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纤纤
回去的路上胤禩问胤禛:“四哥很喜欢田文镜?”
“是个可用的人。”胤禛说。
胤禛对这种不向权贵折腰,不结党一心为民傲骨铮铮的官员确实格外偏爱。
胤禩也点头,寻思着既然碰上了这一世就别让田文镜熬到六十才能施展抱负了。
……
文珊此时还在和敏贵人叙话,聊到最近的新宠密贵人就连一向不怎么关心这些的敏贵人都有些好奇为何康熙如此宠爱她。
康熙对后宫位分一向都是很抠门的,除了出身世家大族的入宫就是高位之外其他的妃嫔几乎都得从庶妃开始熬,像敏贵人也是入宫七八年等上了两次大封六宫才到了贵人的位分,而王氏却初封就是贵人。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文珊自然也不知道,感情这种事本身就很难讲,说不准密贵人正好对了康熙的兴致,出巡在外本就松泛些,有美景美人相陪自然就更妙了。
但是这其中应该也有胤禛和胤禩的手脚,只是这些就更不能和敏贵人说了。
“臣妾有一日去向皇上请安时见过密贵人一次,模样长得确实标致,是个气质如兰的美人。”敏贵人说,“只是若单凭容貌也不是无人可比。”
若论起容貌来钮祜禄贵妃明媚娇艳,良贵人眉眼精致,德妃也是明眸皓齿的美人,这几位各有千秋都不比密贵人差,皇上应该不会被容貌所迷才对。
文珊不甚在意,笑着说:“咱们又不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揣摩不了圣意。”
现在还只是在南巡,等到回了宫里肯定还有的热闹。
第36章
两人说了会话敏贵人正要回去的时候宫女通报瓜尔佳氏突然来了, 文珊和敏贵人相视一眼,一拍脑门有点懊恼:“最近这几天光顾着玩我倒是把这位姑娘给忘了。”
人已经到了这,和她同来的王氏已经圣眷优渥封贵人了,而瓜尔佳氏还没人搭理, 也不说是册封还是遣送, 把人家姑娘这样晾着怨不得她着急直接找到这来。
眼看着就要回程离开江南了,若是到了京城才说把人送回去就有点过分了。
果然瓜尔佳氏这次来求见文珊也只是想要个安排, 否则她每日惴惴不安不知该身居何处。
文珊安慰了她两句, 说会找机会在康熙面前提一提,看康熙的意思再定, 总不会耽误了她。
瓜尔佳氏哭地梨花带雨,又委屈又可怜地和文珊道谢,最后委婉地提出自己还是想要入宫侍奉皇上的, 希望文珊能帮帮她。
文珊也没法给她承诺, 康熙选嫔妃除了在前期世家大族的女儿不得不纳入后宫之外剩下的都是看他自己喜好来的,尤其是如今大权在握彻底掌握朝堂的康熙更是完全按照自己性子来, 若是康熙对她不感兴趣她也帮不上什么忙。
瓜尔佳氏走后敏贵人叹了口气说道:“又要辛苦贵妃娘娘了。”
文珊摆了摆手,现在出门在外她管着内务, 这事她不干谁干。
而且面对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文珊也想搭把手问问, 若是康熙对人没兴趣就趁着还在江南送她回家。
文珊心里记着这事晌午的时候派人去请康熙来用午膳,文珊不常派人到御前来所以梁九功一说宣贵妃要请他过去用膳康熙就知道八成是有事,于是上午的事忙完就去了文珊那。
康熙过来的时候午膳还没备好,胤禛和胤禩也在上课还没回来。
文珊也没想到康熙会来地这么早正在和几日前就开始绣的香包奋战, 康熙没叫人通报进来的时候就看到文珊盘腿坐在塌上对着一些针线直叹气。
这玩意真的是人能绣出来的吗?
难道她的手不是手吗?
文珊举起绣绷左看右看也想不明白到底哪出了问题, 怎么就是花不像花草不像草呢?
