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 第64章

作者:嬴天尘 标签: 天之骄子 快穿 爽文 升级流 轻松 穿越重生

  越殊的突然报名出人意料。事实上,以他在班上的地位,就算拉壮丁都不用担心轮到他。大家对于学神总是有几分敬仰的。

  “那就说定了!”陈天豪大喜过望,深怕他反应过来突然反悔,连忙写上他的名字。

  与此同时,又一只手在越殊旁边摇摇晃晃举了起来,起初尚且带着几分犹豫。

  存在感稀薄的转学生首次在班级活动中发声:“加我一个,我可以跑八百米……”

  顿时,全班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最后一排。连越殊都不禁朝同桌投去诧异的一眼。

  苏子衿沐浴在众人的目光之中,还以为大家不相信她的实力,她赶紧解释道:“我以前经常走山路,八百米是没问题的。”

  “好,就你了!”陈天豪填上最后一个名字,自觉大功告成,看苏子衿的眼神要多顺眼有多顺眼,他忍不住蛐蛐全班女生,“看看,关键时刻,还是新同学有担当!”

  女生们纷纷向他投去白眼。

  至于被他拿出来当榜样的苏子衿,大家对她全无意见,几个差点被拉壮丁的女生甚至双手合十对她一拜:“感谢苏大小姐挺身而出,你一定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吧!”

  不少人向她好奇地围了过来。

  “你以前走过山路的话,耐力应该很强,难怪敢报名八百米……”

  “我就不行了,爬楼都嫌累……”

  女孩子的说笑声此起彼伏。

  苏子衿一时间受宠若惊。

  来到B市之后,她首先接触的同龄女孩便是苏惠然,对方骄傲、美丽、温柔,宛如一只白天鹅,两个人站在一起格格不入。

  她贫瘠的见识更是跟不上对方的话题。在苏惠然的面前,她总是忍不住自惭形秽。

  这样的初见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自卑的种子,以至于转学来到高一(2)班之后,她总是怯于与人往来,唯恐惹出什么笑话。

  直至今日被一帮热情的女同学围住,尝试着与她们搭话,融入大家的话题,她才发现社交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也不是每个同龄人都像苏惠然一样令人望而却步。

  ……确切的说,真正从气质上令人望而却步的是她的同桌。但相处下来才会发现,他的光芒并不会照耀出旁人的卑微浅薄,反而如日光般予人以美梦联翩。

  苏子衿下意识如此想道。

  本来只是受越殊的感染而报名参赛的她,没想到会因此打开社交网,和班上的女生们拉近关系,转学之后终于交上了朋友。

  这也令苏子衿干劲更足。

  秋季运动会开始的这一天,站在八百米跑道前,听见跑道边上为她响起的加油声,苏子衿的目光紧紧盯着八百米尽头的终点线,夺取第一的念头前所未有的强烈。她要让加油声变成喝彩。

  一时间,跑道变成了山路,两侧呐喊的人群如起伏的草木,她在山路上肆意奔跑。

  撞过终点线的刹那,属于她的欢呼声愈发响亮,苏子衿从中听见许多熟悉的声音。喘着气看过去,她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

  几个欢呼得最大声的女生跑上前来给她递水,在体育场喧嚣的呐喊声中,她听见对方高声道:“子衿子衿,你是第一耶!”

  与此同时,广播声响彻校园。

  主持人甜美的嗓音向全校师生宣布女子八百米跑的成绩。

  苏子衿听见自己的名字伴随着广播声传遍体育场的每一个角落,回到班级所在区域,她看见一根根朝她竖起的大拇指。

  这一刻的她是舞台上的主角。

  苏子衿不由露出灿烂的笑容。

  她第一次大大方方地与每一个人对视,目光触及角落里一身白色运动服的少年,她微微一怔:“男生一千米好像和女生八百米同时开始吧,季珏的成绩……?”

  其实刚才主持人应该通报过结果,只是她沉浸在喜悦之中,一不小心忽略了过去。

  “当然是第一呀。”给她送水的文艺委员田悠悠扎着两条麻花辫,非但不显得土气,反而落落大方。田悠悠漫不经心一挥手,“嗐!大家都习惯了,学神无所不能嘛!”

