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第231章

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正剧 日常 穿越重生

  这时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姜广军伸手接起来,“喂?是嫂子啊,什么事?好,我知道了,一会儿就过去。”

  他放下电话,拿起一旁的车钥匙,“宽哥,我得去趟铜钱胡同,咱们改时间再聊。”

  “行,你忙你的,我没什么事了。”顾砚宽也不啰嗦,跟在他身后从办公室出来。

  开车往北去了。

  姜广军则往南,回父母家。

  姜凤淑退休了,李昌顺还没有,刚才家里来了个人,说是李昌顺侄子,也不知道真假。

  程云担心是哪儿来的骗子,就打电话叫姜广军回去看看。

  姜广军知道应该不是骗子,他爸确实有侄子,只不过几十年没联系了。

  但他有印象,前世见过。

  所以当他先一步到了大杂院,进屋后,见到打扮还算光鲜的男人时,一眼就认出来,这人确实是李广吉,他叔爷的孙子,五官看着跟他爸有几分像。

  姜凤淑耷拉着脸,半天不吱声。

  还是程云给倒了杯水。

  “堂哥,叔爷当年不是往南逃荒去了,最后在哪落的脚?”

  说逃荒是好听的,明明是夺走侄子的家产,败光后一走了之,就不是个人。

  “先在皖北,后来又搬到川省,六九年我下乡HN,之后就没走,在老家落户了。”

  李广吉把这些年的经历详细的说了一遍,他比姜广军大几个月,因为祖父成分不好,他们这些子孙后辈或多或少都受了影响。

  “七一年祖父就没了,我爸兄弟三个只剩下二叔,有个姑姑逃荒时走散了,一直没找到。”说完李广吉叹了口气。

  可能是报应吧,他们二房子嗣凋零的厉害,男孩只剩他一个。

  反观长房,堂伯虽然孤苦无一,只身来了京市,如今却有六个儿女,而且各个有出息,尤其是姜广军。

  “你是怎么找来的?”姜广军十分纳闷,他爸根本没回过老家,李广吉是怎么知道他家地址的?还一找一个准。

  “我前段时间去东省,碰巧遇到广英她爱人了,因为名字太像,我们就多聊了几句。”

  姜广军呵呵两声,“这可真够凑巧的,不过我们早就跟李广英断绝关系了。”

  “断绝关系?”李广吉诧异的抬起头,一脸难以置信。

  他没听李广英说呀!

第191章 堂哥,你一路走好!

  “估计故意瞒着,你凑巧碰到的是她二婚丈夫。”

  对方叫什么姜广军没打听过,只知道是家国营单位的会计,家里条件不错。

  李广吉越听越糊涂,“二婚丈夫?到底怎么回事?广英什么都没说,就给了个地址,让我来认亲。

  还说堂伯嘴上不说,心里一直在惦记他们二房。

  姜广军开卤肉店,倒腾苹果,每年都赚不少钱,不然他也不会直接找来。

  姜广军坐在对面,睨了他一眼,然后冷声将李广英抛夫弃子改嫁他人的事讲了一遍。

  至于家丑不可外扬?他并不在意,事情都做下了,还怕别人拿出来说?

  李广吉听完,瞬间明白了,他这是被李广英耍了。

  第一次见面,什么都不了解,就鼓励自己来认亲,压根没安好心。

  可是来都来了,总不能无功而返,还没见到堂伯父呢。

  接到电话,李昌顺就请假了,他骑自行车,比姜广军慢了几分钟到家。

  进门,看着眼前这个从未见过面的侄子,心情着实复杂。

  他是独子,年幼父母就相继病逝,孤苦无依,紧有的一点家产也全部被二叔强占去。

  战乱年代,他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朝不保夕,二婶刻薄,经常一碗稀粥就打发了。

  后来赶上天灾人祸,饿的皮包骨似的,二叔连条活路都不给他留,自己带着一家老小跑了,凉薄至极。

  李昌顺是个情绪内敛的,轻易看不见他生气发火,也不愿意回忆这些,毕竟都五十年了,哪怕再多的怨恨也随风飘散了。

  而且他很庆幸,二叔二婶当年做的够绝,让他从富家少爷,变成身无恒产,食不果腹,靠乞讨逃荒到京市的难民。

  落魄街头时,遇到师傅一家,被好心收留。

  又传授了安身立命的手艺,还娶了小师妹。

  日子虽过得清苦,却有片瓦可遮身,儿女双全,子孙满堂,还安稳的渡过了那十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李昌顺年龄越大,看得越开,心里早就不恨了。

  不过认亲的事还是算了,他不恨,并不等于就会原谅。

  “你走吧,我没有侄子,更没叔叔,不要乱认亲戚。”

