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听到真凶心音 第204章

作者:柯小聂 标签: 业界精英 悬疑推理 升级流 穿越重生

  王蔷虽不能刺杀陛下,却可以承认谋害太子。

  她活得生不如死,爱人已逝,膝下无子,阿母亡故,如今亲弟弟也已经死了。偏生大父却未受丝毫责罚,仍是与柳姨娘一家亲亲热热过好日子。

  这些人怎么敢?又怎么配?

  牢狱中,王蔷散着头发,轻轻的哼歌。

  小时候,阿母会给她轻柔梳头,絮絮叨叨,教她做这样,做那样。

  她那个阿母是个糊涂人,并不聪明,时常白忙活。

  可就算这样,这个微胖且不聪明女人却给王蔷一些温暖情分在。

  这世上没有几个人疼她,死了的阿母算是其中其中。

  其实,阿母手艺差,梳的髻并不好看,而且那嘴也闲不住,总是絮絮叨叨的说话,抱怨这,抱怨那。

  有时王蔷心里也觉得挺烦的,不过不会露出来。

  不过一旦阿母不抱怨,唱首曲子哄她,那便很好了。

  母亲有一副好嗓子,曲子唱得不错。不过她不会人前唱,免得显得轻佻,她只唱曲子哄儿子女儿。

  王蔷泪水便哗啦啦流淌。

  这些年来,母亲最恨便是柳姨娘,恨那狐媚子留下的一双小杂种。

  还有一种恨意,阿母不会说出来,但是王蔷也能感受得到。

  那就是对丈夫的恨!

  王蔷唱着那时候歌,仿佛也有一缕曾经有过的荒凉温情。

  萧圭死后,她日日忏悔,烧香拜佛。

  直到知晓了王瑞的死,她瞧着烟雾缭绕里的菩萨相,却再也压不住心里的魔!

  她恨这一切!

  那时见薛凝,她已筹谋这个复仇计划了。

  她本坐地上,屈着腿,搂着膝盖。

  而今王蔷把手指给举起来。

  入了狱,她也被搜了身,散着头发,也不许戴什么利物。就连吃饭,也是木碗木勺,连筷子都没有。

  这都是防着犯人自杀。

  可一个人若想死,怎么也防不住。

  一番搜身,独独没搜去王蔷手指头上贴着的假指甲。

  她该做的供也做得差不多了,可世上聪明人很多,她怕自己应付不过来。譬如那薛娘子,就难应付得很。

  除非,自己再也说不出话来。

  鹿鸣阁中,赵昭容色也添了几分急切:“那还是尽快问一问蔷儿,不可误她。”

  薛凝点点头,她当然有这个意思。

  不过正在此时,却有侍从匆匆赶至,对裴无忌耳语几句。

  裴无忌面色亦微妙难看起来。

  王蔷已在狱中自尽!

第177章 你觉得赵娘子这个人如何?……

  离开鹿鸣阁,薛凝心里还有点儿发闷。

  王蔷一死,许多话儿都问不出来了,那薛凝心里也不痛快。

  她蓦然抬头,瞧着裴无忌问:“我和赵娘子从前不认识,算不得熟。裴少君,不知你觉得赵娘子为人如何?”

  薛凝有一双漂亮的杏眼,像水头很好的玉。

  裴无忌被这双眼望着,心尖也是一热,面上却没露出来。

  他说道:“我与她也不是很熟,只是认识,打过几次照面。她留给人印象就是貌美,再来就是聪明,她很有见识,朝廷上的事也侃侃而谈。”

  “不过,也只限于说罢了。”

  裴无忌筹措言辞,想了想,才继续说道:“这世上有女娘很有见识,也有本事,于是很想做些事。姑母能言善道,是既会说话,又会做事。你呢会做事,不过不太喜欢说太多。”

  “赵娘子很会说话,可也未见她真心想做事,也未做成什么事。可能,她也不喜欢做事。”

  这几年光景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比如裴无忌,他虽是这一两年间发达,可之前已借游历之机暗暗做事。再来就是之前他也去过北地郡,有地方工作经验,也狠狠磨砺了一番,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为玄隐署署长。

