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41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宅斗 重生 爽文 逆袭 穿越重生

  见女儿如此,庾氏甚觉欣慰,若女儿稍微弱一点,不知道被人坑的多惨。索性,她就把另外一件事情说了:“你大姐姐过世的事情你是知道的,你哥子上次来信,除了报喜之后,还同我们说了一件事。”

  “何事?”舍娘道。

  庾氏让舍娘附耳过来,连忙说了,舍娘惊讶:“您是说大姐夫想让我做续弦?”

  “你哥哥说萧棠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你爹知晓你是个有主见的,让我先问问你。”庾氏看向女儿,她知道女儿的见解是不同的。

  舍娘当即拒绝:“娘,虽说咱们家也不是什么高官显宦,可是我也不愿意做人家的续弦。”

  她自己的孩子都懒得带,还去带人家的孩子,那就更不可能了。

  庾氏则道:“娘怕你后悔,萧棠是将来的侯爷,地位尊崇啊。”

  “还是不了,娘,您别劝我了,我并不后悔。其实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娶别人,可为何娶我呢?还不是觉得我会照顾好他的孩子,可是您想,只要是人就有私心,我既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去爱人家的孩子。可我也不能看着我的孩子低人一等,所以真没必要。”舍娘前世听说大姐留下来的长子软弱不堪,但是假宜娘的儿子聪明机灵最后继承了侯府爵位。

  对外人家还夸假宜娘对继子好云云。

  舍娘不屑做这种事情。

  庾氏笑道:“你决定了就好说了,你祖母既然要咱们过去襄阳玩玩,咱们俩也权当长长见识,散散心。”

  “女儿也这般想的。”舍娘很是开心。

  出去玩儿和爹赴任是不同的心情,她还是很雀跃的。

  另外一边,庆王妃正和儿子说起裴家的事情:“谁知道裴知府的亲娘竟然是老襄王的侧妃,如今那太妃让人派了船只过来接她们母女过去玩,你正好要去襄王府宣读封世子的旨意,既然如此,我已然同她们说让你们一处结伴而行,互相也有个照应。”

  “您怎么不问我,就答应下来了?”李琚还真没想到她们有这一层关系,难怪李玦在宗室第一个响应裴太后。

  然而这个时候她们去襄王府,李琚又道:“如此山高路远,恐怕不单单是为了祝寿吧。”

  “这也没什么,裴姑娘也是河东世家出身,其父不到四十已经是两浙路杭州府的府尊了,再不说还和襄王有这层关系,听闻花太妃给老襄王生了三个儿子,还很有地位,就是她们有那些意思,也无可厚非。”庆王妃如此道。

  李琚心道也是,前世裴太后长在晋地,很自然的就被选上晋王侧妃,如今她在自家做伴读,她爹又在杭州,要往高处找,就只能往外去拓展新的人脉。

  这也难怪的。

  若是她能嫁给李玦倒是还好,自己也就放心了,故而李琚笑道:“您说的是,儿子跟她们一起去,彼此也有照应。”

  没想到儿子这么好说话,庆王妃看向他,见他脸上一点嫉妒都没有,她又怀疑儿子似乎也不喜欢裴家姑娘呀?

  却说舍娘这边的婚嫁正开始提上日程,老家那边裴老夫人也是如此,她儿子升了三品官,这固然是欢喜的事情,可是晋王府却准备开始选秀,老夫人遂让家里未出阁的姑娘们都去庵堂里躲一躲。

  在她看来,舜娘在书里是被晋王废过的,如今舜娘的爹虽然是三品,但是她打听过晋王有爱妾柳氏,人家的爹官位也不低,甚至更受重用。

  她不想孙女重蹈覆辙,至于三丫头,大龄未出阁,近来找的女婿皆不如意,人家一听说她是裴家女,近处的有些听到风声的人都会打退堂鼓。

  但即便如此,她也不能害了三丫头。

  自然,裴老太太也没闲着,她决意把孙女嫁给庆王世子或者襄王世子,正好老襄王去世之后,付秀才回到乡里养老,她想着付秀才在襄王府的人脉,因此让人送了一笔钱给他,也是想让他帮忙把舜娘若是能嫁给襄王世子那就再好不过了。

  至于庆王那边,她听老四说起老六现在调任杭州府任职,但是老六这人奸猾,况且他也有女儿。本来自己不提醒就罢了,若是一提醒,倒是让他钻了空子。

  故而,她现在唯一能够指望的还是付秀才那边了。

  舜娘却是不情不愿,她现在也快十四的人了,正和乳母洪妈妈道:“我爹是三品,想来怎么着晋王府也不会选我,祖母也不知怎么想的?”

