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596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若随侍能做好这一桩差事,他也能放心地交代更多生意,将其培养成左膀右臂。

  “切记,待沈君恭敬些。”

  “勿要开罪沈君帐下僚属。”

  随侍一一记住。

  这名随侍与徐解一块儿长大,徐解信任他就跟信任他自己一般。又因为随侍清楚他对沈棠的敬佩和感激,所以接待陇舞方面不会冒失,更不会得罪人。徐解甚是放心。

  吴贤那边如火如荼做着战前准备,徐解的随侍带着轻装出行的商队去陇舞郡进货。拿到货,在根据族中订单将私盐分送到各地,再结清钱款,这一趟生意就算完成了。

  至于费精力找销路和买家?

  完全不需要。

  因为这块生意求大于供。

  盐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人不吃盐,时间一长就疲软、乏累、迟钝、精神不济,庶民没力气如何下地干活?所以哪怕盐价飞涨,还是要咬牙买点劣质粗盐食用。

  徐解上位前,徐氏的私盐生意市场占有量很小。自从他跟随吴贤,从吴贤手中拿到吴氏名下池田的私盐售卖权,私盐这块就有了竞争力,几年下来大力拓展相关渠道。

  一言以蔽之——

  不怕沈棠私盐多,只怕不够多。

  待随侍率商队进入陇舞郡,时间一晃已有入夏苗头,盐田区开始产出上好精盐,盐井规模增大至五百多口。盐工日夜不停地交替煮盐、铲盐,制好的盐坨称量再入库。

  四成交由盐贩输入十乌。

  五成交由徐解在关内售卖。

  剩下一成则放在汝爻百货杂铺。

  沈棠在陇舞郡也开设了百货杂铺。自家地盘的盐粮生意,理所应当归官署,哪轮得到外人吃蛋糕?公库还有点儿小钱,不用像浮姑城时期打白条缓解现金压力。

  只要是陇舞郡籍贯庶民,便可以用比粗盐稍高的价格在汝爻百货杂铺买到精盐!

  当然,为防黄牛倒卖,此物限量。

  为方便庶民购买日常所需,沈棠还打算在陇舞郡治下其他县镇开设百货杂铺分铺,店铺负责人从因伤残退役的兵卒中间挑选。这一举措也算是厚待为她冲锋卖命的人。

  又因为不能与民争利。

  所以商品定价跟随市场。

  唯一的优点便是百货杂铺商品种类较为齐全,庶民可以逛一次就买到所需用品。

  随侍抵达的时候,汝爻治所已经有了人气,街头巷尾也能看到不少人影。尽管庶民身上的衣裳仍旧打着扎眼的补丁,但表情已经没了此前的麻木,双眸也有了些神采。

  汝爻城的规划布局与浮姑神似。

  随侍险些以为自己走错道了。

  他带着契卷来到官署求见沈棠。

  恰好,沈棠今日没外出。

  契卷是徐解提前手写好的,上面盖着徐氏家主的文心印章,只有末尾签名与这次私盐重量空着,方便沈棠填写。正常的生意,契卷应该一式三份,买家一份、卖家一份、当地官署一份,将契卷给官署是为了方便缴纳市税盐税。但——要不怎么说是私盐呢?

  乖乖纳税还能叫走私?

  所以,这次的契卷就两份。

  沈棠一目十行看完。

  契卷内容隐约还有利于沈棠一方。

  她抬头问神情恭敬的随侍:“你们这次能吃下多少货?商队带了多少车马和人?”

  随侍一一回答。

  因为第一趟,徐解吃不准沈棠这边的产量多少,所以派出来的商队规模偏保守。

  本以为沈棠这边会迟疑。

  谁知她点了点头,提笔写下。

  最后拿出文心花押签名盖章。

  又写了一份手札给随侍。

  “你拿着去盐库提货,回头跟你家长说一说,下次开口可以再大一些,盐有的是。”

  随侍一瞧数目,瞳孔地震。

  旋即又为难地道:“这、这——”

  沈棠温声询问:“有难处?”

