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第209章

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正剧 日常 穿越重生

  “朱哥,运输公司在招搬运工呢,你跟他们说一声,想去的自己去报名。”姜广军刚才去接货时看见的招工启示。

  “好,我回头就跟他们说。”运输公司活多,比朝不保夕的到处找临时工干强。

  说了会儿话,姜广军告别朱老四,开车在京市绕了一圈,货就全部清空了,然后两人去浴池,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出来时都快十一点了。

  姜广军跟林海洋来到串串香,自从退出烧烤店,他就很少来了,一个月顶多三两次,但外人并不知道。

  这会儿已经到饭点了,正是店里上人的时候,乔梁比较忙。

  他们没添乱,去休息室等着。

  串串香仍是老样子,一切都没变,也正因为没什么改变,才显得有些陈旧,看着灰扑扑的,姜广军还好,偶尔还来几次。

  林海洋感觉尤为明显,他又是个藏不住话的,不等坐下就低声道:“哥,店里该收拾收拾了,我瞅着脏呼呼的。”

  其实不是脏,店里卫生搞得不错,只是有些死角容易藏污纳垢,加上烟熏火燎的,墙壁、顶棚包括桌椅都有些发黄褪色,挑剔的人看着会不舒服。

  “乔梁现在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生意不上心。”

  “是被失恋打击的,没了斗志?”

  姜广军自己动手倒了两杯茶,闻言看着他,“你怎么知道的?”

  “上回我来就发现了,他喜欢咱广英妹子。”可李广英人家一个大学生咋会看上没什么文化的大老粗?

  林海洋笑了笑,他是过来人,乔梁又没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被看出来并不奇怪。

  “也不全是,乔爷爷乔奶奶年纪大了,去年冬天还生病住院,他一个人精力有限。”

  姜广军解释了一句,就不再多言,打开随身带着的黑皮包,拿出笔,把今天的货款记在本子上,虽然只是两个人的生意,他还是习惯记账。

  林海洋在对面看得分明,他心里十分踏实,跟姜广军合作什么都不用担心。

  “哥,你啥时跟我去东北溜达溜达?”

  “以后再说吧,暂时是没时间,你看看菜单,想吃点什么,一会儿让梁子给你烤。”

  “吃啥都行,我们乡里也有家烧烤店,生意不错,我媳妇儿可羡慕了。”

  “没什么好羡慕的,开饭店比较辛苦,一是时间长,从早忙到晚,二是琐碎事多,每天有操不完的心,竞争也大,说不上什么时候就多了一家。”

  “像对面的‘大红灯笼’,就是突然出现的,老板实力雄厚,又懂经营,现在生意十分兴隆。”

  姜广军刚才留意过,有很多串串香的老顾客都跑对面去了。

  林海洋点点头,觉得如果是姜哥,肯定会想尽办法扭转现状,乔梁少了些上进心。

  两人正聊着,乔梁进来了,拿着一大把烤好的肉串跟两盘炝拌菜放到桌子上。

  “两位哥哥,你们先吃着,我还得出去盯着点。”乔梁不好意思的道。

  姜广军摆摆手,让他尽管去忙,林海洋嗯嗯点头,他肚子早饿了,有吃的哪还顾得上别的。

  乔梁转身出去了,店里明显不如以前,营业额少了三成,再没了之前顾客爆满到要排队等候的盛况。

  而且除了后厨的几名老员工还在,其他人都换了,还有人在背后唱衰串串香,说用不了多久就得关门大吉。

  这时,吧台的电话响了。

  乔梁收回思绪,过去接起来,“喂?我是,嗯,在这儿呢,让他们直接过来吧。”

  挂断电话,他又去了后面。

  “哥,魏宏盛说有人找你,我让他们直接过来。”

  姜广军点点头,“梁子,坐下一块吃点吧,前面有服务员呢。”

  乔梁想了想,索性坐下来,先喝了几口水,他不怎么饿。

  姜广军看着他,“你是怎么打算的?店还准备开下去吗?”

  如果还想开下去,绝不能再得过且过。

  “我也不知道,就是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总想着,反正钱也攥得差不多了,还挣命干什么?”乔梁自嘲的笑了笑,他才三十不到,就没了奋斗目标。

  他这几年没少攒钱,存折上有几十万,哪怕大吃大喝也能花十年,更别说他还有几处房子,每个月光是租金都比普通人的工资多,还有什么愁的?

  “井底之蛙了不是,你这才哪到哪?现在世界日新月异,发展很快,你手里那点钱丢到海里都听不到响。”

  姜广军说着开了瓶啤酒,给他倒满,“烧烤店是熬人,你要守腻了,就兑出去,歇一段时间,然后找点别的营生干,或者出去转转也行。”

  “兑出去?”乔梁喝了口酒,喃喃自语,“现在兑出去太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你不是说钱已经赚得差不多了吗?”

  乔梁被噎住了,脸颊都红了,“哥,你知道我笨,一根筋,就别笑话我了。”

  半天没说话的林海洋呵呵直乐,“你要笨能开这么久饭店?别妄自菲薄。”

  “既然舍不得出兑,一个人守着又累,就找人跟你分担下压力,然后趁着对面还没攒足口碑,把店重新装修一下,好好琢磨琢磨,多弄点特色,以后谁压谁一头可未必!”姜广军说完,眯了眯眼。

  对面老板把店开在对面,明摆着就是要抢生意,想跟串串香一较高低的意思。

  他要是乔梁绝对不会退缩,管对方什么来头,战就是!

