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油爆香菇
或偷窃抢劫邻居,或聚众冲击米铺,差役连轴转到处巡逻,也没能压下这股歪风。
百姓缺粮,守城驻军更缺。
沈棠听到消息差点被口水呛到:“缺粮缺水也不能缺守城兵卒,粮库不可能没有备战用的紧急用粮,拿出来应急不行吗?”
明明秋收也刚过去。
即便收成不好,也会有新米入库。
谁知,顾池道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真相:“照理说应该是这样,但我今日带人去检查粮库却发现莫说今年的新米,便是以往储备的陈粮,也不剩三成,跟账目差距极大!”
新米不见踪影。
往年陈米也少了七成。
这里头的猫腻可大着呢。
沈棠问:“先前怎么没发现?”
顾池:“如何能发现?沈郎以为在下是神人,有三头六臂?偌大一个孝城,需要看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仅凭在下一人可不够,哪有精力去查旁人精心平账后的假账?先前粮食还算充裕,便先调度兵卒去守城了。”
当他发现现有粮食不足七日,城中百姓也开始缺粮,准备开粮库缓一缓的时候,却发现粮库空空如也,连老鼠都懒得光顾。
剩下的三成陈米,有些还生潮发霉了。
看成色气味,这批陈米已有三年“高龄”。
呵,也亏得前任郡守脚底抹油逃得快,不然就凭粮库这事儿,够他全家喝一壶!
没粮食,不用敌人抛尸体制造恐怖绝望的气氛,城内百姓也会完全乱起来。
沈棠:“……你瞧我也没用……”
让她供应几十张嘴,饼子管够,但几千驻军外加数万百姓,榨干她的血肉也办不到啊。
顾池揉着眉头。
他没指望从沈棠这边获取解决办法。
事实上,孝城最后下场如何,他与乌元一样,并不是很关心——在叛军绝对实力面前,这座城池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挣扎,拖延时间。
为何跟沈棠聊起这些……
因为话题是沈·话痨·郎先挑起来的啊!
沈棠愁眉苦脸:“我们要不要劫富济贫?”
第204章 孝城乱(四十四)【二合一】
劫富济贫?
顾池下意识皱了眉头。
“你准备劫哪个‘富’?”
现在最“富有”的就是叛军了吧?
之前起了一场大火都没伤到他们根基,又有援兵带来的辎重粮草,可谓“富得流油”。
“若是准备向叛军下手,我劝你打消这个念头,且不说孝城人手空缺,根本调不出多余的人。即便能,也只有人家打劫我们的份。”
顾池以为自己预判了沈棠的预判。
先发制人堵住这条路。
谁知沈棠却嚣张且凡尔赛地道:“他们的辎重我烧过了,叛军再蠢也不会在同一个坑跌倒两次啊,打他们的主意做什么?我的意思是,要不要跟孝城内的大户人家……借点?”
顾池:“……”
这个发展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他问:“你说的大户人家是指……”
顾池隐约已经猜到,但不敢想沈棠有这么大的胆子。偏偏沈棠还真敢:“孝城怎么说也是四宝郡州府吧?也是四宝郡经济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地方,那些有钱有权有势有底蕴的……家族或者乡绅豪士应该不少?”
顾池嘴角抽了抽。
说道:“你说的这些人已经逃了。”
那些是消息最灵通的一批人。
叛军偷袭城外驻军粮仓,火势刚起来没多久,城内这批人就嗅到了不对劲,连夜收拾包袱带着家中最重要的族人离开。
若是以往,这批人未必肯走——城池沦陷,对他们而言只是换个主事。新上任的主事为了最快速度接管城池,一般不会动这批人。
不仅不会动他们,还会继续任用他们。
这是他们的底气之一。
同时也是各国各势力战争时的潜规则。
不过,郑乔不按理出牌。
四宝郡头一次被攻陷的时候,这批人一开始也准备拿一下架子,可他们错估郑乔的残暴和果断。每一个跟郑乔唱反调的人,轻则人头落地,重则一家几口跟着注销户口本。
再加上郑乔故意纵容帐下士兵烧杀劫掠,直接将他们弄怕了,于是彘王叛军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脚底抹油,生怕步了后尘。
沈棠对这些消息也有所耳闻。
“我知道他们逃了,但时间这么紧迫,他们能带走贵重家财肯定带不走谷物米粮……这不正是我们缺的吗?我们缺他们有,正好!”沈棠又道,“又不是白拿,给人打借条啊。”
顾池:“……???”
