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第36章

作者:荔景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而且她在天幕中展示出来的主张似乎跟天幕女声的观点不谋而合,她为何会生出那样超出时代的思想呢?

  李云乐也在思考天幕的话,天幕所说对她自然不是什么新鲜观点。

  她很清楚科举制对于华夏来讲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讲定然还是有利的。

  只是呢科举在原本的世界里逐渐走向僵化,禁锢住了华夏人的思想,才会对华夏民族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想到这,李云乐恍然间如梦初醒。

  不,她的科举改革远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未来的自己应当是不会犯下这个错吧!

  她要是只改了形式,不改科举内容那岂不是又让华夏走了老路?

  还有科举只是理论上给了所有人公平的竞争环境,但实际上读书的门槛却早就将大部分百姓排除在外!

  好在这时天幕接下来的话让李云乐放心了下来。

  【按理说这一次改革很是完美,毕竟几乎全按照安乐大帝设想中进行了!然而对自己向来严格的安乐大帝却并不怎么开心,甚至还狠狠地反思了自己一通。】

  【据她晚年回忆,她将自己关在房间关了一整天,也反思了一整天,因为她知道科举改革远不到可以庆祝结束的时候。】

  【首先那时的教育很是昂贵,真正的平民百姓是根本上不起学的,而这隐形的门槛便将大部分平民百姓都排除了在外。所谓的公平只是针对于能读得起书的人。】

  【所以接下来一直到安乐大帝登基后的几十年里,她都在为百姓受教育的成本努力着。】

  【其中包括且不限于降低改纸张制造成本,继续发展印刷术,从原本死板的雕版印刷术逐步改进为活字印刷,并且由朝廷下场大规模印刷《三字经》、《论语》。《算学》等基础教材,同时在各州府设立公立图书馆,供百姓以极低成本或者免费借阅书籍。在州县大力开办官办学校,财政补贴降低入学学费的同时还为考试优异的贫苦子弟提供奖学金,特别优异的学生还可获得奖学金,奖金数可覆盖整个求学生涯……】

  天幕说得笼统,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每一段话都可谓是一个重大举措。

  百姓们更是掩面哭泣,如果说之前的科举改革只是让他们有了渺小的翻身希望,而现在却是直接让他们的希望大大增加了。

  他们这些泥腿子竟然也能有机会读书!安乐大帝真的不是上天派下来的活菩萨吗?

  每当他们已经满足,感叹要过上梦想中的生活之时,安乐大帝却还能给她惊喜。

  武皇让上官婉儿将这些策略一一记下的同时还在心中咋舌。

  这一番花费下来得用去朝廷多少税收?那商税、海外矿产竟真的那般赚钱?

  还有李云乐这架势该不会是想让所有百姓都能读得起书?这可真是够猛的!

  然而事实上李云乐比武皇以为的还要猛。

  【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但幸运的是,安乐大帝活得足够长,最终在她执政的最后十年里,因为华夏商业税收大增,再加上海外发现大量矿产和资源,安乐大帝终于能行使她蓄谋已久的“义务制教育”,即华夏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为期六年的基础教育,其间学生们的学费全免,由政府负责。】

第33章

  这话一出天下瞬间哗然,因为之前天幕所说的话还让众人可以想象,“义务教育”四个字就仿佛是天方夜谭了。

  哪怕安乐大帝真能通过那什么印刷术降低书籍印刷的成本,书本不用花钱了,但夫子、学堂这些不用花钱的吗?

  朝廷付钱的话又得付多少钱,这可不是跟那些大户人家一般,支助一两个、三四个穷书生能相提并论的。

  哪怕只是针对于适龄的幼童,但从全天下来看,那也至少几百万了!

  更何况他们从前只听说过朝廷千方百计从百姓那疯狂收取税赋,何曾见过朝廷为百姓花钱的?

  但一部分人却是又在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天幕所言是真的,毕竟安乐大帝已经带给了他们太多的惊喜。

  旁人是觉得不可思议,世家们则是脸色青黑,根本不愿相信。

  他们在心中安慰自己,这肯定是天幕在开玩笑,除了教育经费将要达到一个天文数字外,知识又怎会是那般好普及的?

