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线人系统在刑侦文里当热心市民 第144章

作者:张小一 标签: 系统 悬疑推理 爽文 穿越重生

  关夏的眼睛落在最后牺牲的几个名字上,许久都无法移开,虽然最终邪不压正,但却是一个惨烈的结局。

  关夏本能的看了季安一眼,又下意识的去寻找许年的身影,但没找到才反应过来,许年陪着戚白进法医室去处理伤口了。

  大概是关夏的表情异常的有点明显,季安和庞乐都很快就察觉到了,转头看向她关心的问,“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关夏摇摇头,季安走过来探了探她的额头,又摸了摸她的脸,声音放的更轻了,又问,“吓着了吗?那吃点甜的压压惊,等晚点儿了解完案情,我们就去招待所办入住休息。”

  季安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塞进关夏手里,关夏下意识的剥开吃进嘴里,才反应过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身边的人似乎都有了准备糖的习惯。

  关夏确实是被系统说的惨烈结局吓到了,但终究只是文字,看着季安鲜活的站在她面前,眼睛里盛满她的身影,再加上甜食的抚慰,关夏紧绷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好奇的问,“招待所?我们这次住在招待所吗?”

  季安又安抚的在关夏背上拍了拍,才嗯了一声道:“之前是为了方便,再加上没什么危险,所以我们住在酒店,但这次不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遇到袭击,汪雨就向上申请住在了军区的招待所,离的很近,开车十分钟就到了。”

  关夏感叹了一声,“军区招待所啊。”听着就充满了安全感。

  庞乐也感叹了一声,随后问道:“警方没有招待所吗?咱们怎么是住在军区招待所里。”

  季安解释道:“因为公安系统出差的多,所以常年都是满的,咱们这几个人倒也能塞下,但很难将房间安排在一起,甚至很有可能一层住一个人,为了方便和安全考虑,最后专案组将咱们安排在了军区招待所,不管怎么说,至少休息的时候不用提心吊胆的。”

  关夏道:“专案组安排的还真是周到。”

  “毕竟咱们能干啊,”仲小雨笑了笑道:“只要能力强,在咱们受到困扰之前,其他人就会先一步解决。”

  庞乐像是身有体会一样,颇为认同的看着仲小雨点点头,关夏却只是勉强笑了笑,虽然有大家聊天的声音转移了她的注意力,但看着季安,她总是忍不住想起系统告诉给她的其中一本刑侦文的故事梗概。

  庞乐是女主,陆听枫是男主,而队伍里除了关夏,剩下的人都是那本文里以庞乐和陆听枫为中心的配角,伍杨那个犯罪组织同样存在,但却没了孟兰的名字,她成为了那个组织数不清成员里微不足道的一个。

  与现在的情况不同,文里伍杨那个组织被发现,是在庞乐28岁的时候,也就是三年后。

  陆听枫偶然得到了一条他妹妹案子的线索,锲而不舍用尽一切手段追查下,然后发现了那个庞然大物。

  在追查的过程中又逐渐发现了季安追查的案子也与那个组织有关,陆听枫自知仅凭他们无异于蚍蜉撼树,螳臂挡车,所以主动向曾经的上级任局求助,之后许年他们中队也被牵扯进来,一同与那个组织博弈。

  而庞乐是整本文里被那个犯罪组织里一个变态盯上的倒霉蛋,她屡次脱困反杀,误打误撞的与陆听枫相识,机缘巧合下加入了破案小队,并以超高的武力值在小队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整个队伍里除了仲小雨,所有人都被她救过。

  但就这样一个要智慧有智慧,要计谋有计谋,要武力有武力的小队,最终却以三死一残四伤为结局。

  在系统提供的故事简介中,许年、季安、戚白牺牲,蒋英耀脊椎神经受损,剩下的人虽然活着,但也受了很严重的伤,养了半年才养好,整个小队差点全军覆没。

  当然以伍杨为核心的犯罪组织被连根拔起,他连同他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手,都被破案小队送进了地狱。

  伍杨身死的那关键一枪是庞乐开的,她本来是盯着腿和肩膀打,但不知怎么打腿的一枪打空了,而打肩膀的一枪却很干脆的命中伍杨的心脏,让他戏剧性的跟很多被犯罪组织杀死的受害者差不多的死法。

  关夏回忆的太认真,连戚白处理完伤口和许年从法医室里出来都不知道,直到许年喊了她好几声,庞乐又轻轻推了推她的手臂才回过神,看了看许年,又看了看戚白,有点慢半拍的道:“你们出来了?怎么样?给戚白缝合伤口的法……医生怎么说?”

