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烟
“既然下了雨,下午的军训就只能暂停一会儿了。”班主任低沉道。
“好耶!”
班主任听着大家欢呼好,才扬眉开口:“正好今天你们都空着,正好写一篇军训的体验作文,以军训为主题,围绕着它自拟题目写,一小时之后上交。”
“啊???”
“语文课代表把作文纸发下去,一个小时之后收一下,放到你们语文老师的桌上。”说完,班主任转身离开教室。
这一刻,大家再看向窗外的大雨,似乎都变得不那么开心了。
但就算是不开心,该写的作文还得写。
语文课代表起身,将讲台上放着的作文纸分发到每个人的桌上。
孟繁握着笔,按了按面前的纸,在顶部写下这篇作文的标题——烈日下的军训体验。
这篇作文不难写,既然是军训,就离不开“坚持”,只要以这两个字为基础,一篇八百字不跑题,能到及格分的作文就能写出来。
八百字的作文,对于写惯了大几千、上万字文章的她来说也不难,都用不着一小时,只花了半小时时间,就洋洋洒洒将这篇作文写完。
而这时候,下了半小时的雨逐渐变小,但带来的凉意却一直都在。
孟繁盯着窗户,看了一会儿外面的雨滴,再环顾四周,突然有了自己在上高中的实感。
她现在在读高中。
重生一次,她居然真的读上了前世没机会读的高中。
她的心跳有些加快,嘴角却微微扬起。
好开心啊。
第75章
“立定!”
这一声喊落下,全校所有学生都站直立定。
十天的军训显有成效,大家的站姿都像模像样,所有人的状态不说与军训第一天时有天壤之别,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知道是谁领的头唱起了军歌,孟繁听到声音的时候,已经是从另一边涌来的乐曲,十二班所有同学完全都不用谁指挥,在听到声音的瞬间,便接上了曲调。
这十天里陆陆续续跟着教官学的军歌,在这一天得到了最深入的应用。
军歌之后,是一班一班的用正步向前走的检阅仪式。
十二班在最后,孟繁跟喻思彤依然站在一起,看着前面的班级一个一个往前走,喻思彤低声说话:“这就结束了吗?我有点舍不得。”
孟繁没开口,身旁另一个同学接了话:“我也有点舍不得。”
只是两句,便再没有人说话。
这十天的军训也让他们学会了不能窃窃私语,想要说话就必须要举手的习惯,不知道这个习惯能维持多久,但至少这一刻,他们都得努力坚持住。
直到前面高一(11)班的人走过。
教官走到他们边上,大声喊话:“高一(12)班,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听我命令,齐步走——!”
……
“正步走!”
声音一起,原本细碎的踩地步伐,变成了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
走过主席台,正步切换,大家又换成齐步走,一直走到属于他们的班级位置。
这一次,他们要听学校领导的讲话。
对比之前的检阅仪式,学校领导的这次讲话显得枯燥了一些,让原本并不说话的学生们,都开始窃窃私语。
之前军训学的习惯,在这里破了。
“虽然舍不得,但总算是结束了,这段时间可累死我了。”
“可不是么,跟军训对比,我宁愿写试卷。”
“我不想军训,也不想写试卷。”
孟繁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对话声,忍不住翘起嘴角。
这时,身旁有人戳了戳她的手臂:“下午没事,我们去逛街不?”
“要去,正好我要去买一些吃的东西,不过得先回去把军训服换下来,”孟繁低声说道,“我们约个时间在市场那边见面?”
“好啊,不如去书店吧,看看有没有新上的小说,这段时间累的,晚上我都没兴趣看小说,”喻思彤动了动手臂,“唉,这校长怎么能有这么多话可以说啊?”
“讲多久了?”边上同学问道。
另一个同学立即回话:“至少二十分钟了吧。”
孟繁抬起手腕,悄悄看了眼手腕上电子表的时间。
“多久了?”喻思彤凑过来,贴着她看时间。
“二十三分钟吧,”孟繁敲了敲手表表盘,“感觉上面的颜色好像淡了?”
