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385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共叔武这边已经弄好。

  他这几日忙着募兵练兵,这些军务琐事还是他的副手白素帮忙搞的。

  林风迅速心算了一下数目,并无出入。

  她迅速合拢竹简,行礼告退。

  赵奉看着林风远去仍觉得很神奇。

  比骤然知道白素是武胆武者还惊奇。

  但,还能接受。

  只是——

  赵奉喃喃:“沈君帐下风水‘诡异’啊……”

  两百多年没一个女性文心文士/武胆武者,结果半年不到出了俩,还是扎堆出。

  共叔武:“也许是河尹风水问题。”

  毕竟这俩人都是在来到河尹才发生变化的,河尹又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吃这里的水和粮,发生点儿变异也正常。

  知道共叔武是在调笑,赵奉不以为意。

  他只关心另一桩事。

  “半步啊,你说我这次能否出阵?”

  不待共叔武回答。

  他自言自语道:“按理说应该会……”

  但考虑到沈君帐下没啥人可以用,自己若带着部曲以主公吴贤名义驰援鲁下郡,河尹守卫基本空了。期间若是发生意外,例如被绕路的流民草寇偷家……

  唉,后果不堪设想。

  但让共叔武出阵他留守,似乎也不像一回事……让吴贤的人守沈棠的地盘……

  沈君心里不会有点儿想法?

  真正的亲兄弟都做不到这么坦诚相待。

  这操作属实奇葩,见所未见。

  共叔武问:“大义是想上阵了?”

  赵奉不敢随口答应。

  将内容在肚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半晌,他道:“倒也不是那么想。”

  这近一年下来,赵奉似乎要想不起血的味道了。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金黄波浪随风摇曳,庶民喜笑颜开,稚童嬉戏打闹,满足感不亚于打胜仗后的酣畅淋漓。

  似乎——

  不用打仗也能有存在的意义。

  这种想法是此前赵奉不会有的。

  他少时就是个逞凶好斗的主,因为一时意气可以连夜杀上山,徒手厮杀百人悍匪,杀戮停止后,这些悍匪都拼凑不出一具完整的尸体。他认为这就是武胆武者生来宿命。

  强大、好战。

  沐浴鲜血来,也将马革裹尸还。

  赵奉就没想过自己能寿终正寝。

  过分安逸的生活只会消磨他的意志,让他手中铜锏生锈、双手虚软无力,出招不再凶狠……此前赵奉都是这么想的。但为报恩,偿还沈棠救下的这条命,他忍了。

  但,赵奉却发现自己似乎大错特错。

  近一年下来,他的修为并未退步,甚至还因为心境提升,修炼之事,事半功倍,进度比以往都快,连困扰他多时的瓶颈也有松动迹象。他有预感,不出两年还能再突破!

  赵奉:“……”

  这就很迷惑???

  共叔武不知赵奉此番心理活动,只是大笑:“倘若大义也能出阵,你我便能并肩作战,共伐贼寇,也算是生死与共的袍泽了。”

  赵奉嘴角抽了抽。

  “你我都走了,河尹守备交给谁?”

  空荡荡的,玩空城计啊?

  共叔武:“子固不行?”

  鲜于坚年纪不大但实力可以啊。

  赵奉摇头:“他太年轻了,还需打磨。”

  共叔武摸着下巴摩挲,思考中。

  “看看天海派遣谁,让他们留下来守河尹,咱们出阵,也一样的……”

  赵奉:“……”

  赵奉:“???”

  赵奉:“!!!”

  河尹风水,看样子真有问题。

  更有问题的是——

  这么想的不止一个共叔武。

  人家沈君也是这么想的。

  信函都到人家吴贤手中了。

  吴贤彻底傻眼,问帐下僚属,特别是秦礼:“沈幼梨莫不是傻的?”

第365章 流民草寇(四)

  信函传阅一遍。

  众人脑中萌生了同一个念头。

  或许、大概、可能……沈君真是傻的?

  哪有让别人替自己守家的?

  也不怕自个儿一回来,家没了?

  这种念头在肚子里滚了几圈,精明宛若老狐狸的文心文士已经想到了不对劲的地方。这会儿,这些文心文士也不谈什么立场派系利益了,各自发表了不同意见。

  意见一,沈君坦荡君子,世间罕见。

  意见二,沈君大奸似憨,不得不防。

  第一种意见以对沈棠有好感的天海士族出身的文心文士为主,不说别的,沈棠祖传的灵酒确实有用,助益良多,再加上沈君不计前嫌襄助天海走出疫病阴云,他们更倾向沈棠是货真价实的君子,咱们不该以狭隘思想揣测人家的坦荡,这样反而落了下乘。

  说得再明白一些,不能因为自己心黑,所以看谁都心黑,特地内涵一下秦礼。

  因为秦礼就是第二种的意见。

  但跟他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多。

  秦礼:“……”

  秦公肃真正无语了。

  为什么这些人会相信世上真有君子?

  沈幼梨若是名士,秦礼相信人家是真君子,但人家是一个小势力旳头头,一年不到时间让河尹脱胎换骨的狠人,没点儿雷霆手腕能站稳脚跟,还将河尹杀成一言堂?

  即便支持他的人不多,秦礼还是要说说自己的看法:“主公,这是个阳谋!”

  阴谋是暗搓搓地搞事情,多一颗心眼还是能防的;但阳谋却是因势利导、光明正大地算计,难躲,甚至躲不开,只能正面接招拆招。如今的吴贤便陷入这种局面。

  吴贤看着帐下僚属各持不同意见,面上不动声色,也未偏向哪一方:“阳谋?”

  “主公与沈君对外是‘棠棣之交’……”

  秦礼说出那四个字的时候,吴贤略微有一点点心虚,三人成虎真是害死人啊,原本假的东西被传来传去,也营销成真的了,连他本人听到都要愣上一愣,含糊以对。

  “沈弟确实待吾如长兄……”

  大概,沈幼梨也这么想的。

  秦礼蓦地正了正脸色,道:“主公此言差矣!主公不妨想想,沈君此番为何出战?是为驱逐贼寇、是为解救饱受贼寇之苦的无辜庶民,人家占着‘大仁大义’四字。”

  各种意义上的“占着大义”。

  吴贤一心二用,险些被自己逗笑。

  耳畔又紧跟着传来秦礼义正词严、铿锵有力的声音,将吴贤说得神色凝重。

  “师出有名,方能‘扬旆分麾,风行电扫’,沈君占尽‘人和’。世人皆知其高洁品行,且对主公这位‘兄长’敬佩信任。此番情形,主公若帮了这忙,一旦河尹郡生出变故——诸如流民草寇聚众袭击,河尹郡能失守吗?”

  这问题一刀见血,切中要害。

  答案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这种情况下只能死守。

  倒贴粮草、人马、军需也要死守!

  而且还是不计一切代价死守。

  不然的话,世人只会以为吴贤是假君子、真小人,故意出工不出力。人家沈君这般信任你,你居然故意丢了沈君的老巢。说,这是不是你内心暗搓搓期盼的?

  哪怕吴贤真尽力了,质疑也不会少。

  这封信函在秦礼看来就是一记极其恶毒又让人无法招架的阳谋,将人架起来烤。不禁让秦礼想起“恶谋”祈善用过的文心言灵。

  【危在吾身,即施于人,故——吾危则人危,人欲不危,需施援手解吾之困。】

  仔细琢磨,是不是异曲同工地缺德?

  秦礼暗中后槽牙都要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