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他爸以前一直说小姜是个能耐的,将来即使不大富大贵,也错不了,那时他并没有太当回事儿,现在想想,还是他爸眼睛毒,看人看得准。
“姜哥,我嫂子呢?”
光顾着说话了,林海洋现在才想起来一直没看见于红霞。
“你嫂子去厂里了,应该快回来了。”
林海洋点点头,于红霞开服装厂的事他知道,小欣欣都这么大了,媛媛和皓皓他都不敢认。
姜哥的妹妹也是大学生。
李广婷刚才跟客人见了礼,说了两句话又回厨房去做饭。
三个孩子,只有媛媛对林海洋依稀有点印象,毕竟她离开东北时已经六岁,早记事儿了。
“海洋,你家大壮要上初中了吧?学习咋样?”
“明年上初中,学习还行,臭小子经常念叨,以后要考京市的大学。”
林海洋说的谦虚,实际上大壮年年考第一,可争气了。
他有一儿一女,女儿才四岁,每次提起来就忍不住笑,看出来是真稀罕。
姜广军也是当父亲的,很能理解,乔梁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插不上。
外面又传来开大门的吱嘎声音,是于红霞回来了。
姜广军早把门口的灯打开,将院子照得通亮,不用摸黑。
“嫂子,你回来啦。”
“海洋?!你什么时候来的?”于红霞很是意外。
“刚来没多一会儿。”林海洋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我来京市找我姐,没想到下火车时被抢了,是陆公安把我送来的,”他简单的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说了一遍。
于红霞听完心里一阵唏嘘,这家伙够倒霉的,估计下车就被人给瞄上了。
“人没事儿就好,你安心等着,陆川一定会想办法抓到他们的,以后出门得注意。”
“嗯,我这次就是大意了,嫂子,给你们添麻烦了。”
“别这么说,当初乡下时大叔也没少照顾我们。”若不是林大队长为人公正无私,他们在乡下的日子只会更苦。
其实南岭大队的风气还是不错的,大多数人都很善良淳朴。
那时候虽然穷,吃不饱穿不暖的,但比起别的知青又很幸运,至少没有那些糟心事。
于红霞说了几句话,换好衣服去厨房看看。
一共八个菜,红烧排骨、蒜苗炒鸡蛋、卤大肠、木耳炒白菜、五花肉炖酸菜粉条、葱爆羊肉、辣子鸡块、还有个鱼丸汤。
李广婷已经做好了,她回来正好吃饭。
“婷婷什么时候到家的?”
“四点多,我今天下午没课,就提前回来了。”
“没跟咱妈说一声?”
“放学时打过电话的。”李广婷说道。
她平时放假很少回大杂院那边,不是家里不好,是每次回去一些大妈总拉着她问东问西的。
尤其今年开始,知道她快毕业了,都要给她介绍对象,弄得她烦不胜烦,干脆不回去了。
“明天出去吗?”于红霞知道她有对象了。
“不出去,我明天没什么事。”李广婷回道。
“那帮嫂子看着点孩子,我明天还得去厂里。”
姜广军估计也没时间。
“行,你嫂子放心去忙吧,我带着他们。”
于红霞笑了笑,她现在挺累的,周一到周六要上课,一点时间没有,周日还不能休息。
秦香云平时要管理厂子,跑业务,已经够辛苦的,也不好让秦香云连轴转。
尤其最近,再有二十多天年底了,过元旦很多单位都要排练节目,订做演出服的特别多。
虽然都是小订单,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积少成多,她们不嫌弃,况且厂子刚成立,正是需要打开口碑跟扩展业务链的关键阶段,只要挣钱管他订单大小。
吃完饭,又坐了会儿,林海洋跟乔梁走了。
家里有广婷在不方便。
乔梁家宽敞。
洗完澡,换上睡衣,于红霞趴到床上,由姜广军捏着肩膀。
“厂里没有业务员吗?”
