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74章

作者:木头山 标签: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之前,银都机构的明星,不管从哪方面,都很难比得上右派的明星,这次可算是扬眉吐气。

  之前也跟内陆合作过,但是不是这样的方式,谁能想到,这么合作,效果这么好,早知道,他们就早这么做了。

  亚视这次也是靠着《天台之上》,重新回到和TVB分庭抗礼的地位。

  可《天台之上》后,亚视和银都重新陷入被动地位,最近被TVB打的节节败退。

  银都也让张鑫炎去内陆找过李稻花,想再合作一把,只是正好那时候李稻花去了阿美莉卡,双方没能见面。

  张鑫炎知道李稻花去阿美莉卡,也是感慨颇多。

  之前李稻花在港岛留下传说,自己挥挥衣袖就回内陆,让一群想要投机取巧的明星扑空。

  他可知道,那次那边有不少明星都写了保证书,还在报纸上公开发言,就是为了跟内陆划清界限。

  李稻花在阿美莉卡获奖的种种新闻,港岛这边比内陆还要多,还要全。

  这次内陆要派文化交流团过来,银都发现交流团里还有李稻花,高兴的不得了,提前通知自家手下的演员做好准备。

  那可是在阿美莉卡也很火的作者,只要她想,随便带几个人去阿美莉卡好莱坞,简直不要太容易。

  说不定还能从小说开始,量身打造一个最贴合形象的角色,成为国际巨星,也指日可待。

  银都这边这么大的动静,对面当然也不放过,很快就也知道这件事了。

  港岛回归正式确定下来之后,除了一些死硬派,很多人都开始试着给自己找出路。

  忠诚什么的,也就是说着玩,钱和命可是自己的,得为自己做打算啊。

  不止是影视行业,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哪怕是那些社团,也开始找机会给自己洗白或者是转行,要不就是投靠到大佬旗下……

  对面一边担心自己家呆英主子,一边又想释放缓和信号,李稻花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首先,李稻花不止是在阿美莉卡,在整个西方国家都有名,她的很多小说,呆英也有,这是文明的象征嘛。

  他们接触李稻花,那就不算是跟内陆接触,是为了跟国际接轨。

  其次,任何人都是可以争取的,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说不定他们就可以把李稻花争取到他们这边来呢。

  什么?你说李稻花不愿意说英文,只愿意在大型活动上说中文?没问题,我们也是说中文的,大家一样啦。

  他们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在他们眼中,说英文才是高贵的。

  右派影视公司也开始张罗着准备给李稻花接风,是的,不是给交流团接风,是给李稻花接风。

  给交流团接风,那他们是不要命了,呆英可还没走呢,这还是呆英的地盘呢。

  交流团下飞机之后,就看到左右两边泾渭分明,一边人多,一边人少,人少的那边明显气势不如人多的一边。

  带队的负责人一眼就认出,人少的那边才是跟他们对接的银都机构,步伐轻松的走过去跟对方握手。

  “同志们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李稻花的站位比较靠前,握手的时候,对方明显很热情,还没等她伸出手,对方就已经准备好了。

  港岛的气温,哪怕是冬季,也不是很冷,所以李稻花穿的也不厚,欧阳远从南方给她带回来的呢子大衣正好派上用场。

  灰色的呢子大衣,黑色毛衣内衬,配上蓝色牛仔裤和一双黑色小皮鞋。

  下飞机的时候她就是手揣兜下来的,这次也真不是装。

  飞机上还是挺暖和的,港岛的冬季再怎么不冷,也没有飞机上温度适宜,刚从飞机上下来,李稻花就觉得有点冷。

  她的手,以前是生过冻疮的,这个年代的农村,手生冻疮是难免的事情。

  而且冻疮这种东西,一旦生过一次,之后不注意保暖的话,很容易复发。

  之前在他们还没搬家的时候,欧阳远为了李稻花的手不再生冻疮,给她买了手套围巾帽子。

  知道李稻花手冷,没办法把手套捂热,如果出去外面,就隔一会儿,自己用手把手套捂热,再让李稻花戴上,等李稻花把手套戴凉,再重复这样的动作。

  在家里,冷水是不让碰的,家里的火炉上一直放着水壶,李稻花平时写稿子,也是坐在火炉边。

  就这样,那年冬天才没生冻疮。

  原本冻疮留下的疤,经过这几年的修整,已经彻底看不到了,李稻花可不想再生冻疮。

  关节处永远也好不了的裂口,天热就痒的挠都没法挠,这样的痛苦,没生过冻疮的人无法理解。

  而且,写稿子的话,手生了冻疮,会更麻烦。

  交流团正在跟银都机构打招呼呢,对面的几家影视公司负责人也凑过来。

  “riceflower你好,我们代表召氏电影,欢迎您到港岛进行文化交流。”

  “我们是茂业影视,欢迎riceflower小姐。”

  一群人都在介绍自己是什么公司的,有些李稻花还听过,有些是真没听过,可能是早早的就不行了吧。

  他们称呼李稻花的时候,都是用的李稻花的英文笔名,甚至不止是她的笔名,说其他话的时候,也是中英混杂。

  这就属于卡李稻花的bug了,既说了中文,表现了自己确实是会说中文的,又说了英文,代表自己跟英文区域不可分割。

  “我叫李稻花。”握手是握的,纠正是要纠正的。

  “riceflower小姐,您……”

  “我叫李稻花,你也可以直接叫我的笔名,稻花,怎么会有说中文的人,叫别人翻译的名字呢?你礼貌吗?”

