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第251章

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正剧 日常 穿越重生

  丁锦程在心里咒骂着,酒醉,加上疼得厉害,他爬了半天才起来,结果还没等站稳,又摔到地上。

  试了几次都是,最后他干脆躺地上不动了,嘴里哼哼唧唧的,希望引起路人的注意,好来救救他。

  此时天色已晚,又是偏僻的胡同口,哪有什么人路过,早回家睡觉去了。

  就在他以为自己要冻死在垃圾堆旁时,忽然有脚步声传来,而且越来越近。

  丁锦程激动得大声哼哼,“救,救命…”

  “妈,你听见了吗?好像有人在喊救命。”一个半大少年沙哑的声音响起。

  “没有,我没听到啊,估计是风声,快走吧,时间不早了。”

  这女人叫郝香儿,正是朱老四找的那个女人,她停在垃圾箱不远处,随意看了看,便要拽着孩子过去。

  丁锦程一听,赶紧又喊救命,这次声音大了些。

  “好像是有人。”

  郝香四下寻摸了一会儿,才发现垃圾厢后面的丁锦程,吓得她妈呀一声,当然是佯装的,戏总要演到位。

  “这位同志,你怎么躺在这里呀。”声音嗲嗲的,轻柔的仿佛像羽毛。

  旁边的少年蹙起眉,他妈又开始戏精上身了。

  丁锦程晕晕乎乎的,酒已经醒了几分,“救,救救我。”

  “哎呦,这么大酒味,同志你这是喝多了吧,怎么把自己摔成这样?”

  丁锦程闻言差点吐血,他这是摔的吗?他分明是被人套麻袋,下黑手了!

  不过这女人声音怪好听的,应该是南方妹子,岁数可能不大,就是不知道长得怎么样,丁锦程在心里歪歪着。

  郝香儿已经停在他身前,捏起鼻子,低头仔细打量着,这男人五官不丑,看身量也不矮,就是肚子肥了点,算了,钱都收了,就凑合用吧。

  她给儿子使了个眼色,少年上前,娘俩将人扶起来,巧的是往前面走不远,就有一家私人诊所。

  丁锦程也没敢要求去医院,他兜里没钱,也怕要债的知道

  再找上来。

  鼻青脸肿的,看着很惨,但其实都是皮外伤,抹点药包扎一下,躺几天就好了。

  让他感动的是,郝香儿母子俩照顾他一宿,又是擦又是洗的,还喂他喝粥,真是好人,丁锦程暗暗发誓,等他缓缓的,一定要好好报答她们,不能寒了好人心。

  于红霞是不知道这些。

  姜广军没告诉她,只说去找朱老四喝酒,回来有点晚,她也没仔细问。

  不过皓皓被姜广军送去了顾家,跟顾家一帮半大一块被老爷子带去了部队。

  姜广军觉得他爱冲动,让老爷子帮忙好好教教。

  皓皓喜欢舞刀弄棒的,乐颠颠去了。

  欣欣要跟着曹老先生学习生物知识,早上去,晚上姜广军再给接回来,正好跟曹子萱做个伴。

  媛媛觉得自己外语不好,主动去跟阚老师学习,还有阚箐箐也一起。

  有时中午就在阚家吃了,于红霞一个人在家,午饭都省了,就随便对付一口。

  孩子们都有喜欢的事做,她也不能闲着,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历史方面的书回来。

  开学后,院里会安排她给学生上课,她得多充充电。

  至于上课时会不会紧张,于红霞觉得还好,她以前没少实习,加上她本身就沉稳,即使紧张也能掩饰得很好。

  再说课讲多了,自然而然就不紧张了。

  这天,孩子们出门了,她收拾完,腿上盖着毛毯,自在的靠在沙发上,刚拿起书翻开,门铃就响了。

  她起身出去开门,见到门外穿着白色羽绒服的谭素素,表情有些惊讶,可真是稀客。

  “素素姐,快请进!”于红霞很快调整好脸上的表情,将人请进来。

  “红霞,你没出去?”

  谭素素手上拎着不少东西,全是精致的礼盒包装,看着就不便宜。

  于红霞挑挑眉,“天冷,没事儿我就不爱出去瞎逛。”

  谭素素进门,放下手里的东西,视线在客厅里扫过,“红霞,你家还是这么干净。孩子们呢?怎么一个都没看见。”

  “出去玩了,素素姐你快坐,你喝茶还是喝汽水?”于红霞十分热情的招呼着。

  “喝茶吧。”谭素素脱了羽绒服,坐到沙发上,于红霞家里有些变化,但不是太大,还是那么温馨。

  她有钱有颜有好工作,儿女乖巧听话,老公精明又能干,肯定过得很幸福。

  谭素素忍住心底的羡慕,接过于红霞递来的茶,喝了一口。

  然后看着手上的茶杯,发现还是在她们商店买的。

  杯底是方形的,一套有六只,白瓷的,没有一点杂质,拿在手上很漂亮。

  “这款杯子不错吧。”于红霞坐到她对面,她买回来当天就用了。

  “嗯,特别漂亮,我自己卖都没发现,红霞还是你有眼光,会挑东西,懂得审美。”谭素素立马夸了一句。

  于红霞笑了笑,谭大小姐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奉承别人了,不过是只普通的杯子,至于吗?

