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小警花继承豪门幼崽后 第316章

作者:溯时 标签: 悬疑推理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十八年前,宋俊礼手上还没有这道疤痕,冯凝云看到的也许不是他。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对了。”曾咏珊翻动资料,“冯女士还提到一位脾气暴躁的男医生,我们怀疑是柯医生。你对他有了解吗?”

  “我们调查时才发现,这位柯医生已故。整理资料时,看见一堆往来文件,听说他在外面办了个药厂。”祝晴引出下一个话题,“会不会是因为分心在外面的药厂上,才使得柯医生对病人耐心不足?”

  “确实,当年柯医生管理药剂部,在外面办了个药厂。”宋俊礼说,“不过听说没多久,药厂就倒闭了。”

  “你也知道这事?”

  宋俊礼点头:“都是陈年旧事了,其实当年我也想跟着赚点外快。不过柯医生说药厂不缺人手,有需要再联系我……当然,只是推托的说辞,柯医生是委婉拒绝我了。”

  这是一段尘封的往事,在过去一个月内,程星朗查到其中一部分线索。当年明德精神康复中心的柯姓高层在外经营药厂失败,不久便从医院顶楼坠亡。

  而此时,宋俊礼的补充,让这段过旧事的脉络更加完整。

  “其实他当时已经焦头烂额。”宋俊礼感慨道,“所以说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太贪心。当年我还羡慕柯医生能两头兼顾,现在想想,专心做个医生也挺好。”

  祝晴抬眸:“焦头烂额?”

  “那时他在几间福利机构担任合约体检医生,有个孤儿原本已经被家庭选中领养,却在体检时病逝。”

  “没过几天,柯医生就……”

  “是十八年前的事了吧?”

  宋俊礼怔了怔:“已经这么久了吗?时间过得真快啊……”

  祝晴快速记录这个意外收获。

  当年那位明德高层的坠亡,外界传言是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意外失足。没想到,原来在那背后,还有一起孤儿领养流程的纠纷与之相关。在他离世后,这起纠纷再无人跟进。

  如今看来,两起事件与程家案子的时间线高度重合。

  曾咏珊说道:“谢谢配合,我想应该是冯凝云女士的认知出现偏差。不管怎么说,我们一定会查清楚原委。”

  宋俊礼站了起来:“麻烦你们了。”

  ……

  盛放、大姐和萍姨都待在家里没出门。

  “连闲逛都不许,看来这次形势严峻。”盛佩蓉站在落地窗前,指尖轻轻敲着玻璃。

  就在昨晚祝晴临走前,她还特意叮嘱要注意安全。

  抓捕犯人固然重要,但自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盛佩蓉向来雷厉风行,遇到问题就要立刻解决。她当即拿起手提电话,联系从小看着她长大的老董事,请对方帮忙物色值得信任的专业保镖。

  萍姨看得咂舌:“大小姐,这阵仗会不会太大了些?”

  “以防万一。”盛佩蓉说,“没事最好,反正多几个人跟着也不影响日常生活。这样可可能安心办案,小弟也可以放心去上学。”

  盛放的小脑袋瓜上,仿佛突然冒出三个问号。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去上学的!

  真是好闷。

  放放就像个小老头,弯着腰,背着手缓缓踱步,时不时发出一声望天的叹息。

  家里没什么好玩的,地下室的小型游乐场倒是已经完工,但他刚溜达到那儿,就被坏蛋大姐拎了回来。

  盛佩蓉说刚装修好的地下室,一股味道,不准他下去玩。

  百无聊赖间,盛放晃进了祝晴的房间。

  总感觉,好像有十年八年没见到外甥女似的,特别想念!

  也不知道案子什么时候才能破。

  盛放小朋友双手托腮坐在书桌前,盯着墙上贴着的“顿顿吃光光”奖状发呆。那些危险又刺激的侦查工作,这回与他无缘。

  盛放站了起来,注意到随意搭在椅背上的外套。

  这是祝晴昨晚换下来的。

  敏锐的放sir立刻发现外套口袋里的笔记本。

  “大姐!”盛放抓起笔记本往外冲,“晴仔忘记带——”

  “啪嗒”一下,笔记本掉在楼梯上,内页翻开。

  “你怎么趴在这里了。”盛放弯腰和笔记本闲聊,伸手去捡。

  翻过来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盛放宝宝指着其中一个不认识的字:“萍姨,这念什么?”

  萍姨戴上老花镜,凑近一看:“揍。”

  “回家记得……”放放瞬间大惊失色,“揍、小、孩!”

  记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真是一本不务正业的笔记本!

  盛放瞬间蹲成一团,小奶音碎碎念:“晴仔晴仔,过期不候咯。”

  话音落下,他又很难这么潇洒。

  少爷仔心慌慌地迈着小短腿,跑回书桌前。

  几分钟之后,他在“揍小孩”宣言旁边画了个圆滚滚的哭脸小人,配上滴滴分明的小泪珠。

  “大姐,‘饶命’怎么写?”

