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第71章

作者:荔景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当然我们安乐大帝也不是怕事的,被人一威胁就怕,而且当时女性高官也已经有了许多,甚至好几个都担任宰相、副相之位。她们见男人们竟然如此地团结反对他们女子拥有冠姓权,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于是也纷纷进言,状告那上书的大臣是在威胁君上,藐视皇权,希望安乐大帝能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就在两方人马剑拔弩张之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进言的大臣竟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撞向了殿中的柱子,原来他竟是意图死谏来逼迫安乐大帝!】

  天幕下,男人们心中很是激动。

  好好好!他们终于团结起来反抗那“安乐大帝”的暴政了!

  他们就说他们好歹也都是大男人,怎么就被“安乐大帝”带着那些女子打压成这样?

  虽说天幕里讲述的那些大臣没能如他们想要的那般强硬对抗“安乐大帝”,但至少还是反抗了!

  而且这“死谏”虽说听着有些懦弱,但效果往往比激烈反抗还要好上许多。

  若是那人真死了,那就是铁骨铮铮的铮臣!

  不管怎么样,那“安乐大帝”的名声都不会好了。哪怕她强行推动那项政策,天下百姓也会在心中嘀咕那项政策是不是真的好。

  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大“忠臣”以死反对呢?

  就跟当初乐工安金藏为了证明当时已经被降成皇嗣的李旦清白而剖腹自证后,武皇也不得不退步表示相信李旦。

  当然若是那人没死也无伤大雅,反正态度已经在那了。

  女子们则是沉下脸,他们中有许多人不懂政治,但他们却知道男人这般反对的肯定是大大有利于他们女子的事。

  可恶的男子们!安乐大帝只是想要赋予她们和男子们同样的权利罢了,结果他们连这点东西都不想给!

  就他们男人们能团结吗?她们女子也一样能团结起来!

  这一刻无数女子在心中下定决定,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要坚定地支持“安乐大帝”!

  而还有少部分已经受过良好教育,出身高贵且尚未嫁人的女子们当即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提出未来自己要争取冠姓权。

  哪怕之前他们还觉得没什么必要,现在看到男子们的反应这般激烈此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

  姓氏必然是好东西,不然男子们为何会那般剑拔弩张?

  李云乐脸色也有些难看,好家伙这人怎么把相隔快千年的大明文臣的手段学了过来?

  这些人说来没什么大本事,但动不动以死来威胁皇帝也实在是令人恶心。

  当然客观上来讲其中还是有不少的确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忠臣,但到了明朝后期“死谏”却是大大变了味,仿佛成了文臣们刷功绩的手段了。

  而且他们往往只是提出问题,但却提不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谓是人人都想做下一个魏征,但是没几个有魏征的本事。

  皇帝还向来顾忌自己的名声不敢对他怎么样,毕竟在那些人心里死了还能青史留名,反倒是成全了他。

  每次看到这段历史时李云乐恨不得化身皇帝直接将那些人拖下去斩首,然而她也比谁都清楚,只要皇帝不是破罐子破摔了,那就不可能对他们做什么。

  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如何应对,不会也被那人给道德绑架了吧?

  但很快李云乐便否认了这个想法,她从来不是那么在意自己名声的人。

  她若是那般在意名声,她恐怕就不会推动那么多的改革。

  毕竟改革必定会动一大批人的利益,而被她动了利益的人必然会反对她。

  他们没办法推翻她的统治,那就肯定要在名声上污名化她,将她打成所谓的“暴君”,就跟历史上大多数进行了重大改革的有为皇帝那般。

  只是她若是真不管不顾让那大臣去死,似乎又有些便宜了他,真真是如何处理都很恶心人。

  罢了,听听天幕中未来的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吧。

  那时的她应该也已经七八十岁了,想来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了。

  这般想着李云乐也不再纠结,专心听起了天幕。

  【不得不说这一招真是狠毒,那大臣的做派简直是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为了匡扶帝王不正之举,连自己性命都不顾的忠臣一般。但实际上嘛,我们都知道这就是男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狗急跳墙了。】

  【当然那一刻对于朝上的安乐大帝还有女官们的确很不好受,用当时还在安乐大帝身边当女官的大唐著名女宰相李冶在笔记中所说,当时她们那些女官都看呆了,毕竟那些男子平日里自诩坚强,结果这个时候竟然一哭二闹三上吊,寻死威胁皇帝!因为太过震惊,他们一时间都忘了去阻止那位官员。】

