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第26章

作者:荔景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只是末了她又补充了句,“当然我不是说其余大人们不行,他们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定然也是心怀苍生,他们只是一时不察罢了。”

  李云乐的一番话直接让朝臣们人都快裂开了。

  好家伙,真是可恶!怎么还在百姓面前捧杀起他们了?

  朝臣们脑海中思考着该如何蒙混过关,却听见台下的百姓们已经喊了起来。

  “狄大人虽然不当父母官了,但还是想着咱们!”

  “俺还记得狄大人在大理寺时为百姓伸冤时的样子,真是断案如神啊,大善人!”

  “请受俺一拜!”

  “俺也先谢谢各位大人了,大家都是心系百姓的好官哩。”

  “对对对,有了各位大人,俺相信今年一定能过个太平年!”

  ……

  这时几个面皮稍薄亦或是心中还稍稍有些百姓的人再也装不下去,顿时跪了下来。

  “臣等愿与狄大人一道捐献出家中多余田产,分给无地百姓。”

  其余朝臣见状心中顿时对几人唾骂了无数遍,但却是一个比一个跪得更快。

  毕竟之前大家都不愿还能安慰自己法不责众,这时却是生怕自己成了最后一个。

  甚至到了后来,他们竟是还“攀比”了起来。

  “陛下,除了家中田地外,臣还愿意将府中旧衣捐献给百姓!”

  “臣愿意定期施粥,特别是冬日天寒之时。”

  “臣愿组织京中代付给百姓定期义诊,支付他们的汤药费。”

  ……

  听着这些话,李云乐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两下。

  果然让他们主动内卷才是王道啊!难怪上辈子那些公司那么爱搞业绩打分。

  武皇倒是见怪不怪,毕竟她早就知道这些臣子终究还是会低头。

  而当他们低了头,便会抱着既然都捐了土地大出血了一番,那就要尽可能地让那些土地捐献得物有所值,尽可能讨自己的欢心。

  所以为了压过其他臣子,他们定然是要攀比起来的。

  对此,武皇自然是欣然应允,“既然大家都主动提了,朕自然是替百姓们收下了,等到统计完毕后分发给百姓们。”

  百姓们自然是随时支着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着武皇和朝臣之间的对话,闻言顿时欢呼了起来。

  禁军们被百姓们的情绪感染,也跟着欢呼了起来。

  听着一阵阵欢呼声,武皇心情也难得地轻松了一瞬。

  她这总也算是成功为百姓、底层士兵做了些事,他们的日子应当有几年好过了吧。

  这时天幕女声还在继续,进一步完善着“均田制”改革。

  【通过之前的一系列操作,安乐大帝自然又收拢了一大批土地,她自然不会藏私,很快按照之前所核算出来的田亩数核发给了百姓,同时补发了之前朝廷欠】

  【同时她还上书中宗李显完善现有的土地法律,减少永业田的比例,将其和口分田的比例从原本的二八分变成一九分,并且规定口分田严格禁止买卖。如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口分田转换为永业田需要报到皇帝处,由皇帝签字后才能转换土地性质。】

  【除此之外,安乐大帝还严格规定了每人能拥有的私有土地规模,防止有贵族无休止兼并土地。】

  【这一系列举动做完,安乐大帝极大地缓解了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也。】

  武皇听着这些举措,频频点头,心中更是宽慰。

  很好,不得不说未来的李云乐考虑得的确很是周到,省了她不少力气。

  当然,现在这些政策也都是她的了。

  武皇当即对着身旁的上官婉儿道,“把这些政策都记下来,回去后一条条研究,加进大周的法律中。”

  上官婉儿自是连声应是,快速在心中默记。

  一旁的李云乐不由在心中冷哼,对于武皇的“抄袭”行动她其实算不上抵触,但她能不能不要这么的理所当然啊!可恶!

  然而在看见台下百姓们的笑脸后,李云乐还是将心中的不满压了下去。

  罢了,能早几年造福百姓自然是好的。自己就大人有大量,不要那么计较了。

  朝臣们自然更是愁眉苦脸,这些政策几乎每条都在堵他们想钻的漏洞。

  除非他们能碰上昏庸或者弱势一些的皇帝,不然他们想要拿回土地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哎,他们这一代可真是倒霉,也不知道得熬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回他们这一波被收缴的资财。

  然而就在这时,天幕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众人的心情转了个弯。

  【大家是不是觉得安乐大帝设置的这些政策已经很完善了,基本上从制度上便防止了未来世家贵族继续侵占土地?】

  【但实际上呢,安乐大帝却敏锐地察觉到这并不够,甚至可以说这些手段都只能延缓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崩溃,毕竟随着时代发展这两种制度必然会消亡!】

  天幕下几乎所有人都是悚然一惊,特别是听到“消亡”二字,顿时眼睛都睁大了。

  什么么玩意儿?刚才天幕不还说要将土地分给百姓,要将土地补偿给府兵吗?

  武皇也拧起眉来,脑海中百转千回。

  府兵和均田制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实行百年,虽然因为世家贵族们强占土地导致均田制一时间运行不畅,但怎么就到了必然消亡的地步?

