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当县令的日子 第22章

作者:为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成长 基建 日常 穿越重生

  毕竟当初村民们都参与进了堆肥的全过程,这样也算是一种迂回作战了。

  当初纠结要不要跟着县令赌一把的村子后悔的肠子都青了,拍着大腿喊:“早知道这肥效果这么好,就应当……”

  “应当个屁啊应当,现在一口一个早知道了?”原本极力在村子里劝说大家参与的三越嗤笑道:“当初我都说了叫你们去,说这个新来的许县令有两把刷子,你们偏不听,把我给摁下去,到现在才来后悔,早迟了,没这个命就别在这边叫!”

  “你!!!”

  见气氛变僵,原本惯常看热闹的几人纷纷出来充当和事佬:“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了,但是只要许大人是南新县县令,肯定不能置我们于不顾的,稳健点不出错也是好的。”

  “当时是这么想的,只是真正到了这个时候,还是达不到那个心境,谁也不知道这结果是好是坏啊对不对。”

  见三越得理不饶人,还在那跃跃欲试想说啥,但还没得瑟上,就被他爹给一巴掌拍下去了,怕这娃娃被人记恨,连忙解释道:“小孩子这心比天高,光长岁数不长脑子,大家别计较,回去让他吃顿竹鞭就好了。”

  没热闹看,大伙自然散了,只不过这一切,还是在有些人心底留下了一抹痕迹。

  “下次……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跟着县令大人的步调走啊。”

  一大清早,县衙门大开的时候,衙役们看着外面一众百姓聚集起来,竟诡异的有一种预料之中的感觉。

  有了上次曲辕犁被堵门的经验,佟有熟练的扯着嗓子:“肥料的事情县令大人自有安排,只要是南新县的百姓,肯定都是能用上的,大家不要挤在外边,都干自己的事去。”

  “都别挤了,你们现在来县衙也没用,都给我回去,谁再往前冲,被抓住了找到你们村,到时候最后再安排,别成了村里的罪人!”

  后面这话是糊人的,但确实有效果,杀伤力拉满,但事权从急,没办法。

  “真能让所有村子都用上?”

  “这位大人,你可不能瞎说骗我们。”

  “你们不相信我,还能不相信县令大人不成。”佟有耐心的解释:“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你们有这精力来这闹,还不如多去收集一些自己的和家里一些鸡鸭的粪便,到时候到你们村子堆肥的时候,原料也充足些。”

  众人如梦初醒,当初步履匆匆的来,这次也急急忙忙的走。

  佟有擦了擦头上的汗,看着旁边笑的开心的一群人:“你们在旁边笑个屁,下次再有这种事让你们上。”

  “行行行,佟哥辛苦了,待会下值了一起去喝两杯。”

  明明是过往几年都不会发生一次的事,但大家竟都已经习惯了还会有下次,果然,还是新县令的缘故呐。

  许行知把那几家送过来的信放到一旁,看着面前紧绷着脸,努力挺直背的三人,瘦了,黑了,但眼睛却是亮的,比起刚来时见到的样子,身上的那股精气神夺目的很。

  “你们干的很好,都很棒,厉害的出乎我的意料了。”许行知拍了拍几人的肩,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我们成功了,这个堆肥法,让白菜的产量提高了一倍。”

  “都是大人带领的好。”三人异口同声道。

  许行知笑道:“百姓一旦确定这事是对自己有益的,尤其是在田地这一方面,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是无与伦比的。”

  “现在整个县的百姓,都在翘首以盼,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协调好各村,把堆肥法切实的推行下去,你们有没有信心接手这个活干下去。”

  这可是一整个县,三人面露纠结,当初跑五个地方,几人就已经累的半死,六七十个村子,一个月内把堆肥全部推下去,这恐怕……。

  许行知也不催促,在旁边看着几人不断变幻的表情,从惊讶挣扎,不断的交错视线,到最后慢慢坚定下来。

  陈玉芝深深一鞠躬:“大人愿意相信我们,我们也必定会拼劲全力,不会让您失望的。”

  “我们一定会好好干的。”王二胡和张麻子异口同声道。

  “行了,搞得我要累死你们一样。”许行知笑骂道:“多去思考,想想什么人能够为你们所用。”

  “我之前就说过了,百姓的力量,可是比你们想象中还要强大的,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亲力亲为的,都靠你们自己,累死了都不一定能把事给做好,学会抓大放小。”

