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听到真凶心音 第29章

作者:柯小聂 标签: 业界精英 悬疑推理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如此私通款曲,只瞒着灵昌公主一个。

  翠婵胆子小些,但特别会聊。京中贵眷来法华寺烧香时,翠婵便有机会跟随行侍婢聊一聊,能知晓不少事。

  她这么绘声绘色跟薛凝讲故事,提及那个师灵君,还有林衍跟她一段私情。

  薛凝认真听完,表示刻板印象太严重。

  这高门贵女必是单纯不做作又脾气大,与男子私通的女娘必是毫无廉耻伏低做小,整个故事很符合众人对灵昌公主垂青寒门子弟的幻想。

  最重要是,整个故事心理描写委实太多。

  有些想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也绝不可能外道,哪怕扒人床底下听,也难听出当事人心音,偏偏故事里还分析得头头是道。

  谣言止于智者,这等故事聪明人听了也一笑置之。

  但狗血文就是有市场,这故事俗是俗了点,一旦传开,各府婢仆乃至市井百姓都是津津乐道。

  不乐意这桩婚事的人实是太多了。

  陛下不乐意,自有人揣测上意,要为其分忧。

  再来就是京中的世家勋贵,他们也会想这么多贵族公子难道灵昌公主一个也看不上?偏偏看上个寒门子!

  若换成裴无忌,众人也没什么话好说,也绝不敢置喙。

  可那林衍是什么出身?

  那么暗暗使些手段,这么恶心一把,也不足为怪。

  薛凝是会打听这些坊间传说,流言蜚语,不过却不会全信。

  对于林衍跟女伎有私情之事,薛凝也是将信将疑。

  她不觉得这桩私情已传得满城风雨,偏生灵昌公主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公主身份何等尊贵,这般垂青一个寒门子弟,不顾宫中不喜,这般义无反顾,那么这个男人自然绝不能三心二意。

  薛凝想了想,终究觉得故事真实性不是很高,她不觉得灵昌公主能忍下此事。

  夜色已深,薛凝思索至此,也是有些饿了,于是让云蔻备些吃食。

  门外冷风嗖嗖,已有些细碎雪花落下。

  公主府内,灵昌公主已解了披风,抽出短剑,雪下舞剑。

  灵昌公主今年十九,样貌端丽,曾与公孙氏学剑。她的身段动作颇见功底,轻盈而又稳健,剑光破空,时而如虹,时而如风。

  雪花细碎,灵昌公主轻轻抬起头。

  她收剑入鞘时,面颊亦泛起淡淡运动过后的红晕。

  一旁侍从赶紧给灵昌公主披上狐裘,送上加了生姜、胡椒以及盐一块儿煮熟的热茶。

  她想起当年与林衍相识,那也是初落雪时。

  她是陛下爱女,自幼受宠,所得赏赐远胜旁人。如此天皇贵胄,京中上下说她脾气大也并没有什么恶意。

  这般出身,这般恩宠,她本来就该恣意放肆,不必委曲求全。

  可她当真脾气很大吗?

  十四岁那年,她跟燕侯世子宁简之在一起。

  宁简之说爱她,可后来她知晓宁简之早有个暖床的侍妾,侍候宁简之房中之事。

  只要不生下庶长子,宁简之并不觉得有什么,更不觉得那侍妾能跟灵昌公主相比。

  换做别家贵女,只要丈夫知晓嫡庶尊卑,大约不会计较太多,毕竟生活的智慧在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灵昌却因这件事整日和宁简之吵闹。

  宁简之虽有脾性,但还是对灵昌公主服了软。为让公主下气,宁简之便将那侍妾卖给游商,带出京城。

  既然服软,那便服软到底。然后宁简之便向灵昌赔罪,承认自己不是,说他从前有眼无珠,这般云泥之别,他竟也肯沾染那个婢子。

  宁简之甚至发誓保证,尚主之后自不会再添妾室,亦绝不会流连风月,他自会为灵昌公主守身如玉。

  做到如此地步,燕侯世子本以为灵昌公主也该消气。

  可那时灵昌公主只怔怔看着宁简之,好似不认识他这个人。

  那一刻灵昌公主并不觉得感动,甚至生出几分惊惧。

  她第一反应是燕侯一家所图必大。

  哪怕发现宁简之早有侍妾,灵昌公主也并未跟他断了,只是争执不休。

  等到宁简之卖妾求和,灵昌公主才坚决的,近乎决绝的与之断了干系。

  她绝不能跟宁简之在一起。

  那时灵昌公主已与宁简之出双入对,满京城招摇。若换做别的女娘,怕不是要误了名声。但换做陛下最宠爱的公主,也不是很要紧的事了。

  但旁人却觉得是灵昌公主脾气大了些。

  宁简之已那般委曲求全,她却不为所动,于是便说也不知也不知怎样的伏低做小,公主方才会满意。

  她遇见林衍时,正有人议论自己。

  “已过去年余,殿下见着燕侯世子仍没什么好脸色。公主脾性倨傲,有一样怪癖,便是尚主之人必是干净清白,不得有过床事,素来挑剔得紧。”

  灵昌公主生忿,却听着林衍说道:“我想公主将燕侯世子弃之,是觉得世子待那侍妾太过于薄情了。”

  她听得也微微一怔。

  从未有人会这么说。

  那是灵昌公主第一次见着林衍,对方披着雪白狐裘,修长手指拢住。他有一张清俊的脸,眉若刀裁,眸似点漆。

  那时她与几个贵族郎君分分合合,也已觉有些寡味和无聊,她甚至失了情爱的兴致。

  直到那天她看到林衍,她忽而生出一种想爱的感觉。

  如今灵昌公主手已松了剑,拢住披在身上大氅。

  热茶入喉,唇齿间有一股热辣辣辛辣之意,灵昌公主通身也暖和许多了。

  京中编排故事一直不少,总喜议论她与林衍之事,嚼那些舌根。她打小受宠,身边难道缺了伏低做小性子柔顺之人?这市井坊间,却总喜说她被些温柔手腕哄了去,当她是什么糊涂人?

