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夺权篡位指南 第74章

作者:八扇屏风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这吕释之也有两个儿子,吕则和吕禄。他死后,侯爵的爵位由大儿子吕则继承。这个吕则啊,跟他的堂侄吕嘉一样为非作歹,上不了台面,所以很快被除爵。但是他的二儿子吕禄很有能力,常年担任禁军中的北军。

  吕后肯定是不会亏待自家人的,吕释之这一脉也得有个王位啊,正好赵王这个称号不是臭了,没人敢来嘛,索性吕后就把吕禄封为了赵王。跟吕产一样,仍旧是保留封地封国,本人留在长安朝廷委以重任。】

  【所以吕家这边有三个诸侯国:吕产的吕国、吕禄的赵国,还有高后八年所封、吕通的燕国。

  吕后临终前,天下就是这样的形势。三个边缘人、三个刘邦儿子、两个刘盈儿子、三个吕家人。

  算起来,刘盈一脉和吕氏外戚加起来差不多将近一半,吕后真的尽力了。】

  萧何暗自摇摇头,尽力是尽力,却未必是好事捏。

  鼎乃三足,但这三条腿要是有长有短,那鼎可就站不稳了。

  【但这一切都随着吕后的逝去而烟消云散了。

  高后八年的八月初一,这位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第一位皇后、皇太后,溘然长逝。】

  吕雉心里一紧,不是谁听到自己被宣布死亡都能一笑了之的。除了……吕雉眼角的余光瞥到身边的死老头。

  她算算时间,她竟然还能活十八年,能叱咤风云十几年,也不枉此生了!

  所以……她又偷看了刘邦一眼,陛下什么时候驾崩?

  【关于吕后的死因,也是值得探讨一下的。】

  【《汉书》中的说法是,“病犬祸而崩”。而在这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

  说是在当年的三月,吕后外出祭祀,经过轵道时,见到一头像苍狗的动物,扑向吕后的腋下,然后突然不见了。占卜者说,这是赵王刘如意的鬼魂在作祟,吕后便腋下受伤患病。

  这种说法也被后来的《汉书》所采纳,记载相差无几。而且东汉有一个叫王充的人,写了一本书《论衡》,里面的记载提到“吕后出,见苍犬,噬其左腋”。也就是说这个苍狗出现之后不仅扑向吕后,还咬了她的左边腋下。

  王充与《汉书》的作者班固为同时代之人,又师从于班固的父亲班彪,因此他关于吕后受伤经过的记述应当算是可以参考的史料。】

  刘如意的鬼魂?!吕后眼色变得有些难看,但转念一想,却坚定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所以说,吕后大概率是被狗咬伤了之后得了狂犬病而亡的。】

  狂犬病?发疯的犬竟然会传染给人的么?

  【因为根据记载,吕后三月被咬伤之后,一直在休养,到了七月突然病重,匆匆做了一番安排叮嘱之后,到了八月初一就病逝。

  三月,正好是春夏之交的时节,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是猫犬等动物发情的时节,也是狂犬容易发狂的季节。而且狂犬病有一段潜伏期,并不会马上发病。而一旦潜伏期结束,形势则会急转时下,快速发作,数日之内便置人于死地。

  这和记载的经历也都对得上,根本不是什么赵王刘如意的鬼魂作祟。

  但是,我要说但是。】

  【吕后治政时期,尤其是惠帝死后临朝建制的时候,那跟皇帝是一般无二的,用的都是天子仪仗和护卫等级,何况当时长安的天子禁军南北军都握在吕家人手里,防守肯定是一等一的严密。

  吕后被狗咬是在外出去京郊祭祀的时候,而行进途中吕后一般都是在车里,一般发了狂的狗是怎么突破层层守卫,突进到吕后面前,还能咬伤她的左腋下的呢?

  反正这件事就是透露着一个离谱。

  但至于真相如何,现在却也无从得知了。】

  啊……天幕都不知,她该如何知晓?

  自己的死因,竟成了一个谜团?连仙子都不知?