这简直是她咸福宫手工艺大师职业生涯的最大败笔。
文珊正皱着眉寻思该怎么改进就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男人的笑声。
她吓了一跳转头一看是康熙正负手在她身后,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的大作。
文珊赶忙从塌上下来,刚想问安被康熙扶了起来。
“贵妃这是绣的什么?”康熙拿起那个绣绷仔细打量了一会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一片绿还有几点红又掺杂着点黄色的是什么东西。
文珊挤出一抹笑容:“是花开富贵图。”
“……”
“咳, 那贵妃的技艺还有待精进。”康熙忍不住笑意,只能端起茶遮掩。
文珊幽怨地看着他,又不是送给他的,点评个什么劲。
他来还不一定有她绣的好呢!
康熙笑够了才说道:“有什么事寻朕过来?”
康熙主动提起文珊也顺势接话,说:“臣妾是想请示皇上,和密贵人一块过来的瓜尔佳氏该如何安置?”
瓜尔佳氏?
康熙是真不记得这号人了,仔细一想才想起当初江苏巡抚似乎确实是送了两个女子过来。
瓜尔佳氏康熙还没见过,听文珊问起便把手里的茶一搁问道:“贵妃的意思呢?”
康熙细细打量着文珊的神色,只见她秀眉微蹙一副很苦恼的样子,最近他宠着密贵人不知道文珊会不会比之从前有点吃味,不愿意让瓜尔佳氏入宫。
文珊确实有点苦恼,若是让她来说自然是不想让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进宫里去蹉跎一生的,可是瓜尔佳氏自己的意思很明确,她不好干涉旁人的决定。
于是文珊只能试探地说:“不如皇上去见见瓜尔佳妹妹再定?”
还是让康熙自己决定吧。
没想到康熙摆了摆手无谓地说:“即使入了宫也不过是一个低位妃嫔,你是贵妃由你来定也没什么不妥。”
“……”
文珊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选择尊重瓜尔佳氏自己的意思。
“臣妾瞧着瓜尔佳妹妹娇美可人,知书达理若是入宫定然能侍奉好皇上。”
康熙不置可否,只说让文珊看着办就是。
文珊没办法又硬着头皮问了康熙定什么位分,有没有封号,这玩意没法她来看着办啊。
也不知道康熙搭错了哪根筋态度又开始冷淡起来,最后说封个答应就是了。
文珊看着冷着一张脸的康熙心想他给胤禛的喜怒不定的评价照她看更适合他自己才对。
情绪稳定果然是难得的品质啊。
还好这种尴尬的相对无言的气氛没有持续太久,胤禛和胤禩回来了。
两兄弟没想到正好撞上皇阿玛在这,康熙看他们带了一大堆东西回来也有些好奇他们都买了什么,便招手让胤禩过去给他看看。
胤禩乖巧地给康熙一一介绍他们买回来的小玩意,一边胤禛上前和康熙如实汇报了田文镜的事。
这也是回来的路上胤禛和胤禩商量过后的结果,在街上这一出皇阿玛早晚会知道不如先老实交代,顺手也帮田文镜一把。
康熙把玩着一个小木雕,闻言抬起眼嗯了一声。
“田文镜?”
文珊在一旁听了一耳朵也很惊讶,这也太巧了吧,胤禛出去转一圈就正好碰上了自己以后的心腹重臣?