  那些会教孩子的名师早就被他们世家预定了,在民间能教人识字的夫子都算是抢手货,天下又哪里有那么多的夫子可以教学生?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而在这时原本只有花花绿绿的头像的天幕竟是突然间飘过了几行字。

  【怎么一进历史区就给我推了李云乐的脑残粉啊,果然又在瞎吹李云乐了,连她开启了义务制教育说了出来。去读读史书吧,看看跟现在的义务制教育是不是一回事吧。】

  天幕下的众人先是悚然一惊,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字还能快速飘过?

  而且似乎跟天幕女声还不是一个人,很是反对她的观点。

  而百姓们反应过来天幕意思后,更是心头一空。

  果然是假的吗?这只是“安乐大帝”的“粉丝”在吹嘘?

  虽说他们之前便没抱多大希望,但如今还是不免可惜。

  果然天上就没有掉馅饼的事!他们之前真是一点都不该抱有侥幸之情,“安乐大帝”终究只是个凡人。

  他们旋即在心中安慰自己,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也没有那么需要看书识字。

  就他们这家庭想要家里出上一个考中进士带领他们全家鸡犬升天,只能指望祖坟冒青烟了,还是别天天做梦了。

  世家们则是在心中冷笑,果然。

  想要全国上下都能免费读书,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而在这时天幕女声也终于开口,语气却没有预料中的暴怒。

  【呜呜呜,开播这么久了,终于有一条弹幕了,虽然是个小黑子!之前我看播放在线人数都挺高的,结果一条弹幕、留言都没有,还以为的我的电脑或者账号出了问题呢。】

  【当然言归正传,对于我担的小黑子多我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历史圈顶流top总是腥风血雨的,现在才有一条反驳的弹幕已经很不容易了。】

  结合着女声的前后文,天幕下众人很快猜出了“小黑子”大概是什么意思。

  一瞬间不少人心中都涌出一阵愤怒,特别是百姓们更是恨不得透过天幕将那条字幕后的人杀死。

  哪怕那“义务制教育”被天幕有些夸大了,但“安乐大帝”之前做的事哪条不是利国利民?后世怎么会有人讨厌“安乐大帝”?

  而被“黑”的李云乐则很是淡定,每个世界都不乏自诩清醒的小众人士,上辈子哪个历史名人没有一黑子?

  没有黑子的只是糊逼好吗?那些黑子最擅长的就是自说自话,从不信史书,只信自己脑补的内容。

  问就是“改史”,“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谁跟他们计较那才是真完了。

  不过“黑子”的出现显然对女声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因为女声很快开始“怼”了起来。

  【本来我觉得大家对那段历史比较熟悉了,所以不想多说的,但是少说了某些小黑子们可能就要认为我心虚了,所以还是相对仔细的介绍一下吧。】

  【的确我也承认跟现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没得比,毕竟我们可是要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艺术等接近十个科目,升学路上更是有着大大小小无数考试逼着我们卷。】

  【而那时的针对普通百姓的教育其实本质上是对他们进行扫盲,教导他们能识字并且拥有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

  【我想这么说大家便应该能理解了吧,这样大家若还是觉得达不到的话,那可真是太瞧不起我们“安乐大帝”的本事了。】

  天幕下的百姓:不好意思我们之前就是这么理解的啊,这明显是办不到的事啊!难不成你们的基础教育还能更难?

  世家脸色瞬间黑了,教导大家识字、拥有基本的常识,这样很简单吗?

  他们都不敢打包票他们族中那些不成器的子弟能够认得大部分的字呢!

  还有那自然科学常识是什么?该不会是之前天幕上“安乐大帝”表演的那些术法原理吧?这尼玛连他们这种还算博学的人都不知道啊!

  李云乐则是嘴角一抽,天幕中女声口中那后世的义务制教育的具体内容她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

  没想到那个时空的学生还是那么卷啊,她本来以为如果自己能替华夏避开那场浩劫,提前抢占资源,后世华夏人便能够过得相对舒坦了呢?

  难道是卷已经刻进了他们华夏人的基因里了?

  当然这只是李云乐在心中打趣,她知道真正的原因必不可能是这样。

  再次想了想上辈子的历史,李云乐忽然间想出了答案。

  欧洲人能躺平固然是有部分原因是他们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还曾经在全球占有了大量的殖民地供本国吸血,早百年比华夏完成了社会财富的积累。

  但平心而论,他们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福利真的好吗?英国的工业革命可真是英国工人的一部血泪史呢!

