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第131章

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正剧 日常 穿越重生

  今天周六,只有上午两节课,不去也不要紧,回头她找蒋春燕借笔记看看。

  “你快去店里忙吧,我喝点粥上去再睡会儿。”她这么大人,知道怎么照顾自己。

  姜广军有些不放心,他最怕于红霞生病,看着她没精神的样子就会忍不住想起前世媳妇那一脸病容,年纪轻轻身体就垮掉了。

  再三叮嘱道:“那你记得多喝水,我把大门锁上,中午回来给你带饭,不行咱们去医院打针。”

  于红霞笑着点点头,这人真把她当孩子了,不过小感冒而已,一两天就好了。

  姜广军看着她吃完粥上楼了,才去卤肉店。他到时,卤鸡蛋早做好了。

  曲文志跟另外两个人还在起早去卖,每天他们几个来的最早。

  今天的卤鸡蛋已经取走了。

  平时每天二百个,一天能挣四块钱,除了过年那几天休息,几乎是风雨无阻,不过天气不好肯定要少拿了点。

  姜广军提前交代过。

  魏大娘有章程,看天气不好就会少做一些,非常有经验。

  中午,他回家看了看,于红霞已经好多了,这才放下心。

  雨淅淅沥沥的一直下个不停,影响的卤肉店都没有多少客人,幸好没做太多。

  见卖的差不多了,姜广军就把店关了,让大伙提前下班,他正准备去烧烤店看看,顾砚宽开车过来了。

  摇下车窗示意他上车。

  姜广军坐到副驾驶,“宽哥,你下雨天也不闲着。”

  “我不过瞎忙,哪像你日进斗金,是真正的大忙人,下雨天也不影响你挣钱。”

  彼此熟悉了,顾砚宽也会说笑调侃几句,说完递给他一支烟。

  姜广军拒绝了,一脸不信的看着他。

  顾砚宽这些年把控着城南的黑市,钱绝对不会少挣。

  现在黑市是不咋景气,勉强维持,除了卤肉店的股份,姜广军没打听过,不知道他还有什么营生,但看他整天忙忙碌碌的,肯定没闲着。

  顾砚宽将烟叼在嘴上,点燃,吸了一口后才问道:“广军,我明天打算去南边转转,你有兴趣吗?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姜广军想也不想的摇摇头,“我走不开,就不去了。”他确实没时间,不说家里,两个店也离不开他。

  再说前世他跟着运输队全国各地的跑,南边现在是什么情况一清二楚,前世这会儿他没少带货,短短几年就挣了个大四合院。

  他暂时不去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顾砚宽没有强求,“我至少得半个月能回来。”他过来说一声,省得姜广军有事找不到他,

  “好,有什么新鲜东西,宽哥你别忘了带回来,让兄弟长长见识。”

  顾砚宽点点头,“放心吧,少不了你的。”他把姜广军送到烧烤店,自己开车走了。

  小雨断断续续的下了一天,到傍晚时停了,接完孩子回来,烧烤店里客人多起来。

  看着一楼大厅的十五张桌子,渐渐坐满人,姜广军暗自笑了。

  真像宽哥说的,天气不好也不耽误他赚钱,瞧这钞票恨不得自己往他兜里蹦,看来今天晚上又不能提早回家了。

  这边,于红霞在床上躺了一天,感觉好多了,等姜广军一走,她起身下了床。

  穿上外套来到院子里,打开杂物棚,想捡几块蜂窝煤,把炉子升起来,下雨天屋子里潮,就不用液化气做饭了。

  砰、砰、砰!

  这时,突然听见有人敲大门,于红霞赶紧放下手里的簸箕,快步来到门前。

  她扬声问了一句,“谁啊?”

  雨虽然停了,天还是阴着的,外面灰蒙蒙的,能见度很低,院子里亮着灯,只有她跟孩子在家,一点不敢大意。

  “你好,我是隔壁高家的。”

  听着是个女人的声音,于红霞稍稍松了口气,打开半边大门,“您有事吗?”

  她说着打量着门外的女人,看着可不年轻了,至少有四十岁,脸上擦着厚厚的一层粉,化着浓妆,确实是高家的女主人,于红霞以前见过。

  只是久不来往,今天突然找上门,她心里不禁猜测起来,这女人能有什么事?

第101章 于红霞有些烦,一点都不想……

  “你好小于,我姓孙,咱们之前见过。”女人面上带着微笑,不动声色的打量于红霞。

  心里不禁啧啧两声,这个姜家的小媳妇长得够漂亮的,都生了三个孩子,脸蛋还嫩的跟大姑娘似的,听说还是大学生呢。

  可惜眼光太差了,嫁的男人实在一般,是个个体户。

  “孙姨,你有什么事吗?”于红霞看见她眼底闪过的那抹惋惜之色了,心里顿时有些不悦。

  大晚上的敲她家门,难道就是来评头论足,挑毛病的?