  盛佩蓉忍着笑:“不告诉你。”

  放放小朋友自力更生,握着胖乎乎的彩色蜡笔写上——

  No!

第107章 “目标确认。”

  警方对宋俊礼的证词展开了细致核查。

  调查结果显示,他右手上的疤痕确实是十五年前在一次实验事故中造成的,当时他二十九岁,从此伤疤伴随他的一生。也就是说,冯凝云十八年前目击的那个右手有疤的男人并不是他。

  当调查报告被摊在桌上时,警员们不由沮丧。

  大家调查的不仅仅是宋俊礼,还有副院长提供的名单上每一个手上带疤痕伤的医护,但同样,没有任何线索。

  “阿头,冯凝云毕竟是个精神病患者,她的证词不具可信度和可靠信,就算到了法庭上也是不予采纳……”

  “真的要花这么多时间,跟着这条线查下去吗?”

  莫振邦站在白板前,收起那份名单。

  “我们不能依赖一个病人的记忆碎片。”他转向众人,“这条线暂时搁置。”

  黎叔翻着档案册:“已经交叉比对了明德和惟生药厂所有员工的资料,再结合叶医生提供的凶手外貌特征,还是没有突破性发现。”

  白板上的照片和线索密密麻麻,几个关键人物的面孔熟悉又陌生。

  祝晴凝视着白板上坠楼高层柯晓博的照片,突然开口:“下午宋俊礼的笔录中,还提到柯晓博。当年他也想跟着柯医生赚点外快,只是后来被婉拒。”

  “这个坠楼的柯医生,当时兼任几家福利机构的体检医生。他的死亡时间、孤儿病逝的时间,还有程家的案子,都集中在同一时间段。”

  曾咏珊坐直了身体,翻找笔录本。

  “他是无意间提起当年柯晓博遇到麻烦事,‘焦头烂额’。不过当年随着坠楼意外,没有人再继续追查孤儿的离奇病逝事件。”

  莫振邦伸手接过,快速浏览,眉头越皱越紧。

  “都在十八年前,甚至是同一个月份前后几天发生的事,时间线确实巧合得过分。”他低声道,“彻查这几家福利机构。”

  在会议室里梳理案情的时间,是短暂休整,案情分析会很快结束,莫振邦再次分派任务,抓起外套重新出发。

  忙碌的脚步声响起,匆匆离去,直到会议室里再无一人,文职珍姐推门进来收拾资料,忍不住摇头叹气。

  “这班得加到什么时候啊……”

  ……

  警方开始走访几家曾与柯晓博合作的福利机构。

  第一站,就是当年发生孤儿急病死亡事件的福利院。

  时光荏苒,十八年的时间几乎让机构人员全部更换,警方几经周折才联系到当年的相关负责人,曾经的护理组组长莲姨,如今已经白发苍苍。

  莲姨上了年纪,拄着拐杖,在孙女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进福利院大门。每走一步,她都要停下来歇息片刻,目光望着院内斑驳的墙,眼中是深深的怀念。

  从前福利院的管理并不规范,偌大的一间档案室,却找不到从前的任何资料,只能由老人回忆口述当年的细节。

  “我记得你们说的那个孩子,是个女孩,叫彤彤。”

  “那对夫妇前前后后来看了好几次,每次都在彤彤的年龄上犹豫不决。当时彤彤已经七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很难像幼儿那样与养父母快速建立亲密的感情。”

  “我们见过太多案例,大龄被领养的孩子学不会撒娇、讨好,最终又被养父母退回来。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是很大的伤害。”

  “但也许这对夫妇和彤彤有缘分,回去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要接她回家。所有手续都办妥了,只差最后一步……”

  莲姨陷入遥远的回忆中,苍老的手搭在桌上。

  “可没想到就在例行体检后,报告出来,彤彤突然查出问题,短短三天就……”

  祝晴问道:“体检是柯医生负责的?体检报告有什么问题?”

  “彤彤查出了传染性疾病,人说没就没了。那对养父母无法接受,多次来找柯医生讨说法。谁知道没过几天,就连柯医生自己也……”

  “后来这事就不了了之,毕竟不是亲生父母,也没有继续追究的立场。”

  “太可惜了,我还记得听说自己被选中领养的那段时间,彤彤很开心的。院里这么多孩子,本来就数她最开朗,天天唱着歌帮护工一起照顾弟弟妹妹们。”

  祝晴追问:“那段时间,还有其他孩子突发意外吗?”

  “那倒没有。当*时正好全院孩子都在做常规体检,因为是涉外领养的特殊时期——”

  祝晴和莫振邦同时抬头,眼神骤变。

  “你说全院孩子都在做体检,具体是什么时候的事?”祝晴问。

  “十几年前的事了……我记得是个冬天,天气特别冷,孩子们都在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