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人生重写 第145章

作者:茶檀 标签: 种田文 重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之前在商安还没觉出来,来了这边以后才发现,不少家庭对孩子的培养特别重视,学钢琴、学小提琴、学舞蹈……

  她现在能听懂不少本地话,去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时候听着旁边的家长聊天,有些家长连孩子将来上哪个小学、哪个初中,连高中都做好了计划。

  女婿之前就提过了,计划等橙橙上学后适应一段时间,给她报点艺术课。

  还问过橙橙,音乐、画画和舞蹈,更喜欢什么。

  橙橙喜欢音乐和画画,而这两项里她又更喜欢画画,当时谢之俊就承诺,过完年让她去学画画,橙橙一直记着。

  丁彩叶忍了片刻,担心再装下去橙橙那点热乎劲下去了,赶紧‘勉为其难’的答应,道:“算了,妈妈决定了,这个奖励也给你,过完年咱们找个时间去看钢琴。”

  还不知道自己上当的橙橙欢呼起来,开心的不行。

  肖红春则是乐得不行,哈哈大笑。

  回到家,孙婶他们就在家里等着,已经做好了饭。

  家里的住不开这么多人,谢之俊从小区里临时租了套房子,家具也都是全的,给孙婶他们住。

  但两大家子一起过年,这个年就热闹了。

  肖红春这段时间最高兴,老家来人了,孙子孙女也来了,天天有说不完的话。

  丁宝这两天都不跟着妈妈睡了,在这边跟姐姐和奶奶挤一张床。

  丁彩叶回来,先去店里看了看,又去玉器店转了一圈,对完账,替谢之俊给员工们发了工资奖金和年节礼,安排好放假事宜。

  自己店里那边,比照商安的奖励来发,定了放假和开业的时间。

  之后去几位老师傅那里转了转,虽然过年的东西已经置备齐全了,她还是送了份年节礼去,还给几位师傅买了新衣服、新鞋子。

  二十九这天,所有的东西全部打折促销处理干净,检查好电路开关,给员工放了假。

  玉器店生意也很忙,到了晚上,把柜台里没卖完的玉器首饰清点完毕,做好交接,带回去装进了保险柜。

  丁彩叶还往商安打了好几个电话,询问大家的放假安排情况,脑子里全是事。

  年三十孙婶一大早上过来,跟肖红春一起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

  孙芸带着孩子九点多才过来,橙橙去看了看丁泽,捏着他的小手玩了会儿就去跟丁宝玩过家家了。

  丁彩叶问孙芸:“福明来过电话吗?他那边咋安排的?”

  孙芸笑道:“打过电话,说过完年初八就回来,他从云南直接回商安,不来沪市了。”

  “嗯,那时候米线店差不多也要招人了,他是得回去盯着。”丁彩叶说起过年的计划,“要不咱初一在家待一天,初二去浙省玩吧,跟沪市挨着,离得也不远,过去找个酒店住下,玩几天再回来。”

  孙婶他们来一趟,计划的是过了元宵节再走。

  “行啊,都没去过呢。”

  丁彩叶笑道:“以后每年抽点时间出去玩玩,不光咱们长见识,让孩子也长长见识。”

  跟孙婶他们一说,大家都同意。

  到了晚上,大人们忙着做饭,橙橙跟丁宝趴在窗户上看烟花。

  丁彩叶抽空从厨房退出来,带着俩孩子去楼下空旷的地方放了一波烟花,烟花放完,俩孩子还意犹未尽的,被丁彩叶揪了上去:“该吃饭啦!”

  开门的时候正听见肖红春说:“……彩叶带着俩孩子去楼下放烟花了。”

  是谢之俊打来的电话。

  丁彩叶赶紧过去接过来,问了问他那边的情况。

  没想到谢之俊返回云南了,跟丁福明一起过春节。

  “你俩可别喝多啊,少喝点。”丁彩叶叮嘱道。

  “放心吧,喝不多。”谢之俊道,“买新衣服了么?”