  【但也幸好那官员也并没有真正豁出性命的勇气,看似撞得凶猛但在撞上柱子的那一刻脚步顿了一顿,于是呢他虽头破血流,晕倒在地,但是在太医的抢救下还是保住了性命。】

  【不过其余男大臣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天赐良机,他们开始疯狂谏言,甚至还有朝臣声泪俱下地控诉了起来。

  “陛下,臣等知道您是女子之身,所以对女子更加体恤,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不顾整个天下,不顾长久以来的社会传统,只为了一己之私就引起社会混乱啊!难道臣的同僚用自己的命都不能唤醒陛下吗?如果陛下一意孤行,那臣等也只能跟那位同僚一般以死明志了!”】

  【这人说完当即跪下,而其余男性大臣们也跟着跪了下来,齐声大喊,“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等愿以死明志!”】

  【总之这番作态之下可谓是将安乐大帝架住了,仿佛安乐大帝不采纳的话就是年老昏聩,听不进臣子们的谏言。】

  【这时包括李冶女官们都感受到了男性朝臣们的压迫,纷纷担忧地望向坐在御座上的安乐大帝。】

  【李冶在笔记中是那么形容她当时的感情的,她很害怕安乐大帝顶不住压力而退步,放弃即将赋予女子的冠姓权,但也知道不论谁面对天下一半人的反对都难以顶住。况且在安乐大帝当政期间她已经大大地改善了女子的生存环境,给了女子们从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权力。】

  【所以哪怕安乐大帝真的妥协了她也能够理解,毕竟哪怕是皇帝也从来都不是为所欲为的。】

  天幕下,男子们顿时兴奋不已。

  好好好!只要能让那些女子们不开心他们就开心了。

  女子们此时的心情也一如那天幕中的李冶一般,虽然不愿见到安乐大帝妥协,但更体谅安乐大帝此时面对的来自天下半数人的压力。

  不少女子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在心中安慰自己。

  女子的权益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争取来的,他们未来能获得那么多的东西已经足够幸运了,他们应该满足了。

  而就当女子们心生绝望之时,天幕上安乐大帝的反应却是出乎了他们所有人的意料。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此时端坐在御座上的安乐大帝却是老神在在,望向台下跪着的朝臣们仿佛只是看向蝼蚁。】

  【半晌后她才冷笑道,“朕竟然不知朕千挑万选出来的大臣们不仅无能还没自信,朕何曾说过不准孩子跟着父亲姓了?朕只是说让你们自由商定,你们就觉得自己争不赢女子们了?”】

  【这问话一出,当时情绪十分激动的大臣们直接石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天幕下的男人们:……我们也快石化了。

  李云乐则是差点笑出了声,男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当然他们那虚无缥缈的自信心啊!他们怎么可能承认自己争不赢女子呢?

第73章

  【半晌后,那些朝臣们才终于回过了神。他们自然不能回答他们没有信心跟女子比,毕竟男人的自尊心大家懂得嘛。让他们承认不如其他男子都很难,更何况是让他们承认不如女子。】

  【但他们若是回答他们有信心那也踏入了安乐大帝设置的圈套,毕竟他们既然有信心,又何必再去反对这项政策呢?他们刚才的表现就仿佛是笑话般了。】

  天幕下的男子们也很是窘迫,哪怕他们知晓李云乐最终是想夺走独属于他们男子的冠姓权,但此刻也再难以去反对了。

  毕竟这句质问已经通过天幕传到了全天下,只要他们敢出声反对,他们定然便会被其他人耻笑他们是害怕自己比不过女子了。

  可恶可恶!

  当然更多“自信”的男人们则是在心中安慰自己,没事的,哪怕真实行了那项政策,但最多也是那些底层男人们倒霉。

  他们可是一家之主,将家中收拾得妥妥帖帖,谅他们的妻子也不敢跟他们争夺冠姓权。

  【总之这件事就以这么一句问话结束了,毕竟那些大臣们都支支吾吾不敢回答。安乐大帝自然也懒得搭理他们直接颁布了旨意。】

  【其实那些男大臣要是愿意继续搏上一把实际上还是有翻盘的可能的,但怎么说呢真正有话语权能说得上话的男子几乎都有比较好的物质条件。他们内心并不觉得自己真的会失去冠姓权,之前的反抗也不过是基于男性本能的反抗,但是缺乏不顾一切抵抗的决心。】

  【所以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毕竟安乐大帝只需要想如何赋予女子相对平等的权力,而男人们操心的可就多了。】

  【从之前的例子大家都已经看出来了,男人们看似是一个利益整体,但是因为内部阶级分化,利益诉求不同等等的缘故,他们实际上就是一盘散沙,用些小手段就能够分化他们。】

  被戳中心事的男子们再次无言,能不能少揭他们的老底啊!

