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33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宅斗 重生 爽文 逆袭 穿越重生

  见到舍娘她们进来,荣河乡君站起来,先对庆王妃道:“婶娘,这就是来咱们王府读书的两位姑娘吗?”

  庆王妃笑道:“是啊。”又介绍杨芝和舍娘:“这位是杨藩台的孙女,这位是裴司马的女儿。”

  荣河乡君见到杨芝不由笑道:“我听说你们姊妹是双胞胎,是么?”

  这个话题很轻松,杨芝便说了一些她和妹妹心有灵犀的事情,众人都惊呼连连。舍娘也觉得杨芝真的是从里到外都是甜妹,人声音也甜,脸上总漾着笑意,性格十分讨喜。

  轮到舍娘时,荣河乡君也很会找话题:“裴妹妹来了就安心住下,如今我们园子的菊花开的正好,到时候咱们都可以一处赏花吃茶,我是最爱热闹的,到时候妹妹可要来。”

  舍娘忙道:“乡君盛情,琅嬛却之不恭了。”

  寒暄完了之后,舍娘和杨芝才上前见过江都郡主李宝应,李宝应今年十岁刚留头,看起来玉雪可爱,她只是淡淡的打了个招呼,就在老太妃那里撒娇。

  杨芝有些不适应,毕竟她是布政使的孙女,家里千娇万宠养大的,还没被人这般忽视。舍娘却是泰然自若,她们吃饭并不都在一个桌上吃,老太妃带着孙女们一起用,庆王妃带着杨芝和舍娘一桌。

  这样的场合没听说谁能吃饱饭的,舍娘也只浅浅吃了几口,连带骨头的鸡块、鱼肉都不敢夹,豆子吃多了怕放屁,只能挑些咬起来没太多响声又软烂的,如芋头这样的吃食。

  用饭期间,几乎都是没有声响的,吃完饭,漱口后。

  舍娘和杨芝先陪在这儿听她们说话,到最后散了才各自回院子,因为她和杨芝的院子挨着,二人又同是伴读,所以舍娘主动道:“不如咱们一起走吧。”

  杨芝灿然一笑:“好啊。”

  一路上,她们也是互相试探的说话,杨芝有些认生,舍娘也没有那个癖好一直探听别人,故而,二人静静地走到院子前面分手。

  回到房里来,舍娘方才没吃饱,遂把从家里带来的点心拿出来吃了五六块,一直饱了。又安排冬梅芙蓉守夜,她就吹灯睡觉了。

  殊不知,庾氏和裴以清两人却破天荒的没睡着,庾氏很担心:“舍娘虽然不挑嘴,她的性格你也是知道的,受不得气的,偏生还得俯就人家,还有,她还让咱们带她去温泉泡澡呢,刚刚找到一处地方,你说她又不在。”

  “别担心,过些时候装病就好了。说起来,这也未必是坏事,我看咱们舍娘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应付得了的。”其实裴以清也担心的很,但是他现在还得打起精神来先安慰妻子。

  庾氏摇头:“我只给了二十两她了,原本想多给些她,但是她跟我说她有私房,不让我多给。唉,平日她在家中,万事都办的妥当的很,为咱们家付出那么多,她这一去,我都很不习惯。”

  裴以清叹了一声,“是啊,舍娘在家,就跟定海神针似的。偏我还要去前方送军需,也不能时常陪在你身边。”

  “送军需?怎么要你去?”庾氏肚子越大,就越紧张。

  裴以清道:“是啊,最近朝堂派了将士过来,说来也不是别人,是大侄女的夫婿,新安侯的二小子。”

  “是他呀。怎么他哥哥没来,倒是让他来了?”庾氏不解。

  萧棠还有个哥哥,那才是新安侯世子呢。

  裴以清想了想:“大抵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吧。你想啊,新安侯世子原本就有爵位了,何须费力,倒是萧二郎,等分家还剩些什么,还不如出来拼个高下,将来有个什么指挥使在身上,也总比白身强啊。”

  “这倒也是。”庾氏点头。

  裴以清当然还有打算,明年长女出嫁,他正好让儿子送嫁,就留在京城考,京城比杭州好考太多了,但现在先不和庾氏说了,以免她觉得空落落的。

  有些人就是爱热闹,爱大家一起,要不然就没有安全感,庾氏就是这样的人。

  爹娘惦记她的事情,舍娘觉得会有,但也不会太深,毕竟她们家三个孩子,哥哥姐姐都在家呢。

  她每日早起,起来先踢一百个毽子,再梳洗换上衣裳。

  珊瑚端了早点过来,王府的早点,早上就很扎实,煎烂拖齑鹅、猪肉炒黄菜、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白灼虾、素炒鸡片,配着香米饭、豆粥。