  关夏本来不太在意这些,但自从看了系统提供的小说梗概,总觉得这句话连起来说很不吉利,便在关键的地方换了个用词。

  其他人或许也觉得被法医缝合伤口怪怪的,便对关夏临时换词适应良好,尤其是戚白,还对关夏投了一个有些感动的眼神,才轻轻晃动了一下手臂说:“就是皮肉伤,消了毒一共缝合了六针就把我打发了,只让我注意不要碰水,更不要剧烈运动,还要忌口,其他就没了。”

  关夏之前还对戚白受伤心有余悸,但知道了他原本的结局,就觉得他现在只受皮肉伤已经是福大命大了,便点点头道:“那就好,不过小雨之前说的很对,等后面有时间,你是要好好练一下了,还有许年和季姐也是,还有蒋哥,等有空了,都要练一练。”

  冷不丁的突然被点名,许年还好,季安和蒋英耀就忍不住对视了一眼,觉得有点奇怪。

  庞乐也觉得奇怪,一搂关夏神色古怪的问,“你怎么突然提这一茬,是不是预感到了什么,预感到谁会受伤?”

  关夏正觉得之前说的话有些不合适,打算再说些什么进行着补,结果庞乐就非常有默契的给她提供了合理的借口,只犹豫了一秒,关夏就顺势点点头说:“对,之前没觉得,但自从戚白受伤后,就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关夏说着还暗示性的又看了看许年、季安和蒋英耀,充分表达了对于这个预感的重视。

  关夏的直觉向来敏锐又准确,本来还不太在乎的戚白,神色都认真了起来,许年更是道:“好,我们会注意的,等之后有了时间,我们会好好的加练。”

  关夏等许年说完又看向季安,直到季安也神情郑重的保证,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因为时间紧张,等戚白一处理完伤口都来不及休息,众人便由许年打头,和辖区分局的刑警队长简单沟通了几句,便坐进了装修相似的南城区分局的会议室。

  她们进去时会议桌上已经堆满了资料和案卷,看样子南城分局之前就被打过招呼,还很重视,这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所有案卷有关的资料都调了出来。

  待大家一一在椅子上坐下,关夏就迫不及待的问,“陈队,我想问一下,0523雨夜杀人案,凶手有在案发现场留下什么重要的证据吗?”

  关夏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闻言都有些紧张的看瘦高的中年刑警看过去。

  陈队正整理着手中的资料准备分发,闻言顿了一下,迎上众人期待的目光回答,“有,一枚比较清晰的血指纹。”

第213章 这就是刑侦文世界里的反派吗?……

  指纹二字,说的人轻描淡写,但在听的人耳里却是震耳欲聋,关夏仿佛听到了自己心脏砰砰跳的极快的声音。

  关夏本能的看向许年,就见坐在对面的几个人表情都差不多,有欣喜若狂的,也有激动到神情有些扭曲的,尤其是最跳脱的戚白和仲小雨,还忍不住兴奋的击了个掌,结果恰好戚白抬起的是受伤的手臂,这么一折腾,又疼的嘶了一声。

  “真是个好消息,”汪雨也难得高兴的说:“我记得许队之前说犯罪嫌疑人已经被请进了建阳市局,那想来指纹和生物样本也顺利的拿到了,这要是匹配上了,这案子不就相当于破了一大半。”

  关夏也难掩激动,看向陈队问,“陈队,这枚指纹进入了数据库里吗?”

  陈队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看他们的表情还是明白了什么,同样咧开嘴笑了笑说:“在数据库里,前些年数据库一建成,省厅就派下专家组盯着我们前前后后花了快两年的时间将所有未被破获积案的相关证据都录入了数据库里。”

  关夏听的心中一动,又问,“陈队,那这案子你们重启过吗?之后跑数据库有没有跑过全国库?”