  【吕后薨逝,对于当时的大汉朝廷来说,不亚于山崩地裂,因为平衡再一次被打破,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一次没有人再有资格当那个主心骨,去调和各方,重构平衡。

  那么,吕后去世后,又发生什么了呢,咱们下期再说喽。】

  【作者有话说】

  这两章整理吕后的操作可是花了好久的时间……

第65章 吕后3(上)

  ◎诸吕之乱◎

  【大家好,你们的小宝贝画戟又来啦!遨游历史长河,笑谈古今因果,这一期咱们讲一讲吕后驾崩之后的那些事情。】

  长乐宫中,吕台、吕禄、吕产以及吕嬃都聚集在一起。

  他们本是想商量一下对策的,没想到却赶上新的天幕出现。

  吕后赶紧摆手制止了他们,然后来到廊下听课。

  【吕后驾崩之后的事情,史书上写的很清楚:吕后去世后,吕家人害怕被刘氏皇族迫害,于是密谋想要篡位造反,彻底夺取大汉江山,于是爆发了“诸吕之乱”,之后被齐王一系以及周勃、陈平等联手平定,迎立新帝。】

  “诸吕之乱”?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吕后看着自己的两个侄子吕台和吕禄,心下掂量了一下他们的品性,他们绝对干不出来这种事的,没那个脑子,更没那个胆子!

  【因为诸吕之乱是汉文帝这一脉发家的起点,而且他们祖孙几代的功绩确实也很大,值得史家用春秋笔法给他们粉饰太平。但是,我还是要说。诸吕之乱本质上就是外藩诸侯——齐王一系,和中央勋贵——周勃陈平为主,发动的清算吕家的一场政变。

  什么造反,吕禄、吕产有那脑子?他俩的政治格局甚至不如吕嬃和刘章的妻子吕氏女!】

  吕嬃听到这里,不由的怒目而视,她身为吕雉的妹妹,樊哙大将军的夫人,自然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周勃、陈平?这两个老匹夫安敢!”

  吕后则是把注意力放在前一句上——汉文帝祖孙几代的功绩很大?

  那……那岂不是衬托得她的盈儿很无能!

  【吕后在临终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之后在正式的遗诏中,让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小皇帝刘弘的皇后,并且赐给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黄金。】

  吕禄大喜过望:什么,他居然会是将来的国丈?

  等等,国丈应该不会被清算的吧……

  【这就是希望能够再次朝廷这些功臣集团,让他们再次支持吕家人掌握权柄,拥护刘盈一脉。但是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吕后的安排是一点没用上,吕禄吕产是一点没听话啊。】

  吕嬃脾气火爆,听到这里忍不住冷哼一声:“果然是你们这两个蠢笨如猪的孬种。”

  吕禄吕产不敢顶嘴,只能乖乖挨骂。

  吕台身为他们的大兄长,虽然知道那时自己已然作古,可也有心护着两个弟弟,于是赶忙安抚这个小姑姑吕嬃,转而对两个弟弟道:“以后做事要多思多量才是。”

  【先说中央勋贵这些功臣集团。

  汉初皇权不振,丞相权利之大已让刘邦不满,其标志事件就是“治罪萧何”。】

  萧何的府中仍然聚集着许多列侯勋贵,大家一边观看天幕,一边小声议论着。

  萧何原本半闭着眼睛,歪坐在榻上,听到“治罪萧何”,立刻睁开了眼睛,目光如炬。

  【当时刘邦给萧何定罪的理由是“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注意这个“请”,并非是请求,而是秦汉时期的一项决策流程,即:府仪拟奏,丞相府中的诸曹或者丞相本人针对一个政务起草一个意见,或交于皇帝或在朝会之时宣读,最后皇帝批示。

  而这种流程实际是相权主导皇权,皇帝同意还好,要是皇帝不同意,就往往引发“示群臣短”这种有损皇帝威严的状况。

  而刘邦对萧何的不满,恰恰是因为萧何请事太多。简而言之,天下政务你萧何插手太多了。而功侯集团则认为这是参与他们朝政乃至拥有一定决策权的必备手段,是他们的底牌,刘邦也不得不照顾。】

  萧何一开始很纳闷,自己怎么会接受那些商贾的贿赂,然后强买强卖那些百姓的田地和宅院呢?

