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 第241章

作者:小胖柑 标签: 豪门世家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陆春梅应了一声,正要端菜,元宝跑了进来:“宁宁姐做了什么,怎么这么香?”

  陆春梅抓了一块肉塞小儿子的嘴里,脚轻轻踢儿子,说:“出去,出去,吃饭了。”

  元宝吃到了肉,跟在他妈身后走了出去。

  燃气灶上,岳宁把两个砂锅烧上,在砂锅里放上油,砂锅底铺上蒜头、洋葱和姜块,再把腌制好的钳鱼块铺在葱姜上。最上面放上青红辣椒和葱段,盖上盖子,让它焗着。

  她转身回去,葛月芹把最后一勺汤汁浇到鹅肉盆里,抓了一把青蒜段与红椒丝,放在顶端。

  陆春梅快步走进来,分别端了一大盆鹅肉出去。

  陆春梅马上回来,岳宁让陆春梅烧火,岳宁快速地炒了一盘冬笋炒腊肉,腊肉就是刚才炖的那块肉上切下来的边角料。

  炒了冬笋,两个砂锅正在“啫啫”叫,岳宁把米酒淋在砂锅上,火冒了起来。

  “宁宁,你怎么能这么糟蹋酒?这瓶酒我都不舍得喝。”杨忠义心疼地说。

  岳宁手里是一瓶九江双蒸,本来就是她用来做啫啫煲的,岳宁笑:“下次给你买一箱过来。”

  杨忠义摇头:“不用,不用,我就自己酿点米酒就好了。”

  岳宁关火,听见外头一阵自行车声响,阿彪和秀秀兄妹俩进来。

  “人齐了,等我把洋芋饼饼炒了,咱们开饭。”

  岳宁炒了洋芋饼饼,摘下身上的围裙,和陆春梅一起端着洋芋饼饼走出去。

  乔君贤帮岳宁拉开了凳子,岳宁把洋芋饼饼放在桌上,看向乔君贤:“他去西北找我的时候,吃的第一顿就是洋芋饼饼。”

  “哇哦,好浪漫哦!乔二少跟宁宁第一次见面,就吃宁宁亲手做的饭吗?”赵佳颖说道。

  乔君贤正在替岳宁打开可乐罐,被她提起吃洋芋饼饼,他立马把可乐罐递给她:“你自己打开。”

  岳宁接过可乐罐自己打开,乔君贤说:“我第一顿,吃到的是一个大婶做的洋芋饼饼,那个洋芋饼饼,又干又咸,我们家不允许浪费粮食,桌上连口水都没有。我是硬把它吃下去的。”

  “你没有硬着头皮吃下去,你吃得打嗝了,我给你倒的水。”岳宁帮他回忆。

  隔壁桌的陆春梅听见了说:“不会啊?洋芋饼饼怎么会不好吃?”

  岳宁转头跟陆春梅说:“如果是巧妹婶儿做的呢?”

  “李巧妹那个女人会做饭吗?”陆春梅说道,“咱们大队里最有福气的就是李巧妹了,谁家都是女人做饭,就她家是她男人做饭。”

  岳宁站起来,拿着可乐:“因为我的缘故,我西北小杨沟的乡亲和港城大学的同学能有缘坐在一起。为了这个缘分,我们干杯。”

  岳宁和大家碰了杯,大家一起坐下吃饭。

  胖强急不可耐地把筷子伸向鹅块,夹起一块带皮鹅肉,塞进嘴里。

  岳宁说:“有点辣的。”

  “还好,还好!不太辣,好香。”胖强嘴里吃着鹅肉含糊地说。

  “是好吃。”赵佳颖说着好吃,但是吃下一块鹅肉后,素来不吃辣的她开始打嗝了。她连喝了两口水才缓过来。

  岳宁用公筷给赵佳颖夹了一块钳鱼:“你还是吃鱼吧!”

  “好。”赵佳颖夹开鱼肉,吃了一小口,她眼睛一亮,“好嫩的鱼肉。我以前都没吃过。”

  “我们这里叫它钳鱼,其他地方叫鮰鱼,长江鮰鱼和刀鱼、河豚、长江鲥鱼并称四鲜,有‘西施乳’的美称。港城市面上不多见。”

  岳宁想到上辈子后来钳鱼成了市场上物美价廉的一种鱼,那时候已经是李鬼代替了李逵,那是南美引进养殖的斑点叉尾鮰。

  听岳宁这么说,大家把筷子伸向钳鱼煲,岳宁眼明手快,帮着正在吃鹅肉的乔君贤留了一块鱼。这人平时特别爱吃鱼,今天倒是专心致志吃鹅肉了。

  因为外婆家是新加坡的,他自小就吃惯了酸辣口味,此刻反而觉得这微辣的固始鹅块恰到好处,腊味的咸香被辣椒激发出层次感,鹅肉纤维间的油脂在辣味中显得格外丰腴。他舀了勺奶白的汤,汤面上漂浮的黄油被辣椒染成橘红,喝下去暖意顺着食道蔓延到胃里,确实适合冬天吃。

  他咽了下去,还埋怨岳宁:“这么好吃的鹅,怎么没见你做过?”