  这几年光景未在赵昭身上留下丝毫痕迹,除了容貌,还有赵昭履历。

  都一如往昔。

  赵昭很会说话,可说的都是空话。

  她会说女子哪里不输男,女人也可以有自己一番事业。

  但真要做事,需吃的苦头,花的心思,耐的寂寞,赵昭未必受得住。

  不过这倒是情理之中。

  因为赵昭出身高贵,人又貌美,在家又受宠,她已事事完美了,也不必吃些苦头努力。

  努力是要吃点儿苦,才有努力动力的。

  裴无忌对她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

  这样点评赵昭时,裴无忌便不自禁透出他自己都未意识到的傲慢,可他却觉得自己挺包容。

  裴无忌还有点儿欢喜,压低嗓音:“你放心,我对赵昭没什么心思,大约她也并不钟情我。”

  这京里不是传过,说赵昭曾要许给自己?

  他觉得薛凝在意这个,心下甚喜!

  薛凝一怔,回过神来,忍不住拿裴无忌塞给她的猫猫团扇拍裴无忌的头。

  薛凝双颊染绯,裴无忌想到哪里去了!

  她红着脸说道:“你想哪里去了,我只在想案情。”

  薛凝想了想:“你说这些,也要考虑到赵昭是个女娘,女娘许多事始终不大方便。”

  最后薛凝飞快说道:“再来,有些话你绝不许再说了,你也不能让别人听见,否则,也不知晓多尴尬。”

  谈恋爱不要拿别人来羞耻play。

  裴无忌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不好意思时,蓦然伸出手臂,轻轻将薛凝抱起一下,又将薛凝放下。

  然后裴无忌说了声好。

  法华寺,玄隐署将卷宗抬来薛凝居所,供薛凝翻看。

  随着卷宗送来的,还有一筐李子。

  这些日子里,裴无忌总会给薛凝送些额外的小物件儿。

  已入夏,李子也熟了。

  那一筐是小脆李,个头不大,却比糜熟发甜的大李子更好吃。

  一筐李子在井水里面浸泡了,镇得凉凉的,吃时又甜又脆,也不用另外加蜜酱。

  薛凝吃着李子看卷宗。

  王蔷虽死,薛凝却没准备打算罢手。

  办案是为理顺真相,可不是为了随意交差。

  她疑赵昭,裴无忌连带着将赵昭生平记录也给送过来了。

  薛凝感慨这效率,心里亦禁不住想要吐槽,这是要在大夏搞大数据?

  这时节,却有客人来拜访,点名要见薛凝。

  来的是贵客,又是熟客,竟是清淑郡君赵昭!

  就连薛凝也生出意外,

  薛凝心下生出几分好奇,如此一来,赵昭倒是要见一见了。

  赵昭和薛凝上次所见那样,显得大方且和气。

  她微微一笑,和声:“薛娘子!”

  赵昭手掌宛如羊脂白玉,掌心握着一枚护身符。

  薛凝眼尖儿,识得上头是自己歪歪扭扭字迹,是自己所制护身符。

  赵昭居然买下来一枚。

  薛凝愈发好奇,不觉说道:“赵娘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赵昭:“也没什么,不过是想和薛娘子聊一聊。”

  房内屏退旁人,只余薛凝和赵昭二人。

  薛凝暗暗揣测赵昭用意,她听着赵昭缓缓说道:“赵家出自北地,我从前也不在京城。在家时,家中姊妹间说话爽快直接些,到了京城,倒是要弯弯绕绕起来。不过,只要肯花心思,也不难学。”

  聪明人学什么都快,适应力也强。

  那时赵家女儿被选皇后,赵皇后之子也被立为太子,于是整个赵家声势也是可想而知。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正是如此。

  赵家也在京城置办府邸,迁了些族人来京城,赵昭也是那时候出现在京城。

  赵家如此声势,谁都会给赵昭几分薄面,况且赵昭也很聪明,融入也快。

  就像裴无忌曾经说过那样,赵昭在家日子十分舒坦。

  家里宠她这个嫡女,让她跟族中姊妹一块儿念书,还请了大儒授课,谁都知晓赵家女儿个个金贵。

  在家比京城规矩松,赵昭除了会骑马,甚至还会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