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第62章

作者:荔景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太医们接到命令后自是迫不及待地赶了过来,一是他们不敢违抗武皇的旨意,二则是他们的心也不禁雀跃了起来。

  除了对天幕有可能提供的更精妙的医术外,他们还在心中猜测,天幕特意将他们医家提出来讲解,是不是证明他们在未来的世界很是重要?

  如果这样的话,天幕过后他们的地位是不是也会随之上升?

  还有那什么医学院,想必规模极其庞大,会培养出一大批他们的人,到时候他们稍稍团结一番,他们的地位岂不就是水涨船高?

  要知道如今的他们虽然承担着治病救人的责任,甚至连帝王将相的生死也系于他们手上,但他们的地位却并不高,远不如那些文臣,对此不少太医们都很是有些愤愤不平。

  然他们也都基本上停留在心中抱怨的阶段,毕竟他们可不敢随意拿贵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而且医者的本能让他们也不能对患者的生死视若无睹。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时,天幕也开始讲起了正事。

  【对于当时的安乐大帝来讲,她的功绩其实已经很大了,而医学在当时其实算不上特别受重视的学科,按理来讲这一次安乐大帝在推行新政策时应当还算容易。至少在我在没具体看史书时是这么以为的。然而没想到的是当时安乐大帝面临的阻碍却是相当的大。】

  【要想搞清楚原因就得先从当时的医学现状说起,在安乐大帝推动医疗改革之前华夏是没有我们现代医学的各项病理指标监测的,传统的中医以医生的治病经验为主,讲究望闻问切,综合病症、体质、环境等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当然我不认为传统医学是某些传统医学黑子认为的那样是纯玄学,但是怎么说呢,传统医学在治病救人还是有很多的局限的。毕竟有很多病症都有类似的症状,只靠经验的话很容易误诊。】

  【同时传统医学的药品也都是运用天然的草药,虽然的确有效,但是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真正管用是草药中的什么成分,所以导致见效没有那么快。】

  【而且传统医学对人体的构造也缺乏准确的了解,不知道人类的各个器官是如何运行的,自然也很难弄清楚病的真正成因,从而对症下药。】

  天幕下,大夫们原本雀跃的神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们本来等着天幕告诉他们该如何精进他们的技术,告诉他们哪些药草搭配起来会有更好的疗效,甚至说不定还有能治百病的药方。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听到的却是天幕对他们的重重批判!

  当然他们能听出来天幕女声的用词已经尽可能温和,但是话语中对他们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却着实有着许多的不赞成。

  洛阳城外,正在施行义诊的医庐中。

  手中正在处理着药材的小药童当即望向身旁须发皆白的老大夫,很是愤愤不忿。

  “师父,天幕怎么能胡说,我们如今治病救人那么的不容易!还有师父你这样的神医,可谓是药到病除!”

  “诚然天幕所说的那些问题的确客观存在,但是那都是因为那些大夫学医不精,还有部分人更是招摇撞骗的骗子,跟师父您这样的神医完全没得比。师父才是如今医学的代表,看上一眼就知道患上了什么病症,根本不可能误诊。”

  老大夫是城中有名医术高超的神医,甚至还多次被朝廷招揽进入太医院。

  然而他一向医者仁心,再加上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并未进宫,而是继续留在宫外当个民间大夫,为百姓诊病。

  甚至他每月还定期自掏腰包到城外为看不起病的穷苦百姓们治病,而今天便是他义诊的日子。

  当然因为天幕的出现,所以义诊也先行暂停,等到天幕结束后再继续进行。

  在听见天幕要讲解未来的医术时,他自然是十分开心的。

  毕竟未来的其他技术都已经那么强大,医术定然也是,他若是能学到几分,定能救治更多的百姓。

  然而在听见天幕的话后,他原本带着浅笑的脸顿时严肃了起来。

  不过他却是并不像小药童那般心中只有愤怒,毕竟他能有如今的医术水平,自然离不开谦虚踏实这样的品格。

  听见天幕所言在经历短暂的不可置信后,他开始认真的思考起了天幕提到的那些问题。

  他很想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一一驳斥天幕所言,但最后却发现他的确否认不了天幕所提到的他们如今医术的缺陷。

