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油爆香菇
翟欢这边是急缺助力,难道赵氏这边就不慕利益?翟乐从来不是最好的联姻人选,若非翟欢护着那位未婚妻多年,坚定不改,赵氏更想将女儿婚配给翟欢。
他才是翟氏真正的主人。
反观翟乐,条件就差太多。
这打算不能让外人知道,特别是翟欢——因为翟欢坚持替妻守孝一年,这一年局势还不知变成什么模样。赵氏想被放心重用,就需要一门让他满意的联姻。
凑巧两个孩子愿意,再好不过。
一桩因为利益而彼此吸引的婚事,被蒙上一层儿女情投意合的假象,倒也称得上天作之合。有了赵氏一派入场,蠢蠢欲动的老狐狸们彻底安分下来。
翟氏和赵氏,两家出色的文心文士不多,但出色的武胆武者可不少。
他们这把老骨头可不想试一试两家拳头到底有多硬,连按捺不住的军营各派叛乱也被血腥镇压,血流成河,尸骨堆积如山。
接下来,便是挨个儿收拾那些个趁着这段时间生事的豪强军阀!
地处东南的申国变动,自然传不到大陆西北的沈棠耳中。不同于翟欢翟乐绞尽脑汁跟敌人过招,无法过个安生的年,她这个年过得可快乐可开心了。
河尹精品好猪专宰狗大户,一头精品好猪卖出普通五头猪的价格,就这还络绎不绝,卖到河尹精品好猪断货,畅销河尹的邻居。
养猪的庶民也跟着发了一笔财。
甚至有庶民狠狠心,宰了一头肥猪,将最好的肉当做年礼送来官署,哭求着沈棠一定要收下。若无沈君,哪有他们今天?沈棠没客气,收下年礼,又趁机宣传科学规范养猪的知识,务求让这念头深入人心!
官署之中,她开心数着小钱。
是的,她有钱了!
“唉,辛苦打工一两年,可算看到存款了……”一袋子的碎银,几十个铜板。沈棠将它们一个个装回钱袋,妥帖塞怀中。
虽说流民草寇一事,让河尹笼罩在恐慌的阴云之下,但庶民相信他们的沈君。
临近过年,热闹气氛只增不减,浮姑城还出现了不少操着外乡口音的陌生人。
不用说,这些都是上南三地来的。
来凑热闹。
随着第二届浮姑城新年运动会开幕式开始,漫天烟火带起的光芒映照每一个人的脸。沈棠几个比去年好点,开幕式下来还余了不少文气——嗯,毕竟多了个姜胜。
“新年安康!”
“主公,新年安康!”
路上游人如织。
比去年人更多也更热闹喜庆。
“大家同乐,不要拘束,哈哈——”
沈棠碰到个熟人都热情招呼拜年,不论年长年幼,一律一视同仁。
路上碰到看什么都新奇的姜胜,她从怀中摸出一枚串着红绳的铜钱。
“来,先登你的!”
姜胜:“……”
一个好主公,就该是端水大师!
第386章 一群单身狗
姜胜长这么大,不是没收过压祟钱,但绝对是第一次从年纪比自己小的人手中收压祟钱……再者,他也早过了收钱的年纪。
奈何这人是他的主公。
年纪比他小,但地位高。
姜胜只得行礼道谢,收下这份非常“单薄”的压祟钱。尽管只是一条红绳,但这根红绳编织精巧,瞧长度应该是戴在手腕上的。
姜胜也没客气,直接戴上了。
“来浮姑的这几日,可还习惯?”
“嗯,很习惯,多谢主公关怀。”
沈棠道:“家中家眷呢?”
跟沈棠这群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狗不同,人家姜胜不仅有老婆,还有儿子有女儿,一家几口人,不可能收拾几件衣裳、带上家当就跟着乱跑。沈棠让他留在鲁下郡收拾好,再带着家眷一起来浮姑城,这边也好提前安排他们一家人的住处。
所以,姜胜两三天前才抵达。
他眉梢染上些许浅笑。
“嗯,内子对主公颇为向往。”
“向往?”