  他将来不会是老糊涂了吧?简直是岂有此理!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明白了。

  现在他已经是位居相国,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而且刘邦这个皇帝根本不擅于处理政务,这诺达的大汉帝国,平日里的庶务都是他和他霸府中的官员经手处理的。

  而且当初开国定鼎之时,陛下亲自排定功臣顺序,他萧何就是天下第一功,是堂上堂下这些勋贵的领头羊。若是再勤勤恳恳、为国为民,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那刘季这小子恐怕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所以那时的自己怕是在用这种手段进行自污啊!

  【皇权与相权之争延绵千年,一旦功侯集团觉得自己的底牌受到损害了,其手段则开始激进起来,尤其是一些重要国事,绝不许皇帝自己决策。

  黥布谋反之时,刘邦当时身体不好,养病期间不愿意见人,诏令大臣们无招不得入禁中。尤其是周勃、灌婴这种武将更是避嫌不敢去。但这样一直拖着没不是办法,谁知道刘邦自个人在寻思啥呢?所以过了十多天,樊哙终于坐不住了,领着一些大臣闯进去面圣。

  结果一进去就看见刘邦枕在一名俊美的小宦官身上。好家伙,虽然劲爆,但是樊哙理亏在先还是得为自己辩解一番,所以他赶紧痛哭流涕,拿出来多年的交情:“陛下和臣等从丰沛起家,纵横天下,定鼎大汉,那是何等壮丽的丰功伟业!可如今天下平定,四海咸服,陛下怎么又如此懒怠惫政呢?”

  刘邦瞅着他,没说话,也没动作。

  樊哙只好接着表演,继续说道:“听说陛下病的厉害,大臣们都惶恐不已,震动不安,可陛下却不召见我们,商量国家大事,反而天天和一个宦官独处?难道陛下忘了赵高之事么?!”

  刘邦听到这里,才放声大笑,然后起身。】

  秦始皇:朕雄才大略,英武一生,居然在后世留下了赵高这个抹不去的笑柄,简直可恶!

  【英布谋反是啥时候的事情?那就是后期刘邦动了换太子的心思的时候,刘邦还打算让刘盈这十几岁的孩子挂帅出征去平叛呢!而樊哙是谁?虽然他和萧何一样,是刘老三多年的狐朋狗友,但时移世易,樊哙现在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是吕后的妹夫,太子刘盈的姨夫,他如何不担心刘邦脑子一抽真想搞点什么小动作?

  所以他也只能出此下策,来保全大家了。

  而正是因为吕后清楚的知道刘盈的皇位是怎么保住的,所以身份互换之后,她才更忌惮这些功臣勋贵,会威胁到皇权。】

  原本,吕嬃听说自家丈夫,是为了储位之事,竟然能强闯陛下寝宫,心里顿觉自豪,认为他真是一个伟丈夫!

  可听到最后一句,她不由得愣住。对于现在尚且年轻的她而言。这是她没想过的角度。因此不由得转头看向上首的姐姐。

  吕后皱着眉头,思索着天幕的话语。

  确实,当她在下位的时候,需要联合功臣们一起保住盈儿的位置。可一旦登上了那至高之位,他们就变成了上位,是需要提防底下的人了。

  【对了,惠帝登基之后,还发生过一件事。那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

  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但是史记原文里记载的这段故事,却让我看的有点怪异。】

  天幕上再次出现了影像。

  正是汉惠帝刘盈继位不久。萧何病逝,曹参继任为相国。曹参有个儿子叫曹窋(zhú),被任命为中大夫。

  空旷肃穆的大殿之上,年轻的君主神色郁郁,看着眼前桌案上的成堆的竹简奏疏,皱眉紧皱。

  刘盈暗自想到:这曹参当了相国之后,怎么成日里只知道喝酒,不理政事?难道是欺负朕年轻不管是么?!

  想到这里,刘盈抬头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

  曹窋自然拱手应是。

  等到了休沐之时,曹窋回到了家里,闲暇时陪着父亲,眼看父亲心情还不错,于是假装不经意的问道:“听说父亲前日又喝的大醉,可要当心身体才是。”

  曹参摆摆手,不在意的说:“为父心里有数。”

  说到这里,曹参又长叹一声:“你以为这个相国是那么好当的?不知多少姻亲故旧来请托人情,不如把他们灌醉了,让他们开不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