  不过如今的武皇已经很是信赖天幕,知道天幕不可能胡说,于是便仔细的思考了起来。

  均田制是把土地分给百姓,但天下的土地总是有定数的,不可能没有限制。

  如果人口超出一定数目,哪怕全天下的田地都被用作是口分田,那也是不够分的。

  可那得多少人才会无地可分?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吗?

  但很快天幕便回答了她的问题。

  【之前已经提到过当社会稳定没有战乱之时,人口便会迎来快速增长,毕竟古人可没有少生优生的意识。进入到唐朝后,华夏人口已经从唐初时的1500万人口增长到了6000万人口,而且人口的增长速度还并未减慢!】

  【于是安乐大帝先是带着人基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华夏主体可耕种的土地数,计算出了在均田制实行下能相对完好运行的华夏人口上限,她初步判断为两亿人。】

  【也就是说当华夏人口超出两亿后,哪怕没有世家贵族土地兼并,均田制也不再灵了!】

  两亿!对华夏从古代到武周时人口变迁的人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气!

  华夏一直是人口颇多饿国家,远远超过周边的蛮夷部落,但是这个数字对华夏来讲却也是天文数字。

  这真的不是在杞人忧天吗?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口?

  武皇心中也不由得一笑,这丫头未免也想得有些太远了吧。

  人口是那么好增长的吗?从唐高祖再到她自己,一共四代帝王不知道做了多少努力,才有了今日的规模,人口也不过是增长了3500万。

  两亿人口?这还得增加一亿多人口吧!李云乐她可真是敢想啊。

  不过,等等。

  唐初时的人口基数是1500万,到如今翻了四倍,还不到百年。

  而现在人口基数是6000万,到两亿人口甚至不需要翻上四倍!

  李云乐的担忧怕并不是杞人忧天,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和平发展下去,百年后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就将达到两亿!

  意识到这一点,武皇不由朝着李云乐望去,便见到之前向来镇定的女孩此时也是拧着眉,一脸沉重。

  如今的李云乐心中也的确在叹气,她知道天幕中她的担心会比所有人预计的来得更快。

  她来自后世,自然知道这人口增长起来有多可怕,根本不需要花费百年。

  原本的历史中开元盛世时大唐人口便达到了8000万,如果加上隐户数那恐怕还有更多,说不准实际上已经破亿了。

  到了宋朝随着占城稻的推广,再加上农业进一步精耕细作,人口很快便破了亿。

  清朝之时由于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传入,人口更是突破到了四亿!

  现在由于她的存在,直接让这片土地的农业少走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弯路。

  而且未来她还打算提高如今的医学水平,至少妇科、产科必须得尽快提上日程,当生产死亡率和新生儿夭折率双双降低后,那人口增长速度那可真是画面太美她不敢看啊!

  李云乐觉得前方已经有十亿密密麻麻的人头在朝着她招手了。

  而这个时代大家又还没有“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思想,她又不可能去人为减少人口。

  毕竟也不是谁都敢学汉武帝一场战争打得汉朝人口大减,还将汉朝从上到下所有阶层都给收刮了一遍。

  虽然差点亡国,但的确是缓解了王朝兴盛期的社会矛盾。

  李云乐心底里还挺喜欢人人都有地分的均田制,但也知道她顶多延缓这一进程,并不能改变其消亡的命运。

  唐朝亡了后再没有一个朝代继续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早就证明这两种制度不再适用以后的社会生产力了。

  她能做的就是想好过渡办法,想好如何面对这即将爆炸的人口,让如今以及未来的百姓日子过得更好些。

  天幕接下来的话也印证了李云乐的想法。

  【虽然我们一直批判封建贵族无休止的贪欲兼并土地,但他们的存在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纵观我国古代的各个封建王朝,本质上是刚建国时国家人口少,所以百姓日子过得相对不错,随着社会平稳发展,人口增多,资源不够分了,于是百姓该起义的起义,造反的造反。一场仗打完后人口降了一半甚至更多,土地资源便充足了起来,于是呢社会便再一次进入到了平稳发展的阶段,直到它再次崩溃,然后循环往复。】

  【安乐大帝知道哪怕她再强,疯狂打补丁,也不可能违背历史的发展潮流,所以她只能顺势而为。晚年教育孙辈之时将这一现象调侃为朝代周期律,真正是很贴切了。】

  听着天幕描述,原本心生绝望的世家朝臣们顿时打起了精神。

  朝代更替这个他们熟啊!他们这些世家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朝代了,以前那些皇族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但他们可是屹立不倒。

  没关系,他们再苟一苟,总能熬过武皇,熬走李云乐。

  好吧,李云乐现在年纪的确比他们还小,他们多半是等不到了,只能让他们的子孙慢慢等待了。

  相较于世家朝臣们,武皇此时的心情却不是那么好了。

  难怪没有千秋万代的朝代啊!而在朝代更替面前,她这个皇帝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之前那么多消亡的朝代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武皇却依旧不甘心,她觉得李云乐应当也不会就这么认命。

  天幕接下来的话的确证实了武皇对李云乐的猜测,但内容却是让武皇大吃一惊。

  【当然安乐大帝是不可能就这么躺平的,每次王朝更替都伴随着无数百姓的血泪,她要让社会过渡到新状态时尽可能让百姓们少受罪。】

  【她很快定下了自己的目标,大致分为三个大点,通俗点说就是做大蛋糕、改革经济和军事制度、提高阶层的流动性。】

上一篇: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