“应该是没电了,得换电子,正好待会儿我们一起去买,我知道有一家店,卖这种电子表的小电子。”作为本地人,喻思彤对嘉宁镇大街小巷都十分了解。
“那待会儿我们一起去买。”
即便聊着天,主席台上校领导讲话也十分漫长,光校长就讲了四十分钟,加上其余大大小小的领导,总共讲了一个半小时多。
总算,讲话走到尾声。
讲完结束,大家排着队往教室走,全部坐下后,班主任就走了进来。
“这十天大家都累了吧?”
大家异口同声:“对。”
“接下来有两天半的休息时间,你们回去好好休息,不过回去之前先把衣服洗了,洗完后晾上,九月一号开学过来,所有的军训服都得上交,一样都不能少,”班主任说完,直接拍了拍手,“好了,解散。”
大家没想到班主任只说这一句,听到“解散”的时候还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都开始欢呼。
随后快步离开教室。
孟繁跟喻思彤自然也离开了教室,一路走到校门口。
“那就说好了,下午两点我们在书店见。”
“好。”
说完,两人在校门口分开。
回到住处,她推门进院子,正要上楼去,就听到了房东的声音:“哎,是孟繁吗?你今天有封信寄过来,来拿一下信。”
“我的信寄来了?”孟繁快步走到房东家门口。
“对,就放在门口的桌子上,你自己拿。”房东在里屋喊话。
孟繁看向桌子,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信件,拿起之后,好奇问道:“大姐怎么知道是我啊?”
“你们的脚步声跟推门进来的声音都不一样啊,”房东笑着说道,“时间久了,谁进来的声音我都听的明明白白。”
孟繁恍然:“大姐你真厉害,那我先上楼了。”
“去吧。”
孟繁转身,往楼梯口走去,一步步上楼,顺便打开手上不算厚的信。
应该不是被退稿吧?
她打开信,从里面抽出了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立即笑着握了握拳。
这次故事她寄出去三个,前面两个在孟玉兰刚从她这里离开的几天后就寄了,第三个故事则是在报到后写的,也在当天寄了出去。
但军训这段时间一直都没有回音,她以为是没有被收稿。
可这三个故事的剧情都不短,第三个故事甚至达到了一万三千字,即便手上有初稿,再让她重新抄写一遍,她也觉得累,所以就想等退稿信件回来之后,再用那份往别的杂志寄。
她打开杂志社寄回的回信,上面写了因为一开始收到前两个故事的时候,犹豫排版问题,所以打算再探索,这才没有在第一时间给回复。
没想到这个时间,她的第三个故事就寄了过去。
杂志社确认过三个故事的水平,决定要刊登,但需要她保证接下来还能继续投稿,不能让杂志社在连载的过程中开天窗。
虽然她的这些故事都相对独立,但也需要连载的保证。
信的最后,还写了杂志社的联系方式,让她有时间往杂志社打个电话,说一下她的情况。
孟繁看了眼电话,打开另一张汇款单,看到上面的金额后,立即决定要继续投稿。
这家杂志居然给了她千字八十的金额!
她寄出去的三万三千字,直接就汇了2640块钱,足够她交一年学费的,这样的好杂志社,还打算跟她继续约稿,她自然是求之不得。
想着,而完全没有任何犹豫,二话不说就拿出自己的手机,给杂志社打了电话。
那边很快接起电话。
“喂,您好,这里是《博群》杂志社。”
“你好,我是孟……我是星星河,之前给你们投稿过连续的三个故事,叫《闯关得二百万大奖》……”
写的时候不觉得,这会儿念出来,孟繁总觉得有种莫名的尴尬。
不过那边显然很见多识广,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也知道了她打电话过去的原因,立即喊了人过来接电话。
“你好,星星河,我是负责你的主编,这次希望你回电,主要是想要了解一下你的写作情况。”
说起来还是那件事,就是杂志社需要确定孟繁能不能稳定更新。
《博群》杂志社是半月刊,也就是每半个月都要出刊一本,连载不能中断的话,孟繁必须每半个月至少寄出一篇故事,且要求故事的水平在线。
“我知道啊,像这种解谜类的故事会比较费脑细胞,但我们也需要满足读者的期待,”那边快速说道,“如果你这边短时间内不能写稿,我们只能把连载的登载时间往后推。”
简单来说,那边需要在存稿充足的情况下,才会愿意刊登。
上一篇:漫画路人的我成了白月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