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烟
而孟繁坐在她身旁,开始翻看手上刚买的《读懂》。
上周跟孟玉兰一起出去买的《读懂》,两人兴致勃勃翻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她的文章,很可能文章是在这周刚出的这本杂志上。
果然,这次她翻了一下就翻到了自己写的文章,足足六千字的文章,在杂志里占据了不小的篇幅,虽然这不是她第一次被收稿,但每次看到自己写的故事变成铅印文字,她就觉得成就感满满。
谁能想到在半年之前,她还觉得自己写的故事很难被《读懂》这样高大上的杂志收稿。
这时候重新看一遍自己写的文章,依然觉得她很不错,骄傲地想怪不得会被收稿。
看了一遍之后,她拿出纸笔,开始用已经熟练的字体写故事。
“冬天五点半的清晨有点冷。
开了门,门外是一片白茫茫,昨晚下了一夜的雪。
她要走路去学校,往常要走四十分钟,今天这么大的雪,可能要走一小时才能到。
……”
孟繁认真写着手上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一个留守儿童在乡下长大,读书,考上高中、大学,最后又回来在乡村教书的故事。
她自己没有那么深刻的回报家乡的想法,但这样的故事应该会更加吸引人。
所以,她为故事里女孩的成长路上,增添了善良村民们对她的帮助。
虽然是留守儿童,但她不苦,哪怕需要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走去学校,也有同样需要这个点去学校的朋友陪着。
走去学校的一路上,都在打闹玩耍。
冬日玩雪,春日看花,童年的她并不知道苦涩是什么滋味,只知道日复一日,总能有些让人开心大笑的事。
所以当她读完书再回来,也是一个快乐的老师。
不完全是回报家乡,那也是她的一份工作,只不过这份工作让她觉得快乐,她很喜欢在课堂时让孩子们欢快大笑,开心满满的模样。
孟繁认真写着故事的结尾,写着欢快的故事女孩,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快乐的故事,会让写故事的人也感到快乐。
画上最后的句号,耳畔传来好奇的询问:“你是在写小说吗?”
“我在写投稿的故事,”孟繁轻声,转头看向蒋秋,她不知道看了多久,“你看到啦?”
“我以为你在抄故事,但这个故事之前没看到过,而且你没有看书,”蒋秋低声说话,有些不好意思,“我看了一点,对不起,你是不是不想让人知道?”
蒋秋之前没有听说过孟繁在写投稿的事。
“不会啊,老师们跟王美佳都知道的,”孟繁看着她好奇的目光,将写完的故事递过去,“你要看吗?不过这只是初稿,我还需要润色的。”
“可以吗?”蒋秋再问,见孟繁点头,羞涩一笑,“那我看看,好像蛮有意思的。”
她抓住了写着故事的纸,重新排了序号,从第一页开始看起。
这个时间,孟繁又抽出了几张纸,打算待会儿修改润色之后,再进行抄录。
整理的时候,她突然听到了身旁传来的啜泣声。
孟繁震惊,立即递出抽纸:“怎么哭啦,我没有写让人难过的故事啊。”
“不知道,”蒋秋拿着纸团成球,擦了擦眼泪,“明明你写的很温暖,但我就是觉得很感动,忍不住想哭,你写的真好啊,她一直都很快乐,小时候很快乐,长大了也很快乐,我喜欢这样的故事,你投的稿件,一定能被收下。”
“看你这样,我突然更有信心了,”孟繁笑着说道,“借你吉言,希望这次的稿件也能被收下。”
蒋秋看完故事,将初稿还给她,准确地抓住了她话语中的重点:“‘也’?你之前的稿件也有被收录的吗?我还想看,可不可以给我看看?”
她红着眼睛看着孟繁,恳求的十分真诚。
孟繁有些不好意思地碰了碰脸,将刚买的《读懂》翻出来,给她看自己写的那篇文章。
这次孟繁没有分神,一直关注着蒋秋看故事的状态,果然看到她又哭了,只能再次递上纸巾,心里无奈怎么一个两个都是哭包。
蒋秋看故事哭,孟玉兰之前因为她的事哭。
王美佳截然不同,她看什么都嘎嘎乐,唯一会哭的情况,大概是被老师收缴手上的娱乐杂志。
“我平常不怎么哭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看你写的故事真的很好哭,”蒋秋擦着眼泪,“你好厉害啊,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故事,我只会写记叙文。”
“但你60分的作文,每次都能得55分以上啊,”孟繁由衷夸赞道,“在这一点上,还是你更厉害一点,我去年期末考老师还说我进步了呢,就得了48分。”
对比去年期中考42分,初二期末考30分的情况,48分的作文分不算低,但跟真正会写作文的学霸还是不能比。
“不一样的,你写故事好,我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你。”蒋秋也说的认真。
“那我们都厉害,不一样的厉害,”孟繁开心地接受了蒋秋的赞扬,“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跟学霸比。”
“也不能这么说,你厉害是你本来就厉害,跟别的事、别的人都没有关系,”蒋秋擦干了眼泪,说话时依然认真,“你润色故事吧,我不打扰你,我也要继续练字。”
说着,她已经拿出了纸,握着笔低下了头。
孟繁看了眼她认真的模样,也不敢太偷懒,拿着初稿,开始润色修改。
并不完全在原来的纸张上写,而是拿了一页新的白纸,一边写一边加,只要字体用的是字帖上的形,这也算是她在练字。
一个故事,她要在自己手上过三遍,一遍初稿,一遍中稿,最后再抄录一遍算是终稿,最后一遍也是要直接寄出去给杂志社的。
这个故事总共五千多字,周五吃完饭后的时间,加上晚自习的时间,全部都被她用来写这个故事。
这还只是初稿,等明天还得改一改,等终稿确定抄录好,才能贴上邮票寄出。
初稿的故事折好夹在杂志里,下课铃声一响,她带着杂志跟蒋秋一起起身,往宿舍走去,打算到宿舍修改。
“明天上午你要去自习室吗?”
