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绑定购物返现系统 第216章

作者:穆烟 标签: 重生 系统 轻松 穿越重生

  就像前世,她初中毕业离开之后,就再没回来过,不仅没回过村里,也没回过镇上,所以刚重生那会儿,她对整个小镇都十分陌生。

  正说着话,门外传来疑问的声音:“这里是孟繁家吗?”

  “对,”孟繁下意识应了一声,随后看向门外,见到人的瞬间,她欣喜万分,“蒋秋!!!真的是你,我们有三四年没见了,你今天怎么会在这?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蒋秋——!”孟玉兰也惊喜地喊了一声。

  虽然之前初中那会儿孟玉兰跟蒋秋不是一个班,但因为孟繁的关系,她跟蒋秋也比较熟悉,这会儿见到老朋友,自然是开心的。

  “快进来,”孟繁快步走到门口,拉着蒋秋的手带她进屋,“知道你专心学习,高中三年都不敢去打扰你,本来以为不容易能见到你呢,没想到你居然出现在我家门口。”

  “我今天正好来镇上买东西,”蒋秋笑着说道,“至于你这边,我之前到学校跟老师见面的时候,听老师说起过你,说你在这边建了房子,去年我来镇上的时候,也过来看过,那时候你不在,今天有空在镇上转了一圈,发现你家开着门,就过来瞧瞧,没想到你真的在。”

  “那真的巧,你早来一会儿我们肯定不在,我们刚刚才到,”孟繁说着,在屋里转了一圈,“哎,忘了,没烧水。”

  “我去买矿泉水!”孟玉兰立即道。

  “不用,我待会儿就回去,不然赶不上班车。”蒋秋说道。

  “没关系,待会儿让孟繁开车送你回去,很快的,比班车方便。”孟玉兰连忙道,拉着喻思彤一起出去,不然孟繁跟蒋秋聊天,喻思彤会很无聊。

  孟繁点头:“我们好不容易遇到,多聊会儿天,待会儿我送你。”

  “门口那车是你的?”蒋秋好奇问道,“才大一,就拿到驾照了?”

  “之前高中的时候就拿到了,这车不是我的,在市里租的车,”孟繁拉着她坐下,给她拿了点水果,“真的好巧啊,我们刚到家,你就来了。”

  

第256章

  “本来之前高考结束就应该联系你的,但你们家的电话号码好像换了,一直都没联系上你,”刚回来就遇上老同学,孟繁的心情多少有些激动,“你高考应该考的很好吧,是什么学校?”

  以蒋秋热爱学习的情况,她考的不会太差。

  “这两年家里的固定电话都不怎么用,就撤掉了,那时候正好高三,没来得及跟你们说。”蒋秋说着电话的事,又说了她的学校。

  孟繁知道那所学校,是985大学,可见蒋秋确实考的不错。

  “你呢?还有孟玉兰跟王美佳,现在都怎么样?”

  “我考的是魔都的一所学校,”孟繁说了学校名称,随后介绍孟玉兰跟王美佳的情况,“玉兰的成绩差一些,但她也在魔都,一所大专院校,现在学的是服装设计,至于美佳,她之前读的就是中专,高三就开始实习了,不过她有自己的朋友,我们没怎么交流。”

  “这样也很好啊,你很厉害,中考的时候好不容易考上普高,高考能考上一本。”

  “运气好,而且我高中三年学习的时间也挺多,一开始没想那么多,就是想着最好能考本科,二本就不错了,没想到能考上一本。”

