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尊世界喜欢肌肉男有什么错 第231章

作者:精神状态感到担忧 标签: 成长 穿越重生

  徐彣就站在刑部尚书的身后,同样是休沐被迫加班,她就神采奕奕,看着全然没有一点疲态,朝白若松眨了眨眼睛,解释道:“昨日咱们休沐的时候,圣人往抚国将军府赐了许多贺礼,还派了宫里伺候凤君的教习翁。”

  大桓男子嫁人前都要教习的阿翁来教规矩,教习翁的地位越高,就表示男子在家越受重视,女帝赐宫里的教习翁不是没有先例,起码言筠的教习翁就是宫里的,但赐凤君身边的教习翁还是头一回。

  照道理,这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但白若松却只觉得恐怖。

  凤君只太女一个嫡女,才刚薨逝不久,女帝就这样大张旗鼓把凤君身边的教习翁派去抚国将军府,这不是把云琼和将军府架在火上烤吗?

  白若松面对贺喜的人群笑不出来,只勉强扯了扯嘴角,但人群似乎误解了她的意思。

  “与抚国将军府结亲,那是荣耀三代的事情啊。”有个中年女人拍了拍白若松的肩膀,劝导道,“虽说白大人是入赘,但也别太不开心,等大人借势升了大官,外头养两个小侍,想随谁的姓就随谁的姓。”

  周围好几个人都露出了赞同的笑容。

  白若松面无表情,眼睛扫过女人和自己同色的官服,和腰间蹀躞带上挂着的礼印,很快判断出了她的身份——太常寺的五品官,太常寺寺丞。

  刑部尚书和徐彣都意识到白若松的不对劲,那太常寺寺丞却是一点也没发觉。

  “周大人。”刑部尚书面带微笑,不得不适时地打断了太常寺寺丞的话,提点道,“这里是政事堂,不是霖春楼。”

  刑部尚书的意思很明显了,这里不是你喝酒吹牛的地方,把嘴巴闭紧。

  太常寺寺丞一个哆嗦,终于反应过来,还没等向刑部尚书告罪,便听自己对面的白若松笑道:“大人这样有经验?”

  太常寺寺丞心道不妙,但是已经晚了,眼前的人一双好看的菱唇一张一合,已经把下头的话吐了出来:“不知道少府监的少监大人,知不知道大人这样有经验呢?”

  太常寺管国家祭祀礼乐,而少府监乘舆服御器物以及祭祀和朝会礼乐器服。

  这两大世家强强联手,以通婚巩固双方地位,可以说是门当户对,谁也别想压着谁,所以太常寺寺丞才只能把人养在外头,不敢带回家。

  往常她总觉得自己憋屈,昨日听说刑部司的白郎中,那个凭借一张小白脸,打马游街的时候把人引得水泄不通的探花娘子,要入赘给抚国将军府那个貌丑无盐,身高九尺有余的云麾大将军的时候,心里头顿时舒爽了不少。

  你看,虽然我憋屈,虽然我正夫拈酸吃醋,性子泼辣,但起码他生得小家碧玉,身段也好,柔若无骨,在床帏里头的时候看得人骨头都酥。

  白郎中连升三级,官场上春风得意,回家还不是得对面熊一样的正夫,还是入赘的,得贴着捧着,这日子过得有什么意思?

  今日这番话,虽是安慰,可她多少带着一些贬低,意图让自己憋屈多年的心思舒坦舒坦,怎么也没想到会被白若松反将一军。

  太常寺寺丞干笑两声:“我又不入赘,哪里来的经验……”

  白若松颔首,了然道:“原来大人不过是信口开河啊。”

  不知道有谁笑了一声,太常寺寺丞憋红了一张脸。

  可这话若真传出去,不说她那强势的丈母娘,便是自家家族里头的人也饶不了她,她万万不能承认,便只能硬着头皮挨下了这句“信口开河”,咬牙道:“确是我,口不择言。”

  刑部尚书那颗墙头草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见人被教训得差不多了,才开口转圜道:“听说白大人是主动要求入赘的,必然对云麾大将军是一片真心,周大人过分担忧啦。”

  “是,是,是我不清楚内情。”太常寺寺丞赶忙说着台阶下,一扭头,灰溜溜离开了人群。

  “恭喜白大人寻觅良人啊。”有人道。

  “所谓情义无价,真心难得嘛。”又有人道。

  白若松知道她们口不对心,嘴上一套一套的,心里头不知道怎么埋汰自己,便没有理会她们,礼貌一笑就算过去了。

  这群没品的东西,根本不懂欣赏!