“早上吗?”孟繁想了想,“早上我想在床上多躺一会儿的,醒来后可能也会躺在床上看会儿杂志。”
“那我明天就不喊你了。”蒋秋点头表示知道。
“你明天早上也要去自习室吗?”孟繁问道,上次蒋秋没回家还是在上学期,那次她好像没有这么早去自习室。
“已经初三第二学期了,时间不能浪费,而且我起的早,不去自习室也没别的事可以干,没关系,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一个人安静做题挺好。”蒋秋说的随意且淡定。
孟繁下意识就要答应跟她一起到自习室,最后还是没开口。
她已经努力了一个礼拜了,周六周日想稍微休息休息的,她都已经安排好了,周六早上看杂志,下午做这周的作业,周日早上还是看杂志,下午跟孟玉兰一起出去玩玩走走,然后再回来好好学习。
一周她五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休息的两天也没有完全休息,这已经很不错了吧?
她看了看蒋秋,心生复杂情绪。
学霸的强悍之处在于她不仅是学霸,而且比她这个学渣还要努力。
孟繁默默捂脸,假装没听见她的话。
第二天一早,她一觉睡到自然醒,睁开眼的时候,果然没有看到蒋秋,甚至她睡觉的时候,没有听到任何走动洗漱的声音。
再看其他留校的学生,也跟她一样还躺在床上,显然也没有听到蒋秋起床的声音。
所以不是她一个人不努力。
孟繁给自己找了个很好的理由,翻了翻身,又闭上眼睛眯了会儿,直到听到有人起床,才认为到了能起床的时间,睁开眼睛揉了揉眼屎,从床边拿出一本《读懂》,直起身往后挪了挪,熟练地将枕头垫在脑袋后面。
双休就该有双休的样子,她才不会大清早去自习室呢。
一上午的时间,又让她看完了一本《读懂》,成功触发“长期阅读”奖励,而这次的奖励是——保温杯。
学生也要喝水,所以保温杯是学习用品没毛病!
孟繁拿起跌落在被褥上的保温杯,在手上颠了颠。
免费白拿的东西就是香。
第41章
周六早上,孟繁在宿舍里看了一早上的书,中午吃了个饭,随后就去了自习室抄终稿,抄完后才将这次写的故事寄了出去,然后回来写作业练字。
昨天晚上的自习课光顾着写故事了,完全没来得及写这周的作业,今天得补上。
这周的情况比之前要好一些,之前不会做的题目她只能自己琢磨,不然就得等明天同学来的多了,再问该怎么做,今天她可以直接问蒋秋。
问题的时候,她看到了昨天她想买却被按下的那本进阶书,只是翻了几页就确定那不是她能做的题,庆幸蒋秋帮她省了钱。
做完作业,她还要练字,还要写娱乐圈故事,时间安排的十分紧凑,几乎没多少空闲。
很快,又到了周日晚自习之前。
孟繁熟练地将这周的作业整理出来,全部放在王美佳的桌子上。
上学的那几天,王美佳全部的作业都是她自己做的,但周五布置的双休作业,她从来也不会去做,单是抄作业,就需要耗费她不少时间。
“一手交杂志,一手交作业,”王美佳也熟练地将娱乐圈杂志放在孟繁面前,“不过下周开始我要在家认真写作业了,我妈说她要盯着我。”
“初三最后半年了,坚持一下。”孟繁掌握王美佳的心思。
“我也这么想,”王美佳认真点头,握了握拳,“只要坚持半年,等我去读职高,就可以解放了,到时候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孟繁失笑,摊开手上的娱乐杂志看了起来。
没有任务要求,她看娱乐杂志的速度要比看《读懂》快不少,但因为一直看《读懂》的习惯,她看娱乐杂志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细看上面那些故事的写作手法。
看着看着,她又从脑海里挖出了一个可以写的故事,立即拿出纸笔,快速落笔书写。
……
“这个单词错了吧,好像这俩字母写反了。”
“还真是,那我错了一个,”孟繁从口袋里拿出五毛钱,放在孟玉兰面前,看着她的表情变化立即道,“你可不能故意写错,这要是脑子里形成写错的单词意识,以后可改不回来。”
“我就是想想,”孟玉兰看着她,“之前你让我带回去的钱,我妈不收,还一直在我手上呢,她非得让我给你,不然还是给你吧,总放我身上我不安心。”
孟玉兰说的是年前放假的时候,孟妈妈特意塞到孟繁手里的一百块钱。
开了学之后,孟繁就把钱给了孟玉兰,让她交给孟妈妈,没想到孟妈妈死活不收。
孟繁捏着被孟玉兰硬塞到手里的钱,能猜到孟妈妈的想法。
这学期开学,自从她戳穿了大伯母的做法,她就再没有回过家,大伯母也再没有让人给她带过饭菜,即便她跟孟妈妈说过自己之前寒假出去打工,她肯定还会担心她的钱不够用。
“那等我回去,我亲自交给你妈妈,”孟繁收下了钱,“我估计大伯母应该准备差不多了,很快就会过来。”
她的猜测没错,但没猜到大伯母居然会在周二这个不前不后的时间过来。
中午午休时,她被班主任从教室里喊出去,看到了等在不远处的大伯母。
上一篇:漫画路人的我成了白月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