  “素素姐,店里不忙?”

  “无事不登三宝殿”,谭素素好几年不来了,突然到访,肯定揣着什么目的。

  于红霞隐隐猜到几分。

  不过她找错人了,自己又不是什么经商奇才,恐怕帮不了她。

  “店里生意不好,我没什么可忙的。”谭素素叹了口气,“现在还不如前几天,一天下来都没什么人。”

  有时员工比顾客还多,冷冷清清的,她跟两个朋友在商量辞退几个人,不然再这么下去,要赔死了。

  “没想想办法?搞个活动什么的?”

  “搞过,也就活动当天人多些,之后就不行了,我家老姚说,是商品价格太贵了。”

  她们的顾客群体多数是平民百姓,过日子都精打细算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谁会明知道贵,还打肿脸充胖子?

  “可如果降价,利润空间就小了,房租水电,员工工资,哪样都要钱,根本不行。”

  “红霞,你见多识广,脑子灵活,帮我们支支招吧。”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大半身家都在里面呢,谭素素愁眉不展的。

  连一直对她不错的婆婆都开始埋怨了,说她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学人家做生意,这下碰壁了吧。

  “我家老姚也跟着上火,到处找人想办法,最后还是董家小叔叔帮着出了个主意,让我们找永兴卤肉合作,借一下人气。”

  现在电视上天天播放,永兴卤肉家喻户晓,早就成为京市名牌产品,请友待客必备。它就是块活招牌。

  老主编先找的顾砚宽,他是痛快答应了,但也说了,姜广军才是大股东,永兴的经营他从来不参与,如果姜广军不同意,他不能越俎代庖。

  姚主编理解,也不想顾砚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所以谭素素来了。

  她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想请教一下于红霞,对惠民自选商店的现状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二是希望尽快跟于红霞修复友好关系,好找姜广军谈合作。

  来之前,谭素素提前打听过,知道她在家,没出门。

  于红霞若有所思的低下头,看来谭素素是有备而来,而且宽哥也同意了。

  也是,他跟姚主编多年的朋友,不能冷眼看着。

  “合作是互惠互利的事,我会帮你跟姜广军说说,至于自选商店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素素姐,我不是专业的,只能说说看,你随便听听,不一定有用。”于红霞可不敢打包票,她又没开过超市。

  “谢谢你红霞,不管有没有用,我都想听听。”谭素素很诚恳。

  既然这样,于红霞不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目前主要的问题就是吸引不来顾客,当然,有永兴卤肉肯定能带来一波人,但光靠卖卤肉也不行,支撑不起那么大一个商店。”

  谭素素点头,“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觉得,与其这样硬撑着,不如将摊位拆开承包出去,你们赚管理费。”

  “承包出去?”

  “对,承包出去一部分,就像这瓷具,不就是工厂直销的,别的也可以。”

  “这个我们考虑过,可摊位承包出去要少赚很多钱,其他的又不像瓷具销量低,有的人家一套碗碟能用十几二十年。”但店里不能没有,承包出去反倒对她们有利。

  “为了大局,总要舍去一部分利益。”于红霞道:“你们商店没有生鲜。”

  “开始有的,只是没什么人买,最后只能拿回家自己吃,货架也给撤了。”

  “那服装鞋帽,儿童玩具,还有学习用品这些呢?”

  “这些真没有,当初我们担心底子铺得太大,就没上。”

  于红霞看着她,说白了就是本钱不够呗,但又关她什么事?

  “蔬菜水果进货渠道没问题吧?要尽可能把进货价降下来,商品种类也要新颖,最好创建些独一无二的,在外面买不到的东西,比如肉包子,如果你们惠民卖的最好吃,就算贵一点也会有人买。”

  “这个主意好,我回去琢磨琢磨。”

  “门口那块地方挺大的,不利用起来实在浪费。”又不需要设立停车场。

  谭素素嗯了一声,拿笔记下来。

  “上次我去,发现你们店里有些商品标签贴的不够醒目,员工上岗前培训的不到位,服务态度有问题,我那天买了两箱瓷具愣是没一个人主动提出帮忙的。”

  可能是她们买的东西不在送货上门的服务行列里吧,可她是大客户啊,那天前后几个顾客里属她消费最多。

  谭素素脸颊都红了,“这的确是我们的问题,回去就改善!”

  还有就是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的问题了,于红霞在国外时,只去过几次超市,模式已经相当正规。

  而国

  内,自选超市火起来还要等几年,这个就没必要说了。

  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于红霞嘴巴都说干了,谭素素才离开。

  然后她给姜广军打电话,永兴卤肉入驻惠民自选的事,还得姜广军做主。

  其实这跟增加一处代销店没什么区别,姜广军不是太乐意。

  惠民商店距离永兴总店太近了,就隔着一条街,可能会影响到店里的零售业绩。

上一篇:退下,让朕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