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纤纤
班第摆摆手:“自然是孩子要紧,无妨,想来明年文珊就能带着我的小外甥一起来了,说起来我还没见过十三阿哥呢,你额娘最近如何,可有受什么委屈?”
虽说班第在远在千里之外的科尔沁但是紫禁城的消息也是略知一二,去年他们科尔沁的老祖宗孝庄太皇太后逝世后牵连出的一连串和文珊还有几个小阿哥的事他也有所耳闻。
“额娘很好,舅舅放心就是,明年额娘就会亲自前来与舅舅叙旧了。”胤禛回道。
看着眼前这两个已经逐渐从孩子向少年长成的外甥班第心里也很是欣慰,他们虽不是从妹妹的肚子里生出来的但是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好,回去告诉你们额娘,让她不用怕,还有哥哥在呢,科尔沁虽然离得远了些但有什么事也定然不会坐视不管。”
胤禛和胤禩也很喜欢这个略显粗犷的舅舅,他对额娘还有他们几个是真心实意地疼爱。
周边上还有不少王公大臣在,胤禩便丝滑地岔开了这个话题,问道:“端敏姑姑最近身体如何,听说前些日子姑姑刚给我们诞下了一个小弟弟。”
端敏公主是班第的妻子,也是顺治的养女康熙的妹妹,所以胤禛和胤禩应该称呼她一声姑姑,当然同时也是他们的舅母。
就像班第即是他们的舅舅又是他们的姑父,而康熙和班第也是互为大舅哥。
怎么说呢,独属于皇室的亲戚乱套,所以他们也只能各喊各的。
称呼班第为舅舅是随着额娘这边,称呼端敏公主为姑姑则是按着皇阿玛这边。
“好着呢,取了个名字叫乌岱木,那小子长地白白胖胖,端敏疼爱地不得了,只是最近他有点吐奶也起热所以你们端敏姑姑今儿就没过来,在家里照看他。”班第提起娇妻幼子也是一脸幸福洋溢的模样。
“乌岱木长地还有些像你们额娘,尤其是鼻子和嘴巴,和他姑姑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一听这个表弟长得像文珊胤禛和胤禩也来了兴致,和班第约着改日找个时间去看看表弟和姑姑。
一边和几个蒙古王公刚寒暄完的大阿哥走到太子身边戳了戳他:“太子殿下,看那边。”
太子放下手中的酒杯,顺着大阿哥的目光看过去胤禛和胤禩正在和和硕亲王班第相谈甚欢。
“那是宣贵妃的兄长,自然也算是四弟和八弟的舅舅,甥舅好不容易见上一次叙叙亲戚之情不也正常。”太子瞥了一眼又收回了视线。
虽然太子嘴上说着不在乎可是大阿哥对太子实在太熟悉,一听就听出了他语气里的憋闷。
班第是科尔沁如今的当家人,科尔沁又是整个蒙古实力最强的一支,来木兰围猎看着班第和四弟,八弟亲亲热热,太子自然也不会高兴。
尤其是如今胤禩锋芒毕露,在太子眼里现在看胤禩和大阿哥是一样的不顺眼。
“这算什么舅舅,若要这样论佟国维和佟国纲不也是四弟的舅舅,那四弟可真是赚大了。”大阿哥不屑地说。
太子明白了,大阿哥这是纯粹地自己心里也不爽所以拉着他来一块在背后议论胤禛和胤禩,是而当下也没了什么兴致,敷衍了几句也离开了。
大阿哥憋着一口气没处发,正巧一个宫女来奉茶的时候看大阿哥黑着脸有点害怕,一个手抖茶水撒了些出来在桌子上,大阿哥却大发雷霆让人把她拖出去廷杖。
皇上和太子都不在自然也没人能管得了大阿哥,在场的蒙古贵族们脸色都有点难看和莫名其妙,这小宫女也没犯什么大错大阿哥怎么就如此残暴,这廷杖下去怎么可能还有命?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大阿哥如此做难道是为了杀鸡儆猴做给他们看的?
