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扇屏风
第80章 汉武帝9
◎帝国双璧陨落,刘彻破防了◎
【可惜,以上这些,就是卫青和霍去病这对帝国双璧最后的辉煌了。】
!!!
刘彻有点慌了,什么意思?
【漠北决战两年之后,公元前117年,因为匈奴伊稚斜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
然而……如流星般绚烂夺目的千古名将霍去病,恰在此时逝世。】
建章宫寂静无声。
霍去病听了这句话还回不过神来,愣愣的想:他身体……明明挺好的呀!
刘彻和卫青立刻疾步走到他身边,一左一右拉着他的胳膊,眼睛上下打量,然后同时出声问道:“可有不舒服的地方?”
霍去病摇摇头:“没有,真的没有。”、
刘彻目光深邃,语气坚定:“你可不能讳疾忌医。”
卫青也劝道:“仔细想想,平日里可有哪里不舒服?小病小痛也要说!”
刘彻放开霍去病,走出大殿,来到宽阔的广场上,抬头瞻仰着天幕。
刘彻诚心求仙问道,难道就没有挽救他爱卿的办法么?!
【他擅长搞大迂回的突袭闪电战,用兵诡谲,动向莫测,是敌人难以掌握动向。
但这种打法对于身体的摧残极大,动辄奔袭几天几夜难以休息,再加上茫茫大漠环境恶劣,抛弃大队辎重粮草所带的干粮,营养十分单一,长此以往,身体免疫力下降,一点小病小痛可能都会要了性命。】
有道理!
虽然有些词听不懂,但仙子说的十分有道理!
可……这次出击漠北,本就是想要霍去病再战匈奴,立不世之功的。
要不,先让他养一养身体?
刘彻望向殿内,犹豫了。
霍去病却在看见刘彻的神情时,就知道了陛下的想法。
他一股闷气憋在胸口,冲出大殿,走到刘彻身旁,挺直腰杆,大声道:“陛下怎可因怜惜臣的性命,就枉顾多年筹谋!”
刘彻张了张嘴,才坚定答曰:“朕何时这样说了,只是想让你先养一养身体,以后还有更多更重要的责任要你担起来,朕还想让你去西域看看,还想让你将心得写成兵书,亲自教导侍从骑卫。还有你的儿子也还小,将来也要靠你……”
“陛下!”霍去病已经抛开刚刚的迷惘,神情肃然,“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是当初刘彻想为他修建豪宅时,他说过的话。
这八个字铁骨铮铮,掷地有声。初听时他激动不已,现在却感到一丝悲壮。
霍去病继续说道:“有没有天幕,漠北这场仗都要打。臣得此仙缘,能提前得知自己有如此身后名,已经是侥天之幸。怎可因此而退缩不前,这还当得起天幕的称赞么?!”
“至于……臣的妻子和儿子,”提起家人,霍去病流露出一丝不舍,但语气却没变,“臣的姨母和舅舅自会妥善照料,陛下也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刘彻再无言,只用力拍了拍他的臂膀。
【另外还有一种考证的说法,是说霍去病喝了被牛羊尸体污染过的生水,导致感染瘟疫,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这就是绝症!最终不治身亡。
时隔两千年,我们无法得知霍去病确切的死因,但他是个盖世英雄,他为大汉、为汉族、为华夏所做出的贡献,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他名垂千古,为万世景仰!】
卫青也走了出来,听到这里一顿——他自己也经常喝生水。
毕竟行军打仗不能讲究什么条件,能找到水源不让全军渴死就不错了。
至于像霍去病那样只带着干粮奔袭大漠,也找不到柴火来生火烧水。而马粪的浓烟更是容易暴露行踪,打草惊蛇。
想到这里,他还是提醒道:“水源一定要注意干净啊!要是全军都喝了不干净的水,还怎么打仗?”
霍去病点点头:“舅舅放心,这次出征我一定注意。”
“不仅是这次!”
刘彻来回踱步思考,最后停下来道:“朕这就让人去制一些草原上常喝的马奶酒,装在大皮囊里带上,不影响驮马运输。”
“还有!以后不出征的时候,也不能再喝生水,一定要煮开才行。朕给你拨几个内侍,专门负责你的饮食起居。”
似乎是嫌不够,刘彻继续说道:“那么大个人了,你自己的妻子儿子自己养。朕才不要管。朕这里还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你去做,你别想逃避!”
【霍去病的去世打乱了汉武帝出征的计划,刘彻悲痛欲绝,下令让霍去病陪葬在给自己修建的帝陵——茂陵,并且赐其谥号为“景桓”,取“武与广地”之意,彰显他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汉武帝甚至调遣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前,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但这一切,也只能浅浅的发泄刘彻的悲伤,那个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终究是魂归九天之上了。】
【霍去病去世后,卫青身体也不好,加上卫青作为取代了太尉的职责的“大司马大将军”,管理整个帝国的军政,也不再适合随时出征。
公元前106年,坚持了十一年的卫青也没有战胜病魔,与世长辞。】
……
刘彻:麻了。
倒是卫青看得开:“臣那时年纪也不小了,算得上是寿终正寝。”
“你放什么屁!”刘彻突然爆粗,自己都愣了一下,卫霍二人也没经历过,齐齐傻在那里。
“你们这对舅甥,没一个好人,难道要把这些事情都留给朕自己来做么?”
