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381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徐解:“!!!”

  马车晃悠悠在治所官署门前停下。

  徐解仍旧放空了表情。

  待他回过神,人已经在官署议政厅。

  他深呼吸。

  徐解这次来浮姑城可不只是替沈棠邮寄麦种,还有另一桩事情——这桩事情也是他在外行商时候听到的,消息来源可靠。他已经给天海送信,顺道来提醒沈棠。

  沈棠见他神色严肃,问:“何事?”

  “沈君可有听过一首唱词——伪女娇作伥乱北辰,二十路烟尘冲紫宫?”

  沈棠点头:“听过。”

  徐解:“其他地界庶民日子不好过,叛乱愈来愈多,郑乔为首的王庭只是一味镇压驱赶。率兵平叛的将领更为省事儿,将那些因生计而反的庶民赶出乾、燕二州,还有意往彘王那边的坤州驱赶……以彘王那些人的脾性,怕是不会留手……”

  沈棠神色逐渐凝重。

  她问:“多少人?”

  徐解道:“粗估二十余万!”

  沈棠逐渐捏紧了拳。

  二十万没有粮食的庶民,所过之处的杀伤力,可比二十万蝗虫还恐怖。偏偏这些庶民也是无辜的,蝗虫可以毫不留情地杀,但这可是二十余万活生生的命啊!

  碰!

  沈棠一掌拍碎了桌案。

  “他们怎么敢!”

第362章 流民草寇(一)【请个假】

  看着被自己拍碎的办公矮桌,本就怒火中烧的沈棠额头青筋狂跳,心疼得心肝乱颤。这张桌子可是上好檀木制成,是她从几家库存翻找出来的,最近最喜欢的桌子。

  偏偏又不能说出口。

  深呼吸——

  告诫自己要学会控制脾气,动不动就让家具报废的坏习惯不可取,她还没富裕到那种程度,桌子坏了还要掏腰包重新打一张。

  怪来怪去,全怪不干人事的郑乔兄弟!

  徐解不知她的心声。

  只看她眼底的懊悔和心疼,便猜了个七七八八——沈君肯定是懊悔没克制住脾气,心疼被驱赶去送死的二十余万无辜百姓——说实话,他也心疼,但只能独善其身。

  这不是两万!

  这是整整二十万!

  二十万被逼得落草为寇、无以为家、背井离乡的庶民!他们手中没有田产没有粮食,只有数不尽的人、饥肠辘辘的肚子。

  如今旳他们跟蝗虫差不多。

  所过之处,必是寸草不生!

  他们单个拎出来都不算什么。

  个人力量渺茫,掀不起多大浪花。

  即便接纳到自己治下领地也不用担心造成破坏。可二十万饿疯的人汇聚在一起,一起劫掠、一起抢劫,哪怕是二十等彻侯看了都要头皮发麻,暂避锋芒。

  哪怕是自家主公也有心无力。

  一个不慎也要被掀个底朝天。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家这一亩三分地,以防草寇流窜过来抢劫杀人。

  徐解来跟沈棠说这些,也是想给沈君提个醒——今年的年景不算好,在大家收成一般的情况下,河尹郡却有个小丰年。

  各家各户上缴充足田税还剩一年口粮,治所官署粮仓还堆了一些……

  谁瞧了不眼热啊?

  徐解就担心那些草寇会流窜到河尹。

  提前做准备总不会出错。

  沈棠自然也明白。

  同情这些庶民是一回事,但沈棠作为河尹郡守也不可能因为同情就傻乎乎跑去收留这些人。她有这么多粮食养人?她有足够的人手限制二十余万草寇不生事端,安安分分种地?她有这么多地让二十余万庶民种?

  沈棠甚至还要为自身安危发愁。

  【屯粮不屯枪,家里是粮仓;屯枪不屯粮,处处是粮仓。】

  此前调侃徐解的话,砸自己头上了。

  她家有粮,但没有足够的枪。

  沈棠暗中深深吸了口气,让自己脑子冷静下来:“文注可知他们到哪儿了?”

  “收到消息,已经被赶出乾州。”

  “多久能到河尹?”

  “算脚程,还有月余。”

  沈棠喃喃道:“月余……”

  脑中随即浮现附近大致舆图模样。

  庚国和原来的辛国算是西北第一阶梯,两国加起来共有四州。分别是原来辛国境内的凌州、乾州、燕州以及彘王二人叛乱抢占的坤州,以及两个灭杀小国抢来的郡县。

  郑乔如今的力量只能影响乾州和大半个燕州,凌州以及剩下的燕州区域被各个势力管控,彘王那边也不太安生。虽然地盘没有郑乔手中大,但人家那边粮草充裕。

  除了没有国玺,彘王二人实力不弱。

  郑乔帐下兵马驱逐这些作乱庶民,将他们往彘王势力大本营坤州赶,途中离沈棠所在的河尹非常近。秋收刚结束,粮仓正饱满。

  那伙饿疯了的草寇不来劫掠?

  可能吗?

  徐解叹气:“沈君可有把握?”

  沈棠苦笑一声。

  “怕是要辜负文注高看。”

  二十余万……

  头再硬也打不了啊。

  徐解显然也知道沈棠的困难:“……也未必一定会劫掠河尹,兴许中途又绕开了……但为了防患于未然,沈君该早做准备。倘若沈君有难处,吾主必不会推辞。”

  这话可不是徐解擅作主张。

  是自家主公亲自跟他明示过的。

  天海愿意倾尽家产支援!

  两家关系这么好,谁跟谁啊。

  徐解自然要将这层意思传达到位。

  沈棠只能勉强笑笑,说感谢的话。

  内心毫无波澜。

  吴贤是一方势力的头头,他的一举一动都遵循利益逻辑而不是“感情用事”。调侃两家“棠棣情深”可以,但谁认真了就输了。

  河尹就挨着天海。

  与其让草寇劫掠河尹又冲击天海,还不如将战场放在河尹,吴贤怎么可能冷眼看着沈棠这边完犊子?为了自己也要出兵相助。

  沈棠作为被救者还得提供粮草辎重呢。

  她道:“此事,我会跟无晦几人商议。”

  徐解也未催促。

  那些流民草寇的脚程并不快。

  先头大部队抵达河尹还要一阵子。

  慢慢商议,准备周全。

  沈棠愁得不行,秋收丰收带来的喜悦也一扫而空。送走徐解,她扭头便给祈善几人发去青鸟传信。夜幕降临,被急召的众人陆续抵达官署,掌灯开会。

  诚然,这是個很坏的消息。

  “算上大义帐下部曲,满打满算也才刚五千人,五千打人二十余万流民草寇……”别说进攻,防守都很吃力,拨出人手防御意味着之后一系列的计划都要搁置。沈棠掰着手指头算算自个儿的家底,只想仰天长啸……

  她为何这般命苦???

  好不容易好转的民生又要停摆。

  “诸君可有好的法子?”

  祈善不愧是“恶谋”。

  当即便道:“倒也不是没有。”

  沈棠急忙追问:“元良快讲!”

  祈善淡声道:“祸水东引!”

  吴贤收到消息就递出橄榄枝,还不是因为将河尹当做缓冲防线?被驱赶的庶民流寇会途径各处郡县,那些郡县没那么快崩溃,可以趁机将人往别处方向赶……

  只要避开河尹就行。

  “……咱们有这么多人干这事儿?”

  “向吴昭德借兵,人家估计很乐意。”

  沈棠:“……”

  吴昭德当然乐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