班第看着那宫女哭求着被拖出去皱着眉头问:“大阿哥的脾气怎么越发暴躁了?”
明明前些年还小的时候在外还能称得上是谦逊有礼的,他还夸过大阿哥有长兄之风。
“许是大哥今日心情不好。”胤禩笑着说,“舅舅派人关照一下这个小宫女吧,看着也是怪可怜的。”
班第欣慰地点点头,自家的外甥还是有怜悯之心的。
第二天一早太子领着几个兄弟一起去康熙的营帐里请安,康熙虽然昨天离席地早但是席上发生的事倒是一清二楚,开口就因为大阿哥昨晚无故责罚宫女的事把大阿哥训斥了一顿。
“责罚宫人就算了还当着那么多蒙古王公的面,皇家一向的宽仁贤达都被你记到狗肚子里去了!”
康熙一大早起来火气也是挺旺,密嫔昨夜侍寝如今也在一旁为康熙奉茶,细声细语地劝他消消气。
康熙接过茶喝了一口,又瞪了一眼跪在下首低垂着头的大阿哥,怎么都想不明白小时候那个勤学上进,聪颖懂事的长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康熙冷着脸在发火别的皇子也都噤若寒蝉不敢劝,只有太子还面色如常地上前说道:“皇阿玛消消气,龙体要紧,大哥昨日不过是贪杯多喝了两杯酒,酒后有些荒唐之举也正常。”
“贪杯,他还贪杯!”康熙被太子这名为求情实为拱火的一番话激地气又上来了,“朕是让你来喝酒的吗?若是想喝酒就滚回紫禁城去喝!”
大阿哥也没想到康熙会发这么大的火,在心里恨恨地想着一定是太子在皇阿玛面前告了他的黑状。
“皇阿玛息怒,儿臣知错了。”大阿哥此时也只能俯首认错。
康熙现在看着大阿哥就心烦,不耐地摆了摆手说:“多亏你八弟还为你周全,让班第去照看了那个宫女,才不让咱们爱新觉罗家的脸面都被你丢在地上!”
胤禩?
太子和大阿哥这下都始料未及,双双看向站在最后的胤禩。
“你好好意思看胤禩,胤禩比你小那么多岁都知道什么叫礼义廉耻,身为长兄不为幼弟做榜样也就罢了还要你弟弟为你收拾烂摊子!”
康熙看到大阿哥的表情更来气了,他这还好意思给胤禩脸色看。
胤禩上前一步道:“皇阿玛过誉了,儿臣昨夜不过是见大哥有些醉酒,想来也不是大哥有心之举,所以才托了和硕亲王帮忙。”
康熙的语气缓和了下来:“胤禩你做地很好,待会把朕昨日猎的那张墨狐皮子带走,回去送你额娘也好让她高兴高兴。”
“谢皇阿玛。”
胤禩得了赏赐大阿哥实际上也没得到什么惩罚,只是被大骂了一顿然后被康熙呵斥明日的围猎不许他参加。
处理完这些糟心事康熙就赶紧让这几个儿子出去了。
眼不见心不烦。
怎么一眨眼的功夫这几个儿子都长到了能给他找麻烦的年纪了。
密嫔跪坐在康熙身后,纤纤素手轻轻为他揉摁着额角。
“皇上别生气,大阿哥还小好好教导就是了。”
“他还小?”康熙睁开眼,冷声道,“若不是皇祖母崩逝今年他都该大婚了。”
密嫔不怎么会说话,能劝上刚刚那一句就不错了,此时也只能沉默着继续为康熙按摩。
康熙也知道密嫔的性子,他宠爱她也是图这份清净所以也不在意。
片刻后康熙突然伸手擒住密嫔的手,扯着她坐到面前来,幽深的眸紧盯着她。
“朕问你一件事,你要如实回答。”
密嫔心头一颤,顿时紧张起来。
“当年南巡时有没有人特意教过你什么?”