  洪妈妈笑道:“老太太这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您还是听老太太的吧,准没错的。”

  舜娘也是没办法,其实这些年,她虽然不如丽娘舍娘那般貌美,但也自有一股端庄秀丽,父亲官位又高,让她在裴家似乎是公主般的存在。

  人的性格嘛,也很单纯。

  她知晓祖母想让她嫁的更好,也能够办到,就像四姐姐是祖母安排的,嫁到了定北侯府。

  只不过进了庵里之后,她就觉得很是枯燥乏味起来,三姐姐倒是还好,她原本命运多舛,自小被丢在庵堂,如今重新回到了水月庵,她竟然甘之如饴。

  又说一日月黑风高,她出来看昙花,没想到发现一人身上受重伤,那人身边却跟着死士,强迫她去拿药,她吓的腿脚发软,悄悄把药拿来。

  死士原准备杀她灭口,是那重伤的男子道:“你是哪家姑娘?到时候我必有重谢,还请你不要把我这里的事情说出去。”

  舜娘一瞬间头脑发蒙了,她不知道人家要杀的人是不是她,故而想着和她一起过来的人还有三姐姐,顿时道:“我是裴家三姑娘

  ,我爹是锦衣卫副千户裴以勤。”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舍娘这边正戴了衣裳、行李、梳妆匣等物件让人搬运行李,襄王府派的两艘中等模样的船来的,一艘专门放笨重行李,一艘则是她们母女住。

  现下又添了庆王世子李琚,他如今和两位官差一起过去宣旨,两位官差住在庆王府的船上,他这边和舍娘母女一起住。

  如此安排,一来是让他保护庾氏母女,二来也是他到底也才十四,还要人照顾呢,老太妃和庆王妃都不放心,特地托庾氏照顾。

  小弟弟一岁半了,正是十分可爱的时候,这是他头一次出远门,没有丝毫反应,他还学舍娘拿着扇子扇风。

  “娘,这天可真热。”舍娘忍不住摇扇子。

  庾氏笑道:“我听世子派人过来说,等到了下一个站口,就把冰运上来,你再忍忍。”

  舍娘点头,她想庆王世子年纪没多大,但是办事周全,而且他把自己照顾的很好。连她哥哥裴霁上京,都带了五六个下人,他身边贴身伺候的却只有一个小厮,还因为这一船多为女眷,连小厮都没带过来。

  果然到了中午,李琚让人送了冰过来。

  正好庾氏亲自下厨做了几道菜,又差人给他送去,李琚在另外的船舱吃喝,他本来胃口不是很好,见到庾氏送的菜来,都是几样清淡又有滋味的菜,他吃完之后,打算在船底建一个临时的冰窖储存冰。

  他让人在船底最阴凉的地方,去附近砖窑挑了砖来,再垒上,垒上之后用稻草铺好。

  舍娘听说后,就对庾氏道:“我在庆王府的时候,就听说庆王世子是个有话直说,很讲义气,却又不是那等鲁莽的人,就是有些管教人,郡主常和我私下吐槽。”

  庾氏意有所指道:“我看那个辅国公世子就是个鲁莽的。”

  “是啊,船娘在呢,他非要跳下去救人。杨茉千百个不愿意嫁给他,一桩亲事一开始就不情愿,也不知道日后能不能到白头?”舍娘摊手。

  这个冰窖建的很及时,因为风太大,船不得不在河中停泊。

  天气一热是少不得冰的,尤其是小孩子,身上很容易长痱子。

  说起来因为船停泊,也有一些附近船家划着船卖东西,秋霜道:“以前我们也是如此,以船为家。”

  舍娘放眼望去,见到一姑娘和自己年龄相仿,衣衫褴褛,正划着船,船头放着煮花生,还有鱼虾蟹鳗这些。

  她遂让秋霜喊住那船娘,等她靠在附近了,见她虽然穿的不好,但是食物却很干净,遂要多买一些。那船娘却道:“小姐,我不要钱,您能不能赏一匹红布给我,我就要成婚了,镇上没有红布卖。”

  舍娘听了一愣,立马让让冬梅拿了一匹红绢送给她,还道:“说起来我有一套衣裳做的小了,给你穿倒是正合适,你若不嫌弃,也一并拿去吧。”

  那小船娘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旋即,舍娘让人把船食分给众人,再抬头,见李琚走了过来,李琚看向她道:“你的这匹绢和衣裳都能买好几船船食了,况且你给的衣裳,她作为平民怕是穿不了。”

  “她和我是一样的年纪,我若和她一样,托生在船家,势必也希望能够有朝一日遇到好心人帮忙,况且只是顺手的事情,她若拿去卖钱我也不怪她。”舍娘没想到他会过来和自己说话,她也不想一味吹嘘自己多么善良。

  李琚笑道:“这出身也是注定好的,很难改变的,你也不会是她。”

  “真希望有一日能够没有这些门户之见,什么军户、贱籍都没有了,如此一视同仁,国家才会人才济济。”舍娘道。

  李琚听了,忍不住分辨道:“你这话是天方夜谭,前朝士族林立,虽然非九品中正制那般,然而也多是按门第来。本朝开放科举,然而科举人数多半还是掌握在士族手中,你家里不就是么?本朝与士大夫共天下啊。”

  “我知道啊,但我希望如此。”舍娘深知交浅言深的道理,倒也不犟嘴。

  别看这个时候李琚这么说,仿佛阶级分明,但是次日,见那小船娘过来,他也找她买了些船食,并把庆王妃要他带的贺礼中,拿出一对玉佩送出去。

  舍娘看向他道:“你今儿怎么不说她用不得了?”