他不是惊讶打借条这事儿。
他是惊讶沈郎为何如此理所当然。
顾池:“你说……跟那些世家乡绅借粮?”
沈棠道:“是啊。”
说罢还重重点了点头。
地主家肯定有粮食。
顾池又问:“那你想过怎么还吗?”
沈棠耸了耸肩,事不关己:“这个嘛,也简单。若是孝城守下来了,让他们拿着借条找州府还,州府不还找朝廷还。若是孝城守不下来,小命都没了,哪里还管账坏不坏?”
顾池:“……”
不得不说,这歪理听着有点道理,只是正常人也不会将主意打到那批人身上。顾池顾着沉思,没给予沈棠回答。沈棠也不催促,她就是个出主意的,采不采纳不关她的事。
顾池又问:“他们不肯借呢?”
沈棠试探道:“抢?”
顾池:“……”
看似羸弱的青年目光幽幽,问了个不搭噶的问题:“祈元良,最近没少吃保心丸吧?”
他甚至有些隐隐的幸灾乐祸。
碰上这么个莽撞少年,准要焦头烂额。
沈棠神色紧张:“你说保心丸?元良身边倒是有带几瓶药,但没看到他吃,也不知什么药效。那玩意儿是保心丸?元良有心疾?”
她怎么不知道?
当下医疗条件,心疾基本是不治之症。
顾池:“……”
他只是想幸灾乐祸一下,没别的意思。
他话锋一转,将歪掉的话题拉回来:“抢是不行的。一旦惹怒这些人,兴许你还在梦乡的时候,他们已经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迎接叛军一伙人进城了。千万别小瞧他们。”
沈棠那个想法也相当危险。
真不知道祈善是怎么教导的。
沈棠完全不懂其中逻辑。
她不解道:“这就算惹怒了?孝城不是他们根基吗?叛军是共同敌人,大敌当前本该摒弃一切嫌隙,共同御敌。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方能捍卫家园不散!”
顾池被沈棠这番看似很有逻辑的话说得一愣一愣,旋即又失笑道:“这怎么能一样呢?”
沈棠不解地看着他,求个答案。
“他们从不在乎孝城在谁手中,甚至不在乎孝城属于哪个国家。若不是碰上郑乔这个破坏规则的暴君,他们甚至连逃都不会逃。因为不管是谁上位,属于他们的资产都是属于他们的,不影响他们享受荣华富贵,甚至还可能因为新主重用而更上一层楼。”
根本不可能发生沈棠说的那种情况。
因为利益、立场,从来都是不一样的。
沈棠张了张口,似乎没想到会如此。
她的确是没想到。
顾池这番话的潜台词是世家乡绅有粮,但他们不可能借。但在她一贯潜意识当中,拼尽全力保家卫国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相反,那种冷眼旁观看着的,才不正常。
沈棠只是沉默了一会儿。
她问:“本该入库的新米不见踪影,储备应急的陈米只剩三成生潮发霉的,这些米去了哪里?不管是被人吃了、卖了、还是丢了,总该有个去处。这条能查吗?”
顾池问道:“你怀疑是被他们贪污了?”
“未必是他们,但想吃下这么大数量的米粮,没点家底怎么办得到?不仅要有家底,名下最好还有合法经营的米铺。城中大大小小的米铺几乎是前后脚涨价,又是前后脚说米粮不足,不是默契凑巧,便是有心为之……这些米铺又多是他们的产业。”
沈棠又问:“孝城被包围的前两天,这些米铺有无高价收粮?若有,手中的粮食估计不少。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卖完了?顺着这条线调查,或许真的能查出什么……”
再用把柄勒索……
啊不,借粮,肯定能借到。
顾池:“粮库可不是好操作的地方,若真被贪污,少不得前任郡守晏城的参与。”
沈棠道:“那可以查查晏城的书房,说不定有这么一本账册?岂不是铁证如山?”
顾池:“……”
不,他不是这个意思。
他的意思是——晏城参与,这就是笔“买卖”,人家未必会认账,更别说以此为要挟让他们吐出吃下去的好处,人家也不是软柿子。
上一篇: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