第49章
密嫔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皇帝竟然又提起当年的事。
康熙摁着她的手腕, 让她连挣扎都挣扎不了。
“朕说过最喜欢的就是你从不对朕说谎话。”
密嫔惊恐地摇头:“不曾,不曾有人教过臣妾什么。”
“你若是说谎那便是欺君。”
康熙松开了她的手,略有些粗粝的指腹划过她的手臂激起一阵颤栗。
密嫔美眸含泪:“臣妾不知皇上为何这样问,可在江南时确实只有几个嬷嬷来教了臣妾宫中的规矩, 旁的便什么都没有了。”
康熙语气柔和下来, 拍了拍她的手又闭上了眼:“没什么,朕不过是随口一问。”
密嫔松了一口气, 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了。
入宫这么多年怎么可能还像刚入宫的时候一样单纯。
几年前她就知道了原来那位姑姑教导给她的竟是赫舍里皇后的举止, 她也知道了为什么起初皇上会那么痴迷于她。
密嫔继续为康熙按摩着头部,康熙沉默了一会又问道:“朕记得那年南巡是宣贵妃随侍统管内务。”
密嫔低声道:“是, 皇上记地不差。”
“这么说起来宣贵妃对你也算是提携之恩。”
密嫔眼睫颤了颤轻声道:“宣贵妃娘娘对后宫诸人都颇为照顾,臣妾自然也心存感念。”
康熙仍旧闭着眼,语气平淡, 密嫔也听不出什么来所以只能这么规矩地答话。
“宣贵妃为人确实光明磊落, 是后宫里难得的实诚人。”康熙悠悠地说,“太皇太后临终之前向朕提出要把宣贵妃膝下的三个阿哥划一个到她的名下, 听说过吗?”
密嫔今天真是心惊肉跳这致命的问题是一个接一个。
“臣妾听人提起过,也不太清楚。”
康熙坐起, 抬了抬手示意让她上前坐下。
“那朕今天就告诉你, 这是真的,这事你怎么看?”
密嫔甚至都要开始怀疑今天的黄历有问题了,她手心的汗一直都没停过。
这夺命连问真是太为难她了。
“皇上,事关贵妃娘娘和皇子, 臣妾不好置喙。”
“朕准你但说无妨。”
密嫔在心中叹了口气, 只能老实地说:“百善孝为先,即是太皇太后的遗愿本不应违背。”
此言一出康熙都笑了,支着左臂看她。
“你啊, 说地倒是实话。”
密嫔小心翼翼地问:“臣妾可是说错了?”
百善孝为先康熙怎么可能说她错,于是只摆了摆手让她先下去了。
密嫔一离开康熙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梁九功,盯紧密嫔,看看她会不会和人联系。”
其实方才真的是他灵光一现,猛然地把很多事串了起来,密嫔起初出现时的和赫舍里氏的相似之处,后来胤祥归谁抚养闹地满城风雨时密嫔也是难得管了别人的闲事,今天看到胤禩和胤褆的官司康熙做了多年皇帝对时局敏锐的嗅觉突然让他内心出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
文珊确实没有这个心机手段,那她的这几个孩子呢?
胤禩年纪小小说话做事就已经这么滴水不漏,这两年在皇子里也是拔尖的,张英和顾八代时不时地就会在他面前夸赞八阿哥有多天资聪慧,尊师重道还为人贤达。
那时他还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不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和贤达能沾什么边,怕是师傅们看在他们是皇子的面子上夸大了。
而今日见到胤禩他才惊觉八岁其实也不小了。
他八岁时都已经登基了。
康熙把这事先放在了一边批了一个时辰的折子梁九功才来回禀道密嫔一离开就回自己的营帐去了,随后就小憩了一会到现在还没醒,没有见什么人也没有递什么消息出去。