  女子们则是会心一笑,果然,不管实力相差多么的悬殊,能获得胜利的永远都是那些团结在一起的人。

  他们女子从前受到了太多的压迫,无路可退,这样反倒能激发出他们的团结一致的决心。

  而这一刻,天下女子们的对未来的心也逐渐坚定了起来。

  纵使前方再多艰难险阻,只要他们目标一致,一起奋斗,未来总会比现在要好。

  ……

  【接下来安乐大帝更是趁热打铁更改了女子和男子拥有同等继承财产、爵位的权力,当然男人们自然依旧是十分不满。然而因为有了之前两次的遭遇,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之前撞柱差点死了的大臣在痊愈没多久后便被安乐大帝安排去开发非洲,顺便搜寻之前逃到非洲沙漠中的阿拉伯帝国皇室的余孽。】

  【用安乐大帝的话就是,“朕十分感动于他的忧国忧民,所以自然要让这样的人才担当重任,非洲这样急需开发的地方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然而非洲实际的状况大家都清楚,虽然经过几代人的改造,非洲依旧分布着大量的沙漠。又因为气候太过炎热,传染病也比其他地方多一些。当时的岭南和东南亚地区都已经被

  【多种因素下,非洲的经济发展依旧不如其他地方,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非洲发展。】

  【咳咳,大家可想而知那名大臣去到非洲后面临的状况,据说刚到后就上吐下泻拉掉了半条命,全靠随身携带的抗生素保住了一条命。可谓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那位大臣一共在非洲当了15年的地方长官,期间他工作十分努力,想要立功让安乐大帝看见召他回中原。只可惜只可惜安乐大帝国事繁忙,再加上那时年岁渐大,早已经忘记了遥远的非洲还有一个被她发配的大臣。】

  【直到他65岁病重之时给当时的皇帝上书,希望能够准许他的遗体能够重回故土,这时当时登基没几年的新帝才想起母亲当年还“发配”了一个大臣去了非洲,她也不是苛刻的人,更何况华夏一向讲究人死之后落叶归根,于是新帝便答应了他死后重归故里的请求。】

  天幕下的李云乐嘴角一抽,她其实怀疑自己是恶趣味犯了。

  毕竟霸总小说里,动不动就是将人发配到非洲,她这也算是纪念上辈子了。

  而朝臣们则是背后一凉,好家伙,如今竟然有比发配岭南还要更远的地方了!

  要知道他们连岭南都不愿意去,更何况是那更遥远的非洲?!这要是落到他们身上可怎么办?

  一瞬间不少朝臣的脸色都严肃了起来,不敢再泄露丝毫自己的心中的不满。

  【不过呢,一个人的功过还是要客观看待的,那位大臣在非洲为官期间还是发挥了不少作用的,不仅在当地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基建工程,还将华夏的农业技术推广到了非洲,让当地百姓不再过着刀耕火种的部落生活。】

  【也因此当地人到现在都还在纪念那位大臣,甚至还在山上刻了石像,每年都有人去祭拜他。】

  【虽然有史学家认为他其实是想要回到华夏中原故土才那般努力,但不管他意图如何,只要能够利国利民就应当受到大家赞扬了。】

  这一刻,不少原本畏缩的朝臣们心头一颤,特别是那些本就有雄心壮志、青史留名的人。

  他们刚感叹完那人被发配非洲结果反倒青史留名,最菜的原来是他们自己了!

  甚至他们之中还有不少人动起了心思,从这段时间天幕透露的信息来看,未来华夏会迎来极大的扩张,而在天幕中频繁提到的都是那些有开扩之功的人,如果这样就能青史留名,不然他们主动请缨去开发非洲?

  哪怕不去那什么非洲,未来会有那么多的土地,他们也可以选一处效仿嘛。

  于是一瞬间,不少有为之士也不再纠结那冠姓权和财产继承之事。

  毕竟他们能保证自己不会被女子压过一头,被抢走冠姓权,至于未来,他们更加在意自己是否能青史留名。

  没办法,那“安乐大帝”虽然太过偏心女子,但是她也的确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平台,让他们达成夙愿,这让他们怎么拒绝?

  李云乐也挑了挑眉,没想到这样一个“小人”竟还能做出这样的功绩来。

上一篇: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