  几个人愣在原地,你礼貌吗,真是巨大的冲击。

  在来之前,他们是看过李稻花参加颁奖典礼,以及接受记者采访的新闻

  画面的,港岛这边跟国际接轨确实做的很到位。

  国内都只有报纸报道,电视上也没有这些视频。

  看到李稻花在国外的样子,他们已经就觉得,这是个自大、狂傲、无理……的人,他们可是绅士啊。

  呆英绅士就是他们的最终学习目标。

  结果被这样的人说他们礼貌吗?到底是谁不礼貌啊,就知道,被阿美莉卡喜欢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好玩意。

  这样的人,也就阿美莉卡这种没有底蕴的国家才会喜欢了。

  可是没办法,谁让阿美莉卡现在强大呢,呆英都不敢说什么。

  几个负责人只能用稻花老师来称呼李稻花,虽然他们在心里无数次吐槽这个名字土到不行。

  “稻花老师这次来港岛,一定要给个机会让我们尽地主之谊。”

  李稻花正准备开口拒绝,她可不想太忙,银都这边还不知道准备了多少活动呢。

  听带队的负责人说,银都对这次文化交流特别重视,一听就是准备压榨劳动力。

  结果自己的大衣被人拉了几下,扭头,负责人轻轻点头,这是让她同意的意思。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李稻花还是答应下来,银都给他们订的酒店也告诉他们,方便他们过来拜访。

  等到坐车回到酒店修整,李稻花才问为什么要同意。

  在她看来,这群人一点都不尊重人,尤其是不尊重文化交流团,正常的流程应该是像银都这边一样,先跟带队负责人接触,接下来才是他们。

  现在这样,直接跳过负责人,不仅是对交流团的不尊重,也是对她本人的不尊重和不负责。

  这搞得好像她跟他们有什么特殊关系一样,拜托,她可是个正经人。

  “稻花同志,我知道你看不惯他们的作风,可是现在,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他们也是我们要团结的对象。”

  交流团的主要作用就是从文化方面慢慢渗透港岛,转变港岛的思想,毕竟,这么多年的殖民期,足够呆英影响港岛的思想的。

  之前是没有机会,现在有机会,当然要抓住,交流团不被对方重视没关系,只要有机会就可以。

  “我们是绝对相信稻花同志你的,提起稻花同志,谁不说一句给咱们国家长志气啊,稻花同志不仅作品优秀,人品更是过硬,要不上头能在这个节骨眼放心让你过来吗?”

  负责人懂得什么叫说话的艺术,也清楚李稻花的脾气,一溜话下来,李稻花的嘴角根本压不住。

  这话说的就是她啊,说的那是一点没错,

  同一时期,银都和右派都放出新闻,在港岛散布这个好消息。

第75章 上官婉儿传奇(修)散布消息的时……

  散布消息的时候,双方的侧重点也不同,银都的侧重点是在内陆文化交流团,右边的侧重点是在李稻花。

  相同的是,双方都传达出来,《天台之上》编剧,1983年阿美莉卡星云奖得主,李稻花,赴港交流。

  港岛对于李稻花并不太熟悉,上次李稻花过来,银都宣传过一段时间李稻花,那段时间之后,又恢复平常。

  只有看到详细的介绍,港岛读者才想起来,原来是那个人。

  说起李稻花他们不太清楚,说起李稻花的成就,他们就想起来自己看过李稻花的作品。

  “所以我们也可以和她合作吗?”右边的演员们又一次跃跃欲试。

  闯美,是很多港岛演员都想完成的成就,成为国际巨星,拥有自己的底气,这样才能在港岛活的更好。

  港岛这地方,鱼龙混杂,很多势力都是相互融合,不分你我的。

  港岛的演员也不像内陆的演员那样,有身份有地位,他们挣的钱不少是真的,可受的苦也比内陆演员受的苦要多。

  看着港岛这么多人都想跟李稻花搭上线,都想着借助文化交流团的资源,让自己再上一层楼。

  还有人想试试看,能不能通过文化交流团,成功进军内陆市场。

  上次的《少林寺》让他们意识到,内陆也有很大的市场资源,提前给自己做好准备,也不是坏事。

  李杰看到这些,只是后悔,当初《少林寺》火起来的时候,他认识了来自港岛的导演和演员。

  知道在港岛,拍电影是很挣钱的行业,比内陆拍电影挣钱多了。

  为此,他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就是为了能提前退出国家队,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往来。

  当时教练知道的时候,劝过他,内陆的导演也劝过他,甚至还给他承诺,一定会给他最好的资源,说他是难得一见的武打苗子,在国内是头一份。

  如果他愿意,稻花老师的下部作品也可以让他来做主角。

  他当时一心就想来港岛,谁也劝不住。

  来了港岛才知道,他这样半路出家的,资源远比不上人家老牌演员。

  有什么好的资源,也轮不到他。

上一篇:当气运之女死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