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呼风唤雨 第14章

作者:金玉满庭 标签: 强强 历史衍生 爽文 升级流 基建 穿越重生

  如此叠加,陈昭竟然还好意思厚着脸皮来与他攀关系!

  莫非是又有什么阴谋?罗市瞬间把警惕拉高,“我军中还有要务,先行一步。”

  陈昭笑眯眯道:“既然今日不便,那我就不留罗渠帅了,过几日罗渠帅至我府上,我再设宴招待。”

  罗市扯扯嘴角,一甩衣袖不屑转身:“我绝无可能至你府上赴宴。”

  黄巾军中谁人不知他心眼小,最爱记仇。

  哼,他就是饿死也不会去陈昭府上吃饭!

  行吧。

  陈昭看着怒气冲冲离去的罗市,摸了把怀中箭头,挑眉勾唇。

  “他这个性子不改,日后还会吃亏。”

  身后传来一道声音,陈昭回头,看见张角倚着院门往这边看,似乎已经在这看了有一阵了。

  “弟子并非有意惹怒罗师兄。”陈昭小心翼翼挪动到张角身边,讨好笑笑。

  张角忍俊不禁:“方才还一口一个罗渠帅,在我面前这就成了罗师兄了?”

  “罗市这个性子的确不算讨喜,又口无遮拦,你不喜欢他也无妨。”

  张角说着话把陈昭带入了书房,二人相对而坐。

  张角自顾自斟茶,又给陈昭倒了一杯茶:“尔食茶否?”

  陈昭带着僵硬的微笑婉拒了张角这杯加花椒艾叶煮出来的“茶”。

  “我正要找人去告知你一声。我已派人到附近郡县调粮,城中几户富户也捐赠了二十万斛粮食,你无需担忧粮草之事。”

  听到富户捐赠二十万斛粮食,陈昭眼皮一跳。

  张角说的轻描淡写,但是不用深思陈昭也能知道那些富户不会如此好心给黄巾贼捐赠粮草。

  除非黄巾贼的刀架在他们脖子上。

  “那些富户粮仓有不止二十万斛粮食。”陈昭提醒。

  东汉豪强土地兼并比起明末的地主只强不弱,明末的地主不能私藏兵刃,东汉的豪强可是能光明正大修建坞堡蓄养私军的。

  张角轻声:“还没到时候。”

  二人对视一眼,双双露出笑容。

  “我听闻你只取了三万斛粮草,可是有困难之处?”张角饮了口茶水。

  陈昭道:“弟子只募得一千兵丁,三万斛粮食已够一月之用。”

  几天下来,陈昭还又放宽了条件,但是募兵要求比起其他渠帅依然偏高,到最后也只招揽到了一千人。

  “不是还有修建营帐的杂工?”张角也知道陈昭招了不少工人。

  陈昭轻松道:“弟子运气好,出门捡到了点粮食,够他们吃的了。”

  “捡了点粮食?”

第14章 你很好,你很好

  “就是在荒郊野外捡到的粮食。”

  陈昭语气无奈:“不知是谁这般不珍惜粮食,好端端的粮食往地下埋。还好被我捡到了,不然就要白白浪费了。”

  张角笑了:“是啊,粮食种出来就是要给人吃的,埋在地里就是白白浪费。此事你做的很好。”

  冀州虽是中原腹地,可这几十年也不太平,干旱洪水隔几年就会遇上一次,随之而来的就是动荡不安的局势。

  有不少豪强大族会在偏僻无人的荒山野岭挖掘地窖储粮。一来是为了分散风险,万一遭遇饿昏了眼的暴民洗劫也能少损失一些;二来也是考虑到若是横遭祸事,还能凭借家底找机会东山再起。

  而这些豪强大族又往往盘踞本地上百年,藏粮食的地方极为隐蔽,若是为了那点粮食动用军队搜山又费力不讨好。

  奈何遇到了陈昭。

  为了那些粮食,动用大量人力去搜山得不偿失,但是在地图上看到地下有地窖,带兵定点挖掘就很值得了。

  “弟子在城中张贴了告示寻找失主,等了两日实在无人认领。无奈之下才决定代替失主把这些粮食资助给军中,也算他们一桩功德。”

  陈昭一摊手,十分无辜。

  张角轻咳两声,苍白的脸上多了一丝血色,他含笑道:“我让三郎带兵去找城中豪强募捐粮草,每家都要捐赠十成二的粮食。”