  越殊在众人心中早已被贴上“不当人”的标签,哪怕长跑比赛取得第一,大家也只是例行恭喜了一下,俨然理所当然的样子。

  与*之相比,苏子衿就不同了。

  半途插班的转学生,长得又黑,气质又土,成绩又差,某些无良男生背后对她冠以“土妞”之名。结果现在不仅成绩渐渐起来了,还在运动会上一鸣惊人。

  恰似本以为一无是处的人突然被发掘出几分优点,收获的情绪反馈难免强烈。

  用大家总结出来的“初始期待值够低,小小的进步都是惊喜”来形容,恰到好处。

  作为体育弱势班级,长跑项目得了两个第一已经不错,全班同学脸上都挂着笑容。

  庆祝过后,大家便将结束的比赛抛之脑后,将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的集体项目。

  殊不知长跑比赛的余波未散。

  有人拿着统计长跑比赛结果的表格找到李教练,他伸手指向男生组和女生组最顶端的两个名字:“这两个好苗子,我要了。”

  李教练瞪大眼睛,上下打量来人。后者任他打量:“怎么,你不舍得放人?你请我参观学校的运动会不就是挖掘人才吗?”

  “这个女娃娃很不错,没经过任何训练,跑步姿势一塌糊涂,都有三级运动员的水平,稍加教导,前途不可限量……”

  闲着没事来看一次校运动会就发现两个值得栽培的对象,卓教练心情大好,他回忆着刚才在跑道边看到的画面:“另外这个男生,表面上只是业余水平,全程姿势标准,节奏感强,跑完一千米呼吸悠长,气息平稳,一看就是没尽全力,值得培养。”

  等他说完,李教练终于停止打量的眼神,嘴上毫不客气地说:“我看你是想得美。”

  卓教练:“……?”

  在卓教练不解的视线中,李教练开口道:“女生我帮你问问,男生你就别想了。”

  ——这可是青澜一中的宝贝疙瘩,帮着外人给挖走了,只怕校长都得同他拼命。

  “……老李找你什么事啊?”

  苏子衿回到班级所在的队列,就迎来路远好奇的目光。其他人也不禁竖起了耳朵。

  托越殊的福,高一(2)班的同学都认得校队的李教练,刚才他突然走过来,没找越殊,却神神秘秘叫走苏子衿,实在引人好奇。也只有路远才会这样大大咧咧开口。

  苏子衿迟疑了一下:“……不是李教练找我,是青澜体校的教练想劝我读体校。”

  她省略了对方一箩筐的“大饼”,只是简单总结道:“我说让教练找我爸妈商量。”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她又低声补充一句:“……我爸妈肯定不会同意的。”

  “什么?!”只是随口一问就得到这样一个劲爆消息的路远惊呆了,“体校教练来挖人,难不成你是田径之道的不世奇才?”

  他夸张的吹捧一下子冲淡了苏子衿复杂的心情。“不世奇才”谈不上,但她的天赋的确受到了对方的肯定:“他说我只要接受专业训练,有很大的机会进入省队……”

  苏子衿重复着对方刚才说过的话,表情还有点恍惚,整个人看上去好似做梦一般。

  方才发生的事,于她而言的确如同一场梦。活到十六岁,她头一回得到这样的认可,这是她在两个家庭都没能得到的认可。可她当真要为此踏上另一条路?

  回忆起在山林中奔跑的畅快,体育场上的万众欢呼……苏子衿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享受这般滋味的。相较于刷题的痛苦,这样肆意的奔跑却令她感到快乐。

  可一旦选择这条路,意味着她要背弃大众眼中读书的主流,也背弃父母的期望。她这辈子恐怕都成不了父母所期待的女儿。

  不等左右摇摆的苏子衿做出抉择,苏父苏母便回绝了卓教练的邀请,替她做出抉择。

  从读书起一路履历光鲜的夫妻二人,无法容忍有一个“沦为”体校生的女儿,当场发飙:“什么天赋不天赋,你有几斤几两我们还不清楚?我看你就是不想读书只想去体校混日子。别到时候连大学都考不上,这人你自己丢得起,我们苏家丢不起!”