  李琚则道:“我去问了她,才发现她家中母亲病弱,弟弟年纪还小,她打十岁上就和她爹一起靠卖船食为生,但她爹去年死了。船食赚的钱只够糊口,甚至还不够她娘的药费。她说她曾经做过采珠女,但怕危险一直没去做,昨日夜里回去特地下深潭里找到一枚珍珠,想送给你。还说她知道你送的那套衣裳价值二十两,她已经当了,能置办一套不错的嫁妆。”

  说罢,李琚拿了那一枚珍珠来,舍娘见他用帕子包的很好,忍不住泪盈于睫:“我总觉得这世上坏人多,但是好人更多,你看,是不是?”

  李琚有些说不出话来,他见识过舍娘的手段,她并非善男信女,但是却因为一个船娘的回报却感动不已,他不知道怎么形容她。

  还好在此处停了三日,风平浪静了,船缓缓前行。

  一直到下一个岸口停泊,襄王府的老嬷嬷们正笑道:“我们来的时候路上只停了两次,就这么熬着过来的。”

  这意思是李琚停的次数太频繁了,舍娘却知晓是她和李琚说过,说她弟弟年纪还太小,长时间的吃船上那些干货腊货身体不好,所以她道:“总是赶得及祖母的生辰的,您放心吧。”

  襄王府来的这些下人看着亲切,都挺有派头的,这些和庆王府的人不同,庆王府的人兴许嘴上不会说好听的,但是给东西都是实打实的。

  这次靠岸之后,李琚还派人送了不少小玩意给雱哥儿玩,舍娘又亲自出去道谢。

  李琚则心想你也别怪我阻止你嫁给晋王,实在是后来李氏江山被夺,我作为李姓子孙,必须这般做。

  你若是真嫁给襄王世子倒也不错了,李玦为人随和,自己和他打过交道,人也不是那等坐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人,人缘也还不错。

  但面上他不会说这些,只道:“我就是看着不错,随手买的。”

  “还是要谢谢你。”舍娘笑道。

  李琚不习惯这种表达,他别过头去,但想了想还提醒她道:“虽说你是花太妃的亲戚,有这一层关系在,但我曾经听说过老襄王继妃,也就是如今的王太妃,她和宫里的太后很有交情的。王太妃和襄王妃婆媳关系不睦,屡次撺掇老襄王废长立幼,当年连先帝在的时候都知晓,这也是先帝把襄王世子召进京中的缘故,你切莫掺和进去。”

第41章 第41章双章合一

  没想到庆王世子会告诉她这些,舍娘不知道如何谢他,遂道:“世子且等一会儿。”

  李琚不知道她要做什么,等了一会儿见她亲自奉茶出来,忙不迭接了过来。掀开茶盖一看,原来正是一盏冰茶,茶底有些许碎冰,再有鲜嫩的茶叶,上面的水又清甜又解渴。

  “这是什么?冰茶吗?”他好奇道。

  舍娘点头:“这是宋人的法子,用西湖龙井和冰块一起放里面,但我已经把茶叶泡过三次,上面加些许茉莉花萃在一处,你若慢些喝,等冰块慢慢融化,更解渴。”

  “世子一路上无微不至,又告诉我这些眉角,我也没什么好报答的,只能以茶代表我的心意了。”

  李琚摩挲了一下茶盏:“这也没什么。”

  舍娘笑道:“您这样豪爽大气的人自然不觉得有什么,但这一路您的照料,我们一家都看在眼里。”

  李琚失笑:“好吧,既然你这么说,我也不好再推脱了。”

  “那日后您若要吃这样的茶,派个人找我就是。”舍娘福了一身,才转身离去,她也不好一直和庆王世子待在一处。

  这样的茶她也泡了一杯给庾氏,但庾氏不肯吃冷茶,还不让舍娘吃:

  “姑娘家少吃些冰,要不然小日子来了,可就难受了。”

  舍娘却道:“这天气暑热,上火了就更不好了,我耳朵里长了一颗大的疖子,牙齿也疼,唯独吃些冰凉的人舒服一些。”

  庾氏戳了一下她的额头:“你就是歪理多,你那个冷茶等会儿拿出去吧,别让你弟弟看着喝了,他人小脾胃弱呢。”

  “好。”舍娘使了个眼色,先让人拿了出去。

  从庆王府回家就急匆匆上了船,船上人多口杂,舍娘和庾氏还未正经说过话,现下天热,大家都懒得出来,舍娘趁着午睡,便和庾氏说起章程。

  “祖母信上虽然说只是让我们团聚一番,但我想她老人家绝对没有死心的,襄王府的水也深。祖母是真心疼爱我,就和哥哥一样,想让我地位尊崇。可是平心而论,那王府里有王太妃,襄王妃,她们恐怕也有举荐的人,除非我能够坐上世子妃之位,否则花太妃若是提及做侧妃,您可千万别答应。”舍娘把事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