  “行了,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

  百姓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三人嘴里喃喃自语着。

  现在谁最想把堆肥这件事给干好?不是在场三人,而是关联到自己身家的千千万万的劳苦百姓们。

  有了堆肥,田地的产量提升了,交完税之后,手里能余下的钱也多了,这显而易见的等式,能够看得见把握的着的东西,谁会不想牢牢的抓在手里。

  抓好了,是眼前的困境解决,更是为以后的下一代,留下的一份宝贵的大财富。

  “还得是县令大人啊。”王二胡嘴里吐出一口浊气,发出一声畏叹。

  张麻子深有感触的点头:“能把这种东西这样的教给我们,也只有县令大人了。”

  陈玉芝没说话,只是看着许行知离开的背影久久没有回神,其他人可能知道县令大人的苦心,但却都不能真正的理解,这是一份多大的礼物。

  从最开始,县令大人完全不怕被偷师,全心全意教导他们堆肥技术的时候,陈玉芝觉得他可敬,但到了现在,他好像看见这个男人,在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口,含着笑,轻松写意的朝他伸出手。

  农家长大的孩童,根本没有机会去接触这种驭人的手段,他却像是如初轻描淡写的告诉他们,让他们放手去做,就好像在说,就算跌跌撞撞,也要自己去走出一条路来,你们只管向前,有什么差错,背后有我兜底,这种教导之恩,比之为师,胜之于父。

  整个南新县因为堆肥一事而轰轰烈烈动起来时,被献上曲的大周犁也在悄无声息的在各州的土壤上开花结果。

  还好当今圣上并不算昏聩,对于农业这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视的,甚至对于那图纸毫无一丝隐瞒,无数州府都派遣木匠前往京城学习,学成之后回州教会其他木匠这神犁的制作方法。

  不是制作方法不珍贵,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教人,正是因为这新的大周犁,日耕两亩的名声和效果太过于惊人,才更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只有百姓能真正用上的农具,才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当然,并不是说,新的曲辕犁比直辕犁好用那么多,原先的犁就会直接被淘汰掉,一架犁的造价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会有一些负担的,就算知道新犁会更好,但是家中已有直辕犁的,也会出于成本的考量,继续用着。

  但拉长战线,等到那笨重又不好用的直辕犁到了寿命的使用尽头,人们首选的自然是更好的工具器物来解放双手。

  付行僵硬着身子,宽宽的衣袖中,攥着钱袋子的手紧绷着:“东家,你们这边的犁怎么卖的?”

  店家抬起头,看着面前熟悉的人一乐:“第一次出来买东西吧,汗都出来了,放轻松些。”

  “是这天太热了,我又急着赶路,这边这犁多少钱一架?”

  “你倒是运气不错,两种犁都还有,这个三百二十文,这个三百六十文。”店家指了指角落里堆着的犁。

  付行虽不常出来采买,但这种大物件的价格,可是打听的清清楚楚的:“这犁原本不算三百四十文一架吗,怎么现在还便宜了二十文?”

  店家爽朗的笑着:“你们家小子和我们家那皮娃子是同窗,我也不跟你讲虚的,原本的犁便宜了,是因为有更新更好的犁,所以才降价卖的。”

  “虽然贵了四十文,但这加的钱绝对花的值,你看这曲辕,看这盘,感受感受,你猜猜这犁能日耕几亩地?”

  “一……两亩?”付行顺着他的话往下接,一日能耕一亩,就已经很夸张了,但看见店家夸张的神色,嘴上又不自觉的松了松。

  “聪明!怪不得我听我家小子说你家娃娃老是被夫子夸,原来是跟他爹像啊。”店家激动的手舞足蹈,还顺便给自己长了个辈分:“听哥哥的准没错,你们现在买犁,买这新造的大周犁,这贵绝对是有贵的好处。”

  “要是用了觉得不行,随时来找我。”

  付行一时间也被迷的昏头转向,尤其是听到那句,用了不行随时来找我的包住,直接从手里掏出钱袋子:“买!”