  两人面对面坐着聊天。

  聊过学校之后又聊专业,蒋秋大学报的是物理学,这对孟繁来说难度极大,也很佩服她选择物理学。

  聊了一会儿之后,孟玉兰跟喻思彤回来,不仅买了矿泉水,还买了两个大西瓜。

  今天天气不算太热,小镇四面环山,温度更低,孟繁直接去楼上拿了张草席下来,铺在客厅的地面上,四人坐在草席上一边吃瓜一边聊天。

  说着大学里的事,也说着初中的事。

  不过蒋秋还是原来的性子,在孟玉兰跟喻思彤提起游戏的时候,她完全没插嘴,问起她时她也摇摇头,说自己在大学时一直都在学习,并不玩游戏。

  “怪不得你能考上那么好的学校,我是做不到像你这样双耳不闻窗外事,”喻思彤感慨道,“高中最紧张的时候,我都要抽出时间看小说。”

  “小说……”蒋秋想到以前的事,看向孟繁,“我高中的时候去书店买习题册,看到过你的小说,还悄悄买了本。”

  “你妈妈不会说你吗?”孟繁知道蒋秋家里管的很严。

  蒋秋笑了:“我偷偷藏在床底下,我妈没发现,现在她也不知道我高中的时候买了小说,不过要是她知道我买的小说是你写的,应该也不会说什么。”

  “我也买了孟繁的小说,”喻思彤笑道,“不过我妈知道是她写的,倒是没说别的,就说我也看那么多小说,怎么不能像孟繁那样写写小说。”

  四人开心地聊着天,时间走的飞快。

  再反应过来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傍晚五点多。

  蒋秋想直接回去,还是孟繁生拉硬拽地,才带上她一起在镇上出去吃了顿饭,吃过饭,孟繁开车送她回家。

  正好车上有四个座位,喻思彤和孟玉兰也顺便一起,便集体出发去了蒋秋家里。

  虽然今天碰了面,但大家已经不是初中生,都有彼此的生活,未来能碰面的时间或许也不会太多。

  “以后你来魔都,我带你一起玩。”孟繁下车跟蒋秋说话。

  “好,”蒋秋笑着点头,扬了扬手上的手机,“以后我们手机上聊,这下不会找不到人了,你们回去吧,趁现在天色还早,不然天暗了不好开车。”

  “那我们先走啦。”

  “拜拜。”

  “拜拜——”

  孟繁重新上车,在车里又跟蒋秋挥了挥手,随后调整车头的方向,开车离开蒋秋家的村子。

  开了一会儿之后,孟繁想起什么,说道:“我初中班主任家好像在这附近,你们陪我去一趟?可以吗?”

  “你说去哪儿就去哪,我们都不要紧的。”

  “你居然连初中班主任家在哪儿都知道?”

  “因为当初中考结束后,我也不知道自己具体会在哪里,填写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的时候,班主任让我填了他家的地址,”孟繁转动方向盘,“其实只过去了四年,但现在的生活真的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初三和大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但中间只有四年时间。

  同样四年时间,对成年人来说很快,但对她们这样经历两次学历变化的人,却不算太快。

  孟繁其实并不记得初中班主任家具体的门牌,但她记得村名,稍一打听就知道了具体的位置。

  进村的时候,孟繁庆幸之前到镇上的时候匆匆忙忙,没把车上的东西都搬下去,还有些可以作为礼物,不然她可能掉头就走。

  车子刚刚到班主任家附近,她就看到了站在家门口吃饭的班主任,笑着摇下窗户。

  班主任也看到了她,还以为是眼花,使劲眨了几回眼睛。

  确认是她之后才开口:“孟繁!”

  “是我,老师,”孟繁将车停在他家门口,“凑巧路过这里,想着老师家在这里,就上门来看看。”

  孟繁去后备箱拿了礼品,班主任说着大家都一贯说的话:“人来就好了,拿什么东西?”