“是,赞不绝口。”
其实姜胜还未来得及熟悉城内,就被祈善几个抓壮丁——虽说只是个小小郡县,但年终总结、过年运动会以及对春耕的提前安排堆积到一块儿,量也不小。
需在封笔前搞定。
除了第一日稍作休整,跟着妻女一起整理行囊,布置新居,拜访邻里,其余两天都在官署打转,忙到很晚才会回去。
回家见妻子借着油灯修改孩子衣裳,还跟他笑谈白日所见所闻。
话里话外都是对这位新主的推崇,还让他问问哪里能换“条”。说是城北那家新开的浮姑百货杂铺有些限量供应的货品,必须用相对应的“条”交换,不然不卖。
只是姜胜根本没来得及打听,因为忙碌完,转眼又是什么运动会。
姜胜了解大致流程,大部分都可以按照去年的计划进行,有祈善几个在,哪里还轮得到自己?但,他万万没想到,他不仅被需要,还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文心文士在河尹地位这么低吗?
但当他了解共叔武、鲜于坚几个武胆武者要干的活儿,顷刻噤声——
跟武胆武者比,文心文士的工作环境已经相当友好了。他也没想到,焰火呈现的效果会如此惊艳,它们在天幕之下一闪而逝,却在人心之中留下铭肌镂骨的记忆。
长街灯市,游人如织
恍惚让他产生错觉——
自己好似武陵人,误入一片桃花源。
沈棠嘿嘿一笑,有些自豪地挺直胸膛,有什么比获得治下庶民认可更有成就感?
庶民认可,连新搬来的也认可,充分说明他们确实在浮姑城感受到了“幸福”。
同行没多会儿,沈棠就按捺不住飘向别处,不一会儿就被人潮冲散。
隔着人,沈棠冲他挥手。
“先登自己玩儿去吧,我先撤了。”
说完往人群一钻就不见了人影。
姜胜:“……”
这里可是浮姑城,他也不担心自家主公安全,跟着集市小贩买了些小孩儿喜欢的玩意儿、几包小贩苦口婆心宣传的浮姑特色糕点、一根造型还算精致的银簪。
循着并不熟悉的路,摸回了家。
院中灯火已亮。
妻子恰好从侧厢出来。
冲着他压低了声音:“好不容易才将孩子哄睡,若是醒来瞧你这一包一包的玩意儿,几个皮猴子还不知道要野到何时。”
夫妻二人回了主卧。
沈棠给安排的院落不算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都有,没见过的也有。
西侧是孩子睡的侧厢,另一侧则是整洁明净的东厨,夫妻俩的卧房在主厅后边儿,附带小书房。卧房搭起未曾见过的土炕,姜胜的夫人花了一些功夫才知怎么用。
屋外寒风刺骨。
屋内暖意融融。
坐在土炕上,姜胜脱得只剩一件内衫还觉得有些燥热。这温度,夫妻俩再盖一件薄被,足以舒服度过这个寒夜。
即便到第二日,土炕也带着余温。一样的玩意儿,浮姑城家家户户都有,只需要干草、秸秆、落叶甚至畜粪便能燃烧取暖。
对庶民而言,是过冬利器。
妻子问他:“那‘条’呢?”
姜胜被她提醒,心下咯噔。
半晌没说话。
妻子便知道他给忙忘了。
不给好脸色。
那东西可是限量限时供应的。
错过这回,还不知下一次什么时候上架,见老妻郁闷板着脸,姜胜自知理亏,轻声细语地哄了会儿。问:“究竟是何物?”
让老妻这般惦记,念念不忘?
说着,掏出怀中沾着他体温的银簪,微笑着贿赂,只差在脸上写着“看在这份年礼的份上,不跟他计较了”。妻子摸着此物形状,猜出是什么,郁闷才散了七八成。
“唉,是一批蚕丝绣线。”
“家中没有线了?”
明儿休息,得空去找找。
只是,他瞧浮姑城也不是很匮乏,不至于连品质尚可的绣线也找不到吧?
“那可不是一般的绣线。”
妻子侧躺着又坐了起来。
姜胜专注听她接下来的话。
“有多不一般?”
“浮姑百货杂铺卖的绣线,还送一份什么‘绒花’花样,教人怎么做……用那线做出来的花儿,比什么样式簪子都好瞧。若做得不错,杂铺那边还会出钱买……”
她本来就擅长女红。
上一篇: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