  “这就对喽。”

  等到带着犁走远,付行从刚刚高涨的消费欲里回过神,看着空空如也的钱包,想到老爹再三叮嘱,走之前还去徐家摸了摸他们家那犁,看准买那个,顿时欲哭无泪。

  脚步两三次的往店家那走,但又不知为何,迟迟下不了决心。

  算了!万一这犁真的好,能日耕两亩,多四十文就四十文了,怕什么。

  能夸自家娃娃的人,再坏能坏到哪里去,再说了,人能跑店还能跑不成,先回去再说。

  店家不动声色的看着人在外面徘徊,最后带着犁离去的身影,顿时笑了出来,这新犁卖出去到手的利润,可比这老犁多多了。

  “你这老货,又忽悠人了。”

  “共赢的事,怎么能叫忽悠呢。”店家懒洋洋道,别说,这次他还真没骗人,这种大物件又不是说换就能换的,现在图一时的便宜买了老犁,以后指不定后悔的。

  听他的话买了新犁的,真正试过后没一个过来退的,反而是因为便宜了二十文把老犁带回家的,有不少人想要过来替换。

  是好是坏,谁又说的定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7-2120:22:54~2024-07-2318:25: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心姐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31

  

第31章

  付行一时冲动,身上的所有钱都用来买犁了,还没等挨骂呢,就尝到苦果了,原本带的钱是刚好够买犁,再够吃顿饭,付个牛车钱,估计还有一点结余,能给家里的囡囡买个漂亮的小发绳。

  他皮糙肉厚的,饭不吃饿一顿倒也没什么,回家的牛车也不愁,他之前就和人商量好了,买了犁需要占三个人的坐,大家都是熟人,连人带犁付三人份的钱就行,这个回去再付也无妨。

  让付行踟蹰的是,家里买完犁原本就没什么钱了,先不说这犁好不好,回去还要他爹再给付车钱,他也不好意思,而且囡囡的发绳都已经洗到发白了,知道他要来县里后,一直都很高兴,发绳也是之前答应过她的奖励。

  店主看着付行回来的身影,眉头一皱,也不耐烦去纠缠:“你要是后悔了,现在给你一次换回旧犁的机会,只是现在换回去,旧犁的价格要付三百三十文,你自己想,这次换完就没后悔的机会了。”

  “没。”付行憨厚的面容上露出以某笑:“我想先把这犁在这放会,晚点再来拿,行吗。”

  店主意外挑了挑眉:“行,当然行。”

  付行放下东西,熟门熟路的绕过几个巷子口,最后走过一条幽暗的小道后,前面的视野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地上垒起了大包的沙袋,一个个赤着膀子的汉子在艳阳下满头大汗的扛着包,汗水在被晒的赤红的皮肤上肆意流淌,肩膀上比半人还高的沙包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大哥,这边还招不招临时抗包的。”

  最近这破天气晒的厉害,好几个汉子都受不了中暑了,这活苦,也赚不了什么钱,大多其实也是临时过来干几天,赚够了一点快钱就走:“招人是招人,只是。”

  管事上上下下大量了他几眼:“太瘦了。”

  “您别看我瘦,但也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身上全是肉。”付行赶忙捞起衣袖给他展示,上道的说:“我这也是临时需要钱应应急,您看我把那堆沙包给全扛完,只需要给我十文钱就行。”

  他指的这堆沙袋可不少,管事看了他一眼:“行吧,不过要是你今天没搬完,可是一个铜板都没有的。”

  “这肯定的,谢谢您,真的非常谢谢。”

  付行得到了首肯后,脱下身上专门穿来去县上的好衣服,叠好在阴凉处放置着,冲着刚刚的那堆沙包走去,沙包很高,只需要弯下腰,慢慢的把沙袋的半边挪到肩膀上,用手一托,一撑,快步走到放的地方就行。

  别看他人看着瘦弱,其实身上有个把子力气的,不然也不会这么自信的答应管事,没扛完不要钱。

  十文钱,够给囡囡买一个彩色的头绳了。

  南新县内,各个村的制肥堆肥计划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三人商量过后,决定从之前的那几个试点的村子里,抽调出会堆肥法的人,让村子里派人出来,教其他村子里的人怎么做。

  陈玉芝很是透彻的说:“县令大人想要在整个县里都用这种法子堆肥,肯定不是要让我们学会了之后帚扫自珍的,我们要真真切切的为百姓们想,怎么才能把这事做好。”

  “要让县令大人知道,我们是可以担上这重任的。”王二胡应道。

  张麻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重重点头:“对!”

  南新县再怎么穷困,但也是一个县,有那么多个村,他们原先想的是很好的,叫有经验的人去教没经验的人,一层层叫各个村子里学会了的人回去再去教村民。

  只是实际上总是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自信自己已经会堆肥法的村民信誓旦旦的开口:“只需要找个地方挖好坑,大概从我脚到我头的地方,然后下面挖点透气的,把那些垃圾屎啊之类的倒进去,埋起来等一个月就行了。”

  “就这样?”

  “对,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