  随侍小声:“定金带的不足……”

  差了将近一半。

  沈棠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呢,笑道:“定金不足能有什么为难的?以我与你家家长的交情,莫说带了定金,即便空手过来又有何妨?生意场上,信誉才是真正值钱的。”

  翻译一下——

  徐解的信誉在她这边价值万金。

  随侍闻言,心头一热。

  开始有些明白家长为何如此盛赞沈君。此人豁达爽朗,在尔虞我诈的生意场看似是个异类,但这份信任又确确实实打动人心。他当即双手捧着沈棠给的手札,恭敬告退。

  盐库负责人有着一张威武面孔。

  面容虽老,但有一身的杀气。

  若非周身气息普通,还以为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呢。杨公见到手札,一番核实,大手一挥让人搬货,中途还听他嘀咕:“不都说徐氏家大业大胃口大,怎得这么秀气……”

  贩去十乌的货,抵得上这批三倍。

  那盐贩才叫“狮子大开口”,看着身板单薄,胃口倒是堪比饕餮,啧啧。

  他回头得跟沈君说说……

  她家盐库该考虑扩建了。

  随侍心中惴惴不安。

  一番旁敲侧击才知真相。

  不由得嘴角抽了抽。

  硬着头皮赔笑,只差拍着胸脯答应下一次一定要四倍五倍吃下一批货。

  不过,私盐贩卖给十乌?

  不怕养虎为患?

  因为这事儿在小范围属于半公开的消息,杨公也不担心泄露,同时也要适当增加徐解那边的危机感。于是眼皮一掀,淡淡道:“十乌上次虽然被打怕了,但也不能一直卡着他们脖子,要提防他们狗急跳墙。他们有钱,咱们有盐,你情我愿,不正好?”

  随侍赞同点头:“这也是。”

  他也不觉得陇舞郡和河尹郡关系好,前者的私盐生意就都该包给后者。

  生意场上,只讲利益,不讲感情。

  但,一地私盐产量是有上限的。

  分给十乌那边多,己方这边就少。

  随侍心中的算盘开始拨弄,寻思着回去跟家主说说,再派几支商队同时走商。

  若有本事吃下所有的货……

  也是他们徐氏的本事。

  在随侍来汝爻前一个月,那名走商经验丰富的盐贩已经带着人马和货物过永固关,去了十乌。因为不缺货,他也不用为了谋求最大利益跑去更贫寒遥远的十乌西境,追求效率的他直接奔着距离最近、跟自己有些交情的塔塔木耳部落,先赚一笔再说!

第576章 四分五裂的十乌(上)

  塔塔木耳部落。

  十乌部落的布局模样大多雷同。

  区别只在于规模和位置。

  盐贩第一次来十乌走商那会儿还是小年轻,花重金拜了位“师傅”,做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塔塔木耳部落。作为毗邻永固关的部落,塔塔木耳的规模和实力都属于中上。

  离得近,消息敏锐,春猎方便。

  往往能吃到第一波“肥肉”。

  关内来的商队也喜欢来这里。

  不少没固定资产的十乌青年还会冲着这些优点来投奔,久而久之,实力就强了。

  只是——

  永固关一战过后,十乌上下,包括塔塔木耳部落的日子就开始难过起来。途径永固关是走私最方便畅通的商路,但现在永固关被封,九成关内物资无法过来。

  剩余一成?

  那是走私商贩走其他偏僻危险商路,绕过永固关运来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人工成本暴增,商品成本应声上涨。他们这样规模的部落,便是想买也抢不过那些大部落。

  部落首领正愁得不行。

  甚至还派青壮去边境附近寻找无人看守的城墙,看看能不能打个洞偷渡过去。

  结果——

  还未靠近就被永固关驻军发现。

  丢下两具倒霉鬼尸体,狼狈逃回。

  这一日,帐外听到自家小子高呼。

  “阿爹阿爹,商队来了!”

  部落首领登时来了精神。

  “什么?真来了?”

  出帐一看,还真是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