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第43章

作者:荔景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就连警察最怕的都是激情杀人,而不是蓄意谋杀,因为激情杀人常人实在是无法判断,只能一个个排查。

  武皇先是在心中哀叹,武家就这样的货色,真的亡了也是好事一桩,也避免在污了她的眼睛。

  随后她在心中叹息一声,她自然知道刺杀不可能成功,但此时她却是在心底希望“李云乐”最好还是有点小事,能够给李云乐一个教训。

  不然她总是仗着自己聪明,拥有常人没有的远见,以为自己算到了一切,所以往往喜欢去以身犯险,只为快速达到目的。

  但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万无一失?说不准哪天就把自己的小命给送掉了。

  特别是她还想着去上战场,更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这般想着,她再次望向李云乐,眼神中的警示不言而喻。

  李云乐很快接受到了武皇的目光,哪怕知道她是在关心自己,但还是背后一凉。

  她觉得武皇之后肯定要狠狠地教育自己一番了。

  只是她心中也很是委屈,除了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之外,她真的不会去以身犯险啊!她可是比谁都珍惜自己这条重新得来的命。

  而且她觉得以她那样的性子,她不可能真的毫无准备。

  /:.

  好在天幕很快为李云乐正名。

  【举了这么多例子,也只是想告诉大家历史充满偶然性,哪怕是安乐大帝也不可能料到有的人真的敢脑子一热。】

  【于是安乐大帝站在城楼上对着众人宣判武家人的罪行以及相应处罚之时,原本混在武家人中的几个不怎么起眼的年轻男子竟是直接暴跳而起。】

  【那些人也是有些运气在,因为他们所处的并不是重刑犯的区域,所以看管较松,再加上当时官兵听着安乐大帝的宣判心情很是激动,于是便放松了警惕。】

  【官兵们猝不及防,很快便被几人抢走了手上的武器。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而那几人大概也是肾上腺素迸发,竟是一溜烟就窜到了安乐大帝的跟前,朝着她砍去。】

  【这种情况下哪怕有人武艺高强,能够躲开,想必也会受不大不小的伤。】

  【这时周遭百姓和官兵们终于反应了过来,特别是官兵们纷纷英勇向前,想要保护安乐大帝。而鞭长莫及的百姓们则是在心中祈祷,希望安乐大帝能够躲过这次袭击。】

  【因为他们都知道如今朝堂的政治清明、百姓的美好生活都是得益于安乐大帝,谁都不愿意见到安乐大帝出事。】

  天幕下底层士兵们和百姓们也不由自主地点点头。

  哪怕他们能猜出安乐大帝不会出事,但此时的心还是忍不住提了起来。

  他们不希望这样好的人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同时又在心中大骂武家人,怎么到这时都不消停!

  【之前已经说过安乐大帝的骑射武艺都还不错,她若是想躲开大概率是能够躲掉的,就是可能会受些伤。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她并没有狼狈地到处躲开,只是直愣愣站在原地,仿佛是被吓傻了一般。】

  【就在周围侍卫打算高声提醒时,却见安乐大帝神色果决地从腰间掏出了一个精巧的小东西,然后将那个东西的“口子”对准几人的心口处。】

  【随后便是几声巨大的爆炸声,众人都还没看清发生了什么事时,那几人竟都倒了下来,胸口处流出了汩汩鲜血!而当周遭侍卫查看后,才发现几人竟都当场死亡了!】

  【所有人都很是震惊,特别是对懂武器的人更是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哪怕是最锋利的弓弩也是达不到一箭毙命的效果的,更何况也做不到安乐大帝手中那么小巧的模样。】

  天幕下。

  因为有着天幕的提前预告,武皇瞬间明白了过来那应当便是李云乐准备的新式武器!

  看起来效果很是不错,竟然能一击毙命。虽然射击距离不算远,但也比弓箭、弩箭好效果好多了。

  看来李云乐倒也不是全然的鲁莽之人,还是知道防身的,这之后她可以少教训她几句了。

  李云乐也是心头一喜,她就说她那么惜命的人,肯定随身携带防身的东西!