  丁彩叶笑:“买了,我还给你买了身,买的不算厚,在沪市这边单穿可以,回武东的话得套羽绒服……”

  两口子黏黏糊糊聊了二十来分钟才挂电话。

  吃年夜饭,看春晚,今年春晚依然有乔茗茗和赵江这对搭档,演的小品逗的大家捧腹大笑。

  到了零点的时候,丁彩叶给乔茗茗打电话拜年,聊了会儿她今晚上演的小品,又说了下广告播出后的效果和年前厂里的经营情况,之后又在电话里商量今年的宣传安排。

  乔茗茗有部电视剧,出了正月就开拍,大概拍两三个月,丁彩叶算了下时间,她拍完电视剧,差不多也到了金穗禾公司成立一周年的日子,想邀请乔茗茗去商安参加公司周年庆,也参观参观他们的厂子。

  “好啊,到近跟前一个月你再提醒我一下,我把工作安排好。”乔茗茗又提起一事,“对了彩叶,我那部电视剧的取景地就在武东省,不过离你们新南市有点远,我还特意看了下地图,找人问了问,离你们两三百公里呢。”

  丁彩叶问了他们的拍摄地,笑道:“在沧阳啊,我还没去过沧阳呢,等你们开拍后我有时间过去探班去。”

  乔茗茗笑得爽朗:“好啊好啊,欢迎你,等我去了沧阳给你打电话……”

  两人聊了会儿,挂了电话,丁彩叶轻手轻脚的回了卧室。

  今天晚上就孙叔自己回租的房子里了,孙芸带着丁泽跟丁彩叶睡一屋,孙婶跟肖红春睡一屋。

  橙橙这几天跟丁宝分不开,俩小的跟俩老的挤一张床上,快玩疯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拜年的电话就响不断。

  丁彩叶也摊着电话本,给合作单位领导打去拜年的电话,忙完这个,带上橙橙去张师傅他们那里拜了个年,之后回来接上孙婶他们去逛城隍庙,到那儿一看就想原地回去,人山人海啊。

  可来都来了,俩孩子还好奇。

  “逛逛吧,走一圈咱就回。”孙海波道。

  根本不敢让孩子在地上走,孙芸抱着丁泽,孙海波抱着丁宝,丁彩叶跟肖红春倒换着抱着橙橙,挤了半天决定还是打道回府。

  结果出来的时候两个包上都被划了口子,孙海波的口袋也不知道啥时候被掏了出来。

  钱倒是没丢,都按丁彩叶说的装在外套内口袋里,相对安全一些。

  “去逛逛商场吧,商场开着呢。”

  不光商场开着,商场里的餐厅也开着,大家中午在外头吃了一顿,从商场里买了点新鲜的水果、牛奶、山楂、竹签、麦芽糖,准备回去给孩子做零食吃。

  刚才在城隍庙那边看见有卖糖葫芦的,好不容易挤过去人家卖完了,得等着现做,还有很多排队的,就没买。

  下午回去,丁彩叶把买来的山楂清洗干净去核串好,还穿了几串橘子、草莓、在家里熬糖浆给他们做糖葫芦。

  大人孩子都能吃。

  他们吃着糖葫芦,丁彩叶又做了点沙琪玛。

  正好邵宏光来家里拜年,走的时候就把做好的糖葫芦、沙琪玛给他装了点儿,还有给孩子的红包,一并让他带回去。

  梁旭没来,带着魏美茹和俩女儿回老家了。

  丁彩叶也没问魏美茹现在什么情况,自上回之后,两人不可能再做朋友。

  况且她也没时间花精力来应付魏美茹这样的作精。

  第二天一家人去了浙省,在那边玩了几天,回来看着这边的铺子开了业,就回了武东。

  路过省城的时候去门市店和餐厅这几个地方看了看,都已经正常营业了。

  商安厂里那边也很给力,一上班先生产元宵,如今带包装的元宵已经摆在了直营店的柜台里。

  禾香这块有强子跟张海星盯着,餐厅这边,刘芳也比较上心,为了尽快跟省城这边的员工熟悉起来,她来这边主持的年后开业仪式。

  丁彩叶路过这儿的时候她还没回商安呢。

  两人从餐厅出来,边走边聊,丁彩叶说着这边餐厅的发展计划:“你来这边也多出去转转,熟悉熟悉周边的环境,今年餐厅这块省城这边最少两家,咱们新南市…商安可以再增加一家,第二个发展区域是高顺区,那边也准备上一家,今年你的工作量不小,可要做好准备!”

