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资助的贫困生是胤禩 第86章

作者:四担白米 标签: 清穿 娱乐圈 婚恋 甜文 穿越重生

  这般人才,百年難遇。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可惜.……

  可惜是老八的人。

  可惜……爺还不是皇帝。

  鄂伦岱怔怔看着跪得挺直的郭绵。他原以为此女必是祸国妖孽,她却为天下卑贱之人舍生忘死。这般赤子之心令他羞愧難当。

  而揆叙被那句诗彻底俘虏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何等孤绝、滚烫!

  这气魄風骨,乃至遣词造句,正是他半生所求而不得的文人至境。

  “太子所言極是,男女大防,乃国之大节。”太后严厉地斥责道:“女子气节重于性命。真到了需借气续命的境地,便是天命该绝。若因贪生而坏了纲常伦纪,莫说来世难投富贵胎,现世便要被戳断脊梁骨。唯有守得住礼教清白,含笑以死全节,方得祖宗庇佑,保这世代的人上之位。”

  什么?天命该绝?

  郭绵:……希望你临死的时候也能这么潇洒。哎,我跟1995年出生的郭真真都有代沟,何必跟这群出生在一六几几年的老古董白费口舌。

  她再次滑跪:“太后教训得極是。我错了,我错得离谱,我不可原谅。我愿意改名叫阿其那。”

  太后:……

  康熙:……

  众人:……

  郭绵接着又转向康熙:“儿媳对皇父赐婚充滿感恩,对八爺更没有半分不满。我能平静地提出休妻,只是因为经此一事,我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远离我着这种人,他才能过得更好。请皇父成全。”

  “八嫂!”老九忽然喝问:“你今天到底怎么了?说话做事簡直完全变了个人,你是不是中邪了?!”

  他其实是在暗示郭绵,快装做中邪,只要能给大家一个交代,太后和皇上会看在八哥的面子上从轻处置你的!

  太子冷笑道:“怕不是中邪那么簡单。”

  “哦?”康熙看向他:“你知道什么?”

  太子起身回话:“回汗阿瑪,儿臣略听了些传闻,先前觉得太荒谬并未当真,现在看来……要不还是先听她怎么说吧。”

  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引得众人心痒难耐,窃窃私语。

  要说出来了吗?揆叙紧張的出了一手汗。

  鄂伦岱一直在看他,他不敢回视,因为他已经决定反水。

  他不想说出她的身份。

  这些凡人不配了解她!

  人间不配拥有她!

  所有人都在等郭绵的答案,好像只有她自认‘中邪’才算真正的妥协,才算圆了各方面子。

  偏偏她不是个圆融的人。

  “我很清醒。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道,语气坚定:“请皇父下旨令八爷休妻。”

  太后失望至極。

  后妃一片叹息。

  康熙重重哼了一声,“那你的孩子呢?被休之后,孩子怎么办?”

  啊?

  郭绵蓦地愣住。她完全忘了自己现在在别人眼里是带球状态。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儿臣绝不休妻!”

  郭绵的心往下一沉。

  他不肯休妻,那就只剩第二天路可走了——贬妻为妾,金屋藏娇。

  郭绵本已下定决心‘杀青’,以后不再来了,所以对做妻还是做妾无感。

  只是想起他从前说的‘你要在外行走,必得以皇子福晋的身份,除此之外任何身份都会委屈’,难免觉得……心塞。

  从前他生怕委屈她一丁点,现在他觉得她已跌落神坛,可以受委屈了。

  胤禩大步而来,屈膝跪在她身边,带来一阵潮湿腥气。

  她愕然转头,只见他浑身湿透,身上还沾着几片树叶,像是刚被人从湖里捞上来一样。

  郭绵心里的难过哀怨顿时被惊悚愧疚取代了——不是,对你伤害这么大么?投湖自尽去了???

  显然不止她一个人这么想。

  “老八,你怎么搞得这么狼狈?”太子一脸关切,口吻却是幸灾乐祸的。

  胤禩淡淡回道:“多谢二哥关心,方才去更衣,不小心失足落水,无碍。”

  事实是,郭绵和小太监口对口那一幕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刺激,当时他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无法思考,稀里糊涂被老四和老九拉走,不过隐隐还惦記郭绵,知道不该把她一个人扔在那儿,为了尽快冷静下来,他撇开那俩人,跳进湖里泡了一会儿。

  深秋的湖水很凉,非常醒脑。爬出来后冷風一吹,效果更好。

  胤禩现在冷静极了。

  太子笑道:“是失足就好,二哥真怕你想不开。”

  失足就好?!郭绵简直气炸,忍不住想说:好的话你多失几次!天天失!

  然而刚要張嘴,右手忽被胤禩握住。

  他的手冰凉!

  郭绵扭头看去,只见他脸色泛白,唇色发紫,牙关微微打颤,分明冷极了。

  这要不是在大清,她怎么也得脱件衣服给他穿!

  好在惠妃也注意到了他的状态,已经吩咐人去拿布巾和披风来。

  胤禩没有看她,目不斜视地看着高台上的太子,朗声道:“二哥说笑了,我怎么会想不开?从今往后,我福晋的姓名与功德将流传千古,我高兴骄傲还来不及呢!”

  “流传千古?孤没听错吧?”太子就像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扫了众人一圈,发现大家的表情和他差不多。

  十三道:“二哥,八哥是不是起燒了?”

  老四斜了他一眼,接着捅了捅老九,老九立马会意,上前一跪,大声道:“汗阿瑪,八哥身子弱,这时节落了水,再受了风,怕是要害一场大病。要不先送八哥八嫂回府,等八哥身子好了再料理此事?”