  呜呜呜,之后她面对武皇的教育腰板可以挺直了。

  随后她便将思绪放在已经被天幕曝光的枪上!

  她眉头一挑,未来的自己速度不错嘛,竟然这么快就将枪给研究了出来。

  枪出来了,那用在武器上的火药什么的应该都成型了。

  不错,难怪那时的自己有信心上战场打仗了,要知道成熟的火器才是对付游牧民族的最大法宝。

  这时,天幕也正式介绍起了“枪”来。

  【嘿嘿,大家想必都已经猜了出来,这就是安乐大帝准备的新式武器,她将其命名为枪。】

  【确认几人都死亡后,安乐大帝淡定的收回枪,对着众人宣布。

  “大家不必担心,歹徒已经被我击杀。刚才我所用的武器叫作枪,是武器研究院中新研究出来的武器,即将实现量产,推广到军队中。”

  说着安乐大帝又将手枪朝着众人展示,“大家别看它小巧,但威力并不小,我手中的叫作手枪,射程在50米左右,只需要将火药制成的弹药填进枪身中,扣动扳机后便能发射出子弹,然后射中后便在射中处爆炸开来,威力嘛大家刚才已经看到了,一枪毙命。”】

  【这番介绍后,现场瞬间响起了百姓的欢呼声,一方面是开心于安乐大帝的转危为安,二则是安乐大帝既然有了新的发明,那必然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就如同曾经的那些发明一样,哪怕百姓们其实并不太懂枪在战场上该如何应用。】

  天幕下。

  百姓们也如同天幕中的百姓那般,欢欣鼓舞。

  没看安乐大帝之前的那些发明通通都那么厉害吗?这个发明自然也不会差。

  武皇却在最初的激动后,理智渐渐回笼。

  她直觉有些不对劲,开始思索着天幕中“安乐大帝”所说的枪支参数。

  这枪支的确是个不错的随身携带的防身武器,可以完全不露痕迹,出人意料。

  可枪支真的能用在战场上吗?特别是面对那些突厥人,骑兵的速度很快,也不会有几个敌军会蠢到站在50米内给她当靶子打。

  李云乐能用枪支防身她信,可她若是指望这样的枪在战场上发挥大的作用怕是难啊!

  所以李云乐这是太幼稚了,根本不知道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吗?

  一旁的李云乐一看武皇的脸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是她也不能开口解释。

  要是她开了口,武皇多半又要觉得她在故意隐瞒火枪的存在。

  但她现如今真的是连后世的黄火药配方都还没拿到,还在凭借着记忆让手下人研究□□呢!至于枪支图纸更是见都还没见到过!

  好在天幕对于枪支的介绍还没有结束。

  【说到这懂枪的人应当心中有些疑惑,安乐大帝手上的明显只是手枪,它的有效射程只有50米,但只有在30米□□击才算精度不错。所以手枪在战场上的用处并不算大,毕竟哪怕是最蠢的敌人也不可能站在那等着你打啊。】

  【不少黑子也针对安乐大帝的这番话,说她好大喜功,欺骗百姓。但实际上大家结合后续发展就明白了安乐大帝是故意混淆大家视听的。】

  武皇一愣,这是李云乐故意的?

  她倒不意外李云乐使用混淆视听的招数,意外的是她竟然拿出一种新的武器去混淆视听!

  虽说她刚才在心中嫌弃了一番那手枪在战场上没什么大用,但是她也知道那的确是划时代的武器,多多改进后假以时日未尝不会成为战场上的大杀器。

  可现在听那天幕所言,李云乐这是手中已经有了更厉害的武器了?