  陈队道:“跑过,还跑过不止一次,每一次我们都抱着极大的期望,但始终未匹配上,加上这次你们来重启案子,已经重启了七回了,幸好这回是真有好消息。”

  陈队说完犹豫了一下有些好奇的问,“我刚才听着,你们已经确认了犯罪嫌疑人,这案子都隔了三十几年了,又没监控又没目击证人的,你们怎么确认的?那人是曲明市人不?还是说是流窜作案。”

  涉及保密,关夏也不知道该不该说,便避开陈队的目光看向了许年。

  许年当即出声开口道:“不是流窜作案,具体是什么人,因为还只是怀疑,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在指纹匹配上之前,我们还不能透露。”

  虽然只回答了几个字,但也满足了陈队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便又笑着点点头道:“了解了解,我只需要知道这一点就够了,那咱们接下来还开会吗?还是说你们回去休息,等指纹结果出来了再说?”

  这次陈队看向许年,想着他是做主的,谁知道许年又询问的看向关夏。

  关夏思考了几秒道:“既然人都在这儿了,那就将案子相关信息都了解完了再去休息吧。”

  关夏做了决定,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许年就看向陈队说:“那就麻烦你了陈队。”

  陈队有些稀奇的看看许年,又看看关夏,像是有点搞不清两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也只好奇了一秒,就很有敬业精神的将手上整理好的资料给众人分了分。

  陈队道:“这个案子我们在现案时找到的证据其实很充分,你们可以看看照片,我们不止发现了一枚非常具有价值的血指纹,还找到了凶器,以及凶手在行凶时所穿的雨衣,我们当时发现这两件很重要的相关物证时是在距离案发现场两公里的一处不在规划内的垃圾堆积处。”

  关夏看着手上已经泛黄像素不怎么清晰的照片,有些不解的问,“不在规划内的垃圾堆积处?”

  陈队看着关夏解释道:“就是附近的居民为了方便,自选的一块扔垃圾的地方,因为不在规划内,所以就没人打扫,长年累月的扔下来,就臭不可闻,就算有人扔垃圾也是隔着墙远远的扔进去,并不会就近查看,也许是因为这点被凶手选择成为处理凶器的地方。”

  关夏听的点点头,“就这点看,凶手是极为熟悉案发现场附近环境的。”

  关夏回忆了一下许年他们查到的伍杨的生平,他六岁的时候被送到曲明市儿童福利院,因为人聪慧早熟,在孤儿院的日子并不算太难过,小学的时候因为出身受到过欺负,但随着长大成绩优异的十分突出,很快就成为了老师和校领导的宝贝。

  初中是走读的,高中也是走读的,按理来说走读生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会管的很严,但因为伍杨的成绩太好了,再加上为人很低调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模样,两方都不怎么管他,给了他很高的自由度,也就是说,六年的时间他完全有机会将任何他感兴趣的地方都摸的很熟。

  想到这里关夏回神,就听到陈队说:“我们当时也想到了这点,随后组织了大批的人手进行走访调查,也确实锁定了一些有杀人动机的犯罪嫌疑人,但查到最后,都找到了案发当天的不在场证明,这案子查来查去最终还是变成了积案。”

  庞乐突然出声问,“陈队,你们当时有尝试从死者的女儿身上入手吗?”

  陈队点点头道:“也考虑过排查过,但死者的女儿怎么说呢,就是一个倔强好强十分努力一心只想考出去远离家庭的好孩子,我们彻底排查过她的朋友圈,但没什么可疑,毕竟她的朋友是真少,也没什么交心的,更别提替她杀人了,我们当时但凡跟她有丁点交情的都排查了,结果就是案发当天全都有不在场证明。”

  关夏听的在心里叹气,其实就陈队他们当时的调查方向,已经非常细致以及全面了,要是寻常的凶杀案凶手肯定跑不了,但奈何凶手实在是非同寻常,无论怎么筛网,根据条件伍杨都在那个网外,除非对死者女儿所在的学校进行全员采集指纹以及DNA,不然肯定是发现不了他的。