  还没等岳宁回答,周明轩说:“乔二少,宁宁会那么多菜,她天天给你做,你也得很多年才能吃得过来吧?”

  “乔二少,有个大厨女朋友会是什么感受?”

  “会胖。”胖强说着还继续夹菜。

  赵佳颖没好气地说:“那是你,人家乔二少为了让宁宁满意,办健身卡健身的好不好?”

  往事被提及,乔君贤闷头吃鱼,不想多说。

  “春梅啊!你这个鹅肉的做法,跟宁宁学会了吗?以后咱们养殖场,多的是这种鹅肉。”杨忠义跟自家老婆说,“你做的话,再多放点辣椒。”

  “我不是李巧妹,会做菜,你也不能巴望我把菜做得跟宁宁一样吧?人家是祖传几代的手艺。”陆春梅没好气地说,“你喝了点猫尿,就异想天开了。”

  岳宁转头跟他说:“忠义叔,等加工厂开了,这鹅是哪儿都不会浪费,以后鸭毛、鹅毛都要收起来,处理了做羽绒被、羽绒服。鹅肝卖大价钱,鹅腿、鹅翅都一块一块分区分了,提供给饭店和菜市场。”

  “我说呢?这外国人也太浪费了些,这么大一只鹅,就吃个鹅肝。原来其他部位也吃的啊?”杨忠义说道。

  “当然啦!这可是一门大生意。”岳宁笑看着陆春梅,“咱们做大生意的,可要注意形象,不能把腊肉挂在大门口。”

  “知道了,知道了。”陆春梅把碗里的一块骨头扔在食堂的地面上,其他人也一样,把骨头扔地上。几条狗嘎吱嘎吱地咬着骨头。这食堂还是新的,地面都是水磨石的,这才多久,已经布满深深浅浅的油渍。

  岳宁笑了笑,她知道个啥啊?

  不过这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改的,自己当初在西北不也入乡随俗吗?慢慢来吧!

  乔君贤又舀了两勺汤,喝了一口,他问:“宁宁,你是不是可以出一个咸辣鹅汤面?我觉得这个汤做面条汤底很好。”

  “是哦!我也觉得好味呢!”周明轩说道。

  “要是宁小厨有,我会一直买。”

  岳宁自己舀了一勺汤,喝了一口,汤鲜美、微辣,确实是特别容易爆的一款。本来鹅肝用鹅,鹅肝卖了就赚回来了,鹅肉分切之后销售,是额外的利润。如果慧仪姐姐能用这些鹅做方便面,成本低廉,口感也很好,是一门好生意。

  “这个鹅汤要配我们西北的裤带面。”秀秀听见了,跟着说。

  “是个好主意。”岳宁点头。

  边吃边聊,岳宁看着胖强把最后一块洋芋饼饼蘸着鹅汤塞进嘴里,满足地打了个饱嗝。

  见岳宁看他,胖强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说:“我回港城就去办健身卡。”

  酒足饭饱,时间也不早了,他们要回鹏城宾馆。

  秀秀陪着岳宁出食堂,岳宁看见阿彪,招手:“阿彪过来。”

  她和阿彪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她是个外来户,还背着“狗崽子”的身份,阿彪没少护着她。

  阿彪走过来问:“干嘛?”

  “你可以啊!”岳宁笑着说。

  阿彪有点糊涂,看着她:“咋啦?”

  “找好对象了?”岳宁悄悄问他。

  阿彪涨红了一张脸看着他妈:“妈……”

  “我告诉宁宁,又没跟别人说。”陆春梅满脸无辜。

  阿彪无奈:“还在处呢!”