  李昌顺说完扭过头去,“从被他丢下那一刻起,我就成了孤儿。”他的亲戚只有岳家跟几个儿孙。

  李广吉没想到堂伯这么果决,进门二话不说,就是拒绝。

  “堂伯,是我们二房对不起你,爷爷临走前总是做噩梦,他应该后悔了,觉得对不起大爷爷的托付,没有善待你。”

  李昌顺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了,“你爷爷什么品行,我再清楚不过了。”

  那就是个纨绔,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他父亲在世时,就在窥视他母亲的嫁妆,没少找理由占便宜,根本不可能后悔。

  像被人扇了一巴掌,李广吉脸颊火辣辣的,替祖父辩解的话已经到嘴边,硬生生又咽回去。

  他爷爷的确不是个东西,自私的狠,要不是他奶奶,逃荒时恨不得把几个孩子都丢了。

  “我不知道广英是怎么跟你说的,但在我看来,多一门亲戚不如少一门亲戚,你是个好孩子,可你不该来。”

  李昌顺表达的很清楚了,他平时很少一气说这么多话的。

  如果想认亲,根本不会等到现在,他早想方设法去寻了。

  “你走吧,东西都拿回去,别破费了。”姜凤淑憋半天了,就等着这一刻。

  她手快,抓过茶几上的几盒点心,一股脑塞到李广吉怀里。

  姜广军冷眼看着,没吱声,也没制止。

  李广吉抱着东西,很难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尤其院子里还有几个人正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他一刻不敢多留,赶紧走了。

  早知道是这样就不来了!亲戚没认成,还弄个没脸。

  姜凤淑呸了一声,要不是顾忌李昌顺,早拿扫把将人给撵出去了,还留他喝茶!

  “他姜婶,刚才那人是谁啊?”冯大妈实在没忍住心里的好奇,过来悄声问道。

  “昌顺的侄子,来认亲的,都几十年了,才想着找。”

  “啧啧,他怎么舔脸来的!”

  冯大妈满眼嘲讽,门对门住了几十年,李昌顺的过往,别人不清楚,她还是知道一点的。

  当年李昌顺也就十四五岁,一个人逃荒过来,差点没饿死在胡同口,是姜家老爷子给背回来,灌碗米汤救活了。

  “谁知道了,估计没揣好心眼!”姜凤淑说完进屋了。

  “没事儿了,你们都忙去吧的,他不会再来了。”李昌顺脸上没什么异样。

  姜广军仍不放心,“爸,你还回去上班吗?”

  “不去了,我请假了。”

  “中午想吃点什么,我打电话叫人送过来?”

  “不用了,你嫂子刚拿回来的卤肉。”

  姜广军这才拿起车钥匙,“嫂子,我送你回店里?”

  “不用,几步路,走几分钟就到了,你忙你的去吧。”

  程云摆摆手,她早上去店里,寻思婆婆一个人在家,中午就别做菜了,她送点卤肉回来,没想到赶上有人来认亲。

  婆婆给公公打完电话,就不搭理人家了,她担心是骗子,一会儿再赖着不走,干脆把家里最精明的姜广军叫回来。

  好在李广吉还算识趣,没有过多纠缠。

  姜广军点点头,他公司确实还有事,便从家里出来了。

  车开出没多远,就发现李广吉了,他还没走,在胡同附近徘徊着,时不时找人聊两句,明显是在打听什么。

  姜广军不禁冷笑,早猜到他不会轻易放弃,毕竟好不容易找来的,总不能无功而返。

  他将车靠边停下,头探出车窗,戏谑道:“哟,还没走呢?再不走可赶不上火车了。”

  李广吉讪讪的,“我想四处转转,来趟京市挺不容易的。”

  “那你慢慢转吧,不过离铜钱胡同远点,别打扰到我父母。”姜广军说话很不客气。

  这人前世走得可是很痛快,也是,前世他们兄妹都是穷鬼。

  以为姜广军停下是故意套近乎的,李广吉心中还窃喜,结果被警告了,不禁有些恼怒。

  他板着脸,“姜广军,对不起堂伯的是我祖父,不是我,你没必要这么迁怒!”

  “血浓于水,咱们可是直近亲戚,不要把话说得太绝。”

  姜广军耸耸肩,“行,我不把话说得太绝。请问堂哥,你在哪儿高就啊?”

  “高就谈不上,不过自己开了个食品加工厂而已。”

  李广吉傲娇的挺直腰板,他在老家那一带可是名人,谁见了不巴结讨好,来京市却处处碰壁!要不是听说姜广军发达了,他才不稀罕认什么亲戚!

  姜广军怀疑的看着他,“食品厂?不会是那种家庭小作坊吧?”

  若是一家大厂的老板,会不提前知会一声,就千里迢迢跑来认亲?扣扣搜搜的,上门就带几盒点心!

  李广吉一噎,“不是小作坊!是几百号人的大厂!”

上一篇:退下,让朕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