  舍娘喝半碗粥吃半碗饭,菜只盛一个小碟子,又吃了一盏茶,已然觉得十分饱了。

  郡主读书的地方叫蓼然轩,这里三面环水,一面后面种了许多竹子。环境清幽怡然不说,还颇有意境。

  里面的书桌也早已备好,这比她原先在裴家女学的待遇都好,长案上挂着笔架,上等的端砚,即便是纸也是白如雪一般的。

  书屋四面都挂着名人字画,摆着四时鲜花。

  她正环顾时,正见杨芝过来了,杨芝见到她后抿唇一笑,又小声问道:“你昨儿睡的好吗?”

  “很好啊,你呢?”舍娘见她脸有点发青,自然知晓她恐怕没睡太好。到底杨芝和自己不同,她是个成年人,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所以去到一个地方,只觉得新奇,有些不舍,但很快自我能够调整。

  但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出个门都不容易,更何况住在别人家里,什么规矩礼仪都不同。

  杨芝则摇头:“我有择席的毛病,所以有些睡不好。”

  “过几日就习惯了,你若是无事,可以来我屋里找我玩,咱们还能说说话,这样你若累了,回去倒头就睡下了。”舍娘笑道。

  杨芝一听立马道好。

  二人各自坐在自己桌上等了片刻,郡主才姗姗来迟,舍娘等人先行礼,等郡主喊起,她们才入座。

  曾经都是别人给她请安,如今见着一个人都要请安磕头,也是憋屈的很。

  现在还不知道这位郡主的脾性,舍娘也不敢随意说话,却说教导郡主的人是个山羊须的老头,具体是谁,也没人介绍。

  但他今日讲的是《楚辞》,《楚辞》舍娘已然学过了,现在重新学一遍,权当温书了。

  这位山羊须先生其实还挺多才多艺的,还会用楚地鸡鸣腔念给她们听,但郡主似乎不太上心,不是玩着手里的笔,就是打瞌睡,先生跟没见到似的。

  但人家是郡主可以不听,她们这些做陪读的可不能不听。

  ……

  宫嬷嬷正道:“我看杨、裴两位姑娘,都有些不敢和郡主搭话。”

  “不打紧,姑娘家都要脸面,只要她们认真读书,如此,咱们宝应便是近朱者赤,自然会更好。”庆王妃已经听说了丈夫的打算,将来会把女儿嫁入书香门第,因此就得多读学书。

  时下女子虽然也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但是那是一等没有见识的人说的话。

  就

  像她自己出身武将家,大字不识几个,即便管家手到擒来,但总归是遗憾的。所以,她对儿女都培养,琚儿天资聪颖,人又好学,可谓能举一反三,是宗室中难得读书上进的人,她不必多管。

  但是女儿却是让她头疼。

  ……

  《楚辞》上了两个时辰,下午先生专门教导写诗,舍娘很快就在要求之下也写完了,她便在旁翻看书册。

  若是以前她肯定就先把自己作的诗交上去了,但是现在她也怕抢人家的风头。

  没想到先生走下讲台,拿了舍娘的诗检查,忍不住点头,又用笔圈出一处:“这里的典故你改成卢照邻《曲池荷》里的圆影覆华池。”

  舍娘一看,还真是如此,她看向那山羊须先生,先生对她微微颔首。

  这先生看着不起眼,但其实还是很有真才实学的,反正她的诗词之前完全是堆砌的花团锦簇,不如趁着在王府这段时间把诗学透彻,也算是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吧。至于郡主学不学,她就不管了,自己爹妈都管不了的事情,让外人去得罪人,那不可能。

  有时候人不要太有责任感,其实谁离了谁都行。

  但显然杨芝就不是这么想的,她想的是郡主还真的不爱读书,自己正好可以跟她聊聊天,讲讲大道理,若是能说动她,让郡主听自己的,那老太妃和王妃也会高看自己一眼。

第35章 第35章双章合一

  头一日散学得很早,郡主先行一步,舍娘也随即回到了自己的折花院,她对折花院之外的地方都没什么兴趣。

  回到折花院,她先休息了一会儿,又看了会儿书,颇觉腰酸背痛之时,冬梅很快过来给她捏肩膀,舒服的舍娘昏昏欲睡。

  等晚饭用完了,她在院子里散了会步,就梳洗准备歇下了。

  因为陪郡主读书其实并不是她自愿的,她也没想过要做成进身之阶,所以无欲则刚。即便庆王妃让她回去,她也甘之如饴。

  高床软枕,反正拒绝不了,就享受吧。

  次日起床的她依旧是油光水滑的,这一日上午学《孟子》,下午则不学作诗,而是学弹琴。大家闺秀琴棋书画都要皆通,莫说是王府郡主,便是舍娘她们这样的人家都是如此。

  教琴的是一位四十余岁的男子,他衣裳袖子特别宽大,头发用一根乌木簪别着,走起路来,飘飘然,颇有魏晋士子的风采。

  这位琴师倒是性情颇为明朗,一来就先问舍娘和杨芝:“你们在家学过弹古琴吗?”