  如今的他能一眼看出患者病症,那是因为他已经行医数十载。在最初行医的时候,他也经常误诊,需要靠他自己的师父解救。

  而哪怕是现在面对那些疑难杂着呢,他也不敢笃定自己的诊断一定正确,开出的药方一定能药到病除。

  至于天幕提到的那些人体结构,草药中是哪种成分起效等等这样的问题,他更是从来闻所未闻,想都没有想过。

  老大夫叹了口气,他自是不想承认自己平生一辈子的所学被天幕所否认,但他同时也很是虚心好学。

  而且到了他这个年纪,他更想要知道的生命的真谛。

  他有预感,天幕将会为他展现一个他之前从来未见到过的生命的世界。那个世界多半会将他以往对世界的认知通通粉碎,但也会告诉他他一直想要探索的答案。

  这般想着,老大夫心中便只剩下期待和雀跃。

  他当即摆手道,“是非对错听了就知道了,你赶紧去备下笔墨纸砚,尽可能将接下来天幕所提到的东西都一一记下来。”

  小药童依旧有些不服气,但是他知道自家师父说一不二的性格,只能点点头,快速备好了笔墨纸砚。

  相较于民间大夫的好心态,刚到通天殿的太医们心态可就没有那么好了。

  他们生怕武皇以为他们医术不精,当即跪在武皇跟前表忠心。

  “陛下请明鉴啊!我们平日为陛下和各位大人诊治时都掏空了我们毕生所学,绝无任何藏私!”

  “对对对,望闻问切都是老祖宗传下来几千年的经验了,只要是医术精湛的医者不可能误诊!”

  “那药方中的草药,老祖宗已经证明了它们有用,怎么就还要去探究它内部究竟是什么有用呢?天幕就是在危言耸听!”

  ……

  武皇被太医们的一通抱怨吵得脑仁疼,当即打断道,“够了,朕知道你们已经竭尽所能,如有遗漏也是你们的水平不够。仔细听着天幕所言好好学习便是。”

  她一向心胸开阔,也并不特别笃信太医们,所以天幕的那些言论对她来说冲击并不大。

  当然武皇还是有些遗憾他们如今的医术水平在天幕口中竟然有那么多的缺陷,但这也同样意味着如果如今的医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的话,她活上更多的年岁的可能性那不也大大增加了?

  这般想着,武皇看向天幕的眼神更是兴奋了。

  但令武皇没想到的是天幕接下来所言却着实让武皇很是有些受不了。

  【从之前的例子里大家应该都已经看出来了安乐大帝是一个十分相信科学的人,更喜欢将一切制度化和数字化。而对待医学她也是这样,而想要将关于人体的一切都定量分析,那自然逃不掉的便是对人体的研究。】

  【所以安乐大帝当即下令让宫中太医对死刑犯进行尸体解剖,并且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器官图。】

第60章

  天幕的这段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睁大双眼,满脸地不可置信。

  他们听见了什么?解剖尸体?

  虽然如今也有仵作会检查受害者尸体寻找死因,但那是逼不得已,而且除了官府办案的相关人员,也不会将结果告诉其他人啊。

  而且哪怕是最凶残的仵作,也不可能将尸体完全解剖,还要绘制所谓的人体构造图啊!

  在短暂的沉默后,众人开始疯狂地讨论了起来。

  百姓们并不懂医术和医理,但他们仅凭自己的直觉就已经十分排斥对尸体的解剖。

  一个满头白发的汉子当即对着哭天抢地了起来,“死者为大,人死了就应该让他们入土为安啊!哪怕安乐大帝是皇帝也不能做出这样不敬尸体的事!这是会遭报应的啊!”

  很快便有人附和了起来。

  “对对对,怎么能拿人的尸体开这样的玩笑,这可真是死无全尸了。搁以前只有犯了重罪中的重罪才会这样不留全尸吧!”