胤禩和胤禛相视一眼,没想到康熙竟然会对田文镜有印象。
田文镜是康熙二十二年的进士,殿选的时候康熙见过他一次,只是那时康熙不怎么喜欢这个梗着脖子的年轻人。
说地好听点叫直臣,说地难听点就是不懂进退一味莽撞的蠢人。
但是田文镜确实有些才华。
所以康熙把他指去了京城之外的地方从县令做起,想要让他历练历练磨磨性子,而且以田文镜的个性也适合在地方主事造福一方百姓。
今儿的事似乎也印证了康熙的想法。
田文镜确实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只是康熙当着胤禛和胤禩的面没说什么,只说他知道了,会让人去查看。
像这样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的事只要到了康熙眼前他就不会不管,所以胤禛还算放下心来了。
果然在康熙离开苏州之前这事就办妥了,康熙亲自经手查证了江苏巡抚高肃徇私枉法,草菅人命的好几条大罪直接撤职查办了,他的内弟赵英手里也有好几条人命官司直接和他姐夫一起上路了。
康熙的风格就是雷厉风行,雷霆手段之下迅速整顿了苏州的官场,于是在很多苏州官员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苏州就变天了。
至于田文镜康熙好似刻意忽略了他一样,没有任何奖赏甚至都没怎么提过他。
旁的同僚都为他可惜,明明是这么一个大好的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结果就这么错过了。
田文镜倒是宠辱不惊,丝毫不在意。
他做的本就是他作为县令的本分,确实没有什么好封赏的。
皇上赏罚分明,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他此次确实承了四阿哥和八阿哥的情,若不是两位阿哥在皇上面前进言他此次应该会有些麻烦,丢了官帽或者丢了命都不好说。
十一月份康熙开始启程回京城,到了十一月底这趟耗时将近三个月的南巡终于结束了。
一回到咸福宫文珊直接就扑到床上躺了一会,果然还是家里舒坦啊。
歇了个午觉文珊才起来和珍珠几人一起把带回来的礼物分好准备给各宫送过去,胤禛和胤禩今日也难得不用去尚书房可以休整一天,两兄弟正在塌上坐着下棋。
这次南巡不仅没少人还多了两个,这些消息一向传地飞快,没等文珊回到京城的时候宫里面就知道皇上此次出巡带了两个新妃嫔回来,尤其是有一个密贵人颇得皇上宠爱。
回了宫之后康熙特意指了长春宫给密贵人独居,而瓜尔佳氏封了个答应就让去和荣妃住在一起了。
文珊离开的这三个月后宫里变化倒是不小,钮祜禄贵妃因为十阿哥天生有些体弱所以为了讨教如何养孩子和宜妃握手言和了,两人现在亲近地很,德妃趁着康熙不在的这段日子也是全力修养身体也缓过了父亲弟弟相继出事的关头,如今已经重振旗鼓准备回到宠妃的位置,而且不知是怎么回事惠妃竟然和德妃联盟了,两人一致对外和钮祜禄贵妃斗了几个来回。
大家起初对新人还摸不清什么路数所以回宫之后有一段日子没人对密贵人出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康熙回宫之后对密贵人也颇为宠爱,康熙正在兴头上也没人不长眼去触康熙的霉头。
德妃养好了身子带着六阿哥往养心殿去了几趟,凭着一向温顺的小意温柔,又哭了几回和康熙认错也慢慢地不再被冷待了。
于是后宫的局势就变成了钮祜禄贵妃手握宫权又有子有宠独占鳌头,宜妃有三个皇子还一向受宠也不容忽视只是近日来这两位有联手的意思,关系很不错。德妃和惠妃这两位资历深厚的成了一派,通嫔和定嫔照常抱团联盟稳定,另外就是刚刚跃升的新宠密贵人。
回宫的当天下午文珊就带着大包小包去了慈宁宫探望两位老祖宗。
五阿哥此次也跟着去了南巡,三个月没见自己的大孙子把太后想地不得了,揽着五阿哥就不撒手。
太皇太后看着气色比之前好些了,文珊虽然人走了但是把药膳的方子留给了慈宁宫的小厨房,叮嘱着每天都做,那时太皇太后还板着一张脸训她不在该用心的地方用心反而在她这个老婆子身上费功夫。
进屋之前文珊偷偷跟苏麻喇姑打听了知道太皇太后虽然总是说着嫌弃实际上每天都好好吃了这些药膳。
“出去几个月果然是和在宫里的时候不一样了,人也精神许多。”太皇太后端详着文珊,抬手让她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