“没门!休想!”
【帝国双璧的接连离去固然让人悲痛哀婉,但汉武帝作为整个帝国的掌控人,却不能倒下,他还有许多事要做。
漠北决战掏空了汉廷多年来积攒的钱粮、物资和马匹,策划中再次对战伊稚斜单于已经是强弩之末,霍去病的离世让刘彻彻底放弃了这个计划,将目光转向了东面和南面。】
【当时的古中国,熟地只有中原一带,长江以南,只有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发展的吴越和湖北一带稍微好一点,其他基本就是大片充满瘴气的原始森林和崇山峻岭,只有一些土著蛮人生活其中。
赵佗经营南越,也是控制这些蛮族部落,跟中原地区完全是两种统治形态。
如今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以及越南北部,生活着大量的蛮族部落,称为东瓯、闽越、南越、滇国等,他们的头领王室向汉廷称臣,汉廷也以藩属国对待他们。
虽然汉朝的疆域包括这些地方,可实际上在汉初时,朝廷对这里算不上是统治。
而汉武帝想要的,是把这些地方变成朝廷真正的领土!】
汉武帝现在的心思都在卫霍二人身上,已经听不进去这些了,反正有人记录,也不担心错过。
刘邦倒是听得乐呵呵的,毕竟那都是大汉的成就。
【作者有话说】
昨天没更,本来写了很多关于西南夷和朝鲜的部分,结果写完感觉太干货了很无聊,就给删掉了。所以先写了这一段,西南和朝鲜我会写得简短一点。
感谢在2024-03-2023:50:49~2024-03-2300:00: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安了、li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汉武帝10
◎刘彻没想到这辈子居然是高开低走◎
【其实和南部蛮族的纠葛,此时已经纠缠了将近二十年,一直没有消停过,只不过那是汉廷的重心一直放在河西和匈奴,对南部的攻略和开发也是小打小闹,甚至为了进攻匈奴放弃了对西南夷的开发,让他们卷土重来。
现在,打碎了匈奴这炳悬在头上的利剑,汉廷终于腾出手来了。】
吕后也高兴啊!
听说那南越的赵佗,在她当政的时候公然跳出来作对,就因为大汉是女主禀国,就想自立为帝?
呸,老东西!
她要好好听听,南越是怎么被灭的。
【此时的南越和汉文帝时期已经不同,南越的地方更大、更稳固了,老赵家也已经传了四代,有了统治基础。但慑于汉廷的强大与威势,南越还是很谨小慎微的。
第四代南越王赵兴在公元前113年继位,幼主懦弱,太后把持朝政。汉武帝认为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就派人出使南越,要求南越直接内附。】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渊源。
赵兴的父亲,也就是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在做太子时,曾经到长安做过质子。也正是在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邯郸女子樛氏,生下了赵兴。
后来赵婴齐回国继承王位,便立汉女樛氏为王后,他们的孩子赵兴为王太子。
既然王太后都是汉人,那么汉武帝直接要求内附也不奇怪,赵兴自然也做不了主。
但是有人不愿意。】
嗯,这个办法好啊。
刘启听到帝国双璧接连逝世,也是痛心不已,但他帮不上任何忙,只能是把这份记录以后完完整整的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是召集所有藩属国王子入京为质子,这个办法好。
打匈奴他不行,威胁一下南方这些小部落,让他们提前接触中原文化,给自己儿子打打基础还是很好的。
【南越的丞相吕嘉一直是王太后的政敌,倘若南越举国内附,他还有什么得到权势的机会?别说丞相了,以他和王太后的敌对关系,就是南越的一郡太守他都当不上!
于是,胆大包天的他杀了汉廷派来的使者,公然反叛。
刘彻震怒:怎么还给脸不要脸啊?
二话不说就出兵了。】
【战争的过程乏善可陈,总之轻松摆平了南越,顺便还消灭了周围几个跟着南越凑热闹的不服部落。
汉廷这雷厉风行的强势姿态,让南方的藩属国和部落看到了天朝上国的强大,给他们吓得瑟瑟发抖。于是周边等部落纷纷归降,连稍远一些的夜郎国和古滇国都入朝觐见,接受册封。
汉武帝到此终于把从福建到云南整个南方地区都真正的纳入版图,设置了武都、牂牁、益州等九郡。
顺便说一句,前些年考古,滇王接受汉廷册封的这个金印,已经有实物出土,再一次印证了这段历史。
这也标志着这些南方小国的覆灭,南方蛮族正式成为华夏的一员。】
这边刘彻三个人还在嘀嘀咕咕身体的事情。
毕竟无论他刘彻心里有多么千秋万代的筹划,都需要人来实现才行。
而卫霍二人,就是他手里最锋利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