  “啊,是这样的,我想借你家烧烤炉子用用,可以吗?孩子馋了,闹着要吃烤肉串,可是家里没有炉子,天气不好又不想出去。”女人解释了一通。

  她姓孙,叫孙慧莉,是高展鹏的妻子,她本来不想来,雨已经不下了,孩子想吃肉串就出去吃呗,街上有好几家烧烤店,随便去哪家不行?

  可高展鹏非要打听楚溱的事,邹时绪那边藏着掖着的不肯多说,没办法只能另外想办法。

  他听说邹时绪跟楚溱昨天是在串串香吃的饭,而串串香又是这姜家人开的。

  大晚上的他不好过来,只能让孙慧莉出面,借口都是现成的,孩子确实要吃烤串。

  于红霞不是很理解,大晚上的在家烧烤?不过她没问太多,点点头,“可以,孙姨你进来等吧,我去拿。”

  人家第一次求上门,又不是什么为难的事,不好直接拒绝。

  孙慧莉跟着进了院子,两家院子差不多大,只是花圃改成菜园子,姜家的杂物比她家多,竟然还养了两只鸡,臭烘烘的。

  孙慧莉撇撇嘴,心里再一次可惜,好好的院子给这家人住糟蹋了。

  于红霞假装没看见她脸上的神色,问道:“孙姨,你用大的还是小的?”家里有一大一小两个炉子,大的一米多长,很沉,还带着支架,就是烧烤店用的那种。

  “小的吧,家里人口不多。”她只有一个孩子。

  于红霞点点头,小的还轻一点,就是炉子很久不用,自己家有店也用不上,一直放在杂物棚里,都有些积灰了,于红霞找出来擦了擦,才搬出来。

  “小于,我们晚上不知要到几点,明天一定送回来。”

  “没事儿,你用吧,不着急。”于红霞将人送出大门。

  炉子是铁做的,重量不轻,孙慧莉平时哪提过这么重的东西,拿着有些吃力,走几步差点没闪了腰。

  好在两家离得近,她一喊,她儿子出来了,接了过去。

  她儿子就是去年骑在墙头上看姜广军他们吃烧烤的胖小子。

  于红霞关上大门,端着放煤球的簸箕进屋,把炉子升起来。

  把姜广军在外面大包回来的饭菜热了热,又烧了两壶水。

  吃完饭,孩子们看书的看书,玩玩具的玩玩具,知道妈妈生病了,都很乖,一点不吵闹。

  于红霞靠在沙发上,身上盖着毯子,她刚吃了药,有些犯困,昏昏欲睡的。

  姜广军今天到家早,也是不放心她,特意早点回来。

  听说了高家来借烧烤炉子的事,并没放在心上。

  次日上午,姜广军送媛媛去绘画班上课,于红霞在家带两个小的,卤肉店有二姨父呢。

  姜广军领着媛媛刚走,孙慧莉就来还炉子。

  她脸上仍擦着厚厚的粉,挂上有些虚假的笑容,还客气的送了一些饼干作为谢礼。

  “谢谢你小于。”

  于红霞推辞了几句就收下了,低头看她带来几包饼干,还是进口的,倒是大方。

  “孙姨,进屋坐会儿?”

  “方便吗?”孙慧莉有些意动。

  “当然方便,家里没别人。”

  于红霞发誓,她刚才真是出于礼貌,随便客套了一句,没想到这女人还真不客气。

  既然如此,她倒想看看她在打什么主意。

  “那打搅了。”孙慧莉踩着高跟鞋进了屋。

  看到在客厅里玩的皓皓跟欣欣,不禁夸

  了一句:“你家孩子真乖巧。”

  “也有调皮的时候。”于红霞谦虚了一句,放下手里的饼干,请她坐,然后去倒茶。

  孙慧莉还在四下打量着,家里真干净,“小于一看你就是勤快人,家里收拾这么利索。”

  这句她是真心称赞的,“对了,小姜不在家啊?”

  “他送我们大女儿学画画去了。”

  “哦,我还以为去店里了,星期天不忙?”

  “还行,上午不忙。”

  “你家是有两个店吧?”

  “嗯,都是跟朋友开的,不是我们的。”

  “这样啊~”孙曼莉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心道,那也挺厉害。

  虽然她看不起干个体的,总觉得跟大街上的小商贩差不多,低俗,喜欢贪小便宜,没教养。

  但也不得不承认,干个体的有钱,瞧瞧姜家不就知道了。

  这么大个别墅,一万多块钱,说买就买,家用电器也是应有尽有,她还挺羡慕的。

  别看她家也住别墅,存款却没有多少,高展鹏工资级别不低,一个月也不过百十块钱,她呢只是卫生局的一个小干事,能住在这里还是她家展鹏会专营。

  房子并不是她们家的,只是借住,或者说租住更好听一点。

  于红霞不知道高家的底细,也没心思问。

上一篇:退下,让朕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