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眼看着奴仆当面拿他的花瓶古董,病榻上的荣王也无力阻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人离开。
树倒猢狲散。
不趁这个时候拿东西离开,那什么时候走?
一直到家里主人赶过来,这种情况才好些。
看着家里众人哭成泪人。
荣王心里恨的厉害。
事情是一起做的,福是一起享的。
凭什么遇到事时,自己先跑了。
看着家里的惨状,再知道以后的荣王府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荣王眼中闪过愤怒。
不报此仇,他就不是皇家人!
真当自己坐上皇位,一切就能为所欲为吗?
凭什么所有罪责都在他家!?
皇上甚至还能留个好名声?!
荣王爷的强撑着病体,带了一丝疯狂。
反正他要死了,荣家也要完了。
那不如再来的彻底点。
他就算死,也要拉人陪葬!
“联系张老道,快!”
他要拉着皇上一起去死!
荣王府其他人,哪有不恨的。
反正不是被侮辱,就是被卖出去。
他们王府树敌颇多。
不如报复一把。
荣王府有所动作时,纪家平静如水。
众人都没想到,明明就要立太子了,大皇子却出来横插一脚。
事实上,大皇子出来之后,才知道母后首辅,在跟父皇谈论什么。
他猛地一惊,明显有些后悔。
早知道不说了啊。
只有纪雨站了出来,安慰皇后跟大皇子:“好在皇上对夫君热切了些,如
今直接立为太子,反而不好。”
毕竟荣王府的怒火,总要有个靶子。
皇后下意识看向纪雨,总觉得这个侧妃,有什么在瞒着他们母子两个。
“你三哥哥那边怎么说?”皇后直接道。
纪雨只说在家中读读书,面上一片自然。
皇后看着,只以为自己多心了。
可现在看来,似乎确实不是坏处。
皇上如何想她,那不重要,
毕竟谁都知道,她只有支持自己儿子的份。
倒是程首辅支持立太子,是个意外之喜。
若无今日的事,还看不出来这位的意思。
当然,程首辅那话一开口,就是真的得罪皇上,而且必然要站位大皇子了。
更妙的是,大皇子全然“无辜”,还颇得皇上信赖,这可是最难得的。
最后纪雨说的,现在因为荣王府的事被立为太子,反而不好。
也确实是这样,很容易成为荣王府的靶子。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若他们平时反抗,确实容易有危险。
这么想着,皇后反而安心了。
纪雨见皇后想明白了,大大松口气。
三哥哥。
你真是神了。
这都能料到。
一切都在他的掌握当中。
扬州牵扯出来的大案落下帷幕。
荣王府几乎被一网打尽。
那京城知府自从知道,程首辅都支持立大皇子为太子后,做事更加卖力。
反正怎么讨大皇子的好,那就怎么做。
案子肯定要办的明明白白。
这让荣王更加气恼。
拿他们去讨好大皇子,这算什么。
还有他们倒是父慈子孝。
简直可笑至今。
“张老道那边,已经办妥了吗。”
“爷爷,已经办妥了,他十几个儿子女儿都在我们手中,不怕他不听话。”
荣王眼中闪过狠辣:“去做吧。”
这话说完,又听了外面百姓对荣王府的评价,气的他又吐了血。
他已经不行了,顶多有两三月的活头。
他一定要把这事办妥!
荣王府这场骚乱,在五月左右终于停歇。
主要是有个好消息传来,冲散了这片阴霾。
混乱的宝泽十七年里,终于来了个好消息。
豫州一带的粮食,丰收了!
而且是大丰收!
不仅豫州,像官洲德州收粮早的一带,都传出好消息。
“今年的粮食远比往年产的多,这是大喜事啊。”
“太好了,连年灾荒,终于能充实国库了。”
“这是吉兆啊。”
朝会上,朝臣们都在称赞此事,看着是称赞丰收,其实是夸皇上。
皇上对此自然都笑纳了。
今年终于有个好事。
但是有心人一算,低声道:“这些地方,怎么听着有些耳熟。”
可惜这些话被淹没在夸赞声中。
反而是大皇子想到什么,看了看说话的人道:“确实有些耳熟。”
自从办过扬州一案,大皇子声望极高,就算二皇子参政,也跟他完全没法比。
此刻他问出声,就有人附和道:“他们用的,似乎都是朔州农庄种子。”
朔州农庄这两个词分开来看,或许很是平常。
合在一起,便跟另一个人有了联系。
纪霆。
跟纪霆有联系。
纪霆培育出来的良种,就叫这个名字。
而那些丰收的地方,无一例外,都用的朔州农庄种子。
不过这件事,并未在朝廷引起轰动,多数人还在夸皇上厉害。
但普通百姓的注意力,多数肯定在高产的粮食上。
那可是粮食!
朔州农庄的良种。
纪霆培育的那个啊。
去年就引起轰动,今年更是如此。
毕竟种的地方多了,产量更上一层楼,影响范围更大。
“那我们是不是也能种?”
“今年的良种,能卖到我们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