  关夏翻着资料,试图寻找伍杨的杀人动机,翻着翻着在看到某一页上的文字时,动作猛的停了下来,那页纸上记录着死者与死者女儿之间发生的从小到大一系列的矛盾。

  死者名叫孙阳辉,死者女儿名叫孙秀秀,因为孙阳辉的重男轻女,孙秀秀从一生下来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刚生下来时,孙阳辉甚至因为是个女儿,差点将其溺死,最后还是刚生产完的孙秀秀母亲强撑着一口气硬是将女儿抢了过来,为此还挨了孙阳辉一顿毒打。

  孙秀秀会走路起就被孙阳辉指使着干各种活,她母亲倒是心疼她,但因为没有正式工作,再加上忤逆孙阳辉会挨打,所以只敢私底下多照看点女儿,明面上只要孙秀秀不挨打,是不会多说什么的,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孙秀秀的弟弟出生,家里有了儿子,孙阳辉像是终于有了盼头,开始勤快起来。

  家里有了钱,孙秀秀也得以上学,当然不是孙阳辉突然大发善心,而是因为孙秀秀母亲是个文盲,孙阳辉又要在外赚钱,生怕儿子以后也大字不识,为了让孙秀秀教弟弟,这才大发慈悲让她上学。

  孙秀秀也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她压榨着每一点时间,日复一日,虽然孙阳辉不做人,但始终没让自己的成绩掉下来过,一直名列前茅。

  女儿成绩好,孙阳辉有了面子,这就让他对孙秀秀宽容了一点,不过好景不长,孙秀秀初二的时候,孙阳辉染上了赌瘾,家里重新变的一贫如洗,本来孙阳辉是要让孙秀秀辍学去打工的,但无论是邻里还是学校的老师、校领导都劝他,孩子有了出息以后才能更好的孝敬他,更何况孙秀秀成绩好还有学校的奖励,这是实打实每个学期都会拿回家的钱,或许比孙秀秀出去打工都要多,孙阳辉被四面八方的人哄着,总算是熄了念头。

  但孙秀秀高中时,孙阳辉不知道从哪里认识的一个狐朋狗友,看上了孙秀秀,就给孙阳辉出主意,说是孙秀秀一看就脾气大记仇,这个性子的人但凡让她抓住机会飞出去,就再也抓不回来了,劝他趁着还能管住孙秀秀,最好将她按死,永远拴在自己身边,不然女儿就算出息了也沾不到一点好处。

  孙阳辉或许心里一直都有这个隐忧,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决定了,他要阻挠女儿参加高考,他那个狐朋狗友又给他出主意,高考成绩涉及学校领导的政绩,除非不可抗力,不然他就算在高考当天将孙秀秀锁在家里也会有老师带着公安一起来解救人,什么叫不可抗力,就是孙秀秀即使坐进考场,也无法考高分。

  孙阳辉心动了,想来想去,决定在高考前夕打断女儿的右手,这样就算她临时换左手考,但因为不是常用手,时间紧张也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

  当然这一切的计划孙阳辉并未能实行,因为就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孙阳辉就死在了距离家并不远的一片废弃建筑工地附近。

  关夏反复将这段资料看了好几遍,又回想了一下之前查到的张伟彦、王慧勤、陆满庆以及姚清妍身上的案子,一个念头逐渐在脑海里成形。

  关夏看的认真,就见坐在身边的庞乐突然凑过来看了两眼,说:“你也看到这页了?那看样子我想到的你应该也想到了,犯罪嫌疑人之所以杀孙阳辉,杀人动机就是这个孙秀秀。”

  这话一出,陈队立即看过来疑惑的问,“怎么说?犯罪嫌疑人是孙秀秀的朋友吗?不太可能,我们当时都排查过了,难不成是哪个没跟孙秀秀说过话,但一直暗恋她的人?”

  陈队皱着眉头,道:“也不对啊,我们当时也往这个方向考虑过,但查来查去确实查到几个暗恋孙秀秀的人,但都有不在场证明,难不成是我们查漏了?其他学校的?”

