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茶檀
橙橙点点头。
丁彩叶盛了两碗汤出来,祖孙俩裹着寒风进门,两口热汤下肚,浑身都暖起来了。
“哎呀,这也太好喝了。”肖红春吧嗒吧嗒嘴,形容不上来的好喝。
丁彩叶笑道:“鲜吧?”
肖红春猛点头:“还真是鲜,这也太鲜了。”
橙橙抱着碗低着头咕嘟咕嘟喝,喝的鼻尖冒汗,喝完后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角,但是没再要,知道一会儿有客人来家里吃饭,等客人到了再喝。
“妈妈我能吃一块鲜花饼吗?就吃一块,还能留着肚肚吃饭。”橙橙仰着小脸,提前把妈妈常说的台词说完,乖乖等妈妈答复。
丁彩叶好笑地道:“就剩一块了,再多也没有了。”
鲜花饼给丁宝拿了几块过去,菌子也各拿了一点,让他们炖汤喝。
“我还有小饼干。”橙橙很满足,没有鲜花饼了,还有奶香味和巧克力味的小饼干,那也是她爱吃的。
橙橙吃着鲜花饼,把她的‘七彩宝石’翻出来,一会儿准备跟丁宝一起玩。
弟弟一家进门,客厅里一下就转不开身了。
橙橙牵着丁宝的手去卧室玩,道:“妹妹我们去玩七彩宝石。”
“先吃饭了橙橙,吃完饭再跟妹妹玩。”丁彩叶道。
孙芸瘦了很多,这一胎孕反严重,这几天才稍微好了点,还没补回来。
丁彩叶招呼孙叔和孙婶子坐下,给他们拿了瓶五粮液,道:“喝几盅。”
“诶哟,这也太丰盛了。”孙婶子道,“彩叶你也太客气了,光那盆鸡就够咱吃的。”
丁彩叶笑道:“不是鸡,我炖的火腿老鸭汤,你们尝尝。”
橙橙挺有姐姐样,带着丁宝去洗了手,乖乖坐在桌子前头等着开饭。
丁宝看着姑姑放在她面前的东西,她认识里头的大米,还有别的东西不认识,但是很香,那香味一阵阵往她鼻子里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仰着小脸问:“姑,这是什么啊?”
“这是松茸焖饭,尝尝好不好吃。”
孙叔觉得开了眼界:“嚯,还能用蘑菇焖饭啊?”
大家都好奇,孙婶子笑道:“你这都是咋琢磨的?嗯…太香了,这是我刚进门闻着的香味儿,不是这老鸭汤的,是米饭的这个,看着也不错。”
火腿老鸭汤、松茸焖饭、清炒小油菜、蒜泥黄瓜,还有道蒜苗炒肉。
“先喝口汤,尝尝这老鸭汤味道咋样,品完了汤你们再喝酒。”丁彩叶笑道,“给我个反馈,我准备把这道菜放到店里。”
老鸭汤又鲜又香,一致好评,松茸焖饭也唇齿留香,孙芸这胃口不好的都喝了两碗汤,吃了一碗半米饭,还吃了不少菜。
竟然没觉得反胃。
“舒坦!”孙芸一脸满足,“好久没吃上顿舒坦饭了。”
孙婶子没好气地道:“你这孩子,我平时不用心给你做啊?人家福明亏着你了?幸亏我不是后娘。”
孙芸抱着她娘的胳膊嘻嘻地笑:“我姐这顿赶的时候对,行了吧?”
孙婶子翻了闺女一个大白眼。
丁彩叶笑道:“菌子炖鸡也行,加了菌子的汤格外鲜美,还特别有营养,回头让婶子给你做了尝尝。”
孙婶子点点闺女的额头:“你就掉福窝里了。”
孙芸认同的点点头。
婆婆性子老实,也从不找媳妇的事,大姑子也好,丈夫勤快又能干,知道打拼,可不掉福窝里了。
长辈们喝酒聊天,商量回家过年的事。
丁宝跟橙橙吃饱喝足,跑去卧室里玩。
丁彩叶跟丁福明说做菌菇面的事:“你那里可以加上一道,我给你的那些菌子别拿去卖了,自己吃。菌菇面用普通的菌类就行……”
“时常上个新菜,老顾客也有新鲜感。”
这道老鸭汤就是她准备给橙品老顾客们的新鲜感。
丁彩叶去兴平店那边做了一遍让大家品尝,评价都不错。
但是怎么售卖是个问题,丁彩叶想的是找找看有没有那种杯子大小的陶罐,论罐卖,滋补汤品。
徐立志建议:“老鸭汤可以接受预定,整份卖。如果要做面的话用老鸭汤当浇头也不错,保证一碗面里带一小片火腿和两三块老鸭肉。”
张姨跟孙姨道:“做面可以,菌菇面、鸭汤面、鸡汤面……”
王琴道:“先从小份的开始,也能看看大家的反馈。整份的话要考虑打包的问题,咱们店里来打包外带的客人越来越多了,上回有个顾客还问咱们这里炖不炖排骨,他去前边那个医院探望病人。”
丁彩叶点点头:“明天我去陶瓷店问问,正好新店那边挨着家卖陶瓷的,看能不能找到适合的陶瓷餐具。再去看看面条机……”
谢之俊给丁彩叶发了一批火腿过来,这回没邮寄,根据传呼上留的时间去车站接的货。
回家打开,又有橙橙的小零食。
除了鲜花饼,还有两大罐蜂蜜、腊肉、腊肠。
包裹里随着一张进货单,但进货单上可没有蜂蜜腊肉腊肠这些。
丁彩叶出去打电话,想着问问谢之俊的地址,再琢磨一下她回寄点什么好。
插卡拨号的时候突然觉得,最近两人这电话好像有点勤。
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丁彩叶没问出来谢之俊现在的地址, 她问的太详细,那头的人笑道:“你要做什么?”