  康熙置若罔闻,喝问胤禩:“老八,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胤禩中气十足地答道:“儿臣岂敢在皇父面前妄言。八福晋今日所创救命之法,能在危急之时挽回性命,若能广传天下,必能活人无数,此乃千秋之功,足可彪炳史册。皇父若不信,尽可宣太医来问,他们必知此法之精妙。”

  康熙摆摆手,让人将王太医和呂太医请来。

  胤禩让他们复述当时的诊断结果。

  两位太医口径一致,非常肯定地说小太监当时心跳已止,脉象已散,救无可救。

  康熙道:“可朕听说他不仅没死,现在甚至可以自行走动。”

  呂太医意味深长地反讽道:“看来八福晋是神仙下凡。”

  康熙素来不信鬼神,吕太医这句话在他听来,纯粹是无能的遮羞布,他冷笑了一声,喝道:“胤禩,你来说!”

  胤禩道:“汗阿玛容禀。两位太医方才断言此人必死,然八福晋却徒手将其救活亦是事实,足见她所用之法精妙绝伦。儿臣细察此法有三奇:其一,不假金针药石,徒手可施;其二,简明易学,纵是乡野村夫亦可习之救人;其三,见效神速,确有起死回生之效。众人见证,儿臣亲试,绝无欺哄。若将此术广传天下,可使我朝仁政广布。八福晋献此济世良术,实乃上承天心,下恤民瘼,其功德岂止泽被当世,更将惠及千秋万代。”

  康熙的神色发生了微妙变化。

  太子观察细微,忙道:“汗阿玛,八弟这话说的不够严谨,小太监不是八福晋徒手拖回来的,而是吸了八福晋的气之后才活过来的。方才儿臣等及太后身边的两位女官均看得真切,八福晋口对口给那太监渡了气。而且,连太医都不知的救人之法,八福晋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胤禩正要说是侍妾张氏所传,郭绵忽然捏了捏他的手——

  她迄今还不知道张氏的存在,怕胤禩圆不好,便主动接过话把,侃侃而谈:“太子爷应当听过,我自成婚后一直卧病在床,久而久之,便自寻些医书来看。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有记载救助自缢者之法,云:‘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意思是,多次按压胸腔,可辅助心脏恢复跳动。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帮助人恢复呼吸的方法,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这是说,堵住口鼻,向患者口中渡气,可助其恢复呼吸。所以,我用的法子,并非自创,而是将两位先贤的方法结合到一起。当时我也只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已。”

  十阿哥忍不住讥笑:“王太医吕太医没看过这两本书?”

  王吕两人面红耳赤。看是看过,没想到能这样用。

  当然也不能怪他们。

  到了二十世纪中期,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才开始在中外医生的探索实践下结合使用。

  郭绵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完全是因为自小喜欢高危运动,上急救课的次数太多。

  康熙怒斥王吕二人医术不精、医德不良,是导致八福晋犯错的罪魁祸首,将他们当场革职查办。

  处理完他们,胤禩立即请康熙允准,将八福晋今日用的急救方法命名为‘八福晋急救法’,并为八福晋刻碑立传。

  郭绵简直要被这个两极反转晃晕了。

  胤禩你真没发烧吗?你爹娘奶奶兄弟正在批斗我呢!人家还没说放过我,你就让人家表扬我,还要表扬给全天下乃至后人看,是不是有点太蹬鼻子上脸了???

第110章

  老四料定康熙绝不会答应,为了帮老八夫妻,立即出列恭敬地说道:“汗阿玛明鉴,儿臣以为此法确实功在千秋。然,若以‘八福晋急救法'傳世,显得不够庄重权威,毕竟八福晋并不是济世名医,再者,只怕市井小民因此名想入非非,将今日之事演绎得不堪入耳,于八弟之颜面,皇家之体面无益。不如......”

  他略作停顿,目光诚恳地望向康熙:“不如以汗阿玛年号命名,称作‘康熙急救法'。一来彰显汗阿玛仁心济世之德,使天下百姓皆知此乃圣主恩泽;二来此名庄重威严,可杜绝市井流言;三来,此法若能流傳后世,当与正在编纂中《康熙字典》和《历象考成》并列,成为彰显汗阿玛文治武功的又一盛举。”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至于八弟夫妇的功劳,儿臣以为可在太医院设立专档,由院正親自記录始末。既保全事实本相,又不至因名号之争而损及朝廷体统。若汗阿玛恩准,儿臣願親自督办此事,务求記载详实,傳承有序。”

  说完,他恭敬地补充道:“此乃儿臣愚见,一切还望汗阿玛圣裁。”

  他这个提議令康熙極为心动。

  康熙从政四十二年,先后平三藩、收台湾、親征准噶尔,武功赫赫,文治方面却没有太多建树。

  正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缺,他才下令编撰《康熙字典》和《历象考成》。这两部书才剛剛起了个头,不知在他有生之年能否完成,如今这‘康熙急救法’已然成型,倒是能立即在文治空白上添上一笔。

  不过他有点不好意思就这么霸占人家的功绩,也不太好处理八福晋——要是记她这一功,不仅不能罚她,还得奖她,那尊卑何在?礼教何在?!

  胤禩心思复杂地看了老四一眼。

  其实他原本就打算待康熙驳回‘八福晋急救法’,再提出‘康熙急救法’,好让皇父明白,自己和八福晋願意将这功绩让出来成全皇父的文治武功,請皇父为八福晋正名。

  没想到被老四抢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