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他喜欢李广婷,可人家不喜欢他。
何况李广婷在上学,想见上一面都难,总不能天天去学校,他怕把人吓跑了。
什么时候娶媳妇他也不知道。
乔梁郁闷的吃完饭从家里出来,准备去采购烧烤店要用的食材还有调料什么的。
正好姜广军从外面买早餐回来,两人在大门口碰上了。
见他没精打采的,姜广军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了,大早上的就耷拉个脑袋?身体不舒服吗?”
乔梁摇摇头,瓮声道“没事,就是被我爷爷奶奶催婚,念叨的我心里有些烦躁。”
姜广军在心里叹了口气,沉默了片刻,才试探着问道:“要不哥找人给你介绍一个?兴许你就相中了,而且以你现在的条件,找个大学生也不难。”
他感觉乔梁跟广婷不会成的,他小妹妹一向有主见,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会勉强自己接受,乔梁再等下去也只是凭白蹉跎时间。
“不,我不相看。”乔梁想也不想直接拒绝了,还说,“不是因为婷婷,是我心里有问题,一直对婚姻恐惧,以前也没想过结婚。”
自从遇到婷婷才有一丝心动,如果换作别人,他根本不愿意去尝试。
姜广军只能作罢,不提介绍对象的事,问店里这两天生意怎么样。
他这段时间忙着卖货,好几天没去过烧烤店了。
乔梁说挺好的,也没什么事。
两人聊了几句便分开了,姜广军拎着买的油条还有豆腐脑回到家。
孩子们刚起来,正跟于红霞念叨爸爸怎么还不回来。
这几个小馋猫,昨晚说要吃豆腐脑,他早上起来特意去买的。
“行了,别念叨了,爸爸回来了,都去餐桌前坐好。”
于红霞一声令下,孩子们都听话的去坐好等着。
这些天期末考试,学习比较忙,她睡的有些晚,昨天总算考完了,想着今天礼拜天多睡会,补补觉,结果一早上就被几个孩子给吵醒了,人有点困乏。
姜广军将早餐放到桌子上,“媳妇,吃完饭我带着他们,你上去再睡会儿。”
“不用了,你还得去店里呢,把媛媛带着就行,广婷说一会儿过来。”
学校放假了,不过媛媛还得去绘画班,卤肉店离文化宫很近,姜广军可以顺便媛媛孩子送过去,中午在抽空送回来。
这样于红霞能轻松些。
服装店那边她跟秦香云说好,今天就不过去了,明天她上全天,反正已经开始放假了,她有时间。
姜广军点点头,把豆腐脑给孩子们分到碗里,堵上他们叽叽喳喳的小嘴。
“广婷还没交男朋友吗?”
“肯定没有,不然都放假能不出去约会?”于红霞纳闷的看着他,“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姜广军挨着她坐下,解释道:“乔梁被爷爷奶奶催婚了,我说找人给他介绍一个,他还不乐意。”
说什么心里有毛病,对婚姻恐惧,纯粹是在找借口,肯定对广婷还没死心,不想放弃。
“乔奶奶是挺喜欢广婷的。”
“可她对乔梁没那个意思。”
于红霞不是太饿,捏着勺子吃的很慢。
她幽幽的道:“你懂什么,等着可能还有机会用执着去打动广婷的心,可一旦相看了,就再无可能,乔梁坚持就随他去呗,年龄又不大,你少掺和!”
姜广军摸摸鼻子,“我这不是瞅着他一直单着也不是个事儿。”
他没想强行改变什么,一切顺其自然,所以之前也没撮合过,其实他比谁都希望广婷嫁给乔梁。
因为乔梁的人品绝对靠得住,会是个好丈夫,广婷前世的婚姻说不上多幸福,就是平平凡凡的过日子,没有什么波澜。
叮铃铃!!
这时电话响了,打断了姜广军的思绪。
“你吃吧,我去接。”于红霞正好吃完了,起身过去接起电话。
“喂?嫂子啊,广军在家呢,一会就去店里,什么?!”
于红霞以为自己听差了,又问了一句,“怎么会呢?”
确定自己没听错,于红霞挂了电话,对望过来的姜广军说道:“冯大爷没了。”
姜广军一怔,那老头还是没躲过去吗?