  旁人又怎会知晓真正林衍是怎样的人?阿衍并不柔顺,性子孤傲,不善言辞,是如冰雪一般性情,又有些洁癖。

  他心里却是温柔的。

  灵昌公主一双眼黑浸浸,莹润里透出几分英气。

  这双英气的眼里也不觉透出明亮水色。

  她生出对林衍怜爱,知晓林衍受了许多委屈——

  旁人都欺辱他!

  昭昭君子,清若白雪,可这样一个人,却有人要将之名声毁掉。用那最不堪污名折辱这一身清雪傲骨。

第31章 裴无忌痉挛似笑了一下,这笑容……

  这样夜里,溧阳公主府跟前,侧门处一辆马车停住,裴无忌踏着初雪,在侍女引领下穿过重重雕梁画栋。溧阳公主府邸极尽奢华,就连廊下悬挂的宫灯,也是用上好的琉璃制成,在雪光中折射出斑斓的光晕。

  那些琉璃色灯晕光彩流淌间,裴无忌这少年臣子一双漆黑如墨眸子似也映成漠然灰色。

  转过几重院落,远远望见一处暖阁。阁中燃着银丝炭,暖意融融,与外头的寒气形成鲜明对比。溧阳公主一袭绛红色锦缎长裙,外罩银狐裘,虽已年过四旬,却仍可见当年风华。她手中把玩着一只白玉酒盏,见裴无忌进来,抬眼:"裴少君来得正好,这雪天寒地,喝杯热酒暖暖身子。"

  裴无忌拱手行礼,在公主对面落座。侍女奉上温好的酒,他却不饮,只淡淡道:"殿下,臣今日前来,是为灵昌公主一事。"

  "听闻林衍调回京城,是殿下的意思?林衍在川中为吏,资历又浅,政绩不显,何必将他调回京城,闹腾出许多麻烦?"

  裴无忌直视着溧阳公主,目光如炬。

  暖阁中一时寂静,溧阳公主也不得不感慨裴无忌自私与冷漠,偏生还这般理直气壮。

  裴无忌显然并没有细细体谅灵昌公

  主心里惦念,只会觉得林衍回京很是麻烦。

  溧阳公主没好气:“是灵昌求至我跟前来,我便帮她一把,不过是疼惜自家侄女,难道还有错?”

  裴无忌微微沉吟,然后缓缓说道:“陛下不愿意见这个林郎君回京城,不过长公主好似并不这么想,我素来对陛下言听计从,只怕会使长公主不顺心。我为人诚直,确实不大会做人。”

  溧阳公主大怒,裴无忌这是言语威胁?

  她面颊蓦然浮起了几分恼意,显得甚为光火。

  可她终究压下了这口气。

  “我知你们看不顺那个林郎君,觉得他出身卑贱,攀附公主用意不纯。再来就是自负清贵,也不过是寻常人才,算不得如何大才。但论迹不论心,两年前他也并无出格之举,既未求官,也未仗势,只将灵昌哄得十分开心。”

  “更何况他有一二分私心又如何?这世间哪有那么许多真情真意?这宫里嫔妃争宠,难道个个都是真心不成?侍候陛下肯用心就是了,最要紧是让陛下忙于政务之后,回到宫中,能放松欢喜。”

  溧阳公主继续说道:“哪怕他心里是求富贵,只要安顺知晓分寸,没有自己讨,给了又何妨?我可以给,你不能自己要。只要有心,拿捏住也是不难。说到底,本不过是一件消遣事。可两年前,林衍却被外放蜀地,无过被逐,你让灵昌怎样想?”

  依溧阳公主所见,如此处置,那是本末倒置。灵昌是陛下爱女,身份尊贵,少不得有人趋之若鹜。所谓堵不如疏,与其严防死守,不若让灵昌学些御人之术。

  所以一开始溧阳公主将林衍调回京城时,也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她当然不会跟自家当皇帝的弟弟过不去。

  林衍身份低微,尚主资格自然差些,可消遣一二却也无妨。

  当然溧阳公主也未想到灵昌会林衍情意绵绵的,竟有几分真情实感。到底是年轻女娘,套路见得少了,于是容易上头。

  溧阳公主也恐兄长不喜,故今日方才对裴无忌这般容忍。

  溧阳公主:“那林衍所使,不过是寻常手段。我身边人卖惨卖直,难道还少了去?只要肯对我用心,细细瞧着,也有些意思。不过,她确也不该如此上心。”

  离开了溧阳公主府,裴无忌心里不免沉了沉。

  方才他讥讽溧阳公主为何爱财如命,溧阳公主避而不答。

  可溧阳公主纵然不答,他也略略知晓几分。

  不过是以财换势,说到笼络亲信,罗织心腹,拉拢爪牙,这其中哪样离得开如流水般银钱?遥想当初,吴王欲反,也不过是靠着煮盐谋尽天下之利。

  这么些年,溧阳公主那些爪牙替她拢财,连薛凝这个孤女也未曾放过。

  裴无忌忽而浮起一个念头,这薛娘子也颇不容易。

  脑海里却浮起了薛凝扮着男装,颇为秀丽的身影。那张脸蛋有几分病气,一双漆黑似墨的眸子却不自禁透出几分的跃跃欲试,有种刻意掩藏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