  “处什么处,明明那么喜欢人家了。”秀秀靠在岳宁身上,“你给我的雪花膏,都被他拿走了。”

  “下次我再给你买。”岳宁跟秀秀说。

  阿彪听见了立刻说:“给我也买一份。”

  岳宁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第294章 到上海

  岳宁坐在沙发上,头靠在大堂嫂肩上。大堂嫂微胖,身上软软的,靠她身上很舒服。

  大堂嫂认真听着两位弟妹将如何管人。

  “哎呦,我这辈子也就会管着你们哥和军军,其他人我可怎么管哦!”张秋芬满脸愁容,只觉一个头两个大。

  起初,她不过是想开一家面馆找点事做,可现在,宁宁和慧仪竟都想让她掌管宁小厨在上海的生意。

  她在港城的宁小厨学习了整整一个月,将基本情况全都摸得清清楚楚,正打算回上海筹备开店。

  她原本计划拆掉乔家花园前面围墙的一段,改建成店面。然而,宁宁派来的人实地考察后表示,乔家花园南围墙虽临街,但所处片区闹中取静,并不适合经营周转率快的餐饮,更适宜打造高端餐饮场所。

  既然宁宁说不行,那必然是不行的,毕竟千做万做,亏本的买卖绝不能做。她甚至都打算放弃这个生意了。

  没想到,宁宁又打来电话,告知会派人陪她前往锦华饭店,一同商谈宁小厨品牌入驻上海的相关事宜。

  考虑到大堂嫂要开店,岳宁特意让杨志杰跑了一趟。毕竟店面选址至关重要,哪怕是同一条街区,左右两边的客流量都可能相差一倍有余。乔家花园作为住宅区,位置虽绝佳,但要开快餐店,这点客流量根本无法支撑起店铺运营。

  杨志杰在入住锦华饭店期间,看中了饭店侧面的一排店铺。而且,他还从住店客人的抱怨中了解到,上海缺少那种既干净又简单的平价饭店。那些国营小吃店,虽说面条馄饨口味尚可,但环境和服务却不尽如人意。加之出差的客人大多不愿像无头苍蝇般四处寻找饭馆。

  锦华饭店地处繁华街区,侧门正对着一条商业街。经打听,杨志杰得知侧门的那排店铺属于锦华饭店的产业,目前由其上级部门安排给市食品二厂作为店面使用。而这个铺面距离乔家花园,步行也不过十几分钟。

  锦华饭店的产业,上级部门不就是上海二商局吗?想到这儿,岳宁连忙给上海二商局的李局长打电话,希望能租下一个铺面开粉面馆。

  李局长一听她有意来上海开宁小厨,顿时兴奋不已。

  李局长提到,自己去日本考察时发现,东京新宿的宁小厨门前常常排起长队,客流量远远超过了那些洋快餐。而且宁小厨在港城和日本都十分受欢迎,他原本就计划找岳宁洽谈引入宁小厨品牌的事宜,如今岳宁主动找上门来,实在是求之不得。

  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预期,最开始不过是想帮大堂嫂开个粉面馆,如今却变成要成立合资公司。这情形,就如同原本只想买辆自行车,最后却入手了一辆宝马,实在令人始料未及。

  可当下,宁小厨品牌发展很快,岳宁面临着人员调配不足的难题。况且,之前已经答应帮大堂嫂开店,如今却变成宁小厨提前入驻上海,这让她觉得有些对不住大堂嫂。

  她思来想去,大堂嫂在港城学习期间,岳宁跟她深入相处,她人品可靠,不仅学习速度快,情商也高。于是,岳宁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决定,让大堂嫂担任宁小厨上海的港方代表。

  大堂嫂听闻这个消息,吓得不轻。她起初不过是因为在家无聊,想找点事做,又不想给已积压众多返沪人员的街道增添麻烦,才想着开个小店,从未想过要担任什么宁小厨港方代表,这突如其来的安排,着实把她吓坏了!

  崔慧仪经常往返于港城和上海之间,且立德是宁小厨的第二大股东,岳宁请她帮忙劝说大堂嫂。

  大堂嫂对此事连连摇头,可偏偏乔谨行在一旁劝说,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既然两位弟妹作为港城知名的大老板都认可她的能力,那她肯定能胜任。

  就这样,大堂嫂被“赶鸭子上架”。尽管岳宁派了港城宁小厨的首位店长,如今的宁小厨品牌店铺运营总监来指导大堂嫂,但她依旧忧心忡忡,据说因为吃不下饭,还瘦了两斤。

  这次岳宁和崔慧仪再次来跟大堂嫂聊聊,解决她的顾虑。

  正事说完,听见大堂嫂说这个,崔慧仪突然坐直身子,好奇地问道:“大嫂嫂,快传授传授经验,你是怎么把大哥哥管得服服帖帖的?”

  大堂嫂略显扭捏地回答:“挑他爱听的说呗。”

  崔慧仪一听,顿时泄了气。这招宁宁早就教过她,可用到乔君慎那个家伙身上,却毫无效果,简直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君慎那家伙,根本不要脸。”崔慧仪气鼓鼓地抱怨道。

  “那你要脸干嘛?”大堂嫂看向她,接着说,“男人女人之间,关起门来,就看谁更没脸没皮。别看你们大哥平时一副老实本分的样子,他就吃我那一套,最爱听我说些荤话,越荤他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