  刘芳笑道:“丁总,我时刻准备着!”

  回到商安,丁福亮已经回来了,还把大师傅也请了过来。

  丁彩叶做东,请云南来的霍师傅吃饭,说了下她的经营理念和米线店的发展模式。

  霍师傅当然不会有异议,他就是来挣工资的,以后丁彩叶这边开分店她帮着带徒弟还有额外的奖金。

  丁彩叶这边给的待遇不错,管吃管住,一个月一千八的工资,年底还有奖金。

  金穗禾旗下又多了个餐饮品牌‘阿滇过桥米线’,丁福明入股,拿分红,同时担任‘阿滇’餐饮的总经理,他管着这块。

  所以米线店的招工、培训,丁彩叶只负责给他制定出标准和培训方案,就不管了,交给他去忙活。

  福明原本的店铺那边就交给孙芸了,等她从沪市回来再开业,孙家老两口帮着她。

  元宵的销量跟月饼比起来差了点儿,可现在大家已经很认‘禾香’这个牌子了,成绩对比万发跟友福还是不错的,比丁彩叶预想的好很多。

  过了元宵节,谢之俊这位大忙人也回来了,虽然黑了瘦了,可看着他眉眼间流露出来的笑意,就知道这段时间的忙碌收获超出了预期。

  现在玉之彩在缅甸那边有两个矿,新矿进度比他原先计划的快,过年期间就动工了,收获还不错。

  他先回了趟沪市,在沪市待了两天又了商安,正好赶上阿滇过桥米线开业。

  扎的大彩门,请了舞狮子,热热闹闹开场。

  经过培训上岗的服务员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作服,面带笑容的招待所有因为好奇走进来的顾客。

  店里飘悠扬的民族音乐,装修也让人耳目一新。

  墙上还贴着云南十八怪的顺口溜,旁边用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坐下来的顾客等餐的时候看的津津有味,还兴致勃勃的跟同伴讨论。

  墙上的小故事没看完,同伴又招呼着看桌子上放的介绍,惊讶道:“你快看,吃米线居然还有步骤呢?”

  “这是什么意思啊?就是,端上来的菜是生的,放到碗里烫熟…直接把炉子和锅端上来吗?不然生肉怎么烫熟,还有生的鹌鹑蛋,哇,这个吃法新鲜。”

  “没有炉子,你快看快看,那边墙上写着过桥米线的来历…哦,所以端上来的是鸡汤,鸡汤上面的油保温效果特别好,能把鸡蛋和生肉片烫熟,是这么理解吧……”

  “快看旁边那桌,看看人家咋吃。”

  旁边顾客的餐已经上来了,戴着口罩的服务员耐心的讲解,并询问客人是自己加体验一下,还是他帮着加小料。

  那边顾客同样也有这样的疑问,但看着服务员端上来的碗里头的汤居然还在翻滚,就觉得这个吃法是有它的道理存在的。

  “您先把鹌鹑蛋和肥牛片放进去,这边再放蔬菜和酱料……”服务员特别耐心,语气温和地提醒,“每份可以免费加一碗米线,您这边需要加米线吗?”

  “加,加吧,我俩都加。”

  旁边桌子上还有辣椒、醋、盐,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

  等餐的客人伸着头看了一遍程序,闻着旁边飘过来的香味儿忍不住直咽口水,等他们的餐端上来,服务员先温柔的提醒顾客防烫,之后同样的流程走一遍,对方兴致勃勃地道:“我们自己加。”

  小心翼翼的拿起摆在盘子上的肉片和鹌鹑蛋加进去,又加了蔬菜和酱料,最后把米线放上。

  早吃上的顾客一边吃一边点评:“好吃,这汤是鸡汤,太香了。”

  旁边等餐的顾客还是确认了一遍:“那鹌鹑蛋真能直接烫熟啊?”

  那顾客捞起碗底的鹌鹑蛋,道:“烫熟了…肉片也烫熟了,放的这些青菜吃着口感也特别好,好吃!”

上一篇:催命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