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纤纤
……
胤禛和胤禩离开以后宫里也是忙碌了一阵子,七公主的丧仪按康熙的意思是要大办,不能因为她额娘的过错牵连这个可怜的女儿,佟妃忙地团团转,奈何文珊和乌雅氏新仇旧账的数都数不清佟妃也不敢去寻文珊帮忙,只能拉着荣妃和平妃操办。
宜妃现在更是恨乌雅氏恨得牙根痒痒,如今乌雅氏被禁足在永和宫,十四阿哥在乾西五所她动不了,所以一听说五公主要被送到敏嫔那里去就去找了文珊一趟。
文珊刚从良嫔那回来宜妃就到了。
“这大热天的你怎么来了?”
文珊让宫女上了两碗刚刚熬好的酸梅汤,里面还放了冰这个时候喝最好。
宜妃喝了一口眉头一动然后把一碗都喝完了。
全然忘记了过来是想打探一下五公主的消息。
“臣妾能再来一碗吗?”
宜妃和文珊相熟也不在乎这些小节,觉得不够喝就开口要了。
珍珠又给宜妃上了一碗,文珊笑着说:“你若喜欢待会我让人给你装些回去。”
宜妃忙不迭地答应了,今年这天热的吓人才刚入夏就比往年盛夏的时候还要热了。
没有这些个解暑的东西是真有点扛不住。
喝了两碗酸梅汤之后宜妃才问及五公主的事。
“贵妃娘娘,臣妾听闻皇上有意把五公主交由敏嫔抚养?”
文珊点了点头:“皇上已经定下了,估摸着再过几日就会有明旨。”
说起来文珊也有点奇怪,这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结果康熙一直没下旨,但是风声却这么传出去了。
“怎么,瞧着你好似不大高兴。”文珊看宜妃的模样就知道她对康熙这个决定不太满意。
宜妃:“乌雅答应陷害臣妾差点害得臣妾和胤禟兄弟几个永世不得翻身,虽然皇上也罚了可还是难消我心头之恨。”
宜妃从来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想来怕是这几年不怎么主动出手才让人觉得她好欺负了。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乌雅氏对她不留情面那么她自然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宜妃明白乌雅氏和惠妃针对的是她的三个孩子,那么她同样也得剜了乌雅氏的心肝才能解恨。
十四阿哥不好动,那就只剩下五公主了。
文珊听了有些惊讶想了想又觉得还挺符合她对宜妃的了解。
“孩子毕竟是无辜的。”文珊还是劝了一句:“你对乌雅氏如何都行,若是对五公主出手,一旦让皇上知道了……”
对皇嗣出手可以说是康熙的逆鳞了。
荣妃当年被揭发之后虽然看在三阿哥的份上康熙把事压了下去但是从此之后在宫里的地位便大不如前了,康熙也显然漠视了荣妃许多。
宜妃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摇着扇子笑着说:“娘娘想哪去了,我还不至于对一个孩子动手,虽不是亲生但也是损阴德的事。”
“……”
这会了还要阴阳乌雅氏两句看来宜妃这次是真地恨得牙根痒痒。
不过宜妃这么一说文珊也有点好奇那宜妃特意跑过来跟她打听是为了什么。
“臣妾不过是想着光是抚养有什么意思,替乌雅氏养着孩子可讨不着什么好,说不准还要被她记恨。”宜妃讥讽地说道。
文珊明白了,宜妃这是想直接把五公主的玉牒改了,让乌雅氏永远失去这个女儿。
宜妃想了想又说道:“五公主今年也十一岁了,不日就要议婚,有这么一个额娘也是拖累。”
文珊有些无奈:“你现在在我跟前说话是越来越不遮掩了。”
这也太直接了,这些话直接说给她听真的合适吗?
宜妃挑了挑眉,全然不在意:“娘娘和八阿哥此次救了臣妾母子的命还有什么好遮掩的。”
现在宜妃也认了,胤禟死心塌地地跟着八阿哥,胤祺呢,和四阿哥八阿哥关系都不错,胤禌虽说不如这两个哥哥爱动弹孤僻了些但只要有胤祺和胤禟在也是能护他一世平安的。
既然怎么算都离不开咸福宫的这几个阿哥阿妹了那还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干脆明牌和宣贵妃站到一起好了。
“你今天这话我就当没听过。”文珊说道,“皇上的心意不好揣摩,别太过了。”
她虽然有时候想不明白康熙是怎么想的,但是这么多年下来第六感还是锻炼的有几分功夫,比如现在文珊就总觉得康熙一定是憋了什么坏准备收拾跳出来的人。
这种时候还是安分一点吧。
尤其是胤禛和胤禩都不在宫里,出了什么事都比较麻烦。
这个消息传地风风雨雨的康熙又迟迟不下明旨,显然就有猫腻。
就连禁足在永和宫的乌雅氏都知道了五公主即将被接去延禧宫的消息。
自从永和宫封宫,德妃降位以后宫里的宫人也被裁撤了大半,五公主身边伺候的倒是一个都没动,只是如今的永和宫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乌雅氏整日不说话,只靠在窗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五公主犹豫了好几次也不敢靠近。
还是在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才冲进去眼泪汪汪地说道:“额娘,我不想去延禧宫!”
她和敏嫔还有那两个妹妹一个都不熟悉,去了延禧宫必定要寄人篱下遭人白眼,哪怕是呆在这衰败的永和宫她也不想去延禧宫。
乌雅氏麻木地看了她一眼,随即又收回了视线。
“走吧,出去之后记得要照顾你十四弟。”
五公主心里涌上一股恨意:“额娘,为什么你的心里只有十四弟,我和妹妹真的什么都不是吗?”
