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油爆香菇
祈善不提宁燕,但沈棠提了。
“图南坐镇的话,我更放心一些。”
散步一圈还是没彻底决定人选。
其实监国人选还是件小事,沈棠现在要发愁的事情更多——其中之一就是兵源了。
跟中部全面开战,康国现有兵马还不够。她在西南一战吸纳的兵卒,其中相当一部分不是良家子出身,多为地痞流氓甚至是落草为寇的匪徒,整体战力松散,秩序散漫。
将他们调教好并非一日之功。
沈棠当年最早的班底就是土匪奴隶,一路磕磕碰碰耗费多少心血,她最为清楚。眼下又要开战,不少官员就在这方面动了点心思。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沈棠夹在中间,算盘珠子扑她脸上。
第1391章 是谁在监国啊【除夕快乐】
“闹哄哄的,真叫人头疼。”
沈棠忙里偷闲喘口气。
有些时候,武德太充沛也不是一件好事。文官多心眼,武将求实惠,两个群体的追求有些偏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后就导致场景从君子动口演变成了莽夫动手。
“朝会不在殿内而在殿前……是明智之举。”罗三一开始还疑惑今天可是大阴天,看样子随时有落雨的可能,朝会为何不挪室内?
雨还没下,人已经先打起来了。
若是在殿内打,屋顶都要被掀掉。
罗三双手环胸站在大殿屋顶,瞧着下方的闹剧,文武百官的上司——国主沈棠也以非常随意的深蹲姿势蹲在屋顶。百官争吵得脸红脖子粗,官帽官袍已经被撕扯不成样。
沈棠深呼吸一口气:“都是经验之谈。”
有无聊人士做过统计,康国朝会全武行年均十九次,要知道大小朝会也不是天天开的,这个频率相当恐怖。次数多了,沈棠甚至能预判这些人的干架路数,提前躲避从任何方向飞来的“暗器”,包括但不限于不知道谁的笏板、官帽、腰带、鞋子、足衣……
沈棠印象最深的一场朝会。
御史台跟吏部杠上了。
二人火气燃烧到了极致,几乎要脸贴着脸,双目瞪成斗鸡眼,就在沈棠以为他们会恼羞成怒互掐对方脖子的时候,御史台那位突然后撤滑步,蹲身伸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超绝速度,咔嚓一下将对面的裤子给拽了下来。
被扒了裤子的那位傻眼。
一时间不知道先提剑还是先提裤子。
御前失仪,沈棠将两个都贬去地方干活,没有将他们一撸到底那是因为沈棠她善!
罗三:“……”
是有多惨痛的经历才能轻描淡写说一句“都是经验之谈”?也是让老人家开了眼。
沈棠用手扇风散热:“罗侯没见过?”
罗三道:“血溅朝会不好。”
中部政治生态跟其他地方有着极大差别。
总结一句就是——
士庶良贱,泾渭分明。
庶族寒门出身不会轻易跟士族高门撕破脸,更别说当众上手。一旦前者先动手,后者出手杀人不说是无罪,最少也是一个“罪减一等”。若是贱籍出身,更加低人一等。
这些差距平日看不太出来,却实实在在存在方方面面。罗三一看康国王庭百官出身就很惊愕——要知道,即便王庭政策偏向寒门,用特殊办法取士,士庶比例也会失衡。
这是完全无法避免的。
同样数目的人,有底蕴的人家培养出人才的可能更大,人才占比更高。寒门甚至是贫民贱籍,这拨人想要翻身全靠运气和天赋。
二者,缺一不可。
康国一反常态,士庶大致六四开。
尚书令褚曜还曾是贱籍出身,若真要掂量一下两方的政治资本,庶族的赢面更大。
这种微妙平衡以及康国特有的古怪风气,让全武行变得频繁但又莫名克制,最重伤势也是扭伤抓伤,迄今还没出人命。这在罗三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可偏偏真实上演了。
沈棠:“血溅朝堂没必要,大家都是打工人,犯不着为了一份薪水去杀同僚啊。”
要是出人命,可真是办公室凶杀案了。
罗三:“……”
这话从沈君嘴里说出来,莫名喜感。
老人家幽幽道:“这些人心眼子怪多的,确实没血溅朝堂,却要杀人于千里外。”
最好的兵源是良家子,这点毋庸置疑。
良家子纪律好、服从强、意志坚定且更忠诚,稍微操练就能拉上战场,血战几次就能变成一支精锐之师。好是好,但人数也少。在西南大陆征兵,能征多少良家子出来?
于是有人提议放宽条件。
良家子少,但贱家子多得是。
用这帮人填充人数,好好磨砺一番也能派上用场。至于说这些人看似声色俱厉,实则色厉内荏,纪律差、忠诚弱,战斗力不行?