  好在政事堂很快就齐整起来,开始讨论正事了,白若松便没有应付太久。

  照例吵吵嚷嚷一个多时辰后,有差役悄摸进了政事堂,在大理寺所属的官员位置上对着大理寺寺卿耳语了几句,大理寺寺卿便起身告退了。

  白若松敏锐地发觉大理寺寺正的位置也是空着的。

  等政事堂结束,她才知晓,原来是左谏议大夫入宫告御状去了,女帝派了徽姮大监亲自去了大理寺,监督闵仟闻的案子。

  --------------------

  作者有话要说:

  电脑坏了,找了人修发现主板和电源都烧坏了,修下来要一千多,没修,打算换新电脑,要耽搁几天,手机码字,更新不定,发现错别字奇怪是因为打字使用的是九宫格

第260章

  白若松觉得女帝走了一步险棋。

  如果是她,在自己都已经病得上不了早朝的时候,一定不会把贴身的大监派出去监督案子。

  不过徽姮的震慑力确实高,不过才三日,闵仟闻就被断定无罪,从大理寺监中放了出来。

  不过才关了三日,她就面容憔悴,看起来愈加清瘦,躺在床榻上,面对前来探望的白若松还是强打着精神,将后续说了一遍。

  原来小沙弥尼并不是主观上想要杀死姜仲临,事实上她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是被家人拜托了要将姜仲临放进院子,随后在二人发生争吵后带进特定的房间。

  “被家人拜托了?”白若松不理解,很难想象慧心比丘尼身边的小沙弥尼会因为别人的拜托,而做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

  闵仟闻默了默,解释道:“那小沙弥尼出家前的俗家身份,是门下省起居郎家的庶女。你知道的,大兴国寺那种地方,被官员塞不受宠的庶女进去也是常有的事。”

  白若松不知道,白若松很震惊。

  她忽地就想起了那日佘文过来把胡闹的三皇女叫走的时候,嘀嘀咕咕的耳语中似乎就提到了这位起居郎。

  起居郎一职其实没有什么实权,就是个记注官,说是主要负责记录军国大事,可一天天的哪有这么多大事可以记录,所以其实做的最多的就是记录女帝日常。

  今日见了什么人,批了几个时辰奏折,有没有喝酒下棋,乃至闲暇去御花园转悠转悠,走的哪条小路,都会被记录下来,是个十分惹女帝厌恶的活计。

  起居郎虽然是从六品,可平日里的存在感也就和宫里头扫洒的女使差不多,完全没有任何要去坑害闵仟闻的理由。

  白若松:“这位起居郎,如今被羁押了吗?”

  闵仟闻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

  白若松略略叹气,闵仟闻就觉得有些不自在。

  她初时那样针对白若松,后来还向她提出了一些过分的不情之请,可白若松并不计较,不但鼓励她一道进官媒衙门,还在休沐的日子赶去大兴国寺为她洗刷冤屈。

  闵仟闻觉得自己理应报答白若松,可她现在就连白若松的寻常问题都答不出来,十分没用。

  她知道白若松如今要入赘抚国将军府,虽然同僚们都以为白若松是为了将军府的权势,才这样委曲求全自己入赘给一个貌丑无盐的男人,可她不这样认为。

  闵仟闻是见过白若松去官媒衙门的样子的。

  她脚步匆匆,眼底含着璀璨的光芒,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真心全写在脸上。

  这样的白若松似乎不在意他人的闲言碎语,也不在意自己在外的风评与脸面,随心而动,洒脱得吓人。

  闵仟闻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报答这样的白若松,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

  “此次,此次还要多谢白大人,白大人于我几乎是救命之恩。”她捏紧了手底下的锦被,“若白大人今后有什么地方需要在下,在下一定全力以赴。”

  闵仟闻此刻真的害怕白若松说出什么“啊,没关系,不用报答”之类的话,让她在内心在之后的日子里一直苦苦纠结。

  “不用今后了。”白若松却是笑了起来,对着她眨了眨眼睛,“闵大人想要报答的话,简单得很,立刻就能报答。”

  立刻?