乌雅氏亲手害死了七公主的事要说五公主心里没有震动是不可能的。
额娘为了十四弟能牺牲七妹是不是也能牺牲她?
而现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德妃闻言摸了摸五公主的头发,语气中带上了些怜惜。
“小五,额娘已经不能翻身了,你如今唯一的指望就是你十四弟,明白吗?”
五公主紧抓着乌雅氏衣裳的手慢慢松开,她想反驳却又觉得无处说起。
额娘如今确实已经再难翻身,子以母贵是不可能的了,好似她的指望只有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
可她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无助。
凭什么她是能为了十四弟被随意牺牲又必须要依附于十四弟的呢?
第82章
宜妃最后还是没听文珊的劝, 准备运作一番让五公主直接记在敏嫔或者别的没有子嗣的嫔妃名下,然后果不其然被康熙逮住了。
好在宜妃终究没做出什么伤害五公主的事情来,康熙念在宜妃无辜受冤的份上把她召去了养心殿训斥了一番也就算了。
随后就正式下了旨让五公主挪去延禧宫,在出嫁之前都由敏嫔抚养。
出师未捷的宜妃悻悻地来找文珊说话。
文珊无奈地说:“早就和你说了皇上必然还有后手, 你不听。”
这次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乌雅氏和宜妃两个宫嫔针锋相对, 实际上都是为了各自的孩子斗法,宜妃胜了乌雅氏败了那康熙自然会担心宜妃会不会对五公主和十四阿哥动手报复。
所以这个局实际上就是为宜妃量身打造的, 结果宜妃也跳了进去。
宜妃也有些没想到:“不成想皇上这么疼爱五公主和十四阿哥, 为他们考虑地如此周到。”
文珊摇了摇头:“皇上对每一个阿哥公主都是如此的。”
尤其是这几年康熙对太子的态度显然没有从前那么亲厚了之后对其他子女的疼爱就明显多了不少。
自然即使没有幼时那么偏爱如今太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还是独一份的。
用胤祥的话来说太子在康熙心中是独一无二的,本来老老实实抱着康熙的大腿就能一帆风顺成功登基可非要自己作, 和索额图越走越近分不清大小王。
宜妃不管怎么说占了个苦主的名头又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所以康熙对她的这次训斥也是不痛不痒。
现在想来也是文珊当日那一番话才让她收敛了些许,起初她可没想这么轻轻放过五公主和十四阿哥的,尤其是五公主养在宫里想要找她点麻烦容易地很。
还好文珊的话让她冷静了一些也觉得不能太过冲动所以便收敛了一些, 若是真的按照她之前的想法来恐怕这次她就跟乌雅氏一样翻车了。
宜妃也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让珍珠给她上了两碗酸梅汤, 一饮而尽之后才说道:“罢了,娘娘说的对稚子无辜, 就这么着吧。”
旋即宜妃也想到了康熙这些年的变化,如今皇子们渐渐长成大家的心思也都活络了起来。
“说起来这些年皇上对太子倒是生疏了几分。”宜妃说。
文珊:“倒也谈不上生疏, 太子大了自然是不比小时候日日在皇上跟前抚养的时候亲近。”
太子幼时可是实打实地养在养心殿的, 一应吃食住行都是康熙一手包办,是既当爹又当妈,这也是文珊一直都十分理解康熙对太子偏爱的原因。
除去太子之外还有哪个皇子公主能和康熙亲密接触这么长时间的。
宜妃摇着扇子都还有些流汗,文珊赶忙让人把冰盆往宜妃边上挪了挪。
宜妃怕热, 今年这天又格外毒辣也是苦了她了。
“我看着倒是不像因为太子大了才生疏。”宜妃说道:“娘娘可知道前几日太子力保的一个官员上任之后出了岔子, 贪污民脂民膏不说还胆大包天地动了朝廷拨出去的赈灾银。”
文珊还真不知道这事,这些朝堂上的事她不太关心,往常也是胤禛几个捡一些好玩的给她当故事听, 胤禛和胤禩不在宫里自然也没人告诉她了。
胤祥如今还在两个哥哥的庇护之下在尚书房和张英斗智斗勇更不知道了。
“皇上生了大气,把那人撤职查办了不说还把太子当着众位朝臣的面训了一番。”宜妃慢悠悠地说道:“这可是这么多年头一次。”
康熙不论私底下怎么教育太子在明面上都是给足太子面子的,就连当年第一次亲征噶尔丹的时候太子对他寄回的书信置若罔闻康熙也只是自己气到爆炸回来之后把太子叫到养心殿骂了一顿,在朝堂上还是褒扬了太子监国有方的。
那看来这次的事是严重到康熙不当庭训斥不行了。
果然宜妃又继续说道:“娘娘有所不知,今年天热陕西已经大旱一月有余,皇上有意想挑一位钦差大臣前去赈灾,这可是关乎陕西几百万百姓性命的大事,太子力保了一位,结果就出了岔子。”
“差点让陕西民怨沸腾,揭竿而起。”宜妃凉凉地说:“好在陕西巡抚及时察觉当场将其拿下才免了这一场风波。”
灾民看到朝廷官员贪污赈灾银可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搞不好陕甘一带就全都乱套了。
文珊听了也倒吸一口凉气:“赈济灾民的大事怎么能如此儿戏?”
怪不得康熙龙颜大怒这确实是过分了。
事情显然还没完,宜妃继续说道:“后面的事您都想不到,这人被擒拿之后一审讯竟然招供是给太子送了三万两的白银才让太子保他成为这个钦差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