“我寻思着给你寄点老家的特产过去。”丁彩叶也觉得窘, 寒风吹着也挡不住脸发烫, 尴尬地一批。
就是回个礼,怎么感觉这么扭捏呢?
谢之俊笑道:“不用费这个劲了,我年前回去一趟。关键是我们也没定下来固定的位置, 走哪儿住到哪儿, 都是临时的。”
知道他年前会回来,丁彩叶就作罢了,道:“行, 那到时候叫上钱建国一起吃个饭, 好好请你们一顿。”
“好, 我明年努努力, 争取早点稳定下来, 到时候第一个告诉你地址。”
挂了电话, 丁彩叶嘟囔,怎么就着重强调第一个告诉她呢?
不过新店的座机装好, 丁彩叶倒是第一个告诉的谢之俊, 方便联系。
滋补老鸭汤上线, 没买着特别小的罐子,买了稍微大一点的,一份里头有四五块鸭肉、两片火腿、几根茶树菇, 还有几粒枸杞、红枣,一份卖三块九毛五。
味美鲜香, 还打上了滋补噱头, 部分老顾客觉得价格高, 不舍得买。
但兴平店南段那一片的老板们都舍得花钱, 买上一份或者在店里喝,或者交上押金拿回自己店里喝。
陶瓷罐子保温效果好,到了店里喝一口还是烫的。
头一天炖了两份没卖完,第二天两份就不够卖了。
兴平路客流量的爆发期来了,人们已经开始置办过年的衣服,客流量猛增。不光橙品忙,各个铺子都忙。
人民路店卖的慢点儿,丁彩叶对这边的客流量有数,连着几天都是炖一只还勉强卖不完。
当然也剩不下,店里还同时上了面,菌菇肉丁面、老鸭汤面、西红柿鸡蛋面,老鸭汤卖不完就用到面里。
菌菇肉丁面卖的最火爆,一块五一份,满满一大碗,卤子给的足,拿筷子一拌,面条裹满酱汁,吸溜上一口特别过瘾。
老鸭汤面也是一块五,不过搁到这里头的鸭块跟火腿少,拿鸭汤一浇,又鲜又香。
西红柿鸡蛋的便宜,一块钱一份,反而不如以上两种卖的快。
丁彩叶给人员做了调整,把人民路店的柱子临时调到兴平店,这边还又招了两个临时工帮着打杂。
小小的后厨忙的热火朝天。
烤火烧供不上卖,面条开着两个锅煮不出来。
厨房里切菜的声音从早到晚不断,徐立志那炉子一打着火,就没个停的时候。
逛街的人有一部分不卡着饭点儿吃,逛到兴头上不觉得饿,过饭点了才开始提着大包小包的找地方吃东西,这就导致这条街上所有的小吃店下午都没了休息的时间。
丁彩叶担心大家过度疲累导致食物口味下降,在店里盯着,当起二厨师,专门负责做把子肉、卤鸡腿、豆腐这些。
有时候她还占个炉子炒菜,动作上没有徐师傅那么潇洒,但味道差不了。
知道大家累,丁彩叶去买了点冬虫夏草,单独炖了一锅鸡汤,大家围在那里吃饭。
有错过饭点的客人进来吃饭,路过他们那一桌,瞥一眼盆子里的东西,打一激灵,失声道:“那、那是虫子吗?”
张姨累的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手肘搁在桌子上,半趴着喝汤,闻言笑道:“这是冬虫夏草,大补的东西。”
老板说补元气的,每人碗里舀上一两根,不愿意嚼着吃的还可以放到杯子里就着泡水喝。
徐立志从自己碗里拿了一根,扔进嘴里嚼了。
“你们这儿又上新菜了?”那顾客问,“这个怎么卖的?”
王琴刚想说不卖,是他们自己吃的,但徐立志反应更快,笑道:“试菜阶段,还没上呢。”
万一以后推出,这也算打个底。
忙成这样,总店这边的营业额也是成倍的往上翻。
新店那边老鸭汤的销售量上来了,每天炖两只都能全部卖光。
刘芳知道老店这边忙翻了天,也清楚这边的客流量,但她不拿客流量当借口,而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推销。
既然想当管理者,那总得让老板看到她的实力。
除了不让丁彩叶操心新店这边的情况,也在想办法提高新店整体的营业额,倒也管理的井井有条。
丁彩叶这段时间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总店这边。
两家橙品红红火火,味美那边就冷清了。
五金建材店入了冬也闲了下来。
邢健窝在他自己的店里,烦闷的抽烟。
这家店现在不忙,味美那边半死不活,营业额一下滑,冯见娣给他们开的工资就都比说好的少了五块钱,他妹妹前两天还打电话找他,说她婆婆嫌这个月的钱少,不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