  闵仟闻真的不知道此刻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是白若松需要的,难道是钱财?

  “白大人请讲。”

  “圣人不是有口谕,遣闵大人往遂州查私铸铜钱一案么?”白若松凑近闵仟闻,压低了声音道,“若大人想报答,案子一旦有进展,便飞鸽传书告知于我,就是最好的报答啦。”

  闵仟闻僵住了。

  她与徐彣还有白若松同为金科进士,位列前三甲,前二位春风得意,连连升官,而她则默默无闻,查无此人。

  闵仟闻内心是不甘的。

  独自来玉京参加会试,没有夺得魁首,被清平县主三封家书骂得狗血淋头之后,她咬牙一定要做出一点成绩来。

  现在好不容易得圣人重视,遣去遂州调查这等大案,查得好升官指日可待,可白若松却让她绕过圣人,私自给她透露消息。

  这种行为,说轻点是口风不严,说重点就是叛君。

  闵仟闻面露难色,张了张嘴,半晌没能吐出一句话来,而白若松见状也只是了然地轻笑了一下。

  “我给闵大人透个底吧。”白若松保持着这个贴近的动作,轻言细语道,“这个案子虽然还没开始查,但我心里对幕后黑手已经有了人选,原先只有七八成把握吧……”

  她顿了顿,悠悠道:“可透过闵大人被陷害一事,如今有九成了。”

  闵仟闻目光猛地聚向白若松,感觉后背都沁出一点冷汗来:“白大人是说是……”

  “嘘。”白若松竖起一根食指,抵着自己的嘴唇,“闵大人心中有数就行,不必说出来。”

  闵仟闻深吸一口气,却并没有白若松想的那样失态,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我明白了。”她道。

  虽然女帝许了闵仟闻一旬的假,但她还是翌日就恢复了上值,得了兢兢业业的好名声。

  起居郎也在同一日被收押,据大理寺传来的消息,她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证言上说是曾被姜仲临当街羞辱过,一直怀恨在心,才寻机会杀了她。

  起居郎自叙且并没有要诬陷闵仟闻的意思,闵仟闻纯粹是倒霉,刚巧就和毒发的姜仲临在一块。

  这份证言极其勉强,错漏百出,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起居郎在替人顶罪。可大理寺上上下下,包括徽姮,全像是瞎子和聋子,默认了这个结案。

  左谏议大夫自是不满,可她也没有别的办法,本就打算忍气吞声了去,结果收敛姜仲临尸体的时候才发现姜仲临肚子上有道缝线。

  自己的嫡女含冤而死也就罢了,居然尸体还让人剖了!

  左谏议大夫在女帝御书房前头长跪不起,要求圣人严惩下令剖尸的白若松。

  当然,这些白若松都是听别人说的,总之等她知道这一切消息的时候,女帝的口谕已经下到了刑部司,责令刑部司郎中白若松罚俸半年,闭门思过,由刑部侍郎徐彣暂代其职。

  白若松当日就收拾东西,开开心心放假回家去了,路上遇到左谏议大夫还很有职业精神地装了装,一脸义愤填膺,好似闭门思过对自己是多么大的羞辱一样。

  女帝安抚了大臣,左谏议大夫发泄了怒气,白若松得到了假期,除了负担了更多政务的可怜徐彣,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白若松闭门思过的翌日,闵仟闻启程前往遂州。

  在此期间,女帝身体渐渐转好,总算参与了一次大朝会,安排三皇女接手了原先太女手中处理的政事,于冬月廿二,把人打发出去南方治水了。

  对此安排,朝堂上下的看法都很不一致,有人认为女帝是有意锻炼三皇女,还有人认为女帝是认为三皇女在玉京太过碍眼,才会寒冬腊月把人打发走。

  不过这一切和白若松关系都不大,她乐得清闲,吃吃喝喝,睡到日上三竿了三四日,该来的还是来了。

  沈佳佳开始长睡不醒了。

  殷照以为沈佳佳是个小公子,行为上很有分寸,就算沈佳佳不出现也不会去房间寻她。

  而白若松则因为与沈佳佳发生过一些争执,二人有意避开了双方。

  所以在吃午食的时候,小阿乐开口问“佳佳哥哥怎么没在?”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住了。

  白若松急匆匆去沈佳佳寝房,推门而入只见人睡得香甜,面上都染了一层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