  “我还觉得少了呢,没想到会凑巧路过,都没有特别准备,”孟繁将东西递过去,在班主任要拒绝前先一步开口,“老师知道的,我现在自己做生意呢,不差这点。”

  “那我就不客气了,快进来坐,”班主任笑着说道,看向又从车上下来的两人,“孟繁的朋友吧,一起进来坐,聊会儿天。”

  班主任知道孟繁开网站的事,聊天的时候,孟繁也说了自己的情况,讲网站,讲大学生活等等,不管是哪一样,都在蒸蒸日上。

  天色很快暗下来,班主任也不放心她黑灯瞎火开回去,所以聊天的时间并不久,等到再暗一些,就催促着她开车回镇上去。

  所以大概二十多分钟之后,孟繁又开车离开。

  回到镇上的时候,天色彻底暗下来。

  镇上山林多,不像城里就算是深夜,也有许多地方亮着,一到晚上就一片漆黑。

  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喻思彤还是跟孟玉兰睡一个房间。

  房子刚刚打扫过,又通风了一下午,房间里的空气都十分清新,孟繁都没有进学习小屋,而是在外面的床上睡了一觉,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才醒。

  醒来后下楼,走在楼梯上看着开着的大门,正要喊人,却看到了坐在客厅里的陌生人,迷糊的状态瞬间清醒。

  孟玉兰快步上前,低声介绍来人的情况:“都是镇政府的人。”

  孟繁眨了眨眼,在几人里看到了熟悉的面孔,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还好因为在镇上,她想着可能会有邻居窜门的情况,并没有穿睡衣下楼。

  “有说是来干什么的吗?”

  “没说,就说跟你聊聊天。”

  “嗯,我去吧。”

  孟繁说了一句,很快就走了过去,跟几人聊了会儿家长里短的事。

  半小时之后才聊到正事。

  正事说起来很简单,两个字描述,就是——“助学”。

  作为富裕地区的小镇,大多数人家都是相对比较富裕的,但也有不富裕的人家,就像当初的孟繁。

  这时候已经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上高中需要交学费,住校还有住宿和生活费,有些人家因为家里有人生病,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条件不好,虽然可以申请学费减免,但住宿和生活费都要自家出。

  但因为条件实在是不好,住宿和生活费对那些学生而言也是不小的负担。

  最早孟繁能申请到这块地皮,一是因为她的情况确实特殊,二则是因为她的能力出众,给她便利,小镇未来有需要,或许可以得到她的帮助。

  这些事当初校长都跟她讲的很清楚。

  “今年我们镇初中考上普高的学生中,主要有三名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差,”其中一人说道,将相关的资料放在她面前,“学费的问题,我们已经跟这三名学生的家庭沟通过了,也了解过政策,以他们家里的条件,是可以申请到学费减免的,至于助学,标准我们都计算过,你可以详细看看。”

  助学并不是完全承担学生高中期间所有的费用,只是给一部分,以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让学生能安心完成高中学业。

  孟繁大致看过之后,抬头问道:“那你们预估是多少?”

  几人互相对视,还是给资料那人,说道:“以这三人读三年高中所需,可能需要几万块,也可以一年一年给。”

  “几万啊……”孟繁顿了顿,见几人都面露忐忑,没有再卖关子,笑道,“我知道的,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哪怕一个月就两三百,也能让他们的生活上一个档次,所以我想,暂且一年给10万,行吗?不止是今年高一的学生,高二高三的学生也可以补助,确定之后缺多少,你们随时给我打电话。”

  不是她不想给太多,而是太多了不合适。

  镇政府拿太多不合适,学生拿太多也不合适,一个月两三百是相对比较好的,不然多了,那些钱未必能用在他们身上。

  她这么说,几人都十分欣喜。

  “真的吗?”

  “嗯,”孟繁点头,“除了高中之外,大学的生活费我也可以给一年补助,大一的学业会更重一些,大二大三就可以去学校外面打零工了,但是我希望看到完整的补助名额情况。”

  “没问题,这事交给我们,我们肯定做到位!”

  “我们替那些能得到补助的同学谢谢你。”

  

第257章

  镇政府的人得到满意的结果,高兴离开。

  孟玉兰跟喻思彤才端着待客后剩下的西瓜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