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纤纤
对了,他还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大侄子成为他的好大儿了。
胤禛看着胤禩写了厚厚一叠苦哈哈的样子也放过了他,给他让了个位置爬上来。
桌上放着文珊做的点心,胤禩抓了两个吃胃里的饥饿感才好了些。
费精神的事果然也费体力,虽然刚吃完晚膳,但是写了这一个时辰他就又饿了。
几人又一起聊了会文珊才觉得有些困了,一看时辰也不早了,明日一早胤禛和胤禩还要去尚书房所以文珊就催着他们散了,赶紧回去休息。
胤禩这一天过地也是心惊胆战七上八下,洗漱过后刚准备休息,他寝殿的门就被敲响了。
小顺子今儿晚上本来是要守夜,所以上前开门查看。
“四阿哥,您怎么过来了?”
胤禩听到动静从床幔里探出头来,果然看到胤禛站在门口。
“四哥,有什么事吗?”
胤禛进屋瞧了一眼,轻声说:“今儿天太晚就不回乾西五所了,在你这挤一晚。”
胤禩笑着说:“好,小顺子,还不赶紧给四爷准备被褥。”
小顺子应了声是便拿来了被褥枕头安置在床上,胤禩睡在了里头,胤禛板正地躺在外面,胤禩偷偷看过去发现胤禛也没睡着。
胤禩明白四哥今晚过来和他一起睡不单单是因为天色晚了,今天的事四哥还是没有完全过去。
果然胤禩等了半晌胤禛就动了动,转过了身子说:“八弟,睡了吗?”
胤禩睁开眼,摇了摇头。
“我刚刚想起了小时候四哥带我去御花园玩。”胤禩眨了眨眼,说道:“绛雪轩那有颗好大的梨树,结的果子甘甜无比,我那时总往那看,只是太子占着这颗梨树不让人碰,四哥以为我想吃所以半夜偷偷去给我打梨子。”
胤禛想起这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时八弟还不像现在这般亲近他,他便想着法子哄八弟开心,看八弟总是盯着那颗梨树一看就是好一会他便以为是胤禩馋了,挣扎了许久最后一咬牙还是晚上偷偷地去给他摘,这也算是他平生最狼狈的一件事之一了。
好在这梨子还真有些用处,从他拿给八弟之后,八弟对他的态度就好了很多。
“其实我不是真的想吃梨子。”胤禩悠悠地说,“从那颗梨树望过去,后头就是宗人府,我那时刚刚回来还总是会想起从前的事,但是自从四哥捧了梨子给我之后,我就发现自此以后再打那经过我看到的就只有那颗梨子树了。”
胤禛沉默了一会还是把那句道歉说出了口。
“八弟,对不住。”
胤禩很是洒脱地摆了摆手,“都说了不用道歉,古往今来夺嫡之争的输家哪有善终的,若是换成我登上了大宝自然也不会对四哥你手软的。”
胤禩突然狡黠地笑了笑:“其实我还藏了好多我对你做的过分的事,故意不告诉你。”
胤禛的表情也有些放松下来,突然转过了身:“不说便算了,睡觉。”
胤禩凑上去,继续说道:“四哥,明日九弟,十弟入学启蒙,咱们早些去吧。”
胤禟和胤俄这两人还像上一世一样从小就喜欢黏着胤禩,尤其是胤禟,因为文珊和宜妃交情不错的缘故常往他们咸福宫来。连带着和胤禛也混地挺熟。
胤禟有些小心思鬼精鬼精的,胤俄则显得憨厚了很多,是个小呆霸王。
胤禛想起胤祥说的九弟和十弟还有他未曾出世的一母同胞的十四弟都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就知道胤禩这一世也是想护着这几个弟弟的。
“知道了,快睡吧。”胤禛嗯了一声就不说话了。
第二天一早胤禛和胤禩早早地就起来了,兄弟俩难得又一块去御花园溜了福气和来福,回来的时候碰上正打哈欠的文珊出来,看到胤禛文珊还吓了一跳。
“胤禛?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昨儿他走地还晚,今天这么早就来了才睡了几个时辰?
“额娘,四哥昨儿没走,在我那睡的。”胤禩笑着说。
文珊点了点头,刚想说什么就听到珍珠的声音从东偏殿传过来。
“哎呦,我的十三阿哥您怎么自己下床了,还摔在地上了!”