  “听说前几朝的时候还有五马分尸的刑法,但是因为太过残忍所以取消了。”

  “这死后开膛破肚岂不是比那五马分尸还要残忍?这可真是,啧啧啧……”

  ……

  百姓们一阵抱怨中,老大夫也看着天幕沉默。

  他对于天幕所谓的解剖死刑犯尸体自然也是难以接受的,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根植在他们所有人的思想中。

  但是老大夫几乎将从古至今的医书都看了个遍,自然也知道历史上的确有人曾特意解剖过尸体进行观察。

  譬如黄帝内经中便已经提出了“解剖”的概念,记载了人体骨骼、脏器、血管分布等等信息,新朝的王莽篡位之后也曾经让太医和屠夫一同解剖叛党王孙庆。

  然而随着儒学大行其道,解剖尸体这一行为可谓是被视作大逆不道,大部分人的观念也都如同眼前的百姓们一般,完全不能接受将尸体开膛破肚,哪怕那些尸体本身是罪犯。

  甚至如今的法律还明确规定了禁止残害尸体,如此一来自更无人敢残害尸体。

  毕竟如果没有古时的那几次“解剖”,他们这些大夫恐怕连人体内部有哪些脏器都不清楚。

  如今的医学讲求“医乃仁术”,应当关注对活人的诊疗,而不是去研究尸体,所以至少据他所知已经有许久没有大夫对尸体进行解剖了。

  也因此,他们如今对人体构造几乎都停在了读那些古籍上,对人体的认知再无进展。

  如果他们真能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构造准确无误的识别出来,时不时他们这一代的医术就能迎来长远的发展?

  如果安乐大帝要召集大夫去解剖的话,他是不是……

  这一刻老大夫的心剧烈地跳动了起来,但他很快又按捺住了这份激动。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想法并不为如今的人所赞同,还是再看看吧。

  通天殿内也是一片热闹景象,太医们纷纷开口反对。

  当然因为顾忌到如今李云乐的地位,他们的话还算是十分委婉。

  “诚然安乐郡主在政事上颇有才华,但是她毕竟对医术一窍不通,她定然是搞错了。”

  “陛下,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啊!陛下且莫要偏听偏信安乐郡主这种外行所言。”

  ……

  也有不分太医在撇开自己的责任。

  “陛下我们医者都是医者仁心啊!对患者的尸体绝无任何歹念,哪怕是最终没能救活他们,我们也是最想见到他们能够完整无缺入土为安的人啊!”

  “对对对,鄙人虽然才疏学浅,但是依照我这么多年对医术的浅薄认知,人体讲求阴阳协调,就是那一股气运转全身,解剖尸体多半是没什么用的。安乐郡主怕是异想天开了啊!”

  ……

  武皇听着太医们的话,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传统不传统的她倒是没那么在意,她要一切以传统为尊,她就不可能登上皇位成为华夏第一位女皇了。

  只是她虽不是什么胆小之人,处死起敌人来更是从来不手软。

  但是在犯人被处死后还将其开膛破肚,让他们死后都不得安宁,在武皇看来还是有些太过了,哪怕是面对她最恨的敌人她也是做不出的。

  李云乐这丫头可真是让人迷惑,心软的时候是真心软,让她很是恨铁不成钢,但是偶尔又是心硬到了极点,做出那些无数人都不敢做的事。

  不过因为有着数次“前车之鉴”,再加上她对李云乐越发加深的信任,武皇并没有直接开口反对,而是打算等天幕播报完之后再行处置。

  至于事件当事人李云乐,她听到太医们言语中的不赞成时心中可谓是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传统观念可谓是根植在所有华夏人的心里。

  两汉过后,华夏的解剖术便停止不前,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大夫们都将解剖尸体视为大不敬。

  直到宋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之时,才又进行了两次解剖试验,绘制了《欧希范五脏图》和《存真图》,纠正了前人不少错误。

  然而这之后华夏的解剖学再次进入停滞阶段,甚至到了清朝时,西方的现代医学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清乾隆时的王清任还是只能偷偷去刑场观察处决犯人的尸体,但却反倒被一些卫道士讥为“杀人场上学医道”。

  哪怕是到了清末之时,面对西方传进来的医术还是有一大批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歪理邪说。

上一篇: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