  舍娘点头,杨芝却摇头。

  琴师看向舍娘:“你学琴有几年,如今能弹什么曲子?”

  “原本在家中女学只匆匆学过两年,后来又有学了两年,如今能弹《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舍娘也是如实说了。

  琴师心里有数,又看向郡主:“我们今日学《双鹤听泉》,这琴音通过隔水,更有韵律。”

  说罢,先把琴谱发给众人,舍娘看了一遍就知晓郡主的水平,大概在初入门左右。不知怎地,她感觉自己现在像是寒门子弟陪富家少爷读书,还不能超过,即便立马就能弹的她,也得藏拙。

  这先生大抵教了一遍,就让她们试着弹。

  杨芝是琴谱都不大会看,她七岁随姐妹们读书,到如今说起来也有六年了。但先生只教读书,平日她们还得学女红针黹,尤其是书法因为是杨家绝学,故而她们家的姑娘都有一笔好字,但要写成一笔好字是要花许多的功夫的。

  至于琴方面,她就没有学了,没想到还要考这个。

  她不好去问琴师,更不好问郡主,因此去问舍娘。舍娘知晓学琴可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所以先教她怎么看琴谱,指法怎么放,杨芝试了一下,舍娘很捧场的拍手:“哇,你很有天赋啊,这么一学就会了。”

  这般一夸,杨芝脸微微红,眼睛亮晶晶的。

  她们二人在一处弹琴,倒是把郡主吸引了来,江都郡主其实家里都长期是她一个人独处。虽然也有两位堂姐,但她们年纪都比她大许多,彼此只是老太妃那里请安时才会见到,而她们也不是每日都晨昏定省。

  “裴姐姐,你能不能也教教我。”江都郡主还有点害怕舍娘拒绝。

  舍娘没想到郡主这般,连忙笑道:“自然可以,但是我今日也是头一次弹,咱们就相互学习吧。孔子不是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她又对杨芝道:“你先弹着,有不懂的可以去问琴师,或者等会儿问我就是。”

  郡主的指法没问题,就是练的太少了,所以要停顿很久才能弹下一个间奏。舍娘看着她道:“我现在弹一遍试试,郡主看看哪里有不对的……”

  她直接弹了起来,郡主听的入神,又抚掌笑道:“裴姐姐,你弹的真好。”

  “其实不是我弹的好,只不过我学的时日多罢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恐怕更胜几筹呢。”舍娘道。

  郡主其实根本不喜欢学这些,她之前是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现下见舍娘说话处处到她心里,人又有本事。她就趴在桌上问起舍娘来:“裴姐姐,你喜欢骑马吗?”

  舍娘道:“我是个一刻也闲不住的,但是我家里没有让我学这个,我倒是很喜欢骑马的,可我娘说姑娘家马骑多了容易成罗圈腿。”

  “我以前爱嗑瓜子,我母妃也说我要老嗑,日后就容易嗑成瓜子牙。”郡主笑道。

  舍娘也不说嗑瓜子好不好,只道:“我也喜欢嗑瓜子,只是很容易长血泡。”

  郡主愈发觉得和舍娘话说到她心里去了,王府的人都把她看成小孩子,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什么都觉得她做的不对,好在来了位姐姐,她却不否认自己。

  “那裴姐姐,你平日在家里做什么?”郡主好奇道。

  “无非就是打秋千,要不就写文章,做女红,若有闲暇,我最喜欢跳百索,就那样跳一个时辰都不会累的。”舍娘原本想说去温泉学凫水,但是若郡主闹着要去凫水,出了什么事儿,就是自己的罪过了。

  郡主这个年纪,读书什么的都抛诸脑后,她一听说舍娘跳百索,她立马道:“等会儿我们散学了一起去跳吧。”

  “好啊。”舍娘想着王府这么大的地方,不跳百索简直浪费了。

  在一旁的杨芝没想到郡主竟然和舍娘聊上了,也忙凑上来说话,但是听说她们要去跳百索,她也欣然要过去,还道:“我在家里也是时常跳的。”

  “那可太好了,咱们到时候一处去玩。”舍娘也没有半点不悦。

  因为如此,三人熟悉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