然后便是小十三倔强的声音:“没事,爷要自己站起来!”
“……”
门外的三人都哭笑不得也不知道胤祥怎么就突然这么有毅力了。
用完早膳胤禩和胤禛刚准备出门去尚书房,宝全匆匆进来,着急地说:“主子,不好了,太皇太后昨儿夜里突发高热,现在还没醒过来。”
第43章
太皇太后的病来地凶猛, 文珊一听到消息就赶了过去,不一会康熙也到了。
太后如今年纪也开始大了,文珊和苏麻喇姑商量着担心她老人家受惊吓便让五阿哥去陪着,打算先瞒一瞒, 看看太皇太后情况如何再说。
太皇太后虽说在高烧却脸色苍白, 身体虚弱地呼吸都十分轻微,整个人像一下老了十岁一样。
康熙亲自看了几眼便问太医是怎么回事。
文珊拿着湿帕子在床边坐着和苏麻喇姑一起给太皇太后擦身, 听到帘子外头太医颤颤巍巍地说太皇太后这是上了年纪, 还望康熙能早日备下东西也好冲冲喜。
文珊边听边流泪,苏麻喇姑低声安慰她:“贵妃娘娘莫要难过, 老祖宗平时最疼您,若是待会醒了肯定不愿意见您这样的。”
康熙在外头听着太医的话也心里一沉,往里面深深地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问:“你给朕一句话, 太皇太后还有多长的时间?”
几个太医都匍匐在地上, 院判说道:“太皇太后如今身体孱弱又逢秋冬物燥,微臣竭尽一身医术, 怕是也撑不到年下了。”
康熙闭了闭眼,挥手道:“下去吧。”
文珊给太皇太后擦完身, 宫女便端着太医开好的药进来了, 文珊刚要接过那宫女福了福身子说:“贵妃娘娘,皇上让您过去一趟。”
苏麻喇姑接过药:“贵妃娘娘去吧,这有奴婢守着呢。”
文珊咬唇看了太皇太后一眼还是起身出去了。
康熙盘腿坐在外间的塌上,摩挲着手上的扳指, 见文珊来了目光便沉沉地压过来。
“坐吧。”
康熙指了指他对面的位子, 文珊应了一声是便坐了过去。
文珊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怕是不好,今年本就是太皇太后的一劫,她悉心照料着好似也没能熬过去。
两人沉默了片刻, 康熙才说道:“你和钮祜禄贵妃这两日让内务府把寿材备下,该准备的都准备上,也算是给皇祖母冲冲喜。”
文珊此时本应该说一些宽慰的话,但是此刻她的心里酸涨涨的一提这事眼泪就要掉下来也没心思应付康熙,只低低地嗯了一声。
康熙叹一声气,梁九功进来回禀说马齐大人因南方水患的事正在养心殿等着康熙便匆匆离开了。
到了晚上太皇太后才悠悠转醒,烧虽然还没退下去,但也已经低了不少,只是隐隐地还有些头疼。
文珊一整天都呆在慈宁宫,太皇太后一睁眼就看到她侍奉在侧红肿着一双眼看着她。
“别哭了。”太皇太后拍了拍她的手,“生老病死,这世间无论是谁都逃脱不过去。”
她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也已经算是高寿。
“老祖宗别说这样的话,会好起来的。”文珊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哀家的身子哀家自己清楚,从年前就觉得不舒坦了。”太皇太后就着文珊的手喝了口温水,“若是在民间这也应该算是喜丧,你们一个个的就别苦着一张脸了。”
文珊不爱听这些话:“老祖宗您别总把这些话挂在嘴上,不吉利。”
太皇太后一听乐了:“你这丫头平日里不是最不信这些,如今却计较起来了。”
文珊抿唇,平时是平时,哪能和现在一样。
太皇太后醒了没一会喝了药就又睡过去了,文珊本来想晚上在这里守着被赶过来的太后给劝回去了,说十三阿哥还小离不开人,八阿哥也在咸福宫等着她。
文珊无奈陪着太后到了戌时才被太后给三催四催地赶了回去。
胤禛三个此时也都在咸福宫等着她,太皇太后此次有疾一个皇子公主都没传唤,就连五阿哥都没让去看,所以胤禛几个也只能在咸福宫等消息。