人数可以弥补质量。
最好是将那些罪犯、地痞、无赖的贱家子都搜罗起来推上战场,能活下来最好,活不下来也是他们的命。这些人死了,本地治安都不用发愁。算得上是一箭双雕的计策。
这么提议的人没有说得那么直白。
不过,意思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在场文武哪个不是人精?
弦外之音读得懂。
于是,逐渐就变成了全武行。
“要是真的心眼多也不会在朝会上提出来了,是个愣头青啊。”沈棠敢打赌,不出三个月,这个愣头青就要被贬出凤雒——不是因为他计谋歹毒,而是他说“大实话”。
这个世道确实存在这种情况。
在许多上位者眼中,良家子是宝,贱家子是叛乱根源。这些人一旦聚集太多,哪里就会生乱。上位者既不能明目张胆将这些人除掉,也不能置之不理,鬼知道他们凑在一块儿会干出什么事?不是结拜之后落草为寇,就是聚众打家劫舍为祸四方,防不胜防。
将人分开是一个办法。
但,“借刀杀人”也是一个办法。
乱世最不缺的就是打仗,将这些不稳定因素征去前线,当做炮灰冲杀在前,活下来算是大浪淘沙淘出金子,死了也不可惜。西南大陆也面临相同问题,不稳定因素太多。
将他们征去前线是个降低风险的好办法。
不过,武将这边就不乐意了。
贱家子体力不行,武艺不精,服从性差,不听指挥,谁也不喜欢带这种士兵打仗。从已知情报来看,中部大陆精兵强将如云,康国都没从西南一战恢复元气,打起来只会更吃力,武将对兵卒要求自然是贵精不贵多。宁愿率领一千精锐打敌人一万,也不愿意率领一万作战散漫的兵打敌人一千。武将生来的天职就是打胜仗,不求胜利就没意义。
除了这个原因,武将也不满对方措辞。
要是贴良家子贱家子标签,这帮武将还真没多少出身好的。这话不就是嘲讽他们?
总而言之,一场混战不可避免。
罗三摇摇头:“怕是小命也不保。”
沈棠道:“这倒是不至于。”
愣头青的“大实话”在康国听着有些惊悚,但在其他地方都是基本操作,在场文武哪个心里不清楚?他们或许也想这么做,解燃眉之急,只是谁也不敢去当这个出头鸟。
他们太了解主上的脾性了。
主上能接受马革裹尸,也知乱世人心险恶,各种骇人听闻的规则是这个时代常态,但她绝对无法接受揣着恶意将兵卒推去送死,好似这些人命不是人命,而是过年大扫除要扫出屋的灰烬尘埃,这都不是视人命如草芥了。
沈棠语气森然:“也有可能是保命。”
罗三不解:“保命?什么保命?”
“我们打他了,主上可不能再打哦。”沈棠掐着嗓子,面无表情说完这话,随后沉沉叹气道,“玩心眼,终于玩到我头上了……”
罗三:“……还挺友爱?”
难道是老人家看走眼了?
沈棠翻了个白眼,神色写满“罗侯你还挺天真”几个大字:“也算不上友爱,矛盾是真,争吵是真,干架也是真,兔死狐悲也是真……若我容不下愣头青,来日也会容不下他们中的许多人。毕竟,乱世之中的人,有几个是绝对干净的?乌鸦也别笑猪黑。”
主君道德水准高,这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伤敌,也可能伤到屁股不咋干净的自己。
罗三:“……老夫不耐烦这些。”
沈棠笑而不语。
全武行最后还是打出一个折中的结果。
对此,沈棠毫无意外。
但宁燕表示自己有意见。
为什么要任命她为此次监国重臣?
她也是这次全武行乱斗中,少数几个没有下场的高官,这事儿也不涉及自身利益,没必要掺进去挨揍。宁燕以为自己能坐山观虎斗,一扭头发现自己成了被观的虎???
谢器诚惶诚恐跪谢王恩的时候,宁燕在推辞,她二话不说将褚曜拉下水——秦礼和顾池曾被委以监国重任,之后是祈元良,按照这个顺序,接下来该是褚曜,他更合适。
沈棠道:“无晦另有重任。”
褚曜之后的任务重心在西南这边,崔止主内他主外,警惕西南大陆跟中部大陆接壤边界防线。沈棠仔细看过舆图,这边成为主战场的概率很小。可万事无绝对,在这个武胆武者能随意改变地形的世界,万一敌人迈过千山万水开辟西南战场,也不是不可能。
稳妥起见,褚曜是最佳人选。
王都这边需要人镇守,维持王庭运转。
谢器专精内政,可他没有文士之道,这些年只在朝堂活跃,身上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军功,压制文官问题不大,压制武将就有些够呛了。她综合考虑,宁燕是最佳人选。
再者——
宁燕也有【子虚乌有】啊。
本体在王都,化身依旧能在前线活跃。
宁燕:“……”
上一篇: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