  他们毫不客气地将卓教练轰出了门,而后便对着苏子衿轰炸了整整一小时,对她灌输“努力读书考上名校,成为高级知识分子,而不是沦为渣滓”的观念。

  直到第二天上学,苏子衿依旧蔫头蔫脑,宛如一棵被十级龙卷风摧残过的小树苗。

  路远幸灾乐祸地笑了五分钟,给她出主意:“学校既然有篮球队,应该也有田径队,要不你看能不能加入?就当是课外活动,你爸妈总不可能再干涉吧……”

  “……可以吗?”

  苏子衿的眼神中有了高光。

  “……有的。”一旁小憩的少年睁开眼睛,听见两个人的对话,随口替他们解惑,“学校有田径队,李教练就是兼管老师。”

第62章 冠军教父17

  ◎据说世界冠军都是我弟子◎

  “咻——”

  “咻——”

  “咻——”

  青澜一中的操场上,时不时有口哨声响起。

  一道娇小的人影在跑道上奔驰,几个月来好不容易养得白皙一些的皮肤又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太阳晒得重新黑了一个度。

  刚刚做过一场对抗训练的篮球队队员们席地而坐,每个人的球衣都是汗涔涔一片。

  他们边喝水边将目光投向跑道上飞驰的身影,有人好奇地问:“今天就她一个?”

  另一个人回答:“就她一个不好吗?我看老李的意思本来就只想培养她一个。”

  两人说话像是打哑谜一样,但在场的人都听得明白他们说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一周前苏子衿加入田径队,原本被李教练放养的田径队就开始与篮球队合练。

  说是合练,其实依旧是各练各的,毕竟两队并不占用同一片场地,只是训练时间集中在一起,李教练一个人就能同时看顾,训练中发现什么问题,也能够及时纠正。

  从前倒不是李教练对田径队不上心,只是一来田径队整体天赋平平,没什么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二来田径队成员不多,披着体育特长生的皮,个个都是走后门进的一中,真正训练起来这个叫苦那个怕累,接触一两回后,李教练也懒得理会他们了。

  苏子衿加入后,情况就不同了。这个在田径上有些天赋的学生明显不是来混日子的。卓教练至今仍不死心,叮嘱他帮忙照看这个好苗子,李教练当然要说到做到。

  考虑到单独开小灶传出来不太好,他索性把一直放养的田径队重新召集起来,从此每天训练篮球队时顺便也练一练田径队。

  只不过,相较于对篮球队的严格要求,他对田径队的成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愿意接受训练的人可以不来,他不强求。

  一周之前,两队刚刚开始合练时,田径队七名成员全员报到,结果一周过去,准时出现在跑道上的,已经只剩苏子衿一人。

  她在跑道上奔走如风。

  越殊在场边好奇观望。

  他手机中记载篮球队训练心得的笔记边上,又多了一份新的笔记。

  而苏子衿就是新的观察对象。

  与初入田径队时相比,短短一周下来,苏子衿的变化不说是脱胎换骨、天翻地覆,却也是日新月异,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李教练一番最基础的指导,她不仅纠正了错漏百出、可能造成伤病隐患的跑步姿势,在步频和步幅上也开始做出相应的调整,身上业余的痕迹逐渐被专业取代。

  越殊同样收获不少,他从李教授身上薅完篮球训练经验,又薅起了田径训练经验。这些经验不是书本上所能传授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他这一下少走了多年弯路。

  终点向前,李教练按下秒表,低头一看:“2分29秒,不错,比之前又有进步。”

  倘若说秋季运动会上的发挥只是昙花一现,那么现在,一周训练下来,苏子衿的成绩基本稳定在八百米2分31秒之内,达到三级运动员的标准,且还有提升空间。

  李教练欣慰之意溢于言表。

上一篇:北宋县令庶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