  陈队越想越远,关夏没说话,但心里猜测着,伍杨之所以杀害孙阳辉,或许是存在了拯救的心理,又或许是看不得孙秀秀好好的人生被毁掉,但绝不会是对孙秀秀产生了感情,毕竟他那样的人,关夏很难想象他会爱上谁,还有就是他那样的人一旦真爱上谁,绝不可能得不到。

  所以关夏想来想去,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从哪里听说了什么,就像五年前张宏达一家被杀是替张伟彦报仇,陆满庆十几岁的时候叔叔被杀是替他姐姐报仇,孙阳辉被杀,也是变相的为孙秀秀报仇。

  当然报仇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算是拯救,毕竟如果孙阳辉的计划真实施成功了,那孙秀秀的一生算是被彻底毁了,她成绩那么好本来该有一个十分美好的人生,但要是高考前夕右手被打断,那她就只能被困在从小长大的地方,被困在孙阳辉的身边,从熠熠发着光的人变成一个暗淡时时刻刻都在痛苦挣扎的灵魂。

  关夏想到这里,心情突然有些说不出的复杂,如果她的猜测是真的,那么在最初的时候,伍杨即使杀人,也算不上是一个纯粹的坏人,但现在三十几年过去,他真的变成了一个坏人,这就是刑侦文世界里的反派吗?让人恨不得他死的同时,还有点唏嘘,有点可惜。

  关夏只在心里叹口气,就很快打起精神问陈队,“对了陈队,后来这个案子重启时,你有再联系过孙秀秀吗?她现在怎么样?”

  陈队有些意外的看了关夏一眼,才道:“联系过,生活的好着呢,前些年还是给人打工,但后来自己创了业,听说都住上别墅用上保镖了,我们后来聊起的时候还感叹过,虽然孙阳辉的死让人痛惜,但孙秀秀顺利高考走出去也让人庆幸,她是个好孩子,也应该过这样的好日子。”

  关夏最近一直沉重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点,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第214章 说的对,罪魁祸首是伍杨

  花了快一个小时的时间,关夏才将陈队分给她的一沓案件相关资料看完。

  果然不出她所料,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伍杨的身影甚至是名字,他就像是一盘棋局之外的一颗棋子,无论陈队怎么查,他都不在这块棋盘上,所以即使三十几年前负责这起案件的刑警队再细致再认真,哪怕是将与死者孙阳辉有过所有矛盾的嫌疑人都采集了指纹进行比对,也终究变成了一件积案。

  合上资料,关夏随手放在会议桌上,想了想,不禁又感叹伍杨的计划真是周密,还特意挑了一个雨夜,下着大雨的雨夜,这样他即使真留下什么证据,在大雨的冲刷下也会消失,不过到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是被陈队他们找到了一枚比较清晰的血指纹。

  想到这里,关夏又向陈队看去,“对了陈队,你们那枚血指纹是在哪里发现的?”

  陈队回答说:“就是那件被凶手扔在规划外的垃圾堆积处的雨衣夹缝里,说来也是我们运气好,本来在案发现场什么都没找到,正连夜组织人手沿着案发现场附近寻找相关线索呢,就有一个老太太带着个孩子来报警,那个孩子是个孤儿,跟奶奶相依为命,每天都有赶在日出前早起去拾荒的习惯,然后就让她发现了那件雨衣,等拿回家后老太太看到了那枚血指纹,就觉得这件雨衣的来历有点蹊跷,就带着孩子来报案了。”

  陈队说着在面前摊开的照片堆里找了找,很快找到一张递过来,“喏,就是这张,我们后来尝试还原了一下,推测出应该是犯罪嫌疑人在杀完人后进行了换装,仓促之下就将血指纹留在了雨衣上,之后他应该又将雨衣放在了环境比较干燥的背包、或者是塑料包装袋里,这才让血指纹保存的很好,最终被人发现。”

  关夏接过照片低头看了一眼,发现血指纹是在雨衣衣襟人贴身穿的那一面,应该是在脱雨衣的时候不小心留下的。

  根据这件雨衣,关夏得到几个信息,心理素质不够、时间紧张、犯罪手法很稚嫩又或者是生疏,总而言之,关夏现在已经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这极有可能就是伍杨犯下的第一案。

  刚在心里舒了口气,关夏就听到季安问,“陈队,你们在勘察案发现场时,有没有找到疑似凶手留下的脚印?”

  陈队苦笑着摇摇头,“没有,不然我们也不会大海捞针一样进行走访调查了。”

  关夏心想要真是留下一枚半枚的足印,以当时各个实战专家的经验,说不定伍杨还真能被找出来,真是可惜,最终还是让他逍遥法外,还创建下了规模这么大的犯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