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也是他用来种地的地方。
不是不让做化肥了。
那他就培育种子。
搞个温室培育,这肯定没问题吧。
想要培育好种子,非常需要耐心,也需要时间。
既然这段时间要低调。
那他就低调给大家看。
都来种地了。
够低调了吧。
外面白雪皑皑,这一处窑洞里面却温暖极了。
靠着外面的炭火来控制室内的温度,开始了第一轮培育计划。
在其他人看来。
经过那事的纪霆确实老实下来。
除了日日往窑洞跑之外,也没什么事。
过年期间,朔州官场上还有人讨论:“刚入官场的人都这样。”
“是啊,经过几次挫折就好了。”
“少做少错,别看纪霆是状元,还是嫩啊。”
“想要升官,靠的是关系,哪里是能力。”
最后还是知州出面制止,让大家少讨论这件事,最后道:“纪霆也不容易。”
王县丞他们听了,都颇为感动。
他们知州以前就新来纪大人,经过这件事后,竟然还如此对他们大人。
也算官场上少有的好人。
连王县丞这种经验老到的官吏都能蒙骗,何况其他官吏。
等纪霆私下透露朔州知州两个儿子在国子监的事后。
才让身边人警醒。
这,这是故意的?
纪阳甚至都有点结巴了:“装作雪中送炭,实则刻意接近?”
他都不敢想。
若三哥哥也信了那知州,以后又会有多少祸事等着。
这都是连环计啊。
也幸好三哥哥人脉广,否则真是防不胜防。
这么想着,纪阳不由得悲观。
怪不得三哥哥他爹,也就是大伯,回老家时看着心灰意冷。
要是经历这么多事,能乐观才奇怪。
纪霆道:“大家留个心眼即可,不要着急。”
众人点头。
他们会的。
纪霆看着已经发芽的麦子,把窑洞里的好几组麦子分门别类,准备进行培育。
看着这些麦苗,他的心里就稳了。
别管外面怎么样。
麦子还是照常生长。
而这天下间,甭管是皇帝还是知州,又或者普通人,都少不了这一口吃的。
他没有天真到,要用培育的良种来证明自己,来作为自己向上的政绩。
他只是想告诉那些人。
斗来斗去,最后还是要来求口吃的罢了。
等他回去的事,再来算总账。
一时间。
以往高调的纪霆忽然安静下来。
朔州,乃至京城很多人都不习惯。
京城还发生另一件事。
那就是盐务的人选全都定下来了。
并没有阚家的阚文彦。
取而代之的,竟然是朱家墨。
听说是纪家跟卓家硬生生把阚文彦拉下去的。
平白便宜了朱家的人。
也是,纪霆在那边受了委屈。
他爹他外祖,也不能只看着。
皇上对这个结果也是认可的。
这看在程首辅跟纪霆眼里,只觉得不舒服。
才过了几年时间。
之前锐意进取的皇帝,似乎已经满足了自己的功绩,开始玩起了平衡之术。
纪霆摇摇头,继续埋头培育良种。
他这些种子,更多的是赔罪。
赔给门北县被他连累的百姓,还有庆林县田地有损伤的百姓。
对于他们来讲,没有比这个作为赔礼最合适的了。
纪霆一边苦读农书,一边亲自操作。
反正门北县大部分事情已经顺畅,干脆交给王县丞,他则遍寻这一代厉害的老农。
他脑子里先进的技术。
老农们有足够老到的经验。
结合起来,一定能成事。
不少看到纪霆的动作,只当他对官场心灰意冷。
再看他又开始读书,还笑:“就是个只会读书的料。”
“这点困难都坚持不下去。”
“读书才是他擅长的事吧。”
说完不少人都笑。
这些话被人刻意传到纪霆耳朵里。
他充耳不闻,只当什么都没听到。
而京城跟老家,还有文家书院那边,却给他送来更多农书。
无一不是精心挑
选的。
他们虽不懂纪霆在做什么,但支持就对了。
那些庸才,根本不懂纪霆霆哥是什么人。
纪霆谢过大家,一本本翻看农书,其中还有不少友人做的笔记。
不过字迹最漂亮的,还是齐家小妹。
这让纪霆想起在老家那会儿,确实是青春时光啊。
纪霆摇摇头,继续做他的笔记,做他的实验。
又一日从窑洞里出来。
纪霆脚步一顿,身后青竹立刻道:“谁在那!”
那人吓得手一抖,不过手里的东西被他捏得更紧了。
再看过去,原来是附近的村民。
那村民赶紧把手里的食盒放下来,然后转身离开。
常年干农活的人,他们根本追不上。
青竹皱眉去看,那食盒简陋得厉害,打开一看,里面的饭菜却热气腾腾的。
是农家菜,但却是极为丰富的农家菜。
附近的村民,是来给纪县令送饭的。
他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官场上事。
只是心里难受,想要帮忙。
思来想去,好像只有热腾腾的饭食最有用了。
去年新产的麦子,磨成白面,再做成面条,猪肉哨子做浇透,看着油花花,水亮亮的。
他们想请纪大人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