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扇屏风
系统说过打赏会按照估算的价值转换成人民币显示在她系统的账户里,方便随时提现,之前两个视频也收到过一些上次的那十个小银锭,换成软妹币就已经让她很心满意足了。
这次是哪位好心的爸爸啊!朱元璋本人看了她的视频都不会给这么多的吧?
她看看账户的钱再看看上头慷慨激昂的部门经理,差点想当场辞职。
震动再次响起,沈偃月看着系统转发的私信,一下子来了精神。
如何评价朱元璋?这题目去知乎搜一搜一大堆啊!
于是她很自然的写下了开头:“谢邀,人在开会,昏昏欲睡,感谢金主爸爸的打赏,让我脱离苦海……”
因为私信互动只有朱元璋自己能看见,于是其他人都在偷偷观察他,想察觉出一丝端倪来。
只见未来的真龙天子虽然看上去很淡定,但其实一会儿眼带笑意,一会儿微微蹙眉,惹得众人更好奇了,却没人敢去问。
毕竟原来还是平易近人的元帅,今天过后就变成未来的明太.祖了,大家的心理多多少少都有些变化,不敢过于僭越。
朱元璋很珍惜的查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深深的把内容印在脑子里,才整理好情绪,关闭了私信界面,若无其事的和大家一起看评论。
[吃梨不吃离:洪都保卫战真的很燃!算是朱文正唯一的代表作了。不过这娃脑子好像有点问题,就因为封赏问题一不高兴居然要去投靠张士诚,最后被圈禁了。要是自己不作死,高低也是李文忠那种国公待遇啊!]
朱元璋:………他这个侄子他知道,平时经常花天酒地,但是打起仗来很勇猛,是一员勇将,自己也很放心他作为开路先锋。
怎么,将来喝酒把脑子喝坏了?还是在洪都坚守的时候饿傻了?
朱元璋正不知说什么好,只听的咚咚咚有人在登城墙的楼梯,然后一个魁梧的大汉闪现在他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咋着嗓门喊:“叔叔--!”
朱元璋定睛一看,果然是朱文正,他嫌弃的瞪了一眼:“快起来,咱还没死呢,你嚎什么!”
朱文正就差抱着朱元璋的大腿了,他指着天幕上的字大喊:“这个鳖孙在胡说八道,我就算嫌叔叔赏赐的不够,也不会去投张士诚那个王八羔子,这个什么吃梨他诽谤我啊!”
朱元璋:?
什么意思,所以朱文正是真的觉得他赏赐不够?
要咱说,你小子别太荒谬!
朱元璋踢了他两脚,让他去旁边跪着,别堵着门,然后翻看下一条评论。
[六月的雪:其实开国那一批,有蛮多挺可惜的,除了视频里提到的花云,我记得胡大海和耿再成都是一不防备被降将杀了的,还有常遇春也是正值状年,死在北伐路上了。]
[梅兰不是肉肉:我觉得常遇春是打法问题,就像霍去病一样,太消耗自身了,不过这种战神也是注定灿烂耀眼的。]
常遇春?!朱元璋心里一惊,这是他在和州城的时候来投靠的,打仗异常勇猛,简直是最好的开路先锋,而且水陆双修,都很擅长,没有短板。
经过应天这场战争,他还庆幸自己遇到一个将才呢,怎么转眼就寿数不永了?
不行,赶紧让大夫给看看,早发现早治疗。
[胡堂主天下第一:何止,胡大海直接绝后了,挺惨的。大儿子因为返了军纪被杀鸡儆猴是活该,当时胡大海和小儿子都被苗将蒋英给杀了,直接绝后,只剩一个养子,也没继承他追封的爵位。]
蒋英是吧,咱记住了。
朱元璋拍拍胡大海的肩膀:“放心,咱肯定不会让这种事再发生了。”
胡大海涨红了脸,也一抱拳,神情严肃:“元帅,俺从今天开始,一定好好学认字!”
朱元璋:………行吧。
[八八六十四:我认为,如果刘福通确实死在安丰了,那朱八八根本没必要指使人去杀小明王。那韩宋政权都是刘福通在支撑,他死了,小明王自己有个der的号召力,根本构不成威胁,封个爵位好好养着不就得了,翻不起水花来的。
没必要,我们八八根本没必要做这种事。]
朱元璋笑笑,继续翻看,直到不再显示,才关掉了评论,天幕也渐渐消散。
他从城墙下来,走回议事厅,召集了众位文武大臣。
“诸位,我们现在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天幕的消息散播出去后,他们一定会合伙来剿灭我们。
先议一议怎么应对吧。”
【作者有话说】
私信内容下一章,嘻嘻
感谢在2023-04-0417:16:05~2023-04-0518:01: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oon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喜欢看小说的吃瓜群众5瓶;冷月、56175285、松果豆沙、晗媛相依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章 明末农民起义1
◎没救了,等死吧。◎
沈偃月忙碌了一晚上,终于松了一口气,把准备了两个星期的的最新一期视频发出去。
被投放的各个时空,云朵久违的开始聚集起来。
一晃竟然过了十年了。
咸阳宫里,秦始皇的心情很不错。这些年,他不再服用丹药,而是延请各地的神医来给自己定期诊脉,寿数竟然活过了天幕当初断言的时间,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
虽然科举还没法举行--纸张实在不太好造,现在只能做一些灰黄的草纸,没有做出来当初他看到的那种洁白又柔软的纸张,但他选拔各级官吏,又广置学宫培训吏员,效果还不错。
再后来,他听从萧何的建议,把自己那些其他的儿子封在边疆各地养着,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好歹有个名声在那里震着。
这些年下来竟然在慢慢的平稳过渡。
今天他打开开始修建直道,等修好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应该会更好一些,到时候再进行抽查与调整。
他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还有许多事情想做--比如清剿漠南地区,比如西边那一大片区域他都很感兴趣,比如阿房宫这么多年还是只有一个地基……
不过他也记着天幕的教诲,努力让自己调整心态,爱惜民力,要戒骄戒躁。
内侍来报异象的时候,他精神一震。
走,看看后世还有什么热闹!