  他们又是什么时候提高社会福利的呢?应该是在工人们大规模罢工反抗,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后。

  欧洲是对抗苏联的桥头堡,也是展示窗口,所以为了展示他们制度的优越性,欧洲各国拼命给国民加福利,某灯塔国也乐意放点血“养”着他们对抗老对手。

  但是这种福利却也是不可持续的,当苏联不再存在,欧洲不用再进行优越性展示,某灯塔国不再愿意放血,只想要割羊毛后,这样的高福利社会就注定破产。

  至于某灯塔国,那就从来不是个高福利社会啊!

  想通后李云乐在心中叹了口气,后世人们,她尽力了,大家还是一起卷下去吧!

  【当然虽是这么说,但哪怕仅仅是让所有人能识字也是很难的。】

  【不管是读书需要的书籍、笔墨纸砚,还是给全天下孩童开蒙的老师都是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绝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够做成的,而事实上安乐大帝为了“义务制教育”颁布的那一刻谋划了大半个世纪。】

  【大家比较熟悉的印刷术改良我就不多介绍了,就拿我们最常见的“铅笔”举个例子吧。】

  天幕下,武皇、狄仁杰、上官婉儿等人:不,我们想听具体的印刷术改进啊!

  然而他们的心声自然是传递不到天幕上的,天幕女声已经飞快地进入了自己的话题。

  武皇心中有些遗憾,不过想到反正李云乐在身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于是便心安地继续听起了天幕。

  【除书籍之外,笔墨纸砚也是一大笔开销,甚至说不定算下来比书籍还贵,毕竟书籍可以重复利用,而笔墨纸砚却是重度消耗品。】

  【而且毛笔书写也并不方便,完全无法随时随地地书写。安乐大帝见了,便想着改造出更加廉价且方便的笔出来。】

  【她在翻阅古籍时发现商朝的古人会用一种叫做石墨的东西用来做记号,只是随着毛笔和墨的发展,石墨逐渐被松烟墨替代。】

  【安乐大帝很快让人找来了石墨,发现石墨的确能够留下黑色记号,并且还很廉价易得。但同时石墨很是容易被折断,还很容易脏手,所以才会在之后被淘汰。】

  【当然安乐大帝是不可能就这么放弃的。她苦思冥想了一番后提出,若是将石墨切割成细条,然后在外围包上一层别的物质比如木头,不就不仅不会脏手,还能保护石墨不容易断了吗?】

  【很快在工匠的巧手下,世界上第一支铅笔就这么诞生了。】

  【可安乐大帝却又发现那时华夏对木材的切割还停留在工匠手工切割,要生产出那么精细的铅笔需要许许多多的工匠。所以那时的铅笔不仅不好用,还比毛笔造价更贵,根本难以推广开来。】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安乐大帝一个失败的发明,毕竟千百年来大家都使用的东西哪里是那么好改造的?安乐大帝虽然聪明,但也难以比过那么多的聪明人。】

  【但安乐大帝却并未灰心,依旧保留着小规模的“铅笔研究小组”,让他们继续研究改进技术,同时等待着合适的技术出现。】

  【就这么等啊等,就当朝臣大家都忘了还有“铅笔”这回事的二十年后,随着华夏的机械切割技术大发展,工匠们也在石墨笔芯加进硫磺等物质后也终于制造出了更加坚固的笔芯后,终于有着如今铅笔雏形的第一代工业化生产的铅笔诞生了。】

  【而后铅笔因其便宜、方便,而且还能修改,快速在民间传播开来。】

  【当然这时候肯定有不少所谓的大儒反对铅笔,说其不尊重传统,然而安乐大帝直接举出了商代古人便使用过石墨书写文字,直接给堵了回去。毕竟再古老的传统还能传统过商代?】

  天幕下不少人都发出了低低的笑声,这的确是不少老学究的风格,可算是终于有人能制住他们了。

  可笑过之后,不少人的心情却是沉甸甸的。

  特别是武皇更是在心中感叹,一个小小的铅笔改造,前后竟然花了二十年!也不知道李云乐在其他事情上废了多少功夫。

  有这样的决心和投入,难怪她能改进那么多的东西。

上一篇: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