“额娘,皇乌库妈妈如何了?”胤禛率先问。
胤禩搀着文珊坐下给她捏肩,胤祥也爬过来坐在她旁边。
“太医说是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文珊哽了哽,“许是真的寿数到了。”
文珊在慈宁宫的时候胤禩和胤祥就已经和胤禛说过了,上一世太皇太后也是在今年去世的,天命不可违。
只是此生由于文珊常去慈宁宫的缘故,胤禛和胤禩也常跟着去,所以颇受太皇太后照顾,两人也都闷闷不乐,难受地厉害。
只有胤祥年纪小,出生这一年太皇太后身子就不大爽利是而文珊也没有经常带他过去。
胤禩在太医院有安插人手,下午的时候就拿到了太皇太后的脉案,兄弟几个凑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安慰额娘,虽然这样说辈分有些乱了,但额娘和太皇太后真的可以说是亲如母女,太皇太后事事为额娘周全,胤禛和胤禩能养在咸福宫也是太皇太后在背后出力谋划。
太皇太后去了,额娘怕是要伤心死了。
虽然想了一肚子的话要安慰,但是看到文珊的模样他们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只能默默地陪着文珊,晚上胤禛没法子要回乾西五所去,胤禩抱着自己的小枕头跑来正殿说想跟文珊一起睡。
于是和胤祥一边一个陪着文珊睡的。
太皇太后吃了药又精神好转了一段日子,文珊天天都往慈宁宫去,太皇太后有精神有兴致的时候就陪她打打牌唠唠闲话,没精神的时候就绞尽脑汁地给她读些闲书。
满宫里都知道宣贵妃和太皇太后最亲厚,钮祜禄贵妃也体谅文珊,说只让她尽心陪伴太皇太后,康熙吩咐的一应丧仪都由她来准备就好。
只是文珊也知道钮祜禄贵妃近日也是焦头烂额,去年出生的小公主身子骨一直不好,最近病情也开始反复,文珊隐约记得钮祜禄贵妃这个女儿似乎也没长成,问了胤禩和胤祥才确定了小公主和太皇太后是同一年去的,也就是说都是今年的事。
所以文珊也不好意思把两个人的活都压在钮钴禄贵妃一个人身上,最后还是胤禩把那一部分宫务给接了过去,当然明面上还是文珊在做。
转到了十月份钮祜禄贵妃的小公主先没扛过去,不满一岁就去了,钮祜禄贵妃如遭雷击整日以泪洗面,这个女儿来地不容易,她生的时候难产又伤了身子不能再有孩子了,有些妃嫔还以为她会嫌恶这个女儿,是个公主就罢了还让她无法生育。
可是她从未怪过小公主,知道她在娘胎里就遭了罪,一生下来就身体不好,太医说难将养,要精心地养着不能受任何惊吓才能保她长大,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个女儿没想到终究还是没有留住。
十阿哥对这个小妹妹也疼爱非常,小公主夭折之后也是郁郁寡欢,在尚书房也不如平时爱笑爱闹了,话少了很多。
九阿哥和十阿哥同岁两人打小就在一起玩,见十阿哥这副样子没法子跑来找胤禩帮忙。
八哥脾气好又疼爱他们这两个弟弟,所以老九和老十和他很亲近。
胤禩比了个嘘声的手势把九阿哥拉到一边,说现在十弟可能想自己待一会,让他不要去打扰。
九阿哥似懂非懂,只是他知道八哥说地一向没错过所以也乖乖听话。
小公主夭折康熙的意思是公主年龄小而且恰逢太皇太后在病中所以丧事不必大办,封了一个和硕公主的品级就按照公主夭折的惯例下葬了。
康熙对这个幼女可能是感情不深可钮钴禄贵妃不同,小公主的丧仪她事事亲力亲为,拖着伤心过度而病倒的身子整日忙地头晕脚轻也不让任何人插手。
文珊便把太皇太后的丧仪准备的事都接了过来,有胤禩和胤禛帮忙也算忙地过来。
只是虽然康熙下旨小公主丧仪一切从简,但终究还是有风声传到了太皇太后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