他心里沉甸甸的,没心思再吃饭,收拾完把孩子送到乔家,就跟于红霞去了大杂院。
才得知,老头昨天下班在路上摔了一跤昏过去了,送去医院抢救,可惜昨天夜里还是走了。
这年代又不兴大操大办的,贫民百姓也没有举办葬礼的习惯,姜广军跟于红霞过来时人已经火化了。
两人很是难过,感叹生命有时太脆弱了,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冯大妈受不住打击,伤心的病倒了,实在太突然了。
她虽然是童养媳,不到十岁就来了冯家,可冯家并没有苛待她,从小跟冯大爷一起长大,后来生儿育女,快五十年了,他们的感情比寻常夫妻要深。
于红霞劝了几句,让她安心养着,说自己暂时代替她组长的位置,不会换人的。
只是这样,她隔三差五的就要往铜钱胡同跑一趟。
第135章 老的少的,没一个好东西。……
因为收上来的衣服检查合格后,要及时拿回店里,好不耽搁售卖,可衣服太多拎着不方便,再说还挺沉的。
于红霞每次过来都要骑三轮车,时下已经进了腊月,又刚下过一场雪,天气十分寒冷。
她穿着长款羽绒服,戴着羊绒围巾和厚实棉手套,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
要不是姜广军掌握不好质量,还有顾砚宽运的第三批货到了,就替她来了。
担心路滑再摔了,于红霞骑的速度很慢,早上不到八点从家里出来,到铜钱胡同时已经八点半了,用了四十多分钟。
进院儿停好车,她先去看了看冯大妈,然后才回婆婆家。
公婆上班去了,小叔子在补习班,家里没人,不过于红霞有钥匙,她婆婆给的。
她开门进了屋,屋里生着炉子,很暖和,她脱了大衣,给自己倒了杯热水,坐在炉子边上慢慢喝着,身体渐渐暖起来。
九点,有工人过来交做好的衣服,于红霞仔细检查完,在本子上记录好数目,然后给结清工钱,有条不紊的。
工人们拿着工钱陆续离开,也有一两个自愿留下帮忙的。
比如住在正房的,周家大儿媳妇刘大妈。
她见屋里这会儿没有别人,也坐到椅子上,出声问道:“红霞,就这些活了吗?”
于红霞点点头,“今天是最后一批,天冷衣服卖得慢,这些做好足够卖到过年的。”
“哦,也是,快过年了,能有这些活已经不错了。”
刘桂珍笑着,看似不经意的问道:“红霞,你冯大妈身体咋样了?好点了没有?”
“我刚才去看过,已经好多了。”于红霞把收上来的衣服装到大号的帆布袋子里。
心里有些不解,她怎么问这个,一个院儿住着,她真的不清楚冯大妈身体怎么样吗?
刘桂珍脸上有些讪讪的,问完才自知失言。
“那怪好的,一个院住了几十年,我还挺担心的。”
她跟老冯是同时在于红霞手下干活,有一年多了。
可她没有老冯挣得多。
不是她手速慢,是家里的事情太多,做饭洗衣服带孩子,每天要花掉她大半的时间。
冯大妈人家老头会疼人,时常搭把手,儿媳妇也不躲懒,不像她,做活只能抽空做。
后来于红霞提老冯当组长,每个月额外给一笔钱。
她十分眼热,可也知道没用,冯家和姜家关系好。
前几天冯保拴突然就没了,老冯经受不住打击病倒,她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红霞会让她暂代组长,毕竟比起其他人,她们更熟,再说她手艺也不错,完全可以胜任。
哪成想,于红霞宁愿自己来回跑,也不用她。
刘桂珍很是气闷,又不能明着说,可实在不甘心。
一旦错过这次,等老冯身体好了,她更没机会,所以干脆又试探着问了一句。
“红霞,你这来回跑多遭罪,咋不再找个人帮你一把?”
于红霞听了,心里不禁嗤笑,怪不得拿了工钱一直不肯走,还找她问这么多,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过惦记也没用,她宁缺毋滥,绝对不会用这位刘大妈。
人还行,但小心思太多,还有她对周家人观感实在一般。
姜广军也说过,小时候周家的孩子没少欺负他。
一个院里的孩子,欺负孩子,于红霞不相信这背后没有大人的视而不见和纵容。
虽然姜广军报复回去了,但这么多年一直远离他们。
于红霞不想绕弯弯,索性断了刘桂珍的奢望。
她说道:“别人都没经验,再说我也信不过,反正我现在放假有时间,就替冯大妈跑几天,让她好好养养身体,都几十年的老邻居了,不能因为人家一时遇到事儿就给换掉,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刘桂珍老脸有些臊得慌,呐呐的道:“红霞你说的对,老冯会很快好起来的,用不着换人。”
于红霞淡淡的笑着,心想,姜广军说的很对,周家没一个好东西,老的少的都不可深交,几十年的老邻居也能落井下石。
见她不说话,刘桂珍尴尬之极,“红霞你忙着,我先回去了,快中午了,该做饭了。”
“好的刘大妈,不过你别忘了五天后交最后一批货。”
“不能不能,放心吧。”
刘桂珍说完,急忙推开门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