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今天早上到的,这会估计什么都知道了,有的闹呢。”
姜广军正说着话,就听院子阚老师在叫他,“小姜?”
他立马出来了,“什么事,阚老师?”
阚老师刚从外面回来,他低声道:“有处房子我觉得不错,你要不要去看看,在师大东门那一片。”
他知道姜广军有买房子的打算,一直帮忙留意着。
“不会是别墅区那边吧?”
“嗯,紧邻着,是个带庭院的私人洋房,对方急着卖,价钱不会太贵,房子我看过,十分不错,最重要的是没有纠纷,原来的住户搬走了。”
姜广军有些意动,“我找时间去看看。”
“行,下午吧,正好我有时间,带你过去。”阚老师接着又说了一句,“那边治安不错,住的也不全是师大老师。”
姜广军点点头,明白阚老师的意思,买房子要讲究的很多,不是随便买的。
他对那边真不太了解,不过地理位置确实不错,决定去看看再说。
中午吃完饭,他和于红霞安排好孩子,便一起跟着阚老师出门了。
从双梧胡同骑自行车过去,最多十分钟,倒是不远。
房子在师大高教家属院后面,是栋红色的三层小洋房。
大门口有门卫值守,治安肯定不错,房子是建国前的,房龄是不短了。
房主是位中年大叔,姓林,他要去南方工作,全家都过去,这里的房子租肯定不好租,便宜了合不上,太贵一般人又不会租,就想着把房子卖了省心。
姜广军跟于红霞进院后便四处打量。
院子目测能七八十平方,很宽敞,大门两侧各留着个花圃,还有棵樱桃树。
地面铺着青石板,初春时节,气温回暖,冰雪融化,院子里却不见一点泥泞,干干净净的。
靠西侧的院墙处,还有一间小小的杂物房,应该是后建的。
“林叔,这房子占地有多大?”姜广军问道。
“有一百二十平,你们进屋看看吧。”林叔在前面带路。
“这房子我去年找人修葺过,搬进来还不到半年,楼体很结实,再住个三五十年都不成问题。”
一行人进了屋。
室内格局一目了然。
进门就是客厅,挨着客厅有一间向阳的卧室,卧室旁边是洗手间,北面是厨房跟餐厅,另外还有个储物间。
看厨房确实有生活过的痕迹。
楼上是四室一卫一小厅的设计,三楼是阁楼,还有个露台。
家具姜广军看过,都是好料子的,因为新装修过,室内看起来很漂亮雅致。
从楼上下来,他跟于红霞对视了一眼,显然两人都相中了。
“林叔,您给个实在价吧。”
对方笑了笑,“一万六,带着所有家具。”
价钱倒是不贵。
姜广军面上却有些犹豫,“不能再低了吗?我们手里的存款有限,而且这房子对我们来说有些大了。”
若是普通人只靠工资,怕是攒一辈子都买不起。
“价钱不能再低了,前段时间,后面楼的房主卖了一万六千三,那位置可没我这边好,我是工作临时调动,没时间多耗下去,不然少一万七不卖的。”
阚老师朝姜广军点点头,“确实如此。”这事他知道。
“那我们回去考虑一下,过两天再给您答复?”
“行,不过要尽快,明天还有人要来看房子,价钱合适我就不留了。”
“好。”姜广军倒是不担心。
只要手里有钱想买房子很容易,他并不是非这里不可。
第72章 看好日子,准备搬家。……
到家放好自行车,进屋后,姜广军一边兑水洗手,一边问于红霞,“媳妇儿,你是怎么想的?这房子咱们买吗?”
于红霞点点头,道:“买吧,我觉那位置不错,房子也够宽敞,周边环境又好,以后我跟孩子们上学方便,离你单位也不远,只是买完房子,咱们手里可剩不下多少钱了。”所以她才有些犹豫。
钱的事姜广军倒不担心,花没了再赚就是,房子只要他媳妇喜欢就买。
“你没相中吗?”于红霞进屋看了看几个孩子,都在炕上安安静静的玩积木呢。
“也不是,我感觉那院子有些窄了,眼下住着可以。”以后他想买车,大门得扩宽一下,院子东侧的花圃也不能留。
这些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买下来之后找两个泥瓦匠就能解决。
只是这么一改动院子就有些小了,他家孩子多,必须得有个大院子给他们玩才行。
“要么咱们再看看别的?”
姜广军想了想,现在这年代,太宽敞的房子不好找,这处算不错的,就不看了。
“先买这个吧,如果住着感觉不好,咱们以后有钱了再换就是。”
再说房子会越来越贵,眼下看着合适的最好还是屯在手里。
于红霞笑了,打趣道:“你还挺有野心的,三层楼的花园洋房都嫌小。”
姜广军一脸认真,反问道:“媳妇儿,在你梦里,咱家的平房大院有多大?”