  乔梁低头不语,他在琢磨找谁帮自己分担压力,他可信的朋友并不多。

  “乔哥,有客人要结账!”

  听到前面服务员喊,乔梁赶紧去了,没一会儿他又进来了,身后跟着两个人。

  其中一个是翟振海,食品厂的厂长,另一个不认识。

  姜广军跟翟振海一直有联系,去年冬天,食品厂要了他两车苹果和海货,当然,他也给了个实惠价。

  “小姜,你在这儿呢,找你可真费劲。”

  “翟叔,你这么急找我什么事啊?”姜广军站起来,不解的看着他。

  “不是我。”翟振海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中年男人,“是这位罐头厂的周厂长找你。”

  姜广军一听更奇怪了,他根本不认识对方,不过还是客套的伸出手。

  “你好,周厂长!”

  周厂长也就四十来岁,看着很年轻,他跟姜广军握了握手,“姜老板好,久仰大名,东省的苹果我可没少吃。”

  去年冬天的苹果卖疯了,有人给姜广军起了个苹果大王的绰号,熟悉的都知道。

  姜广军笑了笑,“两位还没吃饭吧?咱们上楼边吃边谈?”

  翟振海率先附和着点点头,周厂长也就应了,随后一行人上了二楼。

  一号包房,环境清幽又雅致,也还是老样子,乔梁跟林海洋没跟着,他们留在下面,张罗了一桌好菜送上来。

  周厂长不喜欢拐弯抹角,菜都没上齐,便问道:“姜老板,你手里还有多少头生猪?”

  “那可多了,大小四千多头呢。”去年腊月那批猪赚了钱,养殖厂又扩建了。

  “这个月能出栏的有多少?”

  “一千二百多头。不是,周厂长,你要这么多猪干什么?”

  “做猪肉罐头和香肠。”

  “那可不行,我们卤肉店还得用呢,不能都给你。”姜广军拒绝道。

  “咱们可以合作,你要猪头和内脏,我要猪肉,完全不影响。”

  周厂长目光如炬,坦城道:“原来跟我们合作的养殖厂最近出了点问题,生猪供应不上,我们还有个订单要完成,违约要赔钱的,姜老板,希望你能救救急。”

  姜广军没接话,用手摸着下巴,半天,他才幽幽的问道:“只是救急?”

  “对呀小周,你借机会换家养殖厂合作嘛,小姜这人绝对信得过。”坐在一旁的翟振海帮腔道。

  “暂时还不行,人家是国营农场,不是我说换就能换的。”

  周厂长一脸为难,“姜老板,你们养殖厂规模还是不够大,产能达不到我们要求。”

  “好,我明白了,你要多少头猪去找曹祁山说吧,养殖场他做主。”

  姜广军语气不如方才热络,说完转过头,看向翟振海。

  “翟叔,你家小骏现在干啥呢?还在学修车吗?”

  “没有,在家呆着呢,他嫌修车脏,去了两天说什么也肯去了。”

  提起唯一的儿子,翟振海就忍不住头疼,复读三年也没考上大学,寻思让他去学点手艺,有个一技之长。

  他嘴上答应,结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吃不了辛苦,去工厂上班吧又嫌工资少,高不成低不就的,愁得他头发都要掉光了。

  姜广军眨了眨眼睛,“要不让他来烧烤店试试?”

  “不行不行,”翟振海连忙摆手,“他整天跟个少爷似的,除了吃就是喝,来了能干啥?不够添乱的。”自己儿子自己清楚,根本当不了服务员。

  姜广军笑了笑,“让他跟着乔梁学开店做生意,锻炼锻炼,慢慢就能独挡一面了,董铭扬就是我带出来的。”

  翟骏跟董铭扬差不多,都是被家里惯的,但本质并不坏,不过得好好磨磨性子。

  翟振海犹豫了一下,很快同意了,“行,反正他闲着也没什么事,还动不动给我惹点祸,倒不如让他来跑跑腿打打杂,也不用给他工资,管两顿饭就行。”

  姜广军哈哈笑,“工资还是要给的,我们又不是葛朗台。”

  翟振海也跟着笑,他心里隐隐有些期盼,小姜是个有手段的,兴许自家儿子到了他手里会像董铭扬,很快会被调/教好了。

  两人愉快的说着话,周厂长不太自在,见姜广军不想再搭理他,也没自讨没趣,勉强吃了几口菜后走了。

  至于他怎么跟曹祁山谈的,姜广军没问,反正不过一锤子买卖,人家是正经的国营单位,向来看不上他们这些私营企业,这次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根本不会找他。

  第二天一早,翟骏就来了。

  白衫黑裤,打扮得像模像样的,态度很积极,看样子不是被强迫来的。

  大家都是熟人了,也不用介绍,就让他跟在乔梁屁股后面跑腿打杂,当学徒,难得,干了三四天也没叫苦连天的。

  姜广军觉得这小子还行,是个可造之材,决定把他留下。

第172章

  她自己要作死,怎么劝也没……

  正好店里打算重新装修,需要人手,翟骏虽然没什么经验,但知根知底,用起来放心。

上一篇:退下,让朕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