***
贞观十七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是悲痛的一年。
先是让他又爱又恨,却可以安心依仗的魏徵魏侍中去世。接着,他的两个儿子齐王和太子竟然接连谋反!
齐王那个傻子废物且不说,太子真的让他很心痛。虽然只是在谋反未遂的阶段,但他不明白他好好一个大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是因为他的观音婢去世的太早,让承乾缺失了母爱么?还是因为腿疾后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关心不够?
然而都是一母同胞,为了储位,他最喜欢的嫡次子青雀竟然能说出杀子立弟这种狗屁话,实在让他失望透顶。最后,他只能选了贴心的小儿子稚奴来当太子。
凌烟阁立了起来,可里面许多陪伴他的、陪他打江山的老臣都不在了,他只能站在画像前缅怀。
世事多艰难。
不论如何,他还是大唐的皇帝,还是万千臣民的依靠,他更要为后世子孙计!
他在黄河上游种了许多树,即使有一天大唐没了,也希望黄河两岸的百姓少受一点苦吧。
天幕不期而至,李世民赶紧宣了大臣一起看。现在能跟他说两句话玩笑话的人已经寥寥了……
这次会讲什么呢?会提及到安史之乱么?这始终是他的心病。
***
洪武三年,应天紫禁城。
朱元璋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
十年前,就在这应天城,天幕断言了他真龙天子的身份。虽然陈友谅、察罕帖木儿等人得知消息后,确实联合起来要围剿他,但来投奔他的仁人志士更多。
时间线变动了,他却更快的取得了天下。
今年,刚刚完成了第二次北伐和西征,他的大明已经占据了全部汉地。
现在正是他要和朝臣商议,做一些基本国策的好时机,便回想起当初收到的那封私信回复,提醒自己不要犯什么错误。
第一条便是抨击殉葬制度。
嗯……他现在还健壮的很,不需要考虑这个。不过大元是有一些殉葬的成例的,难道他死的时候也继承了?
这个好办,现在人口凋敝,连寡妇他都想鼓励再嫁,怎么会舍得青年妇女殉葬呢?直接下一道旨意废除了就是。
第二条是设立了十大不征之国……朝鲜、日本、安南……
是了,天幕中那个后生女娃似乎不是很认可这种统而不治的朝贡体系,她似乎非常推崇实控。也不知后世出了什么大变故,才让这女娃如此忌惮这些弹丸小国,他们还能翻天了不成?
说实话,这些地方征伐下来似乎价值也不大,师出无名朝臣的反对会很激烈,他也不能穷兵黩武,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彻底击碎北元,他才能安心睡个好觉。
既如此,他就不再列什么不征之国,后世哪个儿孙若有志气,便去把他们拿下吧,也不枉这私信指点一番,免得后世受苦。
宝钞、卫所、户籍……他一条条的凭着记忆写下来,然后在心里慢慢分析……
正在沉思时,内监来禀告异象,他霍然而起,心道:终于来了!
十年了,他以为以后不会再有了呢。
[各位小宝贝们,有没有想我呀~你们宇宙无敌可爱的up主画戟又来啦!遨游历史长河,畅谈古今因果,我们今天来讲农民起义系列的以后一集--明末农民起义。]
“咔嚓……”
这是朱元璋心碎的声音。
李善长等人正喜滋滋的赶来想和陛下一起看天幕,结果刚到门口就听到了这句,简直想转头就回去。
但也只能想想,于是他们几个只好硬着头皮过去。
刚要行礼,朱元璋就摆摆手:“不必虚礼,都坐吧,让咱听听到底怎么回事。”
[明末,要我来说就四个字:一笔烂账。
如果再换一句话,那就是六个字:没救了,等死吧。
属于朱元璋重生,来当皇帝也不行的那种。]
被点名的朱元璋刚要喝水,听了这话差点掀了茶杯,室内一片肃静,大家都低头装死,谁也不敢说话。
咸阳宫的秦始皇却来了劲头:有多差?有多烂?比当初的秦末还差么?快让朕听听!
反正大秦现在不可能二世而亡了。
[明末的溃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的、制度性的烂,不是一个天降伟人就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