“不一样,那边是郊区,房子便宜。”
“可按照现在的形势,用不了几年郊区也会变成市区,你要不信,咱们可以打个赌。”
于红霞瞪着杏眼,一脸防备的看着他,“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我才不跟你打赌呢,一家人输赢的有什么关系。”
姜广军哈哈笑,伸手揉了下她发顶,“我没打什么主意,是你想多了。”当然,如果他赢了,晚上可以要点福利。
于红霞朝他翻了个白眼,她才不信呢,这家伙一肚子歪主意,论心机她是甘拜下风,不是对手。
说笑间,两人商量好,决定买下那处房子,但没想到,第二天,房主林叔主动联系上阚老师,说价钱可以再少两百。
看来是真急着卖。
一万五千八,这个价钱可以了,房子已经看过不用再看,拿定主意,直接交钱过户,阚老师找人帮的忙。
手续办的很快,房产证上写的是于红霞的名字,是姜广军特意要求的,省得媳妇老说他打歪主意。
房子买完也没声张,除了阚老师没人知道,不过姜广军没瞒着他二姨父。
曹永年听说后也有些意动,他也想给琳琳买套房子,不然等他百年后,机械厂的房子收回去,琳琳如果还没结婚就没家了。
他今年六十一了,身体虽然看着还行,但人吃五谷杂粮的,说不上哪天就走了。
居安思危,曹永年想的一向比较长远。
姜广军听完,老爷子的打算,却笑道:“二姨父,你老人家这面相一看就是高寿之相,肯定能活到一百岁。”
“一百岁我不奢望,能再活个十年八年的,看着琳琳结婚生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曹永年穿着沾满机油的工作服,手上拿着搪瓷缸子在喝水。
他今天过来帮忙检修几辆车,中午吃完饭,坐下歇会儿。
“你什么时候搬家?”
“等几天的,那房子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要住进去还得好好收拾收拾才行。”
“买完房子手里没钱了吧?回头给你拿点。”曹永年道。
姜广军连连摆手,“不用二姨父,我现在每天都有进账,钱够用,您不用担心。”
家里存折上正好一万六,还有几张外汇卷他没动,平时开销用不了多少钱,有他工资就差不多够了,他媳妇学校还有补助。
“二姨父,要买房子就趁早吧,没准以后会涨价,不好买。”
“知青大返城已经陆续开始了,以后京市的房源还有工作岗位都会越来越稀缺,您最好早点做打算。”
曹永年点点头,他是个很智慧的,天天看报纸听收音机,对以后的发展趋势能看清一二,觉得姜广军说的对。
两人正说着,传达室有姜广军电话。
是乔梁打来的,他要回城了,问姜广军下乡的房子多少钱能卖?
姜广军说:“二百块钱就行,那房子盖了七八年了,包括里面所有东西。”
“实在不行再少点也成,你看着办吧,乡下的土坯房子不值钱。”
“我知道了哥,你帮我租间房子。”他回城后没地方住,大伯家他是不会去的,至于亲爹妈,都有各自的家庭,从小就不管他。
“行,哥知道了。”姜广军笑着没说,等他搬走了,现在住的房子就留给乔梁,他已经跟阚老师打过招呼了。
乔梁相信他,也没多问。
几天后,曹永年便在京师大附近给琳琳买了座一进的四合院,然后又租出去了。
姜广军去看过,那小四合院板板正正的非常不错,他看完都心动了,可惜手里没钱了,只能等以后再说。
现在要把新家收拾收拾,他找了几个人,大门拆了扩宽,再修葺一下,等晾晒好,补齐各种日用品跟家具,看了下日历,五月一号不错,就定在那天搬家。
还有几天,在双梧胡同住了一年多,就这么搬走了心里还有些不舍。
不过他们没说房子是买的,只是租的,为了于红霞上学方便,至于大家信不信,无所谓的,反正只是暂时要保持低调,过两年政策完全开放就好了。
隔壁,马美荷出院了。
她瘦了一大圈,胡俊杰出事后也没哭没闹,人安静的不像话,而且出院后,还让她妈挨家感谢那晚救她的邻居。
送了些土特产,说了很多感激的话,让大伙感觉很不习惯,这经历了一场生死,就懂得人情世故了,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于红霞看着手上的酸笋、蘑菇、还有红鸡蛋,也有些感慨,这人总要吃了亏才会幡然醒悟。马美荷这是醒悟了吧。
不过她妈确实厉害,见人未语先笑,能说会道,很会做人,还给小月买了新衣服只用几天时间就扭转了大家之前对马美荷的坏印象,还对她的遭遇泛起同情心来,有这样的妈,马美荷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差。
“红霞姐,你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