  【不管在什么年代,武器的研究都是最高级别的保密项目,所以枪支这种大杀器安乐大帝自然不可能轻易被公开。也因此枪支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七八年,一直被严格保密中,甚至连中宗李显都不是很清楚情况。】

  【之前up主介绍过安乐大帝要在父母面前证明自己有自保的能力,她的确打算将枪支展示给父母看,但她绝不打算在所有百姓面前展示啊!】

  【毕竟长安城人那么多,估计别国的探子可是不计其数,安乐大帝是想在战场上给突厥人、吐蕃人等等一个“惊喜”的!】

  远在华夏北边的突厥默啜可汗、西南边的吐蕃赞普赤都松赞俱是心头一跳。

  这“安乐大帝”准备的怕不是惊喜,是想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惊吓吧!

  但随后他们又高兴了起来,老天提前向他们预告了那些大唐人的狼子野心,如今他们有了准备,必不会让那大唐的军队得逞!

  真是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

  【然而呢武家人实在是出乎了她的意料,为了保命她只能曝光随身携带的手枪自保。】

  【但随之而来的安乐大帝便得处理这枪支消息的泄露,现场是闹市区想要封锁消息几乎不可能,更何况她若是封锁了,反倒会显得更加可疑。直接将一切都告诉百姓们那更是不可能,若是让那些突厥人,吐蕃人有了准备,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不得不说安乐大帝的大脑真是灵活无比,就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她便想出了解决办法。当然这也多亏这次曝光的是战斗力最低的手枪。】

  【所以安乐大帝故意向百姓们介绍了手枪的射击距离,参数等等,并且告诉大家唐军队将要运用手枪在战场上。】

  【大家可以想想听到消息的突厥人们、吐蕃人们会怎么想呢?】

  【他们自然会觉得安乐大帝区区一届女子根本不了解战场态势,不仅决策失误还骄傲自大,但实际上真正会放松警惕、骄傲自大的又是谁呢?】

  【而实际上安乐大帝打算真正运用到战场上的其实是冲锋枪,这种枪能够连续发射几十枚子弹,并且射程达到四五百米。】

  【大家可以想想那时候战场上的场景,突厥人,吐蕃人自以为他们在30米,50米外唐军就拿他们无可奈何了,但实际上,嘿嘿,一网打尽了家人们!】

  突厥人、吐蕃人:可恶,狡诈的唐人!

  他们心中生出一阵后怕,因为他们知道就他们那简单粗暴的大脑真的会上钩。

  幸好,幸好,他们也提前识破了李云乐的计谋,知道了他们的最强武器,这一次应该不至于那么惨吧?他们不确定的想着。

  但因为有着野兽般对于危险的直觉,他们总觉得这“枪”于他们十分的危险,并不是他们有所准备就能改变战局的。

  很快天幕的话证实了他们的预感。

  【当然这样的“惊喜”只能有一次,第一次战役后,突厥人们便有了准备,自然不可能再出其不意了。但这也不影响,因为枪支就是游牧民族的最强克星。】

第38章

  武皇顿时打起了精神,也没空再去思考李云乐怎么能有那么多厉害的武器,只想要从天幕那

  知晓那枪支究竟是如何克制北方的游牧民族。

  她作为帝王,多次与突厥、契丹等外族交战,很是知道那些游牧民族的难缠。

  不仅难以打败他们,哪怕一时能打败他们,但过上两年就会卷土重来。

  又甚者他们哪怕投降了,自愿成为属国,一旦找到时机便会反叛,可谓是毫无信誉。

  武皇可谓是从心底里讨厌他们,但却也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而如今天幕却告诉她枪支能够解决掉他们,她自是要好好听听!

  除了武皇外,其余朝臣、将军们也都打起了精神,支着耳朵听了起来。

  虽说他们当中也不乏求和派,但那也是他们觉得华夏赢不了,或者赢下来的代价太大,所以才会反对开战。

  对于周围的蛮夷们,几乎没有一个中原人心中没有歧视、厌恶之类的情绪。

  若是能将他们彻底解决掉,自是求之不得。

  至于百姓们更是翘首以盼,关中地区的百姓还好,那北方交界处的百姓们可谓是深受其害!

  谁受得了到了秋冬时节,那些蛮族就来烧杀抢掠一番呢?

  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只能全家搬迁,留在边疆的百姓就越来越少。

上一篇: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