  这时候谁敢蹦到陈昭面前说”那是我家私藏的粮食,就是为了防止被黄巾贼抢走才藏在野外”,就是真找死了。

  黄巾军可不会顾忌什么世家豪族。

  “你来找我不止是为粮草之事吧。”张角又咳嗽一声,拢了拢身上的大氅。

  陈昭下巴瞬间扬了起来,把方才已经拢到手中的箭头放在案上,推至张角身前。

  张角想起了他早年在深山寻仙时候遇到的一只小花豹,那只半大的花豹得意洋洋围着他转圈,豹口中还衔着一只肥硕灰兔,最后把吃了半只的兔子扔在他面前,冲他炫耀似的嗷嗷叫。

  这枚箭矢就是陈昭扔给他的“猎物”。

  张角低头遮掩住嘴角的笑意,仔细端详箭矢。

  “咦?”张角看出了不对。

  样式和市面上的箭头样式不同,他托在手心的这枚箭头比起一般的箭头要更重,两侧还开了血槽。

  更关键的是,这枚箭头崭新,没有使用过的痕迹,也没有保存许久的锈迹。

  黄巾军使用的武器多为抢夺而来,绝不可能有这般崭新且毫无磨损痕迹、也未出现锈迹的箭头。

  张角看向陈昭的视线带上了一抹炽热。

  “锻铁坊能日产千斤兵器。”

  陈昭故意给张角留出了追问的时间,张角含笑看了她一眼,垂下视线不作声。

  “矿石充足还能再加大产量,月内可增至日产三千斤。”陈昭没听到张角询问,只能自己往下说。

  不过她已经打好了腹稿,就等张角询问了。

  她从什么地方学到的锻造兵器、她的出身来历、能不能再多生产更多陈昭决定要自己打造甲胄长矛的时候就想好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张角问:“你为何会想自己打造兵器?”

  真不错,第一个问题就超出了她事先准备的问题范围。

  “武库中没有甲胄和刀剑了,我麾下的士卒需要甲胄和兵器防身。”

  陈昭不是觉得这个问题难回答,反之,她觉得这个问题甚至不能被称作问题。

  “我不能让我麾下的士卒手足寸铁走上战场。”

  张角少见的表情严肃了,他又问:“军中有甲胄和刀兵,你开口,我可以调拨一批给你。”

  陈昭满脸的怀疑。

  你亲弟弟张梁手下的士卒都还有不少拿着菜刀当砍刀的呢,你告诉我能拨出一批武器给我?

  那这些兵器也太烫手了。

  张角从陈昭不加掩饰的神情中看出了她的想法,张角缓缓开口:

  “你劳苦功高,我可以从其他渠帅手中给你挤出一批兵械。”

  陈昭眉头紧锁:“弟子自己能打造兵器,而且已经打造出来了。”

  张角看着陈昭久久不语,直到桌案上的热茶不再冒热气,张角紧绷的脊梁才松弛下来,脸上又浮现了清浅笑容。

  “你和旁人不一样。”

  “没有兵器,你不想着掠夺他人,你想着要自己打造兵器。”

  “为何?”张角真心实意询问。

  因为生产才能发展,掠夺不能。

  陈昭心里嘀咕,面上道:“弟子要是造不出来也会去抢,但是自己能打造兵器就没要去抢别人的兵器了。”

  “抢敌人的除外,敌人该抢还是得抢。”陈昭补充道。

  比如豪强大族,陈昭双手赞同抢他们的粮食。这些豪强大族的粮食又不是他们自己种的,豪强能取之于民、用之于他们,她自然也能取之于他们、用之于士卒。

  张角欣慰看着陈昭,眼神温和:“你很好。”

  顿了顿,又重复了一遍:“你很好。”

  有怜民之爱,也有对敌之恶,这很好。

  陈昭一头雾水,不懂张角在夸她什么。

  “这些兵器是你麾下之人打造,那就该归你做主。”

  张角收住了话,转移到了兵器分配上:“你未取粮草,人手也并非从黄巾军中拨出,矿石等物也未走公账,这些兵器就该是你的私产。”

  “你看着做吧。”张角笑笑。

  陈昭趁热打铁:“弟子还有一事相求。”

  “何事?”张角面露了然,没有对陈昭趁机提出要求感到疑惑。

  陈昭道:“弟子手下人手不足老师可认识什么冀州名士?”

  “认识倒是认识,不过名士清高,估计不会愿意入黄巾为官。”张角道。

  张角在没发动黄巾起义之前是万人敬仰的大贤良师,上至汉灵帝身边的十常侍,下至街头巷尾的乞丐,都有太平道教的信徒。

  就连造反这种事都还有汉灵帝身边的宦官愿意跟随张角起事。

  若不是张角手下弟子唐周告密,如今汉灵帝还能否安稳活着都未可知。

  “不用入黄巾,我只需知晓他们如今所在。”陈昭拿出早就写好的纸条。

  田丰、沮授、审配、崔琰。

  陈昭照着史书从袁绍手下那串人才里扒拉出的德才兼备之人。

  共同特点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都还“郁郁不得志”,而且都出自冀州。

  “我不曾听闻过此几人的名声。”张角思索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