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放在神童诗里,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便是上面的化用了。”
“所以,这句话如何解释。”
在纪伯章看来,他已经把这句话掰开了,揉碎了讲。
怎么就不明白呢。
答案就在嘴边,说啊。
小七眨着眼,眼睛往上飘,努力想得到答案,可她已经听得迷迷瞪瞪。
一会是孟子什么什么尽心章句。
一会是什么神童诗。
还有宋句践是谁,这个字明明是句,怎么念狗。
不对,之前学过,也可以念狗,但这个人是谁啊,为什么可以跟孟子对话。
小七对大伯的惧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问题。
“那他们什么关系呢。”
“孟子为什么要回答啊。”
“自得其乐是什么,自己跟自己玩吗。”
“穷的时候不能跟别人玩吗。”
“发达了才有人玩?”
纪伯章一字一句认真解释。
他不能暴躁,不能发脾气,他跟薛馆长不一样!
“小七,跑题了。”
“解释一下,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这句话。”
“有钱人可以出去玩!”
“没钱的在家里,对自己好一点!”
纪霆这次是真没忍住。
爹啊,您兜一圈干嘛,直接说答案,让小七记住就行了。
纪伯章也抓狂。
这么简单的意思,为什么不能自己理解呢。
就算看原文不明白,看看孟子上出处,再联系上下文,总知道了吧。
为什么就是不明白呢。
见纪霆笑出声,纪伯章瞪他一眼,把抓狂的想法按下去。
他在朝廷上跟政敌对骂,都没有这会的无力感。
一上午的课结束。
纪霆他们四个看戏看饱了。
小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美得不行。
回去就跟爹娘说:“我最喜欢大伯了!大伯教我读书,都不骂我的!”
一起回三房吃饭的小五纪风欲言又止。
小七是高兴的,大伯可不一定啊。
他总觉得大伯出家学的时候,脚步都是虚浮的。
不过他不敢说,只能埋头吃饭。
看着一向严肃的大伯被折磨成这样,怎么还有点好玩?
在纪霆这,他可没忍不住。
午饭前趁着他爹在书房“回血”,把今日早上发生的事,讲了个明明白白。
辅导孩子功课,没那么简单啊。
别说家长了,就算专业老师,都有抓狂的时候。
卓夫人想到相公的模样,也有点想笑,不过更多还是心疼。
这不行,一次两次就算了,再这么教下去,她心里不舒服。
卓夫人思索片刻,对丫鬟道:“把今日两个素净的好菜装起来,我去一趟佛堂。”
佛堂。
祖母住的地方?
去那干什么。
等他娘走了之后,纪霆才意识到,他娘是为他爹出头去了。
辅导别人家孩子太辛苦。
娘不舍得。
纪霆突然发现,刚刚笑他爹的他,鼻子好像红红的。
也就两盏茶的工夫,卓夫人就回来了,还笑眯眯的:“你祖母就是有办法,她早就想到了。”
想到什么?
纪霆心里一紧张。
他们不会又要换夫子吧?
纪伯章正好走进来,见儿子迅速站起来,眼神怪怪地看着他。
纪伯章随口问了几句功课,没想到纪霆对答如流。
对啊,这才是正常的进度。
那什么神童诗,不是一目了然吗。
哪有什么难的。
就算连孟子,读起来也不晦涩,怎么能学得那么艰难。
上午还喜滋滋地小七,下午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大伯又换了套教学方法。
那就是死记硬背,他读一句,让小七跟读一句,再把其中意思说明白,让她直接背下来。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他就不信了,自己还教不会侄女。
小七欲哭无泪。
别啊!
大伯看看别人!
咱们家学,又不止我一个学生。
“大伯我又不用科举,真不用读吧,不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吗?”
说到这,纪伯章正色道:“什么酸儒说的话,也能流传开。”
“里面并非为便是,而是分辨的辨。”
“意思是,女子辨明事理是美德。”
“有人还说了,倘若以无才便是德,那不读书的女子岂不都是圣人。”
啊?这样吗?
“再者,不科举就不读书了吗。”
“读书为科举,就是本末倒置。”
小六听得目光闪闪,可惜大伯根本没发现,纪伯章完全沉浸在拯救学渣的计划里了。
可结果就是。
他教得痛苦,小七学的也痛苦。
天赋非常的学霸是真的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题目,这么简单的文章,怎么就是背不下来,怎么就是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小学渣小七哭都哭不出来。
太难了,她真的不明白不理解啊。
再学下去她真的要哭了。
可大伯又真的很好,不厌其烦地跟她解释,也不冲她脾气,小七只能努力学习啊。
他们一个想学,一个想教。
但想学的学不会,想教的教不会。
纪家家学一时间鸡飞狗跳。
纪霆好像看到现代家长辅导孩子功课的场景。
三天下来,纪霆觉得,他爹的精气神好像都没了。
给他们五个人检查课业的时候,都没什么气力。
他被贬官的时候,都没这样吧?
就在纪伯章准备再换一套教学方法时,一直没出面的纪家祖母从佛堂出来了。
让一家人去佛堂旁的偏厅谈事。
说到祖母,纪霆只在刚回来的时见过。
最后一次见,应当是回来的那次家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