事项,跟将作监的业务有部分重合。一部分独属于工部的活儿,这些年也是将作监负责。将作监跟工部的关系微妙。

  北啾作为出身墨家的将作监大匠,有事业心的同时也为墨家发展鞠躬尽瘁,人吃五谷杂粮,墨家想壮大,福利待遇也要吸引人,这些年没少跟工部竞争额员与人才待遇。

  她隐约也有预感,两个部门职责有重叠,日后定要合并精简,明确分工,减少冗员问题。问题就来了,谁被裁员?谁被吞并?北啾不可能让墨家大本营让工部之人吞了。

  想要保住现有一切,或者来日更进一步,将作监必须压过工部!如何实现这想法?

  立功!

  回头工部拿什么跟她争?

  沈棠不知北啾脑中燃起熊熊斗志,她慎重叮嘱:“局势紧迫,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需尽快破解,再传授士兵如何驾驭战船。”

  以北啾为首的墨者将这些战船完全分析破解,制出战船模型,再让随军文士记下,最后以言灵将其化为真正的战船。每一艘战船都要配上士兵,待士兵学会驾驭,最后临时抱佛脚磨合一番,勉强也能用一用。按照正常流程,培育一支水师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但沈棠这边有墨家给开挂,耗时最久、投入最大的战船反而是最简单的环节。

  战船问题能解决,士兵上手就容易许多。

  别的沈棠不敢打包票,但这群士兵的纪律习惯和学习能力,基本堪称同时代拔尖。她在给士兵扫盲这件事情上格外坚持,军中除了练兵习武,还有大大小小的文试月考和半年考。甚至给每个折冲府都尉都下达了KPI!

  入伍年限不同的士兵有不同的扫盲率。

  识字不达标,问罪负责人。

  扫盲项目在军需开支占了不小比例,朝中文武表示不太理解,士兵学会打仗就行,何必再投入不必要的精力?有这个钱,完全能购置更多东西,招募更多士兵。识字有什么用?入伍士兵年纪都过了启蒙,再怎么识字也无法改变结局,顶多让一个文盲且蛮横的武夫变成一个识字的武夫,并不能增强战斗力。

  甚至连一些老人也表示疑惑。

  世家寒门也表示此举浪费。

  沈棠依旧我行我素:【读书识字能让人明理,懂得礼义廉耻,知晓人伦纲常,学会爱国惜民,怎么能说没用呢?再说了,他们不识字,给他们讲再多道理都白费功夫。】

  想要给人洗脑,首先要对方听得懂啊。

  只会打打杀杀有什么用?

  民间都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庶民厌恶兵卒更胜过土匪,还不是因为军阀干仗的时候,底下士兵没有拘束,干的事情比土匪更残暴?想扭转这种印象,约束兵卒,光用拳头不行的,还要学会用思想去教化他们!

  沈棠坚持的事情,鲜少有干不成的。

  这些年下来,终于能看到成果。

  纪律严明,行动迅速,学习能力强大,武卒团结紧密,每逢战事突发,也能以极高的效率完成变阵,即便遇见了苦战,作战思想与意志也能支撑他们坚持更久,不至于一有溃散失败的苗头,一个个就望风而逃,溃不成军。

  自然,他们临时抱佛脚,学习如何驾驭战船,协同命令作战,短期也能有模有样。

  万事俱备,只等北啾这边打开突破口。

  为了赶进度,将云策也调拨过去。

  将作监编外人员也能打个下手。

  北啾忙得连一口茶都不吃,抬头就看到云策唇角还未收起的苦笑,压力让她火气有些大——赶工加班的社畜怨念比厉鬼都重:“给我打下手,委屈你这位云大将军了?”

  她的嗔怒只让云策觉得享受。

  他殷勤给对方递一口糕点。

  “云某能力拙劣,是怕耽误北大匠。”

  “能力拙劣?”

  她不知想到什么画面,将半块糕点拍回去,云策张嘴便用虎齿接住。劲装青年跟在她身后点评:“子固糖放多了,甜得有些腻口。”

  “你做个人吧,何时这么促狭了?”北啾一想到鲜于坚被调去另一路兵马之前,还得抽空揉面团做糕点伺候他师兄,便觉得云策也是不当人。多老实一人,跟谁学坏的?

  “怎是我促狭欺他?”云策一边按照北啾的数据,凝聚出一个个等比缩小的战船零件,一边跟她闲聊,意图让她松缓紧绷神经,“你是不知道子固为何去学这门厨艺。”

  北啾还真不知道,抬头看他等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