“有一个,不太顶用,订单多半是我和香云姐拉来的。”
“不顶用赶紧换掉,不然你们太辛苦。”姜广军上手一捏就感觉出来,他媳妇又瘦了。
生意做得越大,操心的事情越多,可现在才哪儿到哪儿。
一直这样下去可不行。
“先把这个月应付过去再说,下个月就放寒假了。”
“反正你自己注意身体,咱家钱已经够用了。”
“好。”于红霞含糊的应了一声,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姜广军无奈的将她身体翻过来,放平躺到枕上,扯过被子盖好,关了灯睡下。
第二天,他给林海洋拿了一千块钱,一新一旧,两身衣服换洗衣服,还有件绵大衣。
乔梁的衣服林海洋穿着太不合身,又肥又大的。
“姜哥,五百就够了,我等下给家里打电话,寄钱过来。”
姜广军让他先拿着,“你先别跟大叔说了,再把他急个好歹出来。”
林海洋想想也是,等回去再说,就把钱拿着了。
他昨天着实惨,连行李都丢了,身上的衣服鞋还是几个公安同志给凑的,洗涮干净还得还回去,这年头可不是谁家都富裕的衣服鞋随便送人。
乔梁上午不忙,陪他去医院,姜广军要去卤肉店,顺便送两个大的去少年宫上兴趣班。
欣欣跟姑姑在家玩,于红霞一早就出门,去服装厂了。
下午,姜广军听乔梁说,林海洋他大姐病得很重,正等着钱做手术呢。
林海洋出现的很及时。乔梁没说的是,他还给拿了一千块钱,手术费才凑齐。
林海洋准备找点活干,照顾他姐有他姐夫,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就赶紧挣钱吧。
正好顾砚宽从连城运的第二批海货跟水果到了。
姜广军将三轮车借给他,又带他去机械厂家属院后面的市场转了转,等他认熟路,就蹲在市场里卖起货来。
他嘴皮子厉害,在老家也经常做小买卖,跟任何打交道都不犯怵,有的小精明,一天下来总能挣个五十、七十的。
等到元旦过完,他已经把借姜广军的一千块钱还上了。
他还说,京市不亏是首都,钱比老家那边好挣,他打算留下再干一个月,到过年再回去。
姜广军跟乔梁当然是乐意至极,林海洋这人做事一向有分寸,胆子大又十分能干,是他们在东北交下的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他想一直留在京市都可以。
不过估计不可能,家里的媳妇儿孩子他放心不下。
这天,所有学校都开始放假了,于红霞也难得休息一天,睡个懒觉。
她醒来时,都已经九点半了,磨磨蹭蹭的吃完早饭,坐在客厅看电视,家里只有她自己,孩子们去乔家了。
看了没几分钟,姜广军拿着两个包裹从外面回来了。
“怎么有两个呢,都是谁寄来的?”
“一个是林大叔寄的,还有一个是你大学同学蒋春燕。”
姜广军之前忙了半个月,货卖得差不多了,才闲下来。
“春燕?她给我寄包裹了?我怎么不知道。”于红霞纳闷的问。
蒋春燕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回老家所在的城市工作,她爱人也是,夫妻俩还用在大学期间卖衣服攒的钱买了房子,两个孩子也上学了,一切都好起来。
她跟于红霞一直没断了联系,毕业这半年时常有通信。
“昨天邮递员送来的单子,我忘记告诉你了。”姜广军放下手里的包裹,接过于红霞递过来的剪刀拆开。
蒋春燕寄的是一些土特产,比如酸笋、泡菜和蘑菇什么的,还有一份信。
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单纯的问候一下,顺便拜个早年。
林家寄的包裹里东西比较多,除了给林海洋一身衣服,其他都是给他们的。
“林大叔怪客气的,一次寄这么多东西。”于红霞看着,不由得感叹了一句,“他这是知道林海洋被抢的事了。”
“肯定知道了,大叔不止给咱们,也给乔梁寄了一份。”
包裹很大,有各种山珍和特产。
“广军,这是人参?”
于红霞摸到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用红布裹着的人形根状物。
“嗯,信里提到了,这参有五十多年,我估计能值几个钱,留着吧。”
“林大叔这是在给儿女们还债呢。”林大姐手术,花了不少钱,家里都掏空了。
林海洋借他们的一千块钱刚还了,乔梁的一千还没还呢。
老人家现在肯定是着急上火的,大老远的又帮不上忙,只能将家底拿出来。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两人边拆包裹边整理,将各种东西归类放好。
正收拾着,阚心怡着急忙慌的跑进来,唬了于红霞一跳。
赶紧过去扶住她,“什么事啊这么急,你忘了自己身子不方便,还用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